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片免费观看影视大全,tube xxxx movies,最近2019中文字幕第二页,暴躁少女CSGO高清观看

美術色彩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3 15:05:5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美術色彩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美術色彩論文

篇(1)

2指導學生如何調整自己的心理情緒

通過學習關于色彩心理的相關知識,觀察色彩心理,可以發現學生的情緒性格變化。教師可以通過美術色彩心理課訓練,幫助學生學會調整心理情緒的方法,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人格,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比如,在美術色彩心理課堂,有的學生對色彩非常敏感,自己的情感較為豐富,在繪畫中對色彩運用自如。而有的學生在創作時常常會采用一些不平衡顏色或者刺激性的顏色亂涂亂畫,這說明這些學生的性格非常不穩定。了解、掌握學生的色彩心理后,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心理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色彩心理調整教學方案。若學生的情緒、性格不穩定,可以先控制學生使用色彩的數量,然后再慢慢增加用色,使學生的心情慢慢平靜下來,調和出相對穩重的色彩,平復學生沖動、浮躁的性格。通過美術色彩心理教學,引導學生正確使用色彩,有利于學生發泄自己心中的壓抑情緒,緩解學習中的疲勞,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快樂,培養學生健康的心態。

3通過美術課外活動引導學生感受色彩心理感應

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定期組織學生參加美術課外活動,引導學生接觸更多的色彩,親身感受色彩心理的藝術魅力。學生在學習色彩心理知識后,對色彩心理感應會更加敏感,當他們重新回到自己生活的街道和場所時,會以另一種眼光來觀察街道上商場、高樓大廈的色彩設計,這樣會使學生重新認識色彩心理效應。比如,在道路上的安全標志、交通信號往往會比較醒目,這主要是因為這些標志采用了強烈的配色設計(如黑白、黃藍、紅綠等),這樣的色彩設計可以達到一種警醒作用,有特別強調的意味。

4通過電腦軟件網絡手段使學生體會到色彩傳播的心理感應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普及應用,現代學生已經越來越依賴電腦,很多學生在創作中喜歡用電腦創作,也不喜歡用畫筆。教師可以投其所好,讓學生們利用CorelPainter、Adobephotoshop、光影魔術手電腦繪畫軟件進行色彩創作。通過電腦上簡單的操作,可以在瞬間完成色彩的明度變化、純度變化、色相變化,使整個色彩畫面呈現出素描、靛藍、菲林、油畫等多種繪畫風格,這種視覺效果、速度效果是現實手工繪畫無法實現的,這樣會使創作作品更加符合學生自己的審美情趣。其次,教師在可以在網絡上舉辦自己的藝術展,讓學生們參與在其中,學生在鑒賞過程中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評價、修改,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色彩心理。

篇(2)

水彩畫是西方繪畫品種的重要一種,傳入我國以后,已成為我國畫壇中的一朵奇葩。分析、研究、把握水彩畫的藝術特色,無論是對于水彩畫的創作與學習,也無論是在理論啟示上還是在藝術實踐上,不僅大有裨益,而且十分必要。為此本文試就水彩畫的藝術特色這一重要藝術命題發表幾點膚淺之見,以與同行共同討論、共同切磋、共同提高。

具體而言,水彩畫的藝術特色可分為以下四大層面予以解讀—

a.造型的集中性

水彩畫同中外所有的繪畫藝術一樣,都是造型藝術,這是毫無疑義的。但是水彩畫更加強調造型的集中性,這種集中性,又具體通過以下幾大手法來體現:

其一是以平面顯立體。水彩畫同所有的繪畫一樣,都是平面(二維空間)造型藝術,但它并不是孤立呆板、單調僵化的平面藝術,而是以平面顯立體的藝術,即以二維空間表現三維空間的藝術。繪畫作品只有長與寬,而沒有高,只能從正面通過視角進行觀賞。這的確是繪畫藝術之短,但作為水彩畫,卻可以揚長避短,甚至以短見長,即通過觀賞者的第一視覺印象的聯想與想像,獲得最大的藝術信息量,創造出一個更為廣闊的立體空間,獲得審美的極致。

其二是以瞬間顯永恒。水彩畫選取的是瞬間的物象,但卻以這瞬間的物象顯示了人物或事物的永恒。wwW.133229.cOm狄德羅說:“畫家的筆只有一個頃刻:他不能同時畫兩個頃刻,也不能同時畫兩個動作。”①萊辛也說:“繪畫要選擇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頃刻,使得前后都可以從一頃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②因此,水彩畫選擇的瞬間形象,應當是事物發展與人的感覺的頂點,因為頂點就意味著止境。萊辛認為:在一種激情的整個過程里,最不能顯出這種好處的莫過于它的頂點,到了頂點就到了止境,眼睛就不能再朝遠處去看,想像也就會停止了。水彩畫畫出這人世間的瞬間物象,它又被圈定下來,顯示出人世間事物的永恒。

