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片免费观看影视大全,tube xxxx movies,最近2019中文字幕第二页,暴躁少女CSGO高清观看

通信管理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8 14:51:1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通信管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通信管理論文

篇(1)

常用的NRZ碼不適合在高速長距離數據通信的信道中傳輸,因而選用了另外一種編碼—HDB3碼。HDB3碼是串行數據傳輸的一種重要編碼方式。和最常用的NRZ碼相比,HDB3具有很多優點,例如:消除了NRZ碼的直流成分,具有時鐘恢復更好的抗干擾性能,這使它更適合于長距離信道傳輸。

E1信號選用HDB3編碼方式,速率2.048Mbps,可以在特性阻抗120Ω的RJ45平衡雙絞線上傳輸1.5km,能夠滿足大多數情況下數據的高速長距離傳輸。在數據速率小于2.048Mbps的高速速率時,可以通過插入額外數據比特提高數據數率。E1收發芯片DS2153Q完全符合E1信號標準,而且具備微控制器接口,大大提高了該芯片的可用性。

E1有成幀、成復幀與不成幀三種方式。在成幀的E1中,第0時隙用于傳輸幀同步數據,其余31個時隙可以用于傳輸有效數據;在成復幀的E1中,除了第0時時隙外,第16時隙是用于傳輸信令的,只有第1~15,第17~31共30個時隙可用于傳輸有效數據;而在不成幀的E1中,所有32個時隙都可用于傳輸有效數據。本文提出的NRZHDB3碼制轉換器的E1工作在不成幀方式,也就是說E1的32個時隙均用于傳輸有效數據。

1E1收發芯片DS2153Q簡述

DS2153Q是Dallas公司的T1/E1收發芯片,符合最新的E1線路標準,包括ITUG.703、G.704、G.706、G.823、I.431、ETSI300011、300233、TBR12和TBR13等,該芯片能完成NRZ和HDB3碼間的相互轉換,碼率可達2.048Mb/s,而且在片內集成了接收NRZ碼的數據時將恢復電路,更有利于后級接收電路。片內D/A能夠實現G.703標準的輸出波形,適用于75Ω和120Ω特性阻抗的雙絞線,并且具有完善的數據流狀態監測功能,可以實時指示數據流的傳輸狀況。

DS2153Q的微控制器接口使其可以很容易與單片機等MCU接口連接。其內部的71個8位寄存器使用戶可以通過MCU對DS2135Q進行功能配置和狀態監測這些寄存器主要有接收控制寄存器、發送控制寄存器通用控制寄存器、中斷屏蔽寄存器和工作狀態寄存器圖1為DS2135Q的內部結構圖。

2碼制轉換器電路設計

NRZ-DB3碼制轉換器為NRZ碼到HDB3碼和HDB3碼到NRZ碼的轉換,設計選用專用E1收到芯片DS2153Q和單片機AT89C51實現該碼制的轉換功能。該碼制轉換器把輸入的NRZ轉換為HDB3碼輸出,同時接收E1線路上的數據轉換成HRZ碼,并恢復出數據時鐘,供后級數據接收單元使用。

AT89C51為Atmel公司的8位單片機,負責控制通信芯片DS2153Q的工作模式和狀態監,使其完成NRZ碼到HDB3碼和HDB3碼到HRZ碼的轉換。同時,該單片機的電路還包括μP監控電路IMP813L,用于提高碼制轉換器工作的抗干擾能力和可靠性。

圖2是該碼制轉換器的結構框圖。

DS2153Q的并行數據/地址線與單片機的P0口相連;片選信號選用單片機的P2.0;單片機的讀寫信號與DS2153Q的讀寫信號相連;同時,DS2153的兩個中斷申請線與單片機的INT0和INT1相連。這樣DS2153Q可以通過中斷的方式及時通知單片機自身的工作狀態。AT89C51與DS2153Q的電路連接圖如圖3所示,通過以上的硬連接,實現單片機對DS2153Q的控制和狀態監控。

圖3AT89C51與DS2153Q電路連接圖

該碼制轉換器選用IMP813L作為μP監控電路,實現可靠上電復位和看門狗控制。DS2153Q的時鐘信號是通過對單片機時鐘信號的二分頻來實現的。單片機選用16.384MHz的時鐘信號,使用74HC74二分頻后,得到8.192MHz的頻率信號作為DS2153Q輸入時鐘。

在DS2153Q的電路設計中,為了使其工作在不成幀方式,發送的數據全部從TSER引腳輸入,需要將引腳TLINK和TSER短接。發光二極管用于轉換器的工作指示,可以直觀判斷當前數據轉換是否正常。

該碼制轉換器使用特性阻抗120Ω的RJ45平衡雙絞線進行數據傳輸,DS2153Q收發電路如圖4所示,傳輸變壓器輸入輸出匝數比為1:1.36。

3單片機控制程序設計

轉換器單片機控制程序包括兩部分:DS2153Q的功能配置和DS2153Q工作狀態監控。DS2153Q的功能配置實現HDB3碼的正常動作;DS2153Q工作狀態監控用來實時獲得當前轉換器是否工作正常,并及時上報和指示。

3.1DS2153Q功能配置

轉換器上電后,首先由μP監控電路進行有效復位,保證單片機的正常初始化,一單片機即進入通信芯片DS2153Q的配置過程。

①初始化測試寄存器,向相應測試寄存器寫0即寫。

②進行接收控制存器(RCR)的配置,包括接收幀模式、自動重同步使能、重同步準則和接收動態存儲功能等,使DS2153Q接收單片工作在AutoResync、DisableElasticStore。

③進行發送控制存器(TCR)的配置,包括發送幀模式、自動設置故障位和16位引腳的功能選擇等,使DS2153Q發送單元工作在E-bitsnotautomaticallysetinthetransmitdirection,并根據當前轉換模式的不同設置16引腳的功能,0=ReceiveLossofSync(RLOS)、1=LossofTransmitClock(LOTC)。

④進行通用控制存器(CCR)的配置,使能DS2153Q、HDB3碼的接收和發送、配置錯誤計數器更新時間、禁止動態存儲發送數據等。

⑤初始化中斷屏蔽寄存器,使能接收載波丟失、接收失步中斷、接收數據全0和全1中斷,使能發送時鐘丟失中斷,通過這些中斷使單片機可以及時得知DS2153Q的工作狀態,實現單片機對其的實施監測。

⑥初始化傳輸線接口單元,向LIRST數據位寫0,然后寫1,使傳輸線接口進入正常工作模式。

⑦初始化傳輸線接口控制寄存器,包括傳輸波形選擇、接收均衡器增益選擇、抗抖動抑器選擇等。

單片機控制流程如圖5所示。

下面是DS2153Q的功能配置程序(部分)。

;*****************************************************;

MOVA,02H

MOVDPTR,#RCR1

MOVX@DPTR,A;寫寄存器RCR1,使能自動重新同步

NOP

MOVA,#04H

MOVDPTR,#RCR2

MOVX@DPTR,A;寫寄存器RCR2,禁止彈性存儲功能

NOP

MOVA,#41H

MOVDPTR,#TCR1

MOVX@DPTR,A;寫寄存器TCR1,TSYNC為輸出方式

NOP

MOVA,#0F9H

MOVDPTR,#TCR2

MOVX@DPTR,A;寫寄存器TCR2,E數據位禁止自動置位

NOP

MOVA,#44H

MOVDPTR,#CCR1

MOVX@DPTR,A;寫寄存器CCR1,允許接收和發

NOP;HDB3碼

NOVA,#00H

MOVDPTR,#CCR2

MOVX@DPTR,A;寫寄存器CCR2,配置錯誤計數寄存器

NOP

;********************************************************

3.2DS2153Q狀態監控設計

在完成DS2153Q的寄存器配置后,單片機即進入傳輸狀態監測程序,實時監控DS2153Q的工作正常與否,包括狀態寄存器的讀取和DS2153Q中斷的響應,并從中判斷故障、及時通報。

(1)發送狀態監控

DS2153Q的發送狀態監控是通過單片機的INT1來實現的。當狀態寄存器的發送狀態位置1,則DS2153Q產生中斷,片機響應該中斷來讀取當前狀態寄存器的故障位。當讀取完畢后,需要向該狀態寄存器特定狀態位寫1,保證以后的故障可以正確置位。

下面給出了NRZ發送時鐘丟失故障的狀態監控程序(中斷1處理程序)。

MOVDPTR,#SR2;讀DS2153Q狀態寄存器2

NOP

MOVXA,@DPTR

ANLA,#04H

JNZERROR

SJMPFAVER

ERROR:SETBERR_SR

SJMPLOCKE

FAVER:CLRERR_SR

LOCKE:JNBERR_SR,WORK;判斷發送數據時鐘丟失與否

SETBP1.0;故障,工作指示二極管滅

SJMPEVER

WORK:CLRP1.0;正常,工作指示二極管亮

EVER:MOVDPTR,#SR2

MOVA,#04H

MOVX@DPTR,A

RETI

(2)接收狀態監控

DS2153Q的接收狀態監控是通過單片機的INT0來實現的。當狀態寄存器的發送狀態位置1,則DS2153Q產生中斷,單片機響應該中斷來讀取當前狀態寄存器的故障位。當讀取完畢后,需要向該狀態寄存器的特定狀態位寫1,保證以后的故障可以正確置位。

下面給出了HDB3碼接收載波丟失故障的狀態監控程序(中斷0處理程序)。

MOVDPTR,#SR1;讀DS2153Q狀態寄存器21

NOP

MOVXA,@DPTR

ANLA,#02H

JNZERROR

SJMPFAVER

EPPOR:SETBERR_SR

SJMPLOCKE

FAVER:CLRERR_SR

LOCKE:JNBERR_SR,WORK;判斷接收載波丟失與否

SETBP1.0;故障,工作指示二極管滅

SJMPEVER

WORK:CLRP1.0;正常,工作指示二極管亮

EVER:MOVDPTR,#SR1

MOVA,#02H

MOVX@DPTR,A

篇(2)

EDUROBOT-680-II型教學機器人是上海交通大學機器人研究所采用世界銀行貸款研制的一種五自由度多關節的機器人。它具備工業機器的基本功能、良好的開放性以及舒適的使用界面,主要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提供教學和科研工具。學生可以通過親手操作了解和學習工業機器人,它具備工業機器人的基本功能、良好的開放性以及舒適的使用界面,主要為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提供教學和科研工具。學生可以通過親手操作了解和學習工業機器人,科研人員還可對它進行二次開發。

