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04:5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情境教學法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2.故事情境。巧妙地選用教學內容素材,進行自然銜接,可以設置傳說、成語等,使學生置身其中,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激發學生最大的學習興趣,使其思維能力得到鍛煉。知識點隨著興趣的遷移,逐步進行思考、理解。故事所寓含知識得到鞏固。例如,在《哲學與人生》中,對學生進行“一切從實際出發”內容教學的時候,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定的趣味性故事。有個學生叫王強,在運動中身體受到傷害,這時候家長認為許多球星都是在帶病訓練。但是醫生告訴王強家長,他的身體已經不適宜進行鍛煉,不然會有殘廢的危險。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啟發學生,在生活中,要實現一定的目標,需要將哪些因素思考在內。引導學生對于從實際出發,尋找事物內在聯系,作為實現人生目標的出發點。
3.表演情境。中職教育階段,中職生處于渴望別人關注自己,渴望自己的心理得到快速發展的階段。大部分中職生愛唱愛跳,他們在表現方面欲望較強。教師可以利用中職生這一特點,可以采用表演、辯論方式,創設教學情境。不同的學生擔當不同的角色。深入角色的立場進行問題的思考,引導每個學生講述所聞、所想。
4.實踐情境。采用調查訪問、實地考察的情境設置法,在情境中,學生可以置身于真實實踐之中,積極接觸外界事物中。在活動中,學生的情感得到激發,相應情感體驗得到提升。學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在“思考”、“觀察”中,對于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和發揮。在實踐中,學生勇于進行科學的探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個人探究創新能力也得到提升。
2.因為小學生都喜歡聽故事,這種情境教學非常符合他們的口味。單詞背后的故事很多都是含有一定難度的,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師可以找一些單詞和句子自己編一個簡單的、有趣的故事講給學生聽。
3.比如,講述一個小動物的歷險記,一只小貓cat在鄉村country散步,多運用一些童話故事的開頭,讓學生可以對故事產生一定的欲望,這樣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當他們理解了英語詞匯的含義和使用方式之后,心中的成就感也會隨知識含量的增長而增加,這非常有利于學生的成長。
二、多媒體設備,直觀多樣情境設計
不論教師怎樣進行情境式教學,都僅僅局限于口頭上的教學,學生聽講的時間久了就會感到非常乏味,這直接影響學生的聽課狀態,對于他們成績的提高容易產生不利的影響。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改變這一不良的局面,教師可以把故事的口頭講解轉變為動畫的播放,讓學生可以直觀地對所要學習的單詞進行觀看,運用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保持一個高漲的情緒,積極地聽教師的講解。
用抽簽法選取本校2010級3個護理本科班,并隨機分為3個組,分別采用講授法(51名學生)、一般情境教學法(54名學生)和缺陷式情境教學法(53名學生)進行教學,所有學生均已完成中醫基礎理論及相關醫學知識的學習。3組學生中醫基礎理論成績(F=0.115,P=0.895)、年齡(F=0.359,P=0.709)、性別(χ2=0.326,P=0.849)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3個班為同一教師授課。
1.2方法
實驗章節為臨床病證辨證施護章節,共18課時。1.2.1講授法按中醫護理學教學大綱的要求,教師結合多媒體展示,采用講授法進行教學,每個病講授40~60min。1.2.2一般情境教學法學生以寢室為單位分組。教學安排:①提前布置情境設計作業,要求學生自學后準備情境表演。②教師講解(15min):授課教師先簡單講解1個病的相關理論知識。③小組表演(8min):學生表演1個病證。④課堂討論(7min):小組表演完成后,要另一組學生根據表演分析討論為何病何證并提出相應的治療和護理措施,討論結束后,每組選1個代表陳述自己的觀點。⑤表演組評價學生回答情況并說明理由(5min)。⑥授課教師總結評價(5min):授課教師對所表演知識點進行總結,對表演環節的設計是否合理、討論結論是否正確進行評價。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反思表演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糾正錯誤,促進學生深入的思考問題并鼓勵表現好的小組。1.2.3缺陷式情境教學法組缺陷式情境教學法即在一般情境教學法的基礎上有意識地設計一個或多個缺陷環節,討論時讓學生先尋找缺陷再根據情境討論,其余具體實施方法與一般情境教學法相同。缺陷環節的設計,如“感冒”,中醫辨證有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暑濕感冒、體虛感冒4種證型。風寒感冒冬春季節多見,如表演小組表演的為惡寒、不發熱、頭身酸痛、鼻塞聲重、鼻流清涕、喜熱飲等風寒感冒的癥狀,小組表演時將場景設在炎熱的夏天,炎熱與風寒感冒原因不符,視為一個缺陷。又如“哮病”,中醫辨證有寒哮和熱哮兩種證型,如果表演小組表演的為寒哮的癥狀,在飲食護理時囑咐患者可以食用西瓜,飲食偏涼,寒涼飲食容易誘發寒哮,寒哮患者的飲食宜偏溫熱,西瓜不合適,也是一個缺陷。在課堂討論時,小組表演完成后,要另一組學生根據情境表演的信息先找出情境中所設計的缺陷環節,并說明理由;授課教師總結評價時,要對表演缺陷環節的設計是否合理進行評價。
