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史》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經學研究、書訊、思想史研究、佛學研究、朱子學研究、近代思想史研究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政法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政法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中國哲學史》雜志投稿要求
(1)作者可以對初審意見進行理性回應,在進行修改、達到通過初審的要求后,編輯委員會將對稿件進行復審。
(2)來稿請注明作者、單位、職稱或職務、聯系方式及郵寄地址。合著稿件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確定先后次序。
(3)本刊歡迎具有學術性、前沿性、思想性的稿件, 對選題獨特、視角新穎、有創見的文稿尤為重視。
(4)獲基金及獲獎稿件: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屬攻關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編號 ××××)。
(5)關鍵詞請緊扣論文內容,以有利于檢索為標準;“研究”“辨析”“問題”等不宜作為關鍵詞。
《中國哲學史》雜志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和中國哲學史學會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92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005-0396,國內刊號CN為11-3042/B,該雜志級別為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中國哲學史雜志數據統計
中國哲學史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中國哲學史》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CSSCI 南大期刊(含擴展版)、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政法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政法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中國哲學史雜志發文分析
中國哲學史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北京大學 | 215 | 哲學;儒家;道德;中國哲學;理學 |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 145 | 哲學;儒家;倫理;中國哲學;孔子 |
中國人民大學 | 100 | 哲學;中國哲學;荀子;文化;理學 |
中山大學 | 95 | 儒家;儒學;哲學;經學;理學 |
清華大學 | 94 | 哲學;儒家;郭店;戰國;莊子 |
武漢大學 | 84 | 哲學;儒家;文化;儒學;學術 |
北京師范大學 | 82 | 哲學;老子;儒家;莊子;儒學 |
山東大學 | 75 | 哲學;儒家;莊子;周易;象數 |
陜西師范大學 | 57 | 關學;哲學;理學;儒家;心學 |
復旦大學 | 54 | 理學;哲學;宋明理學;良知;牟宗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