教學機器人的上位機(主控計算機)和下位機(運動控制器)原先采用并行口(LPT1)的SPP方式進行通信。利用LPT1的狀態寄存器(StatusPort)具有的讀能力和每次傳送半字節(Nibble)來實現數據的雙向傳送功能。每次傳送的時序(次序)由軟件建立,在控制字的協調下按照教學機器人的通信協議接收和發送數據。

目前USB越來越普及,正逐漸取代串口和并口在計算機接口中的地位。為了研究USB在實時通信時的性能,筆者已將教學機器人上下位機通信改用USB端口實現。

圖1PL-2301結構框圖

1USB特點及其應用

通用串行總線USB(UniversalSerialBus)是1994年底由Compaq、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聯合提出的一種計算機接噪覆亡,目前已發展到USB2.0。由于USB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所以迅速普及,逐漸確定了在計算機接口中的主導地位。

(1)易用性。USB支持熱插拔和即插即用。

(2)可擴展性。用戶可以通過連接USB集線器到一個已有的端口來增加USB端口數量,集線器上還可以連更多的集線器。理論上可以連接127個外設到USB總線上。

(3)快速性。USB1.1版規定了兩種傳輸速率:低速傳輸和全速傳輸。低速傳輸的速率是1.5Mbps,全速是12Mbps。這不但遠遠高于傳統的串口傳輸速率,也比并口傳輸快了好多倍。最近推出的USB2.0允許的最高傳輸速率高達480Mbps。

(4)可靠性。USB的可靠性來自硬件設計和USB數據傳輸協議兩方面的保證。USB驅動器、接收器和電纜的硬件規范消除了大多數可能引起數據錯誤的噪聲;USB協議使用了差錯校驗和數據重傳機制,可以最大程度保證數據傳輸的準確性。

(5)內置電源。USB總線內置電源線,可以給外設提供5V和最多500mA的電源供應,滿足大部分低功耗外設的電源要求。

由于USB具有這些突出的優點,不但一些傳統外設開始提供USB接口,而且大量新型外設也把USB接口作為首先甚至唯一的接口,如MP3播放器、移動硬盤等。由于USB的高可靠性和足夠快的通信速率,USB開始應用于工業級的實時通信和控制,例如機器人系統中示教盒與控制器的通信。本文論述的用USB端口實現機器人上位機與下位機的通信也屬于這些方面的應用。

2用USB實現計算機雙機通信

由于USB模型是一種Host-Slave(主機-外設)主從式結構,沒有辦法使兩臺主機不通過外設而直接通過USB總線通信。然而可通過增加外設控制器的方法使兩臺主機利用它們的USB端口通信。每個外設控制器連接到不同的主要,并利用共享的緩沖器交換數據。Cypress公司的EZ-Link和Prolific公司的PL-2301把兩個外設控制器和共享緩沖區集成到一塊芯片上,作為兩臺主機通過USB總線通俗訴橋梁。其它公司也提供類似的控制芯片。在教學機器人中,采用PL-2301。

PL-2301是臺灣Prolific公司生產的一種全速USB控制芯片。PL-2301的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

PL-2301包括兩套獨立的USB控制單元。在握手信號的協調下,它們通過兩個FIFO緩沖器無阻塞地交換數據。PL-2301包含四個終端:缺省的控制終端(地址00H)、中斷終端(地址81H)、塊輸出終端(地址02H)、塊輸入終端(地址83H)。控制傳輸用于在主機列舉階段完成對PL-2301的配置及在兩臺主機通信時控制PL-2301的握手信號;中斷傳輸用于PL-2301定期(每毫秒一次)向主機報告握手信號的狀態;塊傳輸用于兩臺主機之間實時地交換數據。塊傳輸支持錯誤檢測,這對實時通信和控制很重要??刂苽鬏敱淮_保擁有10%的USB總線帶寬,中斷傳輸和等時傳輸最多可以使用90%的帶寬,塊傳輸使用剩余的最大可用帶寬(最多95%)。當總線不太忙時,由于塊傳輸只有一個很小的協議頭(13字節),它是所有傳輸類型中最快的。為了確何教學機器人上下位機以最快的速度通信,滿足實時性要求,最好不要在USB總線上掛接過多的USB外設。

PL-2301除了能對USB標準請求做出反應外,還能對幾種廠商自定義的請求做出反應。自定義請求ClearQuickLinkFeature和SetQuickLinkFeature用于控制兩臺主機通信時PL-2301的握手信號。這些握手信號是:

(1)TX_RDY指示本地USB端口是否準備好傳輸數據的指示信號。

(2)S_EN掛起使能信號。置位后,PL-2301支持標準的USB掛起特性。

(3)RESET_O塊輸出管道的復位信號,用于出現錯誤時復位塊輸出通道。

(4)RESET_IN塊輸入管道的復位信號,用于出現錯誤時復位塊輸入管道。

(5)TX_REQ塊傳輸的請求信號。

(6)TX_C塊傳輸完成的指示信號。

(7)PEER_E告訴對方本地端口是否連接好的指示信號。

在這幾個握手信號的協調下,上位機和下位機可以雙向通信。圖2是主機PCA向PCB傳輸數據的流程圖。這些底層的細節問題并不需要控制,由PL-2301的驅動程序完成。

圖3教學機器人控制系統軟件結構

3軟件結構

3.1教學機器人軟件結構

EDUROBOT-680-II型教學機器人控制系統的控制軟件包括下位機的底層控制軟件和上位機的上層控制軟件,它們通過USB端口通信。其軟件結構如圖3所示。

上層控制軟件運行在Windows98平臺上,它為用戶提供與機器人交互的人機接口界面,完成復雜運動控制的數據處理和插補計算。它由人機界面、運算插補、主控、通信四大模塊構成。通信模塊能夠實時地發送控制命令給下位機并從下位機獲得反饋信息,同時保證數據傳輸的準確性。

為了提供對USB的支持(為了使底層控制系統有更好的實時性和更緊湊,下一步準備將底層控制系統改用支持USB的WindowsCE、VxWorks或嵌入式Linux),底層控制系統目前采用Windows98平臺。底層控制軟件接口收上層控制軟件的控制命令,同時解釋并執行控制命令。這通過多線程實現。任務調度和管理模塊是底層控制軟件的主線程,它負責從指令隊列中取出指令并解釋執行。主線程執行過程會產生一個輔助線程——通信線程。通信線程調用通信模塊的輸出函數,負責監視USB端口。如果上位機傳來控制命令,則遵循教學機器人通信協議接收并存入指令隊列中。

3.2通信模塊的實現

上位機和下位機控制軟件共用相同的PL-2301客戶驅動程序、傳輸模塊(由Prolific公司提供)和通信模塊。

PL-2301客戶驅動程序是典型的WDM驅動程序。驅動程序屏蔽了底層的硬件細節和USB協議,使上層軟件僅通過驅動程序接口函數就可以訪問PL-2301。主要的幾個驅動程序接口函數是CreateFile()、WriteFile()、ReadFile()、DeviceIOControl()。

傳輸模塊(Transfer.dll)是驅動程序的上層模塊,它通過調用驅動程序接口函數,實現了兩臺主機通過PL-2301通信的基本通信能力。Transfer.dll會產生一列三個線程:

(1)發送線程。這個線程對發送請求進行排隊并按先后順序處理請求。如果出現錯誤,則努力恢復。

(2)接收線程。這個線程等待來自狀態線程的消息,如果發現對方主機將要傳輸數據,就按照傳輸協議接收數據。接收線程把接收到的數據放在接收FIFO緩沖器中,等待上層軟件(Comm.dll)取走。如果有錯誤發生時,也會努力恢復。

(3)狀態線程。這個線程監視PL-2301的狀態信號。如果發現有任何狀態改變,它將給相關線程發消息或調用回調函數通知上層軟件。

Transfer.dll提供幾個供上層軟件(Comm.dll)調用的輸出函數:

·USB_InitService()調用Transfer.dll里的其他輸出函數之間必須先調用這個函數。

·USB_OpenConnect()調用此函數獲得PL-2301的句柄。發送和接收數據時要用到這個句柄。

·USB_WriteConnect()調用此函數向對方主機發送指定的數據。

篇(3)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興起的一種自動識別技術。它是采用一種無線射頻方式來進行的非接觸性自動識別目標和采集相關數據交互的一種快速識別通信技術。RFID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頻信號和空間耦合(電磁耦合或電感)來傳輸特性實現對被識別物體的自動識別。RFID核心技術包括:無線電射頻、芯片加工技術、編碼學、計算機軟件硬件等多種現代高新科學技術,它是由許多種跨門類科學技術的綜合體。RFID系統的工作原理是:當電子標簽進入由天線激活的RF區域時,天線的射頻信號將激活標簽,讀寫器發出一種調制信號,標簽對調制信號解調并把解調信號發回讀寫器,讀寫器再把讀取的數據發送給PC機。RFID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一般用于書刊借還、圖書管理、圖書盤點等工作。RFID具備原有的條碼的功能,同時又有著許多條碼無法替代的新功能。它具有儲存數據容量大、使用壽命長、數據可更新、可重復使用等特性,具有能同時讀取多個數據超越條形碼無法比擬的智能化特點。

RFID系統組成:一般由RFID標簽(tag)、讀取器(reade)r及后端數據庫(database,后端服務器)這三個主要部分組成。電子標簽由天線和RFID芯片組成,每個電子標簽都含有唯一的電子編碼,依附在物體上用以識別目標對象。其基本工作原理是:當電子標簽在進入閱讀器發射的電磁波工作區域時,讀取器發射的電磁波就會對標簽產生感應電壓,當電壓達到其規定值時電子標簽被激活工作,并通過標簽內置耦合線圈發送出來系統接收天線就會收到標簽發送的信號,通過閱讀器傳送至后臺主系統進行相關數據處理、邏輯運算鑒別其標簽的合法性,針對不同的設定來做出有關相應的控制和處理。圖書館利用RFID系統管理圖書,其目的就是用來識別、追蹤與保護圖書館館藏文獻資源,通過圖書館RFID系統來實現圖書館圖書查找、借還、順架、館藏文獻典藏盤點等功能的最佳發揮,提高圖書館館藏文獻資源的管理、服務和使用效率是圖書館根本目標。

