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燒傷》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專家論壇、專家述評、專題重點號、論著、疑難病例析評、短篇論著、經驗交流、病例報告、講座、綜述、爭鳴、會議紀要。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醫學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醫學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中華燒傷》雜志投稿要求
(1)為便于匿名審稿,請另頁注明作者姓名、性別、出生年份、最后學位、職稱、工作單位、通訊地址,電話號碼、E-mail等。
(2)注釋:頁下注格式,用①②③,每頁重新編號。
(3)本刊保留對來稿進行修改的及對已刊用稿件在本刊網站上發表的權利,不同意者請預先聲明。
(4)中文題名不超過20個漢字,不使用副題名,英文題名應與中文題名含義相一致。
(5)遵照GB/T7714—201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出;中文參考文獻須有對應的英文列于其上。
《中華燒傷》雜志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和中華醫學會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85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009-2587,國內刊號CN為50-1120/R,該雜志級別為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中華燒傷雜志數據統計
中華燒傷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中華燒傷》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哥白尼索引(波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文摘與引文數據庫、醫學文摘等,在醫學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醫學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中華燒傷雜志發文分析
中華燒傷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 | 515 | 燒傷;細胞;心肌;創面;燒傷后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 | 175 | 燒傷;創面;愈合;細胞;傷患者 |
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 | 167 | 燒傷;細胞;瘢痕;創面;外科 |
第二軍醫大學 | 160 | 燒傷;細胞;創面;燒傷后;傷患者 |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127 | 燒傷;細胞;吸入性;吸入性損傷;創面 |
北京積水潭醫院 | 124 | 燒傷;創面;皮瓣;外科;傷患者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 | 117 | 燒傷;細胞;膿毒;膿毒癥;蛋白 |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 105 | 燒傷;創面;傷口;傷患者;愈合 |
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95 | 燒傷;細胞;傷患者;燒傷患者;創面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 83 | 燒傷;細胞;創面;愈合;傷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