其三是以靜止顯動態。水彩畫是靜止的藝術,但它卻通過靜止的畫面表現動態性特征。例如大海的波濤在畫面上是靜止的,但它卻顯示出動態的洶涌之姿;藍天上的白云也是靜止的,它也顯示出不斷飄動的意象。

由此可見,水彩畫正是通過以平面顯立體、以瞬間顯永恒、以靜止顯動態的辨證統一的藝術手法,來實現它的集中性的。

b.形象的多樣性

水彩畫的繪畫形象,也是多種多樣的。它既有人物形象,又有動物形象,還有景物形象、器物(靜物)形象,具體可分為肖像畫、風景畫、風俗畫、靜物畫、動物畫、宗教畫、歷史畫、壁畫、年畫、兒童畫等各種形式。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在這些形象之中,還飽含著畫家深刻的思想與深厚的情感。也就是說,水彩畫的形象,是主觀與客觀的有機統一,也是形與意的有機統一。例如一幅藍天大海的風景水彩畫,其形象是碧海、藍天、白云、海鷗、帆船等等,而在這些形象的背后,又透出畫家對自然景色的喜愛之情與渴望飛向更廣闊的天地的向往之心和理想之趣。

由此可見,水彩畫的形象,是多樣的,這種多樣性,既表現在物象本身的多樣性,又表現在物象之外的多樣性,即所謂“象外之象”、“畫外之畫”。用我國傳統的繪畫理論而言,就是“詩中有畫,畫外有詩”。

因此,水彩畫的學習與創作,都要仔細品味、認真揣摩、全面把握由形象性所形成的這種“味外之旨”、“弦外之音”、“畫外之蘊”。

c.風格的寫實性

水彩畫作為西方繪畫的品種,屬于寫實主義范疇。從美學原則與藝術精神的視角考量,它是受西方傳統美學原則與傳統藝術精神所制約的。正如當代著名美學家彭吉象先生所概括的那樣:“中國傳統美學強調美與善的統一,注重藝術的倫理價值;西方傳統美學則強調美與真的統一,更加重視藝術的認識價值。中國傳統美學強調藝術的表現、抒情、言志;西方傳統美學是強調藝術的再現、模仿、寫實。我們從中西美學史上可以發現,‘模仿說’是古希臘美學的普遍原則,亞里士多德以模仿的基礎建立起的《詩學》體系,在歐洲雄霸了兩千年。而‘表現說’則成為中國先秦美學的核心,‘言志’、‘緣情’是我國詩論重視表現的最早見解,在情與理的統一中,將‘天人合一’的審美境界作為最高境界。”③

作為寫實主義風格的水彩畫,主要通過明暗處理與焦點透視來得以具體體現。通過光影與明暗的不同,通過近大遠小成比例的焦點透視法,來加強其真實感。

d.色彩的獨特性

水彩畫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它色彩的獨特性上。正如馬克思所說:“色彩的感覺是一般美感中最大眾化的形式。”④水彩一的靈魂是水彩,它是用膠水和顏料等調制而成的,作畫時用水溶解于紙上,利用畫板的白地與水分互相滲透等條件,表現出透明感,具有輕快、濕潤等特殊效果。既不同于油畫的油質色彩,也不同于水粉畫的用水調合的方法。一言以蔽之,水彩畫色彩的獨特性,就在于它具有“水彩味”。

注釋:

篇(3)

2.民間美術色彩民間美術存在于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體現了以勞動力為主的老百姓在勞動、生產之余通過結合現實與想象而創造的一種反應生活的藝術形式,這種藝術形式體現了人們樸實、溫馨、自由的思想和民俗民風,是民族最具特色及本土文化精神的組成部分。民間美術融想象和現實、精神和物質、審美與實際為一體,不僅選擇性保留了原始藝術的特質,也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特性的載體,因此,多數或高雅、或淳樸的文化,均以此為基礎發展而來3。民間美術色彩是裝飾藝術產品的主要形式,來源于生活中人們本能性的審美習慣和審美準則,因而具有自由、自然的特點。民間美術色彩的應用,基于人們對現實生活的體會,也是現實生活的升華,因此其作品所體現的色彩較為鮮艷且自然,人們偏向于選用鮮明且對視覺具有強烈沖擊性的色彩,以使作品真正體現旺盛的原始生命力。

二、現代藝術設計與民間美術色彩的結合

1.民間美術色彩是現代藝術設計的本源民間美術色彩在民間的傳承歷史久遠,在缺乏豐富物質的民間,不斷地補充著勞動者心靈的空缺,蘊藏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最根本的內涵。民間美術色彩的主打顏色是大紅色,此外在色彩的選擇中均與主打色一樣充滿原始和強烈的生命力,淳樸與自然的藝術魅力,且奔放而又不失婉約,在中華民間歷史長河中不停地散放光彩、充實平民百姓的精神世界。因而在充滿競爭力、物質化、科學性的現代藝術設計中,民間美術神秘的色彩必定成為最寶貴的源泉和靈感,即是說,民間美術色彩是現代藝術設計的本源,二者之間存在必然的聯系,沒有民間美術色彩作為基奠,現代藝術設計作品只是外表華麗的一副空殼,無實在意義。