圖書館的RFID標準

RFID技術應用于圖書館,其RFID技術標準化在圖書館管理應用中占有重要位置。生產RFID的廠家越來越多,既有國外的也有國內的,比較著名的企業有3M、Basch、Sybis、TAGSYS、寧波遠望谷、上海阿法迪、武漢飛天等企業。各企業間生產的產品沒有統一的規范標準,因而其產品不能互相通用、兼容,這對RFID技術在圖書館的管理和應用會造成障礙。到目前為止RFID還未能形成統一標準,全球主要存在3個RFID技術標準體系:國際標準化組織的ISO制定的RFID標準體系、歐美的EPCGlobal制定的RFID標準體系以及日本泛在中心制定的基于Ubiquitous/IDCenter(UID)標準體系。其各自推出了自已的系列標準,但這三個標準體系相互之間存在不兼容,這給應用帶來很大的困難,嚴重制約了RFID的發展。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有權威性的國際標準化專門機構。其中,國際標準組織ISO有兩個與圖書館RFID標簽和讀取器有關的標準:ISO/IEC15693andISO/IEC18000-3模式。既數據標準和空中接口標準,國際標準化組織IOS制定的RFID技術標準對于RFID行業來說是一個通用標準,通過對這一標準的制定既保證了RFID技術在具體應用過程中相互之間的互通性與操作性,同時又兼顧了其應用領域的各自不同特點,能較好地滿足RFID用戶在各自應用領域的相關具體要求。目前我國正在加緊測試和制定RFID標準,通過對圖書館RFID標準的制定,有效驅動了后端圖書館的管理應用系統與RFID硬件系統形成統一、融合、協調的運作,以達到提升圖書館整體的管理與服務的效率。

RFID在圖書館應用中的優點

1)讀取速度快、提高圖書借還效率:RFID以非接觸式讀取信息,只要是在探測的范圍內可以同時讀取多個芯片信息,能同時處理幾本書籍的借閱手續,將傳統的讀者借、還圖書由人工一本一本對圖書條碼按次掃描改為批處理方式操作,批處理圖書借、還方式操作簡便大大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借閱效率方便了讀者。同時也可通過自助借還機讓讀者根據提示進行相應的操作,只需對系統默認的借閱限量進行設定。

2)降低錯架亂架率:現今大多圖書館采用的是藏、閱一體方式,這種方式大大方便了讀者,但同時也給圖書館圖書排架順架帶來困難,圖書錯放亂架情況時有發生。一但有本圖書被放錯書架位置,而讀者又急需借閱這本書,那么我們就很難在茫茫的書海中查找出這本書。這時圖書館員只需手持RFID閱讀器,輸入要查找的圖書相關信息,順著書架依次對書架上圖書進行掃描,手持RFID閱讀器一旦報警就能很快發現所要找的書或排架借誤的書,采用RFID閱讀器查找錯架亂架圖書,使得錯架亂架圖書率顯著降低,同時也減輕、方便了圖書館員查找圖書的工作。

3)圖書盤點速度提高:過去對于圖書館館藏圖書清點工作,是一項任務極為繁重而又艱苦的工作,對于館藏圖書的清點一般都需要大量重復的手工勞動來完成。必須將每本圖書從高高的書架上按順序取下、翻開、掃描條形碼后再放回原處費時費力。如使用RFID技術后,只需手持RFID閱讀器順著書架依次從上而下對書架上的圖書掃描。預先植入于RFID標簽中的圖書相關信息通過RFID閱讀器掃描進行數據交互,所有掃描過的圖書有關信息數據都準確無誤的顯示出來。這對于圖書盤點工作量、工作強度大大減低,圖書的盤點效率得到提高。這對于圖書館館藏圖書清點可作為一項定期性工作來做,同時也使圖書館的館藏管理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4)高效、先進的管理模式:通過對資源的有效合理配置,能使圖書館的管理效率和服務層次得到提升,簡化了流程使繁瑣的管理工作變為便捷輕松。對于圖書館館藏數據的精準性也得到大大提高,節約了時間和成本。使圖書館的服務工作更加文明、有序、人性化、個性化。通過自主借還讓讀者享受和諧高科技服務的體驗,避免讀者排隊等候,享受更方便、更快捷,更長的圖書館開放時間,也使得圖書館館員繁瑣工作量大大減少,利用更多的時間來提高深層次的服務,這都是高科技帶來的全新感受。

RFID在圖書館應用中的缺點

1)RFID標簽價格高:目前國內外生產廠家較多,且各生產廠家生產的產品品牌、質量及數據存儲容量的不同,因而RFID圖書標簽在價格上也有所差異,電子標簽在2006年每個約為5~6元。隨著RFID技術的廣泛推廣及產品的國有化,電子標簽的價格比已有所下降,目前約1元左右。若按一個有60萬冊藏書的圖書館藏書量來計算,僅電子標簽一項就要投入60萬,再加上與之配套的運行設備的投入其成本支出是相當高的。

2)RFID標簽易被發現:RFID標簽最大缺陷是尺寸過大,一枚RFID標簽尺寸為50min×50am植入圖書中極易被外力污損從而導致芯片失效圖書會被盜失。

3)RFID標簽抗水性差:RFID防水性較差,水、水氣或其他液體都有可能成為RFID標簽性能發揮的障礙,因液體可以吸收無線電信號。如果圖書中的RFID標簽一旦被水、水氣或其他液體侵濕、污損后信號就會失效。從而導致圖書無法正常借、還,對圖書的安全也存在問題,這是圖書館在使用RFID標簽過程中要特別關注的。

篇(4)

關于電力通信網絡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原則需要從四個方面說起:第一,管理系統的網絡化。從長遠角度來說,在未來的發展當中,電力通信必然會和不同的體系結構整合在一起,因此需要提出統一的管理標準,而這也是目前來說最為可行的辦法。將網絡化管理的要求實現出來,最終實現不同的體系與統一的接口進行互聯的目的。第二,綜合的接入性。電力通信網絡信息管理系統需要對不同規格的設備和產品具有較好的兼容功能,而且每一部分的任務都是以綜合性的接入口為基準,實現通信設備的統一轉換,最終以網絡管理系統的高層次進行處理。第三,對功能和開放性的應用接口進行完善。要想制定好應用功能,那么就必須做好用戶的需求分析,并且將其作為基礎來將網絡管理體系設計得豐富和完善。第四,系統的獨立性和標準化。要想實現網絡管理系統的統一,就必須要從設計的角度出發,在設計程序、設計風格和設計術語應用等方面要做到盡量統一,還要通過標準化的設計來應對不同的設備和系統的控制與操作。

1.2電力通信網絡信息管理系統的功能與結構分析

將計算機信息技術發展的總體要求和技術的總體發展趨勢作為基礎,再和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相結合,電力通信網絡信息管理系統在當前科技框架之下,最好采用基于J2EE體系的架構來進行設計和開發,采用Java語言進行輔助編輯。因為Java具有十分強大的編程語言優勢,而且它有眾多的國內外大型廠商所參與制定的J2EE標準規范,因此在目前來說,Java也是很多大中型企業的首選應用。不單單可以為電力通信網絡信息管理系統提供更加穩定的性能支持,而且還能夠為其提供更好的處理性能。J2EE應用服務器和Java語言Web的開發和應用當中,為其更好地發揮和使用提供了很多可復用性、標準性、開放性和可管理性等跨平臺功能特性。因此,給予J2EE和Java進行研發和設計,能夠開發出更多的一次研發多次運行的系統。在此期間,J2EE也為其提供了更加先進和強大的多層架構支持。此外,對于系統性能和方案設計來說,需求分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對功能配備和設備配置的時候,一定要本著合理性的原則來進行。對網絡進行設計的時候,一定要擺脫那種傳統式的對網絡的依賴,在設計系統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層次鮮明清晰。從功能角度分析方面來說,一個優秀的網絡系統需要具備三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對故障的鑒定和判斷,對異常運行做出檢測和記錄,對相應故障和反應故障進行管理;對設備的性能做出分析、檢測和控制;合理做好物理設備上的資源管理和資源配置工作。

2電力通信網絡信息管理系統的實現

2.1電力通信網絡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

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對電力通信網絡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進行闡述:

(1)進行設計前期的分析。

對該系統進行設計需要將滿足客戶的要求當做前提,在此基礎上對系統良好的開放性和穩定性做出設計,還要保證系統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在設計當中需要考慮對相關的技術手段的運用,對于在系統當中必然會出現的數據、表格和文字等作出處理,需要選擇較為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和數據處理軟件來進行。

(2)建立數據模型。

對數據模型進行監理可以說更加有益于大量的數據信息的管理,它能夠將抽象的數據具體化和形象化,在某種程度上能夠將管理的效率提升起來,也可以提高操作的可行性。關于數據模型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利用DBMS進行電路走勢的分析,可以使相關工作人員對空間因素更好地掌握;另一部分是對線路的具置進行掌握,這種模型可以以幾何圖形的形式存在,運用起來更加高效便捷。

(3)對數據庫的建立。

在對數據庫進行建立之前,需要花費大量的工作在通信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上,在具體的建立過程當中,需要對系統將來的發展做出考慮,因此就必須做好子網的聯網設計工作,而且在數據庫開始建立和設計之初就應該對圖層的階層關系做出準確而又清晰的把握,最好能夠了解各個階層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關系,以便于以后在大的通信網絡里更好地實現。

2.2電力通信網絡信息管理系統的體系結構

對于一般的網絡管理系統來說,主要分為分布式和主從式兩種。主從式的結構主要是通過后臺來統一調配和管理設備的電路的,操作管理相對來說更為高度集中,但是卻在其間存在著很多的問題。舉例來說,信息資源在這種結構之下就會顯得非常拙劣,這種結構采用集中式的管理,對處理的難度起到了一個施壓的作用,會使其工作難度加大。此外實時監測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具體來說主要是效率比較低下,喪失了實時監測的意義所在,因為后臺的集中處理會使網絡數據產生阻塞,于是鏈路和節點就較多了,最終也就產生了這種情況。在這種情況之下,假使后臺出現了問題,那么整個系統很可能會面臨著失去控制中心的風險,此外這種結構的升級性能較差,服務類型也不全面。相比之下,分布式的結構就存在著很大的優勢,因為它具有很優秀的管理配置模式,其模式會將中央平臺作為中心,再逐層將數據的控制功能剝離出來,然后再配置到設備當中。這樣一來,該系統和各個管理級別就能夠通過協議來進行相互之間的聯系,從而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因此這種結構方式是值得選擇的。在此之間,能夠有效地將電力通信的電路和設備數據的處理實現對應,在設計管理站的時候需要根據不同的操作環境來進行,實質上它是一個介于系統和操作者之間的界面,起到了一個介質的作用。而信息庫是用來儲存信息的,管理協議則對和管理者之間起到了一個連接的作用,而且還能夠對眾多的內容做出協定,比如信息的通信方式、數據的儲存方式,還有信息數據的處理方法等。