1.3效果評價
該章節結束后對學生進行學習成績的評價,3組學生均使用同一份試卷在同一時間進行理論考試,題型包括單項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以及病例分析題。對3組學生發放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調查。課堂氣氛問卷涉及互動情況、學生上課狀態等7個項目,每個項目設有3個選項;滿意度問卷涉及學生上課時的心情、積極性的調動等8個項目,每個項目設有3個選項。統計分析3組課堂氣氛、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及統計分析,組間年齡、成績比較采用方差分析,組間性別比較采用χ2檢驗,組間學生教學評價比較采用非參數秩和檢驗。
2結果
3組學生考核成績有差異(P<0.01),進一步兩兩比較,缺陷式情境教學組學生的考核成績、課堂氛圍和滿意度優于一般情境教學組和講授法教學組(P<0.01);一般情境教學組學生成績、課堂氛圍和滿意度優于講授法教學組(P<0.01),詳見表1。
3討論
3.1缺陷式情境教學方法的優點
3.1.1提高學生知識遷移和綜合分析、運用能力中醫護理學涵蓋了中醫基礎理論、中藥、方劑、辨證施護等多方面的內容,知識點繁多、分散、抽象。講授法按部就班地講解,很難使學生將知識串聯起來,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果[5]。從3組教學方法的考核成績來看,缺陷式情境教學組考核成績優于一般情境教學組和講授法教學組,將試卷按題型進行具體分析,發現3組學生在單項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4種題型的得分無太大差異,但在病例分析題上,缺陷式情境教學方法組得分較高,且更能抓住問題的關鍵點,回答得更全面、準確。缺陷式情境教學法不僅將所學知識點巧妙地融入所設計的情境劇中,將分散、細小的知識融合起來,而且有意識地設計了缺陷讓學生尋找,全面調動學生的儲備知識去綜合分析、思考、解決問題。3.1.2活躍課堂氣氛本研究結果提示,3組教學方法的課堂氣氛不同,缺陷式情境教學組課堂氣氛比一般情境教學組和講授方法教學組活躍。情境模擬得越真實、學生越投入[6],越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課堂討論的積極性[7],缺陷式情境教學法不僅讓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如何設計劇中情節并將知識融入情境劇中,而且設有缺陷環節促使學生發散思維,缺陷環節設計得越巧妙,越能促使學生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活躍課題氣氛。3.1.3提高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3組教學方法學生的滿意度不同,缺陷式情境教學組高于一般情境教學組和講授式教學組,缺陷式情境教學法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通過設計、識別、判斷情境中的缺陷,增加學生學習的樂趣,同時促使學生利用一定的知識信息,通過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和判斷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8]。
3.2缺陷式情境教學方法的不足之處
講授法(傳統教學模式)的主導地位使學生對缺陷式情境教學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適應[9],存在學生準備時間較長、上課討論時間較難控制、師生互動受限等問題。少數學生準備不充分,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互相配合能力較差,學習收獲有限。應加強對缺陷式情境教學的理論研究和指導工作,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學生不想聽課、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學生對所學知識沒有興趣,沒有學習此課程的積極性,投入不了教師所設置的教學情境中去,歸根結底就是學生的主動性沒有充分調動起來。在情境教學法中,我們要通過設置情境讓學生這個教學的主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成為教學活動中的參與者,將學習的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在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教學中,我們要調動學生“愛美”的意識,培養學生“審美”的能力,刺激學生“創造美”的需求,并且與自己的愛好、專業相結合,主動去學習。
三、設計教學情境
首先營造能夠吸引學生興趣的教學情境,明確學生與將學知識之間的關系,帶領學生進入所設情景中去。例如:在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欣賞漂亮的作品,讓學生發現它的美妙之處,并產生學習的興趣。其次,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這門課程大多采用的是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很大一部分教學任務是在多媒體計算機機房進行教學,在計算機機房我們可以通過不斷地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從多方位創造有利的條件來創建我們的教學情境。但是,創建“情境”絕對不止于些,同樣需要先進的硬件技術的支持,我們教師仍然需要豐富生動的教學語言、巧妙的教學環節設計、飽滿的熱情、愛心、耐心和機智,才能成為成功的“情境”設計者。
