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通報》雜志投稿要求,如下:
(1)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排列于正文后;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個位對齊,并用加方括號表示,如[1],[2],…,以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格式一致。
(2)引文出自于同一資料相鄰數頁時,注釋體例為:……第23頁以下。
(3)計量單位實行國務院1984年2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并以單位符號表示。組合單位符號中表示相除的斜線多于1條時應采用負數冪的形式表示。
(4)文責自負。作者應保證對其作品享有著作權,譯者應保證其譯本未侵犯原作者或出版者任何可能的權利,編輯部或其任何成員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法律責任。
(5)各層次標題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分層次連續編碼,一級標題使用1,2,3……;二級標題使用1.1,1.2,1.3……;三級標題使用1.1.1,1.1.2,1.1.3,……。
中醫藥通報雜志發文分析
中醫藥通報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福建中醫藥大學 | 371 | 中醫;中醫藥;慢性;辨證;療效 |
江西中醫藥大學 | 202 | 中醫;META分析;慢性;辨治;辨證 |
河南中醫藥大學 | 157 | 經方;雜病;傷寒;雜病論;傷寒雜病論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142 | 中醫;中醫藥;主病;辨體;辨證 |
湖北中醫藥大學 | 127 | 中醫;金匱;金匱要略;黃帝;黃帝內經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93 | 傷寒;傷寒論;中醫;《傷寒論》;辨證 |
山東中醫藥大學 | 79 | 驗案;中醫;舉隅;辨證;中風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72 | 中醫;醫經;辨證;證論治;辨證論治 |
湖南中醫藥大學 | 57 | 中醫;療效;針灸;針刺;臨床療效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56 | 中醫;中醫藥;國醫;國醫大師;治案 |
《中醫藥通報》雜志是由中華中醫藥學會;廈門市中醫藥學會主辦的雙月刊,審稿周期預計為1個月內。該雜志的欄目設置豐富多樣,涵蓋專家論壇、經典研究、名醫精華、理論探討、古籍研究、中醫養生、方藥研究、臨床研究、實驗研究、驗案探析、綜述等。
該雜志為學者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學術成果和經驗的平臺,發表的文章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實踐價值,為讀者提供更多的實踐案例和行業信息,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廣泛關注和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