篇(5)

對于初民來說,自然界中并沒有他們固定的家園。當然,我們也可以認為其時是“處處無家處處家”。對后世游牧民族宛如家常便飯的遷徙,初民本是習以為常。為了追蹤受傷而逃竄的獵物、尋找食物的來源,或者為了躲避可怖的猛獸、洪水、森林大火,初民不斷改變自己的聚居地。直至農業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定居才在人類生存方式中成為尋常事,“家園之思”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定居固然使人類的生活相對安定,但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定居者的眼界。因此,萌生了一種新的傾向,即對漫游的追求。隨著人類活動范圍的擴大、媒體世界的發展、社會群體的分化,漫游的涵義漸漸擴展為力圖獲得相對于物理時空、心理時空和社會時空的自由。不論在哪種意義上,它都有賴于通信技術的支持。當今的上網是人類漫游的新途徑,漫游的前景則取決于通信技術的新突破。

一、通信技術與漫游

“漫游”指的是隨意遨游。元結有詩云:“漫游無遠近,漫樂無早晏?!雹僭谖覈糯?,所謂“游”至少有三種含義,即外游、內游與交游。因此,我們可以從三種不同的角度對漫游加以考察。人類早就有關于扎根和漫游的不同考慮。“根”是血緣的,也是地緣的。扎根的傾向在農業社會中占上風,真正有條件外出漫游的只是有閑、有錢、有權的少數人。為生活所迫而離鄉背井者并非從事漫游,而只能說是外出謀生。真正有條件內游天下的也只是少數人,因為大多數人難以接觸或者擁有大量文本。至于交游,人們各有各的圈子,這是受一定的身分限制的。在工業化的過程中,電信技術的普及使外游變得便利,報刊、廣播、電視的普及使內游平民化了。以計算機網絡為代表的當代信息科技循此再進一步,促進了交游的虛擬化。

1.通信技術與外游

劉勰指出:“若乃山林皋壤,實文思之奧府?!磺剿阅芏幢O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②古代文論里的“游”,首先是指“外游”,即人相對于自然環境的運動。這種運動對于開闊文藝家的眼界無疑是大有裨益的。古人不乏相關論述,例如,陸游說:“君詩妙處吾能識,正在山程水驛中”③;楊萬里也說:“閉門覓句非詩法,只是征行自有詩?!雹鼙M管如此,由于交通不發達等緣故,古人雖有外游之愿,但亦頗覺外游之難,所謂“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就是因地理障礙而產生的感慨。遠游所面臨的困難是多種多樣的,脫離熟悉的環境、進入陌生的環境就是其中的一種。要想在外游的條件下繼續同自己的親朋好友保持聯系,在古代主要靠書信,在現代還有電話、電報等手段。就便利性而言,電報勝于書信,電話又勝于電報。不過,傳統意義上的電話屬于固定通信范疇,并不能保證當事人隨時隨地同他人聯系。不論是登岳陽樓或大雁塔,還是游西子湖或九曲溪,文人墨客興之所至,要想同不在現場的親友溝通,移動電話無疑勝于固定電話。不僅如此,以移動通信為保障,人們還可以源源不斷地獲得來自出發前所在環境的信息,并從原先的社會關系中尋得支持,產生一種歸屬感。

2.通信技術與內游

“內游”作為一種提法出現得比較晚。元代郝經著有《內游說》,比較全面地闡述了對內游的觀點,只是道學氣重了一些。如果說外游是人相對于自然環境的運動的話,內游則是相對于媒體環境的運動。“內游”有助于文藝家形成豐富的知識儲備。元代戴表元曾說:“余少時喜學詩,每見山林江湖中有能者,則以問之。其法人人不同。有一老生云:‘子欲學詩乎?則先學游,游成,詩當自異于時。方在父兄旁,游何可得,但時時取陸放翁《入蜀記》、范致能《吳船錄》之類,張諸坐間,想像上下,計其往來,何止日行數千萬里之為快?!雹堇仙裕瑸榇鞅碓?,看來絕非偶然。和外游相比,內游的文藝價值在于:其一,接觸到現實生活可能不存在(或已經消亡)的描寫對象,如通過《史記》了解曾經叱咤風云的歷史人物的事跡等。其二,領略到前人作為師法對象所樹立的文藝風范,通過揣摩繼承與借鑒作為文化遺產的文藝經驗。其三,意識到自己的作品的奉獻對象的存在,為滿足他們的需要而進行創作。但是,內游的可能性受制于媒體。如果沒有相關的媒體作為依托,內游就很難實現。

網上沖浪在精神上與古代“內游”相通,特點是將媒體當成現實世界的替代品或信息源。所不同的是:古代“內游”所憑借的是書本,在游歷中強調接受道德規范、實現自我完善;而現代意義上的網上沖浪則是人的一種自我開拓。書面媒體主要以線性文本的形式組織信息資源,因此,內游的可能性是相當有限的。網絡媒體則以超文本的形式組織信息資源,提供了遠非書面媒體所能比擬的“內游”條件。超文本一旦和多媒體技術相結合,則成為超媒體,在內游空間的開拓上更勝一籌。書面媒體是一種等級性媒體,“話語權力”就與此有關。由于出版的可能性有限,能著書立說的人在整個社會中相對占少數,其地位比較優越,因此,閱讀本身對于一般讀者來說意味著接受支配。考慮到“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⑥的古訓,閱讀時拘謹的心態就不言而喻了。相比之下,網絡作為媒體最重要的特點之一是實現傳播的平等性,擺脫心理上的束縛。換言之,網絡是一種非等級性媒體,因此,網民在漫游的過程中享有更大的自由。

3.通信技術與交游

“交游”,在古代兼指交結人的行為(動詞)和所交結之人(名詞)。管子有言:“觀其交游,則其賢不肖可察也?!雹呶镆灶惥郏艘匀悍帧=挥沃溃瑸楣湃怂?;交游之難,亦為古人所嘆,難就難在尋找志同道合之友,因此,劉勰說:“知音其難哉!音實難知,知實難逢,逢其知音,千載其一乎!”⑧交游之難,原因之一是社交機遇的有限。在相對固定的環境中,通過常規途徑所能接觸到的人畢竟不多。借助網絡尋找知音,遠比常規途徑容易。復旦大學的嚴峰根據自己的親身體會指出:“互聯網是一個狂喜之地。集郵、熱帶魚的飼養、非洲面具的收集、MIDI音樂的制作……不管你喜歡玩什么,哪怕它再冷僻古怪,你也一定能在網上找到自己的同好與知音?!雹岽搜哉\是。當然,這里所說的知音,并不見得就是古人所歆羨的諍友?!肮荃U之交”畢竟已成為歷史,古人所推崇的終身不渝的純潔友情早就因為商品化等緣故受到強烈沖擊。在網絡日益發達的今天,交游的廣度正在迅速擴大,而深度卻與之不成正比。

以上對于外游、內游和交游的分析,事實上可以結合成整體。對于三者的相互關系,宋代蘇轍曾有一段明確的論述:“轍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與游者,不過其鄰里鄉黨之人,所見不過數百里之間,無高山大野可登覽以自廣;百氏之書,雖無所不讀,然皆古人之陳跡,不足以激發其志氣??炙煦铔],故決然舍去,求天下奇聞壯觀,以知天地之廣大。過秦、漢之故都,恣觀終南、嵩、華之高,北顧黃河之奔流,慨然想見古之豪杰。至京師,仰觀天子宮闕之壯,與倉稟府庫、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麗。見翰林歐陽公,聽其議論之宏辯,觀其容貌之秀偉,與其門人賢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雹鈴呐c“鄰里鄉黨之人”游,到與歐陽修及其門人賢士大夫游,是交游的擴大;從“所見不過數百里之間”,到頗識“天下奇聞壯觀”,是外游的擴大;從讀“百氏之書”到知“天下之文章”之所聚,是內游的擴大。從今天的觀點看,對于漫游的文藝價值可從三方面加以認識:其一,遍歷名山大川,吸納天地之靈氣,了解人情世故,有助于積累創作素材;其二,拜訪名人,有助于激發志氣、學習技巧;其三,廣結友情,有助于尋找自己的知音,學會“有為而發”、“有的放矢”。網絡對于漫游的價值相應表現為:提供了通信保障,減少了后顧之憂,從而推動人們更為放心大膽地從事“外游”;提供了取之不盡的信息資源,方便人們采擷,從而促使人們更為積極主動地從事“內游”;提供了平等交往的環境、自由結交的機遇,從而幫助人們開創交游的新局面。

二、超文本與通信技術的關系

超文本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具有多樣化的形態。不論是哪種形態的超文本,都和通信技術存在千絲萬縷的關系。這種關系的表現之一,是百科全書之類書面超文本的發行對郵遞的依賴性。時至今日,郵遞仍是單行的電子超文本出版物流通的途徑之一。不過,當今最值得重視的是電子超文本網絡與通信技術的關系。為了理解這一點,必須弄清電子超文本網絡的工作原理。我們以萬維網為例來加以說明。萬維網是利用HTML語言構建的。在HTML文件中,鏈接所指向的目的地用“統一資源定位符”(UniformResourceLocators。縮寫為URL)來加以標識。用戶通過瀏覽器調用HTML文件、單擊其中的鏈接,相當于對Web服務器(遠程)提出一個請求。這一請求由用戶所使用的聯網電腦(客戶機)發送。當Web服務器接受到這一請求時,就將所要求的文件回傳給客戶機。發送或接受都是通過一定的通信線路實現的。因此,電子超文本網絡的運行有賴于通信技術的支持,以之為依托進行的漫游也是如此。