四、學生參與并從中獲得感悟
學生參與是指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地位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一切教學活動都是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的,課堂活動要強調學生的全面參與和全身心的投入。在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的前提下,再去對知識進行講解、對學生能力進行提升。這樣的設置才能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激發起自己學習的熱情。在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教學中,教師結合學生的專業水平、興趣特長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認真設計完成作品,讓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學生在學習知識、模仿制作、創新提升的過程中完成作品。學生在體驗過程中有對知識的理解、有對自身的期望、有能力的提升,這些都使學生今后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并且在完成作品和提升能力后獲得極大的滿足感,同時感受到成功的幸福。
五、提升審美
在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這門課程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是十分必要的,審美是與感覺、想象、興趣、態度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而情境教學通常是通過學生對情境的美好感覺與想像來展開教學的,而整個教學過程也是學生審美水平提高的一個過程。學生通過情境體驗教學不僅獲得了審美的提高,也獲得了滿足與成就感,這更是一種精神的滿足,并且可以獲得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智慧。通過審美水平的提高,學生可以獲得一個更加豐富的內心世界,從而獲得對生命美的更深刻的感悟。
1.2以學習語法功能為目的,具有知識性教師在具體的英語語法教學活動中,要深入理解英語語法項目功能的使用,不同的語法項目具有特定的語用功能,所以在進行情境創設的時候要結合具體的語用功能,配合適當的語料,才能夠能使情境教學法發揮出相應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根據語料進行情境的創設,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和記憶語法知識點,達到知識遷移的目的,從而能熟練應用于生活與交際活動。
1.3通過聽說讀寫來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教師在進行情境創設的時候需要結合不同形式的教學手段,創造出能夠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教學情境,從而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英語綜合能力。與此同時,不同種類的鍛煉方式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教師應把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提高學生思維能力作為教學的重要目標。
1.4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在應用情境教學法創設教學情境時,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真正需要,引導學生學習英語語法項目并加以正確、合理運用。在具體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將主要的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發散思維,創造更加活躍的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英語語法的自主體驗和探究,以及幫助學生構建新知識的體系。
(二)創設問題教學情境
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發現問題,并且積極地去解決問題,進而更好地掌握體育知識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體育教師在問題的選擇方面要恰當,所設計問題要與教學內容相符。
(三)創設音樂教學情境
小學體育教學中很多技術動作學生需要反復練習才能掌握,但練習是個枯燥的過程,為了讓學生身體上的疲憊和心理上的煩躁得到緩解,教師可以通過音樂來為學生創設情境。例如,在體育課剛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我的太陽》《歡樂頌》等歡快、節奏強烈的歌曲,讓學生有激情澎湃的感覺,以此來振奮學生的精神,調動他們上課的積極性;在學生鍛煉得很疲憊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綠野仙蹤》《天空之城》等輕松的、舒緩的歌曲,用優美舒緩的旋律將學生帶到無限遐想之中,緩解他們疲憊的心理。
(四)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
