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廣州中醫藥大學
主辦單位: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華中醫藥學會
國際刊號:2096-6628
復合影響因子:--
全年訂價:¥ 152.00
國內刊號:44-1743/R73
審稿周期:1-3個月
創刊年份:2019年
綜合影響因子:1.5
《中醫腫瘤學》雜志創刊于2019年,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雜志始終秉持著緊跟學術前沿、緊貼讀者的原則,堅持指導性與實用性相結合。作為中醫與腫瘤學交叉領域的權威期刊,其獨特之處在于深度融合了傳統中醫理論與現代腫瘤醫學的研究成果,為中醫腫瘤學的創新發展搭建了重要平臺。該期刊不僅承載著傳承與發揚中醫精髓的使命,更積極探索中西醫結合在腫瘤防治中的新路徑、新方法,為推動全球腫瘤治療體系的多元化與個性化發展貢獻力量。
在內容構建上,雜志緊扣時代脈搏,緊密追蹤國內外中醫腫瘤學的最新研究進展與技術突破。期刊廣泛收錄來自中醫基礎理論研究、臨床診療實踐、藥物研發、針灸推拿等非藥物療法、心理調護及康復養生等多個方面的高質量論文。這些論文不僅深入剖析了中醫理論在腫瘤病因病機、辨證施治中的獨特見解,還結合現代醫學手段,探討了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的新策略、新方案,為提升腫瘤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提供了科學依據。
在學術影響力方面,它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的審稿制度,確保每一篇發表的論文都具備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期刊還積極舉辦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術交流活動,如學術研討會、專題講座、病例分享會等,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就中醫腫瘤學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交流與探討,促進了學術思想的碰撞與融合。
(1)利益沖突:在稿件的正文末、參考文獻前著錄“利益沖突”項。作者需要就有關的利益沖突做出說明,包括:(1)論文涉及的研究工作是否直接或間接接受了除工作單位之外的任何第三方提供的財務支持(政府設立的基金、課題資助除外);(2)在論文研究內容的直接領域或相關領域內,是否與任何商業機構有利益關系。如果都沒有,則注明“無”。
(2)作者應同時具備以下四項條件:(1)參與論文選題和設計,或參與資料分析與解釋;(2)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理論或其他主要內容;(3)能按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進行核修,對學術問題進行解答,并最終同意論文發表;(4)除了負責本人的研究貢獻外,同意對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誠信問題負責。僅參與獲得資金或收集資料者不能列為作者,僅對科研小組進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為作者。
(3)基金項目:論文涉及的課題如為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注于文章首頁,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271269)”。
(4)考文獻著錄:執行GB/T 7714—2015《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排列于文后。
(5)資料的表達與描述:用±s表達近似服從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M()表達呈偏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相對數時,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區分百分率與百分比。
(6)研究設計:應說明研究設計的名稱和主要方法。調查設計應說明是前瞻性、回顧性還是橫斷面調查研究。實驗設計應說明具體的設計類型,如自身配對設計、成組設計、交叉設計、析因設計、正交設計等。臨床試驗設計應說明屬于第幾期臨床試驗,采用了何種盲法措施等。
(7)計量單位:執行GB3100/3101/3102-1993《國際單位制及其應用/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一般原則/(所有部分)量和單位》的有關規定,具體執行可參照中華醫學會雜志社編寫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第3版(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年出版)。
(8)數字用法:執行GB/T15835-2011《出版物上數字用法》。
(9)思路與方法:介紹具有一定學術價值可供借鑒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要求語言精煉,內容高度概括,其中應提供主要探究方法、重要結果數據、創新性見解和結論等。全文不超過3000字為宜。
(10)學術內容:應具有真實性、科學性、導向性、實用性、創新性。
中醫腫瘤學是一本由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的雙月刊,期刊級別為統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州市白云區機場路16號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郵編:51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