1.超文本與移動通信技術外游意義上的“漫游”,重點為人們相對于現實環境自由自在的運動,登錄電子超文本網絡只是保持現實聯系的途徑。它的實現有賴于移動通信技術。

所謂移動通信,是相對于固定通信而言的,指的是用戶在移動狀態下的通信。人們把模擬式移動電話叫做第一代移動通信,把現在的數字式移動電話叫做第二代移動通信,而把未來的高速寬帶多媒體移動通信稱為第三代(3G)移動通信。第三代移動通信的由來可以追溯到80年代。1985年國際電信聯盟(ITU)提出發展“未來公眾陸上移動通信系統”(FPLMTS),1992年世界無線電大會(WRC)決定在2GHz頻段中分配230MHz給它使用。1996年ITU決定將FPLMS改為IMP—2000(即國際移動通信—2000),意即工作在2000MHz頻段,并在2000年左右投入商用。它的主要目標是實現全球化、綜合化和個人化。具體要求是:統一頻段,統一技術標準,提供全球無縫覆蓋與全球漫游的移動業務;提供話音和非話音業務,特別是多媒體業務;提供最高達2Mbps(兆比特/秒)的數據傳輸速率(相當于現有移動通信系統的200多倍)⑾;便于由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過渡與演進;所要求的移動終端設備的價格較低廉。它能夠支持包括Internet高速接入、多媒體電子郵件、可視電話、視頻會議、視頻點播、高質量圖像傳送等先進的多媒體移動通信業務⑿。第三代移動通信尚未完全實現,學術界就已經有人在探討第四代移動通信(4G)了,其目標為更充分地實現個人通信,即任何人在任何時空都能運用自己擁有的任何通信工具、與自己所選擇的任何對象、用自己所喜好的任何方式、就任何內容發送與接受信息。有人甚至設想讓移動終端成為人們身體的一部分,用于監測體溫、心跳、血壓等。這樣,人類便實現了“與網絡共生”。果真如此,人們就可能成為電子超文本網絡的節點,超文本鏈接不僅將各個文本單位連接在一起,而且使用戶真正“息息相通”。

目前,蜂窩通信、無線局域網等移動通信系統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并對文藝活動產生了影響。例如,“芬蘭的移動電話用戶可以得到銀行結余、氣象預報、交通信息,甚至有線新聞網的摘要。這一切都通過短消息服務。孩子們可以花40美分聽到最新的芬蘭笑話或者一首歌曲。芬蘭人甚至用自己的聲音作為打入電話的呼叫信號。Nokia的一位經理把他小孩的歌聲作為鈴聲。……近一段時間,年輕的芬蘭人偏愛很少安裝有線電話的公寓(躲避打擾)。有的企業甚至完全放棄了有線電話。”⒀隨著IP電話、電子商務等業務的迅速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Internet的無線接入。這種接入由利用模擬蜂窩電話起步(1981),發展為數字移動無線通信(1991),目前正向無線多媒體業務推進。無線網絡與Internet的結合,可使人們在任何時候、從任何地方接入Internet,讀取電子郵件,查詢所需要的數據,或者下載想要的資料。要想將Internet“裝入口袋”、實現移動計算,目前仍存在一些困難。例如,需要在終端計算機上改變操作系統的設置,并將計算機終端和服務器之間的連接暫時掛起,以便進行通信媒體間的轉換。這意味著移動通信尚無法與現有的Internet完全兼容。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專家們提出了兩類建議:一是開發虛擬局域網(virtualLAN)技術,二是利用移動IP、VIP(VirtualInternetProtocol)等協議。有預測說:利用Internet來進行相關的移動IP業務已經為時不遠了。⒁

“在移動Internet環境下,散步和漫游是指MT(移動終端)可以在網絡覆蓋范圍內移動并保持與Internet的連接,即當把網絡中某處的MT移動至另一處時,用戶無須進行任何操作仍能像在原處一樣保持與網絡的連接?!雹尤祟悮v史上第一臺通用型電子計算機ENIAC重達30噸,由19000只真空管、6000多個繼電器和其他元器件組成。很難想象人們能攜帶這樣的龐然大物去漫游。漫游上網需要輕巧的終端,如掌上電腦等。早在1992年,日本索尼公司就順著“隨身聽”的思路搞出了“隨身讀”(Bookman)。如果隨身讀是聯網的話,那么,自然有可能當成移動終端使用。目前,諾基亞、摩托羅拉、愛立信等大公司都致力開發移動Internet的潛力。

2.超文本與固定通信技術

內游意義上的“漫游”,重點為媒體世界中逍遙自在的游歷,對電子超文本網絡來說,所“游”的是虛擬環境。利用超文本技術構建的網頁相互鏈接,用戶便循著這些鏈接從一個頁面漫游到另一個頁面。這并非用戶的身體定位有何顯著運動,而是網絡將用戶的請求由一個服務器傳到另一個服務器,在找到所需要的HTML文件的URL地址之后,將其數據回傳給用戶。上述任務目前主要是在固定通信技術的支持下完成的。

固定通信技術正在經歷巨大的變革:其一,業務數據化。由于數據業務的增長速度遠遠高于電話業務,固定通信的用途將很快由電話為主向數據為主轉變。與此相應,其技術基礎將由傳統的電路交換技術向以IP為代表的分組化技術轉變。這意味著電子超文本網絡與固定通信技術的關系日益密切。其二,信道寬帶化。不論是核心網或接入網,固定通信技術都將在21世紀實現寬帶化。在這一過程中,電子超文本網絡將成為貨真價實的電子超媒體網絡,音頻、視頻、動態圖像等對帶寬要求較高的成分將在網上信息中占有越來越大的比重。其三,三網一體化,即電信網、Internet、有線電視網在技術上趨于一致、實現互聯互通。與此相應,電子超文本網絡所建立的鏈接,將延伸到手機、電視機、信息家電等各種終端。

漫游有漫游的快樂。當我們從一個站點跳到另一個站點,任憑自己的思路隨著網頁上的各種提示延伸時,想到現實時空根本不可能有這樣大的步伐,不無驚訝地發現原來事物之間存在自己始料未及的各種聯系,這自然有其樂趣。當然,漫游也有漫游的遺憾,那就是很可能終無所得、終無所歸。正因為如此,才有導航技術的出現。導航系統由信息庫和信息加載、信息管理、信息查詢三個子系統組成。信息庫既存儲了信息項的基本特征,又存儲了媒體資源的特征。信息庫中的信息項,是由信息加載子系統收集而來的。收集當然可以由人工來完成,但這樣做速度太慢,因此,通常是通過一個名為“機器人”(Robot)的程序來完成。信息管理子系統負責對信息庫加以更新、維護。信息查詢子系統面向用戶,負責接受用戶所提出的查詢要求,顯示查詢的結果。導航技術的實質,是將游歷的任務交給專門程序,從而在網絡上劃分航道,或者開鑿港灣。網絡導航系統通常以兩種方式來引導網民,一種是提供目錄服務,即按內容、時間和空間對網上信息資源進行層次分類,形成樹狀結構,用戶可以根據這一結構查找自己所想要的信息;另一種是提供關鍵詞查詢服務,即根據用戶輸入的關鍵詞搜索信息庫,并將搜索所得按一定規則進行排序。前一種做法相當于劃分航道,后一種方法相當于開鑿港灣。目前,導航技術呈現出如下發展趨勢:其一,只搜索符合預先設定的專業方向的網站和網頁,而不是“廣域遍歷”式的搜索,可以更好地為行業和專業人員服務;其二,檢索機制從字面的匹配走向基于語義的匹配;其三,查詢界面自然語言化,即檢索不再是按固定的格式填寫查詢命令,而是走向填充模式加自然語言的形成。⒃

3.超文本與衛星通信技術

移動通信、固定通信與衛星通信技術相結合,是世紀之交又一值得注意的趨勢。人類在1960年發射了第一顆通信衛星。早期運載火箭尚不足以將衛星送到距地球36000公里的同步軌道,因此,當時的衛星都是中軌或低軌的,存在單星覆蓋面小、跟蹤技術復雜等問題。1964年以后,地球同步軌道衛星伴隨新型運載火箭研制成功而陸續升空,擴大了單星的覆蓋面。這類衛星非常適合于以廣播電視為代表的單向通信,遠距離的文藝轉播經常就是通過它們進行的。妨礙同步衛星進一步發展的障礙是時延大(可達數百毫秒)、對地面天線的體積和功率要求高。相比之下,中、低軌道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具有傳播損耗小、時延小、頻率復用有效、可多星互為備用等優點。低軌衛星移動通信系統運行于距地500—2000公里的高度,中軌衛星移動通信系統運行于大約10000公里的高度,目前在技術上都比較成熟。若能掃除高費用的障礙,其應用將更為廣泛。

在談到Internet時,有人將漫游(roaming)的定義區分為廣、狹兩種。狹義的漫游是指通過電話撥號進入Internet的用戶,當他不在其所屬ISP的本地服務范圍內時,不需要撥打長途電話,即可實現上網。廣義的漫游是指在已達成協議的ISP和ICP(內容提供商)共享彼此的用戶,各自的用戶可以分享它們所提供的一切服務。⒄這不禁使我們想起現實世界中的情形:要想全球漫游,免不了碰上國界限制;要想飽覽群書,免不了碰上借書證在不同圖書館之間無法通用的難題。如果說國家間互免簽證、館際借書不受限制看起來還比較遙遠的話,網絡商之間打通服務則是比較現實的事情。在社會學意義上,衛星通信技術的價值在于對全球化進程的促進。衛星通信的覆蓋范圍是跨國界的,衛星所傳送的信息的影響則是跨文化的。

[page_break]

三、通信技術與漫游的擴展

由于移動通信、固定通信與衛星通信等技術的支持,人類正在實現漫游化的追求中闊步邁進。這種漫游將超越物理時空、心理時空和社會時空的限制,獲得前所未有的自由。

1.物理時空中的漫游

人類一方面慨嘆地球之小、地球村之擁擠,另一方面驚嘆宇宙之大、星距之遙遠。這種心理早晚將驅使人類致力于向太空移民。20世紀各種航天器的發射,正是太空移民的必要準備。當人類的篝火已經在諸多異星升起時,新開拓的居住地之間該是什么樣的關系?與金字塔式的森嚴結構、傳統文本式的線性聯系相比,超文本式的鏈接也許更為相宜。我們的后代可能會將有人居住的星球都當成電子超文本網絡的節點,試圖解讀星際電子超文本網絡中傳送的信息。不僅如此,各個星球的居民之間或許會按照與超文本相類似的原則建立經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聯系,從而使人類形成環宇分布式發展的新格局,并提供星際旅行的必要條件。正如我們現在進行環球旅行要考慮時間差一樣,星際旅行不僅需要穿越空間,而且需要跨越時區,須有包括移動通信在內的多種技術保障。最初的星際旅行無疑是風險巨大、費用高昂的,普通人難以問津。要使它變得像我們周末到城郊度假那么方便,無疑并非易事。然而,這種意義上的漫游仍為一代代人所向往。20世紀美國作家雷·布雷德伯里在所著的科幻小說《百萬年郊游》中設想:主人公一家度假,居然是到遙遠的異星,單在路上就得走一百萬年!盡管這在現在看來這只是異想天開,但是,人類畢竟不會放棄超越物理時空限制的努力。

