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西法律傳統》雜志投稿發表的步驟如下:
一、了解投稿要求
在投稿前,需要仔細研究《中西法律傳統》雜志的定位、風格、欄目設置等,確保自己的稿件與雜志的定位和需求相匹配。
其主要涵蓋的欄目包括西方法律傳統、“比較法視域下的中西民事法律傳統”主題論文、中國法律傳統、法政人物、文獻整理與翻譯、書評與隨筆等。
二、準備投稿材料
根據投稿要求,準備相應的投稿材料。
(1)主題和范圍:征稿內容應圍繞中西法律傳統的比較研究,包括但不限于中西法律文化的歷史、哲學、宗教、社會、政治、經濟等方面。研究范圍應涵蓋中西法律傳統的基本理論、制度史實、法理思想、法律文化等方面。
(2)學術質量:征稿內容應具備較高的學術質量,觀點明確、論證充分、邏輯嚴密、語言規范。論文應注重文獻資料的搜集、分析和運用,引用規范,符合學術規范要求。
(3)研究方法:征稿內容應采用比較研究方法,注重中西法律傳統的對比和分析,探討二者之間的異同和相互影響。同時,應結合歷史、哲學、宗教、社會、政治、經濟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研究。
(4)語言要求:征稿內容應使用準確、規范、流暢的中文進行撰寫,避免使用生僻詞匯和語法結構。同時,應注重語言的表達和修辭,提高論文的可讀性和感染力。
(5)文責自負。依照《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編輯部保留對來稿作文字修改、刪節的權利,不同意改動者務請注明。
(6)參考文獻:按GB/T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于右上角標出。
(7)論文題目宜簡煉、準確,必要時可加副標題。主副標題要各有側重,主標題盡量傳遞核心論點、學術創新點,副標題應限定研究范圍、學科范圍,廓清研究對象,標識文章性質。題目用華文中宋小二號字,居中。
(8)引注應能體現所引文獻資料的信息特點,應與其他文獻資料相區別;能說明該文獻資料的準確來源,方便讀者查找;有引有注,不得引而不注或注而不引。
(9)論文組成: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所在省市及郵政編碼、摘要、關鍵詞、中圖分類號、第一作者簡介、正文、參考文獻等。
(10)為檢索需要,文章應給3—8個關鍵詞,關鍵詞標引應建立在對全文進行主題分析的基礎上,選擇能夠反映文獻特征、內容規范的詞、詞組。
三、投稿
《中西法律傳統》雜志大多采用網絡投稿系統,投稿時需按照系統提示完成以下步驟:
作者注冊、查看投稿須知和版權協議、填寫稿件信息和作者信息、上傳稿件和附件。
四、關注審稿進度與反饋
接收投稿成功通知:作者上傳稿件成功后,會接到雜志社發送的投稿成功通知郵件。
稿件審理流程:稿件會按投稿欄目分配給責任編輯初審,初審后提交主任復審,復審通過后提交主編終審。
中西法律傳統是一本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律文化研究院主辦的半年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接收審稿結果:主編終審通過后,會向作者發送錄用通知郵件。如果稿件被退回或需要修改,作者需要根據審稿人的意見認真修改稿件,并考慮再次投稿。
希望這些建議能夠幫助您成功投稿并發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