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山西省人民政府參事室(文史研究館)
主辦單位:山西省人民政府參事室(文史研究館)
國際刊號:1004-8316
復合影響因子:--
--國內刊號:14-1178/K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
綜合影響因子:--
《中國方域》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是一本雙月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欄目設置有:體國經野、地名文匯、西域郡華、地名探賾、方域筆譚等。該雜志的目標是推廣中國豐富多樣的地方文化,促進地方文化交流與傳承。以地方文化為核心內容,以地域特色為研究對象,以推動地方發展為使命,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傳統藝術、文化傳承、風土人情、地方經濟、旅游開發等領域。
作為一本專注于地方文化的期刊,雜志致力于挖掘和宣傳中國各地豐富的歷史、文化和地域特色。雜志每期均會推出系列文章,包括對各地方文化的深度解讀、歷史探索、傳統手工藝品展示等。同時,該雜志也關注當代地方發展的方方面面,探討創新型的地方經濟模式、地方文化產業的發展和地方旅游的推廣。以學術性和專業性為特點,每期刊登的文章都經過嚴格的篩選和審閱。雜志擁有一支由知名學者、專家和作家組成的編委會,他們致力于保證雜志內容的學術性和權威性。同時,雜志也開放征稿,鼓勵廣大學者和行業人士積極投稿,共同推動中國地方文化的研究和傳承。
該雜志不僅在學術界有很高的聲譽,也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雜志定期舉辦各類學術論壇和文化交流活動,與地方政府、學術機構和文化組織密切合作。此外,雜志還擁有自己的網站和社交媒體平臺,與讀者進行互動,提供更多的地方文化資訊和知識。總之,該雜志作為一本專注于地方文化的綜合性期刊,致力于推廣中國豐富多樣的地方文化,促進地方發展和文化傳承。無論是學術研究者還是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讀者,都可以在該雜志中找到豐富的地方文化知識和研究成果。
(1)來稿須保證首發及原創,已發表過的論文、抄襲的論文不予采用。來稿確保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等,作者文責自負。本刊保留以法律途徑追究相關作者責任的權利。
(2)標題序號:可按四級小標題的格式寫:一、(一)、1、(1);一級、二級標題另起段,正文另起段;三級、四級小標題另起段,但正文接排;正文內序號用①……②……等。
(3)引言一般不超過300個字,闡明研究目的、研究或觀察依據、國內外研究現狀等。引言部分可引用少量參考文獻,不應進行詳細討論。
(4)參考文獻一般不少于4篇,必須是公開發表且在文中確實引用的專著、期刊文章、論文集文章、學位論文、技術標準等,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編號。
(5)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市級以上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應標注于文章參考文獻后,書寫內容包括:項目來源、項目名稱及項目編號,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或影印件。
(6)摘要及關鍵詞摘要以第三人稱對全文進行準確概括,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論等,勿用“本文”“筆者”等主語,字數在100-200字之間。
(7)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及時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8)圖表在論文中按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并排在正文相應位置。照片需清晰,線圖成比例。圖像最好單獨用JPEG或TIFF等文件格式編輯、保存。
(9)注釋請置于正文內(加圓括號);參考文獻請按本刊格式要求進行標注,不要采取腳注、尾注形式,直接按序列于文末即可。
(10)凡在本刊發表的作品,均視為投稿方已經授權本刊出版權、發表權、匯編權、網絡傳播權和轉授第三方使用權等相關權利。
中國方域是一本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參事室(文史研究館)主辦的雙月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山西太原市文源巷26號,郵編:30001。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