2.社會時空中的漫游

人類雖然意識到資源共享的重要性,卻又為這種共享設下了重要社會障礙。“墻”,便是這種障礙的具體化。從木樁、土坯、磚石到鋼筋混凝土,圍墻分割了內外,阻斷了交通。數碼化的防火墻本質上不是為了對付服務器因高溫而產生的意外,而是為了區分內部網與外部網。版權規范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堵“墻”,“禁止非授權使用作品”與鐵門上常見的“非請勿入”字樣正屬異曲同工。保密規定更是一堵墻,以對付覬覦者見長。凡是有墻之處,人們的游歷便不可能是充分自由的。當然,建墻有建墻的理由。沒有墻擋不了風雨,防不住竊賊,對付不了黑客。翻墻也有翻墻的辦法。據介紹,“一個出于某種安全原因不能與Internet聯通的局域網,可以通過采集和轉播來實現對Internet上信息的有選擇的訪問。采集服務器通過全息鏡像的方式,把多個被選中的目標站點的所有可以訪問的信息,以一種充分保持原有結構的方式采集到局域網中來,通過一種不經過IP路由的專用通道,在設立在局域網中的另一臺‘轉播服務器’上統一組織并提供統一的檢索服務,對內部網的用戶造成這些站點虛擬在線的景象”,具有安全、省錢、方便等優點。⒅不過,如果“大同”是人類社會可以實現的未來遠景的話,那么,社會意義上的“墻”都有可能被削平。各種組織、團體、機構雖然仍存在,但不再作為受墻保護的山頭,Internet與Extranet的區別喪失了價值。所有的數據庫都向公眾開放,無須事先申請密碼便可訪問。只有到那時,社會時空中的漫游才是可能的。今天的Internet已經多少顯示出相關的征兆。當平民百姓運行超文本瀏覽器便可了解政府的法規、點擊網頁上的地址便可向各級官員提問時,我們有理由相信漫游于社會時空已為期不遠。

3.心理時空中的漫游

盡管物理時空和社會時空都是客觀存在,但我們其實是生活在心理時空中。物理時空和社會時空通過自身的折射對心理時空加以限制,人類追求自由的本性則力求對心理時空加以拓展。在前一意義上我們需要以介紹定型知識、灌輸或宣傳社會規范為務,旨在推行教化的文藝;在后一意義上我們需要以超越定型知識、批判或質疑社會規范為務,旨在解決思想的文藝。任何定型知識與社會規范都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起作用,前者的合理性要由后者來說明。當然,任何自由的實現也依賴于一定的歷史條件,前者的可能性一樣要由后者來確定。迄今為止,文藝或許仍是受定型知識與社會規范限制最小、自由想象的活動余地最大的社會領域。不過,文藝并非孤立的存在。它因人類社會分工的發展而成為相對獨立的領域。當人的思維試圖跨領域展開想象的翅膀時,由各執一端的社會分工、分門別類的定型知識、五花八門的應用語言等構成的心理障礙便成為攔路虎。為了能在心理時空中進行無拘束的漫游,我們不僅需要掃除自然語言上的障礙,而且需要擺脫社會分工的束縛?,F階段的電子超文本網絡已經朝這一方向發展,不論是語言翻譯還是各種文本的跨學科鏈接,都有益于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們相互溝通。

上述分析表明:由于通信技術日新月異等原因,人類漫游的前景是光明的。當然,我們不能忽略漫游所受到的種種限制,也不能否認漫游既有情趣、又多風險的事實。不過,追求自由幾乎可以說是人類的天性,漫游的愿望因之而生。不論在當前或者在未來,科技進步都是實現人類漫游愿望的重要條件,這便是我們的結論。

注釋:

①《元次山集》卷三《漫酬賈沔州詩》,四部叢刊本。

②《文心雕龍·物色》,周振甫注釋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11月版,第494頁。

③陸游:《予使江西時以詩投政府丐湖湘一麾會召還不果偶讀舊稿有感》,《陸游集·劍南詩稿》卷50。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11月版,第1251頁。

④楊萬里:《下橫山灘頭望金華山》(其二),《誠齋集》卷26,四部叢刊本。

⑤戴表元:《劉仲寬詩序》,《剡源戴先生文集》卷九,四部叢刊本。

⑥劉勰:《文心雕龍·原道》,周振甫注釋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11月版,第2頁。

⑦《管子·權修》,戴望校正,諸子集成本。上海:上海書店,1986年7月影印,第7頁。

⑧劉勰:《文心雕龍·知音》,周振甫注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11月版,第517頁。

⑨嚴峰:《生活在網絡中》。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12版,第72頁。

⑩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欒城集》卷22,四部叢刊本。

⑾靜止環境下為2Mbps。步行條件下384Kbps(千比特/秒),車載144Kbps。

⑿黃紹平:《第三代移動通信:好事多磨》,《網絡世界》,1999年4月26日,第45版。

⒀要聞《移動電話最普及的國家——芬蘭》,《中國計算機報》,1999年5月27日,A12版。原載《商業周刊》(BusinessWeek),1999年5月3日。

⒁胡文江等:《Internet上的移動性》,《計算機世界》,2000年1月3日,D17版。

⒂郭峰、許惠良:《移動Internet的漫游管理》,《計算機世界》,1997年11月3日,E23版。

篇(6)

(1)樂溫高速公路與溫沙高速公路聯網,全線共設置南昌東通信分中心1處、無人通信站15個。

(2)鷹瑞高速公路全線共設置16個通信站,其中北段11個收費站/服務區納入撫州管理中心管理,南段5個收費站/服務區納入贛州管理中心管理。

(3)撫吉高速公路全線共設置13個通信站,在撫州管理中心另設1套ADM設備,全線納入撫州管理中心管理。

(4)語音系統均采用獨立的數字程控交換機建設,綜合業務接入網應用V5.2接口程控電話交換機的V5.2接口相連,與相鄰路段、PSTN及省中心語音系統通過數字中繼和模擬中繼對接。

2統一通信技術

2.1系統概述隨著高速公路以IP聯網監控為主的業務推動,收費系統、監控系統等也采用IP技術為基礎實現各種業務接入,各種業務控制也逐漸轉向IP化,用戶需要數據通過TCP/IP實現全網的無縫連接,高速公路本地網絡業務向全IP化演進是大勢所趨。統一通信技術適時地將計算機互聯網技術與傳統通信技術融為一體,充分發揮電信網和互聯網融合的優勢,以IP電話、視頻通信、即時通信和協同辦公等為核心業務能力,通過多樣化的終端,將語音、傳真、電子郵件、移動短消息、多媒體和數據等所有信息類型合為一體,向用戶提供融合語音、數據和視頻的多媒體通信。高速公路統一通信技術著眼于高速公路信息化業務需求,將語音交換系統與收費對講、隧道廣播、緊急電話和路網監控系統等高速公路業務系統進行有機融合,實現跨職能部門協同作業,使得日常辦公、應急、救援更及時。

2.2系統架構統一通信系統按邏輯可劃分為3層,包括接入、管理和應用3個層次,具體描述如下:

(1)接入網關/終端用戶:接入網關包括了落地網關,提供本地出局和本地再生功能;終端用戶,包括IP話機,模擬話機、PC終端、平板終端和手機終端;

(2)呼叫管理:由IPPBX網關內置,提供用戶注冊、路由和呼叫控制等能力;

(3)業務應用:提供豐富的業務功能,包括即時消息、群組、狀態呈現、統一消息、錄音和會議等功能。

(4)軟終端、IM或者狀態呈現等需求,可在管理中心增加增強通信套件服務器部署;

(5)其他系統的融合和對接應提供相應服務器和組件,或者提供第三方開發API接口對接完成系統融合統一通信。

2.3系統優勢

(1)先進的統一通信技術架構,具有高可靠性、高穩定性、高性價比和快捷部署。

(2)豐富的ICT融合業務。提供CT業務嵌套、IT業務推送、與辦公系統融合等服務,解決了IT和CT系統的融合問題,讓高速公路運營管理者擁有統一、便捷的業務體驗,同時便于企業優化流程,提升內外部服務水平。

(3)開放的業務開發架構。業務開發采用標準的開放架構,標準的開放接口,有利于企業信息化產業鏈構建,推動企業信息化良性發展。豐富的管理維護手段,支持與第三方認證系統等進行對接集成和軟件開發。

2.4組網方案江西省高速公路采用“省中心—區域管理中心—基層管理單元(收費站、服務區、橋隧管理所等)”的三級管理體制,統一通信用戶集中在管理中心和收費站,管理中心和收費站設置獨立機房,語音網管核心設備部署在管理中心,分支網管或者接入設備部署在收費站,采用級聯組網方案。

(1)靈活的設計思想。按照開放式架構設計,業務和承載分離,可以獨立的升級承載或業務產品,而對整體業務體驗沒有影響,保證了企業業務平滑的升級和過渡。

3撫州管理中心語音系統改造建議

撫州管理中心語音系統改造建議采用基于統一通信技術的建設方案,具體方案說明如下:

(1)撫州管理中心近期設置一套10000線左右的IPPBX核心網關設備,負責本地及接入電話的注冊、交換和出局。

(2)撫州管理中心同時部署200線左右的綜合接入設備,負責本地模擬電話的接入。

(3)撫州管理中心部署業務管理服務器,負責最基本的業務注冊和管理;部署網絡管理設備,負責網絡的管理和維護;部署話務臺作為辦公來電轉接。

篇(7)