多媒體集聲、像、圖、文于一體,具有傳統教學手段不可比擬的優勢。小學生由于受智力發展水平的限制,在理解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且注意力不能夠很集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而把多媒體加入到體育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使教學內容形象地表現出來,不僅便于學生理解體育教學內容,還能讓學生熱愛體育,積極地投入到體育學習當中,進而實現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在應用多媒體去創設體育教學情境時,教師要熟悉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學習習慣,從他們的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內容,同時要讓體育內容和學生產生共鳴,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如在學習跨欄內容時,可以用多媒體播放一些世界級跨欄比賽,并細致地把運動員跨欄的每個動作用慢鏡頭播放,從而讓學生能夠一目了然,直觀地掌握跨欄技巧。
二、故事引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利用故事創設情境,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在講解課本內容和知識的時候添加一些充滿趣味性的故事,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將學生跟上自己的教學節奏。比如在學習《魚,我所欲也》這篇文言文時,由于文言文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學生容易分心,教師應該精心準備幾個小故事,當講解到課本難點和重點的時候,通過講解故事集中學生注意力。比如在其中穿插雷鋒的故事,雷鋒同志在部隊中一直都在無私奉獻,總能在他人陷入困難時及時的伸出援手,而且從不圖回報,每時每刻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收集更多類似的例子,通過講解這些例子使學生了解何為“舍生取義”,從而順利的達到教學目標。當然,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教會學生助人為樂的重要性,鼓勵他們主動幫助同學以及身邊的人,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通過將故事創設教學情境,能使學生迅速的吸收和消化古文中那些難懂、難以掌握的知識點,同時還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發揮課堂每一分鐘的作用,最終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初中英語教學中有效創設教學情境的策略
(1)通過周邊資源進行英語情境創設。為了使英語課堂教學任務得以更好地完成,英語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周邊資源進行英語情境創設,使其為課堂更好地服務。筆者認為,針對現階段初中英語教學現狀,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當深入挖掘周邊資源創設情境,將課堂教學中最有利的因素挖掘出來,進行具體的英語情境的創設,從而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2)利用問題討論進行英語情境創設。問題討論是進行英語教學情境創設的有效途徑之一。在進行問題討論的過程中,為了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進去,英語教師應當對學生的學習基礎進行詳細的了解,針對不同的學生基礎進行討論小組的分配。[2]教師在分組時應當注意組內成員的數量,做到學生之間的優勢互補。同時,學生應當依據老師提出的問題開展小組討論,從而強化小組的團隊精神與學生的溝通能力。這種情境教學法不僅能快速提升英語課堂學習效率,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二、初中地理教學中情境創設的具體方法和途徑
(1)采用多種課堂教學方式,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地理課堂教學方式多種多樣,教師可以根據授課內容和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課堂教學方式,如知識競答、小組競賽、游戲等。靈活多變的課堂教學方式有利于輕松、和諧、激烈而又緊張的課堂氛圍的營造。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被無限的激發出來,其參與課堂實踐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被充分的調動起來,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和吸收速度在原有程度上實現提升。與此同時,課堂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的培養。如在講授“世界盆地和沙漠分布區域”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制作出紅黃兩組卡片,紅色代表盆地,黃色表示沙漠。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采取小組急速搶答的方式在世界地圖的簡圖中標注出盆地和沙漠的具置。采用計分制,最終評出優秀小組,并予以獎勵。
