《中國經濟史研究》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博士論文簡介、財政史研究、專題論文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經濟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經濟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中國經濟史研究》雜志投稿要求
(1)面向國內外學者公開征稿,尤其歡迎理論性、實證性、綜述性、創意性的論文,要求論文論題明確、學術性強、論證充分、數據可靠、行文規范。
(2)來稿務必論點明確,文字精煉,數據可靠,(按順序):題目、作者姓名(英譯)、作者單位(英譯)及郵政編碼、中文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3)文中各級標題一律按國家標準采用以下形式。一級標題形如一、二、三……排序; 二級標題形如(一)、(二)、(三)……排序; 三級標題形如1. 2. 3 ……排序。引言不排序號。
(4)凡在正文中出現的所有引文、引語、數據等引用資料,請務必注明精確出處,以引注形式在正文內注明,并在文末參考文獻中列出相應信息。
(5)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6)注釋是對文章標題、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注釋序號用帶圓括號的阿拉伯數字表示;注釋位置在正文結束之后,參考文獻之前。
(7)文中涉及專用符號、專業術語須準確無誤(避免出現俗語),物理量符號書寫正確,計量單位采用國家標準規定的法定計量單位;引用公式注明出處。
(8)參考文獻要求不少于5篇,一般只列入近幾年的最主要的已公開發表的文獻:按期刊通用標準格式要求提供參考文獻完整信息:參考文獻序號應按文中引用順序排列。
(9)基金項目:論文涉及的課題如為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注于文章首頁,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30271269)”。
(10)在審稿意見中要明確指出評審論文中的創新性及科學價值,對于“退稿”和“同意發表”的論文,要給出詳細的理由。對于同意接受論文中的缺點,應盡可能給出詳細的修改建議。詳細的審稿意見有利于編輯做出正確的判斷,并有利于作者在今后工作中進一步提高論文的質量。
《中國經濟史研究》雜志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86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002-8005,國內刊號CN為11-1082/F,該雜志級別為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中國經濟史研究雜志數據統計
中國經濟史研究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中國經濟史研究》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CSSCI 南大期刊(含擴展版)、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經濟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經濟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中國經濟史研究雜志發文分析
中國經濟史研究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 434 | 經濟史;經濟史研究;清代;中國經濟;農業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148 | 經濟史;農業;中國經濟;清代;經濟史研究 |
廈門大學 | 140 | 經濟史;清代;明清;經濟史研究;財政 |
南開大學 | 91 | 經濟史;經濟史研究;清代;明清;中國經濟 |
復旦大學 | 88 | 經濟史;銀行;金融;人口;生態 |
河北大學 | 70 | 宋代;經濟史;經濟史研究;中國經濟;中國經濟史 |
上海財經大學 | 66 | 金融;中國經濟;經濟思想;經濟史;經濟思想史 |
山西大學 | 63 | 清代;晉商;地權;明清;金融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61 | 經濟史;中國經濟;經濟思想;新中國;留學 |
中國人民大學 | 59 | 清代;經濟史;財政;晚清;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