1目前國內移動通信市場營銷管理的現狀

“市場部”這個詞走進國內企業還是近幾年的事,目前移動通信企業內部所設置的營銷部、分銷處、運營部、銷售部、以及市場管理部等都是市場部的涵蓋范圍。從分營后的中國移動通信、中國聯通、上海光大、電信長城等具有運營資格的運營商來看,中國移動通信市場營銷做的比較大,在原先營業廳基礎上,又發展了商場、專賣店、量販等銷售形式,給人一種規模和實力的感覺,然而市場知名度高,但市場品牌忠誠度低;中國聯通起步晚,但市場經濟條件下沒有遲到的經營者,只有善于經營的贏家,中國聯通采取分銷商網絡營銷的思路引起業內效仿,但諸多不完善的環節也時常引起消費者反應;其它幾家運營商盡管營銷思路很前衛,但是制約其市場開發的因素較多,市場反應冷淡??梢哉f,目前移動通信企業市場營銷管理是各行其道,短期行為太多,缺乏長遠統一的規劃。從行業整個市場來看,我國移動通信企業尚未真正掌握專業營銷知識和操作技能,就其對市場的態度和行為而言,移動通信企業還處于為完成短期銷售目標而采用廣告、公關、有獎銷售等促銷手段為主的促銷導向型階段,尚未達到市場營銷導向型階段。當然,其中原因也有我國通信行業長期處于壟斷階段的因素,廣大從業者沒有市場危機感。沒有市場危機感就不會產生市場營銷緊迫感,對市場營銷管理的認識和努力只是在競爭機制下才有所轉變。就移動通信行業進入市場經濟狀態的時間和目前市場供需關系的狀況看,從業者的觀念和認識的迅速提高要靠調查、分析、預測、營銷企劃等方式來引導、開拓、擴大和滿足廣大消費者對其服務的需求來完成,進而達到企業整體長遠的營銷目標的實現,盡管尚須時日,但這是市場營銷的需求和必然發展趨勢。

從市場發展規律來看,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的轉變往往是在市場開始競爭之時,對競爭日漸激烈的移動通信業而言,具有前瞻性目光的人士早已看到,初露端倪的買方市場正在形成。如何適應市場、創造市場,是移動通信企業面臨的帶有戰略性的問題。移動通信商們應該清醒認識到,擁有目前的市場并不完全意味著必然占有市場,還必須依靠行之有效的方式去進行市場拓展,發展市場,創造市場,這個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和完善企業的市場營銷管理體系。

2市場營銷管理體系的組成和細分

從事過營銷的人都知識,市場營銷的表現是市場管理,市場營銷管理的實質是需求管理。企業在開展市場營銷的過程中,一般要設定一個在目標市場上預期要實現的交易水平。然而,實際需求水平可能低于、等于、或高于這個預期的需求水平,換言之,在目標市場上,可能沒有需求、需求很小或超量需求,市場營銷管理就是要對付這些不同的需求,市場營銷管理體系就是要對市場營銷管理進行科學有效組合。

根據移動通信行業自身特點以及市場的發展情況來看,移動通信市場營銷管理體系應包括五個方面:(1)市場需求管理;(2)市場營銷網絡管理;(3)市場推動管理;(4)市場營銷環境管理;(5)市場營銷組織管理。這個市場營銷管理體系就是通過創造建立和保持與目標市場之間的有益交換和聯系,以實現移動通信企業的各種目標并進行分析、計劃、執行和控制的市場營銷指揮系統,可以說,這個系統不僅是定價、分銷、促銷等單一活動的職能行使,而是一個目標市場運作的中樞神經系統,通過這個系統,企業不斷觀察市場,發現和評估各種變化因素,然后反饋企業,作為企業制定新戰略和行動計劃的基礎,然后運用新的修正過的行動來消除阻礙目標實現的因素,并觀察評價客戶和競爭對此作出的反應,然后再反饋到企業使企業再次形成新的戰略修正方案推向市場,這樣形成良性循環,以達到不斷適應市場,創造市場的目的。

就移動通信市場營銷管理體系的五個組成部分而言,既有機地結合,又獨立工作,每一部分又包涵著豐富的細分內容。

2.1市場營銷需求管理細分

我們知道,市場營銷管理的實質是需求管理。根據市場需求水平、時間和性質不同,市場需求一般有八種不同狀況:(1)負需求;(2)無需求;(3)潛伏需求;(4)下降需求;(5)不規則需求;(6)充分需求;(7)過量需求;(8)有害需求。從市場的組成要素人口、購買力、購買欲望來看,目前移動通信市場需求狀況基本處于充分需求和潛伏需求的階段,是市場開拓者應好好把握的大好時機。

市場營銷需求管理就是要對市場的需求狀況進行有效管理,充分做好市場調查研究,深入市場,廣泛了解客戶、顧客、分銷商、供應商以及廣告反應、行業信息、營銷網絡、促銷效果等有關業內的綜合情況,廣泛搜集市場信息,摸準市場的變化,找準潛在市場及市場盲區和死角,做出詳盡屬實的市場調研分析報告,以便企業的企劃者以此制定市場營銷企劃方案,制定新業務計劃??梢哉f,市場營銷需求管理是企業營銷工作的一雙眼睛。

一般來說,市場營銷需求管理包括目標市場分析和市場目標分析兩個方面。

(1)目標市場

影響移動通信目標市場的因素較多,從市場定位、營銷策略、促銷政策、廣告方式、產品價格、產品包裝及外形到技術先進程度、購買形式、服務態度、營銷網絡建設、售后服務等方面都要認真考慮。目標市場變化不斷,移動通信運營商也要依據市場的變化不斷變化營銷管理思路。從手機市場上我們可以看到,手機從當初的組織消費購買到如今的私人消費購買為主,目標市場的變化也引起供應商的努力,摩托羅拉從當初以行政機關領導為主到現在形色多樣的各種層次手機,正是目標市場使然。移動通信商要在研究目前目標市場的綜合情況時,不斷把目光投向市場的新變化,進行市場細分與目標市場新選擇,準確把握和預測市場需求的發展動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市場目標

那些收入穩定、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和地位的人群,固然是市場目標,但這些人早已是手機的擁有者,移動通信商關注的是新增長的消費層和高消費層新的消費變化。市場永遠在變化,所有穩定都是暫時的,移動通信市場也不例外。不同的消費者有不同的變化,從行政機關公務員、企業老板到小業主、企業白領階層、打工仔,不同年齡不同性別,需求不同,變化也不同,興趣愛好各異,審美觀點有別,需要市場開拓者仔細研究,區別對待,進行準確市場定位。這一點我們從外企的情況可以看出,摩托羅拉手機以厚重大方為主,為行政機關人員和高級管理者所看重;諾基亞以專業公司著稱,倡導科技以人為本,平均不到一周時間推出新款,其先進的形象對新潮時尚人士和高級知識分子具有較強吸引力,而在全國各大媒體統一推出的《專業、全面、關懷》系列宣傳篇,更是把諾基亞推向大眾化市場;愛立信則以靈巧方便為高級商務人士所青睞;飛利浦更是以外形美觀色彩明快吸引著廣大青年消費者。我國的科鍵、波導、康佳則以工薪階層大眾化為主??梢哉f,這些市場定位都是企業對市場的適應和創造的結果,是企業市場營銷管理體系科學組合所迸發出的光輝。

2.2市場營銷網絡管理細分

網絡營銷已成為當今企業進行市場營銷運作的共識,通過建立市場網絡這個市場銷售的高速公路,大大加快了市場運作周期,從而也加快了企業資金運轉的周期。

移動通信市場營銷網絡從過去單一的營業廳到如今的分銷商、商場、超市、量販、專賣店等銷售渠道形式,從而連成一個高速高效的市場運作網絡,這是移動通信行業從窄渠道策略到寬渠道策略的轉變,也是市場不斷發展要求的結果。市場營銷網絡管理就是要對市場營銷網絡進行有效地發展、引導、維護、控制,要從分銷商選擇、號源配置、產品價格、貨款結算、返款比率、宣傳方式、服務公約等方面統一管理。

移動通信商對各自的營銷網絡都有一整套自己的管理規定,需要注意的是加強分銷商的附加值開發和培訓。作為經銷商,也應該增加自身環節上的附加值,而這種附加值來自產品的售后服務和技術支持,移動通信商今后應把相當多的精力用于培訓分銷商的這種增值的能力上,讓它們擁有自己的技術支持和服務方式,最終擁有自我增值的能力,這也是網絡管理的發展方向。

2.3市場環境管理細分

像一個人離不開周圍環境因素一樣,企業進行市場營銷離不開社會環境的影響,很難想象一個整日因顧客投訴而被媒體曝光的企業能在市場上運作得好。

一個良好的市場營銷環境對一個企業來說很重要。移動通信企業作為服務行業更要注意釀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不但要注意人員、經濟、自然、技術、政治、法律、社會、文化等市場宏觀環境管理,而且要注意公眾、競爭者、市場、供商、分銷商、自身等微觀環境管理,移動通信市場環境管理要從廣告宣傳方式、公共活動、現場服務、企業形象、顧客投訴、售后服務、維修服務、行業公約等方面入手,注意處理好與行管、工商、稅務、勞動監察、新聞、金融、同盟者、供應商、分銷商等單位的關系,要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進行分析,做出相應的對策。

目前移動通信商內部設立的投訴臺、客戶服務中心、維修點等部門其實都是處理好市場環境的體現。

2.4市場推動管理細分

市場的起伏往往不以企業的意愿為轉移,市場的大海永遠也不可能風平浪靜,如何保持市場高彈性的理想狀態,是商家很感興趣的事,這其中市場推動管理就顯得很重要了。推動市場的方法很多,就其中常用的方法探討如下。

(1)廣告推動

廣告是推動市場的試金石,有時一則成功的廣告就是一個廣闊的市場,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成熟和人們的消費意識提高,人們對廣告理智看待成份占多了。從營銷學角度講,攻破市場格局,要么向市場提供變革性的產品式服務,要么創造一種裂變式廣告,而裂變式廣告要以情突破,要富有沖擊力,鼓動性,能夠喚起消費者的購買興趣,同時要注意廣告媒體的選擇和廣告效果的分析,絕不可泛泛而作。

(2)促銷推動

促銷是推動區域市場的一把利劍,推動市場屢試不爽,促銷的關鍵在于創意和計劃,成功于現場組織和管理。

促銷在市場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幫助企業達到以下目的:清理積壓產品,維持市場占有率,新產品上市,增加產品銷量,抵抗競爭產品。目前移動通信市場上業主在局部市場猛打促銷戰,從優惠降價到贈送禮品等形式,都免不了價格戰的痕跡,缺乏驚人的創意和舉措,現場的結果往往是禮品全部發放,購買者寥若星辰,如何做好手機這種高檔消費品的促銷工作,值得深思。近來市場上推出的手機親情卡延續優惠使運營商們大獲其利,這種促銷組合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理,比較適合市場。從國外的經驗看,移動通信業作為一個高檔消費市場,對公共關系促銷和巡回展覽等大型會議的特殊促銷組合應多加研究。

(3)整合推動

整合推動其實是廣告推動和促銷推動的綜合運用,比較適合新產品上市和新服務的推出,也是目前企業推動市場的最主要和最有效方式,其中有許多的細分措施值得移動通信商認真揣摩。