(2)將地理課堂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創設活動情境通過生活實踐深化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引導學生頭腦中新的地理圖式知識的創建,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并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等。教師在設置教學任務和組織教學內容的過程中,需重點強調其針對性。教師可以開展戶外教學活動,在保障學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帶領學生親近大自然,觀察自然現象。比如觀測一周內天氣的變化情況,總結其變化規律;記錄每天氣溫變化的數值,制作出氣溫變化趨勢的折線圖;觀測地方河流的分布情況和水文特征等。戶外教學活動一方面有利于學生觀察能力、探索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整體性提升。另一方面,拉近了學生與社會、生活、自然之間的距離,有利于激發學生對地理這一科學學科的熱愛,學生的科技素養將實現大幅提高。除此之外,教師教師也可組織并帶領學生參觀、走訪當地的人口調查機構、水文觀察檢測局、環保局等政府部門。鼓勵學生踴躍參與社會調查實踐,為學生設置專業課題,如“我市人口基數變化”、“城市綠化建設概況”等。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在擴大學生知識面,增長其專業地理知識的同時,有助于學生社交能力、社會實踐能力、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3)應用多媒體進行地理教學,創設多媒體教學情境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教學中得以廣泛的普及和應用。因地理課程所囊括的知識范圍較為廣泛,許多知識點在現實生活中很難找到,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領悟能力和吸收能力都較為薄弱。而多媒體技術恰好能彌補這一課堂教學缺陷。多媒體可以將抽象宏觀的知識體系具體化、形象化,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的完美結合為學生展現了遙不可及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學生置身于多媒體所營造出的濃烈的場景氛圍中,情感效應隨之產生。例如在講授長江水文特征一課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一段贊頌長江的歌謠。這種視聽結合的方式會激發學生對課程學習的熱情,長江雄偉壯闊的特征伴隨著音符進駐學生的腦海中。在陶冶其情操,升華其情感的同時,有利于學生良好學習動機的建立和探索欲的激發。
二、情境教學法在高職財會教學中的實施
(一)精心設計情境,調動學習積極性
會計教學本質上就是一種思維活動的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積極開展情景思維訓練。如在講《會計主體》這一小節時,教師就讓兩個學生上臺表演,一個扮演會計,一個扮演私營業主:業主每次采購業務而出具的發票,會計都能依據公司制度予以報銷,而有一次業主外出旅游后也拿回來一些發票,卻被會計斷然拒絕。通過輕松詼諧的表演,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掌握了所講內容。又如,在講完記賬憑證核算程序后,為了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和發散性思維能力,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志趣愛好、性格特點、認知水平、潛能等方面的不同將其分成小組,讓學生在課堂上練習講解科目匯總表、核算程序和匯總記賬憑證核算程序,教師進行課后補充。學生通過試講發揮了在學習中的主動性,變被動為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和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學生成了課堂的主體,自然會積極認真對待。當然,在學生試講過程中,教師應注意發現和總結學生在試講中存在的問題,糾正學生理解有誤的知識點,補充遺漏的知識點。通過這樣的課堂教學,學生除了掌握了教學的重點內容之外,還學到了許多課本之外的知識。這雖然只是創新的萌芽,但只要教師經常進行這樣的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一定會逐漸形成。
(二)確定課程目標,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培養學生履行崗位職責、完成基本工作任務的能力,這也是教學情境設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所有教學情境的內容及編排都應該以能有效實現教學目標為根本,否則教學情境就沒有意義。因此,設計情境教學之前,教師首先應明確課程的教學目標。高職教育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而職業能力最基本的表現是能夠履行崗位職責完成基本工作任務,因此,職業教育應該針對具體崗位或某一崗位的具體任務確定教學目標,以確保高效完成教學目標。通過調查可知,會計的典型工作任務包括以下方面:填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分錄等企業日常的經濟業務。
(三)發揮演示作用,協助學生理解
如果將創設情境比作是人的骨架,那么情境教學就是用血肉和靈魂對骨架的生動填充。骨架是人的根本,血和肉則將人的模樣進行了演示,也即是情境教學的呈現。在情境教學中,教師的講解和演示仍起著決定性作用。教師在演示講解中要遵循“循循善誘,激發興趣”的原則,讓學生對知識達到掌握及靈活運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