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單位: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
國際刊號:2097-3519
復合影響因子:0.18
全年訂價:¥ 220.00
國內刊號:12-1479/U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1964年
綜合影響因子:0.31
《港口航道與近海工程》創刊于1964年,公開發行的雙月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始終致力于報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工程實踐及技術發展動態,為相關領域的科研工作者、工程師及決策者提供了寶貴的交流平臺。雜志內容豐富,涵蓋了港口規劃與設計、航道疏浚與整治、近海結構工程、海洋環境保護等多個方面。每一期的文章都經過嚴格的同行評審,確保內容的科學性與權威性。其中,不乏對行業熱點問題的深入探討,如港口智能化建設、航道生態修復技術、近海風電基礎工程等,這些研究不僅反映了當前行業的發展趨勢,也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了理論支持與實踐指導。
在港口規劃與設計方面,雜志刊載了多篇關于新型港口布局與優化設計的文章,介紹了如何利用先進的數值模擬技術提高港口的運營效率,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這些研究為現代港口向綠色、智能方向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航道疏浚與整治是該雜志關注的另一個重點領域。通過介紹國內外最新的疏浚技術與設備,雜志為航道維護與提升通航能力提供了技術參考。特別是在生態疏浚方面,雜志強調了環境保護與航道治理相結合的重要性,推動了疏浚工程向生態友好型轉變。近海結構工程作為海洋資源開發的關鍵環節,也是雜志報道的重點之一。從海上平臺到海底管道,從跨海橋梁到人工島,雜志詳細介紹了各類近海結構的設計、施工與維護技術,展示了人類在征服海洋過程中的智慧與創造力。
(1)本刊在尊重原稿的前提下,對來稿作必要的修改或刪節。所有文章一經發表,即有權提供給各合法電子媒體使用,作者若不同意,請在投稿時說明。
(2)題名。題名一般不宜超過20個漢字,應緊扣文章主題,用語用詞嚴謹規范且利于網絡檢索。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同行不熟悉的外來語、縮寫詞、符號和代號。
(3)引言:簡明扼要地說明本課題的背景、研究理由、目的、方法和意義。介紹研究的背景資料時應引用相關文獻。不應與摘要及討論部分的內容重復。
(4)參考文獻應為公開出版物。引用文獻須按引用的先后,在正文中有關處用[1],[2]…標明,序號與全文末的參考文獻必須一致。
(5)標注方式: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多個項目同格式列出,前后用分號隔開。
(6)摘要應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不分段,不用圖、表,公式和參考文獻的序號,不出現非公知公用的符號或術語和縮略語。篇幅一般不超過300字。并附英文摘要。
(7)論文作者姓名按照作者承諾簽署順序列舉于題名下方通欄居中排列。多個單位的作者用逗號分隔,通過姓名右上角數字在篇首頁腳中標識各自所屬單位。
(8)數據與表格:文中有計量意義的數據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數據核對應準確無誤,需要時應進行統計學處理,統計學符號均用斜體。
(9)論文中的注釋全部使用腳注。使用序號123…在文中上標“123…”,同時在論文后注釋列表排序123…注釋中凡屬于提供文獻出處的,都歸入參考文獻。
(10)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有關法律規定,凡投至本刊的稿件,本刊均視為作者承諾“專投本刊”,作者在3個月內不得另投他刊(若投了他刊,請務必致電本刊辦理退稿手續)。
港口航道與近海工程是一本由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主辦的雙月刊,期刊級別為部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天津市河西區洞庭路頤航大廈,郵編:30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