廣州寶潔的農村市場推廣計劃是印刷廣告和運動促銷及現場演示等方式的綜合應用,也是寶潔公司產品多品牌、溝通大行動、廣告高層次、促銷妙推進營銷策略的具體體現。美國巨片《坦泰尼克號》用的也是先鋪廣告——營造市場——產品投入的市場整合營銷模式,從而獲得市場成功。

2.5市場組織管理細分

管理的過程其實是計劃、執行、控制的過程,市場組織管理的過程就是對市場營銷行為的計劃、執行、控制的過程。

市場營銷組織管理的目的在于市場營銷人員為了共同開發市場這個目標而有效工作,企業要設計并維持某種合理的市場組織結構,其中每一位營銷人員自的大小、溝通程度、相互依賴性都要依據有利于開發市場這個目標而認真考慮。移動通信市場營銷組織設計時,要從市場營銷組織環境分析、組織內部工作流程確定、組織職位建立、組織結構、人員配備等幾個方面努力。市場營銷組織不論是采取職能型組織、產品型組織、市場型組織、地理型組織等專業化形式,還是采取金字塔、矩陣型等結構型組織形式都要從效率和效果兩方面考慮。同時還需要注意的是,移動通信是一個投資巨大的行業,市場發展有一定的周期性,在市場啟動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都要變化相應的組織形式,以達到“一切圍繞市場轉,一切圍繞市場干”的目的。

移動通信市場組織管理就是從市場需求到市場營銷網絡,從市場環境到市場推動的全面管理,是從業務代表、市場調查員、市場企主管、廣告監理、市場行政管理員到區域經理、產品經理、品牌經理、市場總監的有效傳遞,就具體操作而言,市場營銷組織管理必須掌握兩點,一要加強計劃性,二要不斷進行檢測反饋,形成市場營銷管理良性循環。

例如:一個現場促銷活動,從企劃到批準實施,時間、地點、廣告宣傳、道具、運輸、傳單、價格、禮品、人員、現金收入、場地選擇以及有關費用預算都要認真的落實,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3市場營銷管理體系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項

一個科學有效的工作流程才能保證真正的目標實現,移動通信市場營銷管理體系要真正達到創造市場的營銷目的,就必須事先根據自己當地的實際情況設計好,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制定科學的市場營銷管理工作流程,科學規范運作,以達到目的。

篇(8)

2系統容災建設

根據業務需求分析的結果和建設成本的分析,制定切實可行的建設改造方案,并按照方案,對各信息系統進行改造和建設,以使其滿足相關指標的要求。根據各系統的特點和所支撐業務情況,制定全面的應急預案,包括系統恢復預案、系統恢復前的業務連續運行預案、系統恢復后數據處理預案等,保證業務運行盡可能不受系統中斷的影響或者將影響降到最低。

3應急預案演練

應急預案完成后,根據業務情況,策劃了應急預案的演練。模擬真實的環境,從各個層面檢驗應急預案的效果,已保證在真實災難發生時,能夠起到應有的作用。應急預案優化應急預案演練后,對演練過程和演練結果進行總結,從可行性、適宜性等方面對應急演練進行評價,并進行了優化和改進。以使其能夠持之以恒的滿足公司的業務連續管理的需要。

4總結

4.1增強企業應對各種災難的能力

(1)預防了潛在的威脅帶來的風險。(2)保護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3)使企業的業務中斷和損失最小化。(4)最大程度地減小了數據的丟失、收入的損失、客戶的流失。(5)增強了投資者、股東和消費者的信心。(6)維護了企業的形象和信譽。

篇(9)

(一)資源管理技術的研發設計

資源管理范圍主要指的是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具有一定價值的有形的亦或是無形的物件。進行通信傳輸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和開發,首先在人事方面需要有一個完整的管理系統和體系來做支撐?;诟鞑块T職責對系統整體架構進行設計,并構建組織結構圖,將各模塊之間的管理關系列出,組建模擬流程系統,充分分析整理后,才能開始組織開發管理信息系統。信息系統最寶貴的最核心的資源就是大量的數據,如果數據儲存的不夠,那么必然會影響數據分析進而影響管理系統的效率,最終影響數據傳輸安全。因此,首先應該收集、分析系統中所有相關數據,同時還應該注意到,不同的管理人員在工作交接中也會迫使大量的信息流失,因此,有必要將員工的工作日志保存在系統中。不過,通過信息技術以及電子計算機技術的融合,這一問題將會得到徹底的解決。GPS全球定位系統通過上空的24顆衛星,能夠實現對地球的實時監測,我們可以通過對設備和傳輸介質的定位、監測,一旦發生問題,快速定位故障及其級別,遠程解決或者現場解決。如是現場解決故障,將故障信息發給響應的工程師,同時通過GPS監測到故障排除進度。從而全面掌握系統運行狀況。

(二)資源管理技術應用系統

通信傳輸資源管理系統實現對全專業資源和信息服務資源的有效管理,建立跨專業的資源模型,形成共享的核心資源庫,并對外提供相應的服務,為其數據的傳輸、服務的保障提供相應支撐,方便企業的經營、管理以及維護。

篇(10)

1.1.1折舊成本較高。折舊成本是通信企業生產運營過程中比重最大的成本。通信企業需要依靠一套覆蓋面廣的通信網絡,所以固定資產在通信企業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折舊費成為了公司成本中最重要的部分,達到了成本管理的50%,屬于當期不可控成本,需要較長的周期才能夠實現成本控制,本期工程成本控制是對后期折舊費用或者利潤的控制,折舊成本的控制是一種戰略性的成本控制。

1.1.2網絡運維成本較高。通信企業的正常運行和網絡系統的正常運行息息相關,企業需要支付網絡維護、水電費等網絡運行必需的費用,才能夠保證運行網絡的正常工作狀態,這些費用的多少和網絡規模和建設水平、質量有關,網絡運維的成本和折舊成本同樣是固定資產支出,但是當期企業成本管理工作同樣會對其產生影響,包括物流采購、維護費用審批等工作。

1.1.3成本支出和當期對應利潤關系不大。通信業務經營模式屬于長期投資回報,企業折舊、網絡運維、水電費、營銷、管理、財務等都不能直接界定為通信服務直接成本,和提供通信服務獲得的當期回報之間無明顯的比例關系。

1.2通信企業成本管理工作的不足

1.2.1成本考核和成本管理工作相對脫離。通信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為了加大營銷力度,成立了各級分支結構,并積極開展了各級機構改革,但是在改革過程中,卻沒有將企業的成本管理和考核制度聯系起來,主要采用全面預算的方式進行管理,沒有將企業凈利潤水平貢獻納入到整體考核中,或者占有的比重不夠,在KPI的影響下,對成本管理控制工作造成了不利影響。

1.2.2成本管理理念未深入人心。在之前通信企業飛速發展的時期,通信企業平均利潤水平較高,所以沒能在成本費用管理方面建立節約意識,將市場擴張和占有率視作是企業工作的重點,成本管理工作主要體現在成本費用預算和結算方面,以預算作為每一年的費用管理基準,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標是將成本控制在預算水平以下,沒能形成完善有效的成本核算體系,不能實現對成本費用的有效管理,成本管理的主體是領導層,導致水電費、維修費等增高很快,對營銷禮品采購等大宗費用支出也沒能進行有效的考核,積壓浪費和采購成本偏高等問題比較嚴重。

1.2.3財務管理工作力度不強。財務定位偏低是比較顯著的問題,需要對財務核算和記錄工作格外重視,將其財務支撐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當經營財務和業務之間脫節,財務需要考慮核算需要,進行成本費用的內部核算,將審核和監督的作用真正發揮出來。

2通信企業成本管理策略

2.1加強投資管理固定資產是通信行業最大的存量資本,整個企業的盈利水平都和資產利用效率和折舊成本有關,重視折舊成本可以采用全可控成本管理方法進行,把后期折舊視作當期可控成本,采取措施進行控制。避免原計劃審批模式下的單一控制折舊方式造成的壓縮投資規模造成的弊端,減緩高折舊額造成的盈利壓力。

2.1.1制定長期投資規劃。制定3~5年的長期投資規劃,進行公司資源配置優化,保證傳輸電源設備交換之間維持一個合理的配比關系。

2.1.2結合長期投資規劃做好微觀項目計劃審批。投資項目計劃審批是投資預算執行的關鍵環節,要建立完善的項目預審制度和審批制度。單位上報審批項目交由投資主管匯總之后,會同預算管理部門、專業管理部門等相關部門召開預審會議,討論審核投資必要性方案,審核方案合理性、技術科研性,對項目進行注意審核把關,給出書面預審意見。同時還要定期召開投資項目審批會議,重點項目需要進行投資總額、投資方向、投資效益等內容的研究討論,結合項目長期規劃進行最終決策。

2.1.3做好施工控制管理。施工管理工作需要從招投標到竣工驗收進行全周期管理,招投標階段要求施工企業遵守招投標程序進行工程設備采購,招投標過程需要在工程主管部、審計、財務、監理等多方在場的情況下進行,施工階段要按照預算進行資金安排,財務部門結合工程進度情況審核付款,禁止提前付款或者超額付款。工程主管單位需要對施工質量進行重點控制,按照施工規范和標準驗收程序進行質量和數量檢查,減少后期折損和維護成本。

2.1.4建設投資預算管理分析評價體系。投資項目成本分析是預算管理的主要工作內容,投資成本影響著建設資金投入和試用期折舊,進行成本分析需要從單位用戶成本、工程項目類別兩方面進行,施工費、安裝費、設備材料成本是分析的主體。投資效益分析是另一分析環節,效益分析需要從固定資產投資收入率、資本性支出比例等指標評價投資收益狀況、投資和收入關系。投資管理流程包括項目確定、預算審核、施工管理、竣工驗收、事后評估等方面。分析投資管理流程主要檢查流程的落實情況和流程自身的科學性。

上一篇: 中長跑訓練計劃 下一篇: 酒店總經理新崗位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安县| 南开区| 青浦区| 华蓥市| 孝义市| 葵青区| 娱乐| 兴国县| 瓦房店市| 虎林市| 高雄县| 新邵县| 七台河市| 泾阳县| 垦利县| 汉沽区| 乐平市| 白银市| 简阳市| 高碑店市| 安新县| 玉林市| 原平市| 阜阳市| 抚宁县| 广水市| 淳化县| 西盟| 溧水县| 竹山县| 芒康县| 襄垣县| 西乌珠穆沁旗| 南和县| 南平市| 陆川县| 广元市| 墨竹工卡县| 兖州市| 宜章县| 桂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