2.民間美術色彩為現代藝術設計提供想象空間民間美術的豐富多樣,不僅為現代藝術的設計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同時也有很大的啟發作用,從多個層面及多種角度拓展了現代藝術設計的創新意識和想象空間。例如民間常見的美術作品窗花,勞動人民通過與實際生活、豐富想象及心靈手巧的結合,巧妙地構造并剪裁出極具藝術氣息又貼近生活的作品。美麗的窗花中,不僅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也體現了勞動人民豐富的聯想和想象,這些方面很好的為現代藝術設計提供了獲取創造力和想象力的技巧。民間美術色彩促使人們注意觀察生活,結合現實拓展思維想象力,完美的現代藝術作品需要民間美術色彩提供更豐富的想象空間。

3.現代藝術設計與民間美術色彩具有共通性現代藝術設計與民間美術色彩之所以能夠完美的結合,離不開它們之間存在的許多共通性,現代藝術設計需要鮮明的民間美術色彩來進行強而有力的補充。民間美術極其重視色彩的搭配和應用以及其中蘊涵的意味,并崇尚豐富多彩的視覺效果,因此受到了較多社會文化環境及文化意識的影響。現代藝術設計中,色彩是必不可少的成分,是補充藝術作品美感的最重要的視覺因素。現代藝術設計需要借鑒和應用民間美術色彩的寓意性和象征性,在社會歷史文化觀念的基礎上,汲取其精華,更完整地將色彩表現于現代化藝術設計作品中,所以,兩者之間色彩的選擇存在共通性。此外,在民間美術中,人文精神無處不在,勞動人民對生活和生命的熱愛、對未來的向往和愿望,無不通過色彩使之體現。而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網絡時代的到來,現代的藝術設計與人類本質屬性漸行漸遠,容易將這一點忽略。因此,在現代藝術設計的作品中,應該注重藝術與人文情懷的結合,民間美術色彩所表現的具有重大價值的人文內涵,也是現代藝術設計最應具備的。

篇(4)

從字面上看,水溶性彩色鉛筆就是一種能溶于水的彩色鉛筆。水溶性彩色鉛筆是一種鉛筆,這就意味著它具有鉛筆的一般特性,而水溶性又意味著它可溶于水,不同于一般的鉛筆。從繪畫上理解,水溶性彩色鉛筆中的“鉛筆”意味著可以利用這種工具人為地在畫面上展現線條的粗細和形態。可以通過改變筆尖的粗細程度,從而改變筆與畫面的接觸面積,進而改變畫面上線條的粗細。在繪畫過程中,隨著筆尖的不斷消耗,筆尖與紙的接觸面積也會不斷改變,從而形成畫面上各種不同粗細形態的線條,當然也可以是人為地在繪畫過程中使用繪畫技巧,讓鉛筆線條在畫面上呈現各種美妙奇特的粗細變化。“水溶性彩色”意味著用這種鉛筆畫的畫面會在鉛筆與水的融合下呈現豐富的色彩效果。從物理上說,水溶性彩色鉛筆的色彩可以是固體,也可以是半透明的液體。在不加水時,用水溶性彩色鉛筆繪畫的色彩是呈顆粒狀附著在畫面上的,而在加水的情況下,水溶性彩色鉛筆的顆粒是可溶于水的,在不考慮溫度變化的條件下,加水量決定了色彩顆粒的融化程度,在畫面上因為加水量的不同會展現不同層次的色彩效果。簡單來說,水溶性彩色鉛筆可以通過線條、色彩疊加,用水暈染展現各種繪畫效果。

2.水溶性彩色鉛筆與其他繪畫材料的不同之處

水溶性彩色鉛筆因為其獨特的特性,與其他繪畫工具有所不同。水溶性彩色鉛筆用可溶于水的材料制成,但也有一定的硬度,用起來只是比一般的鉛筆柔軟一些,不容易折斷,也可以削得比較尖,方便刻畫細節。水溶性彩色鉛筆用起來比較流暢,它的色彩雖然沒有油畫棒的色彩鮮艷,但比較淡雅,清新自然,十分適合畫插畫、課堂寫生,以及小學和學前教學。水溶性彩色鉛筆的顆粒也比較小,用它畫畫沒有用蠟筆畫畫那么粗糙,只是稍微有些“沙沙”聲。在用水溶性彩色鉛筆畫畫時,一般不選過于光滑的紙張,而不同粗糙程度的紙會呈現不同的效果,這一點與一般的鉛筆繪畫的選紙相同,但對紙的吸水性也有一定的要求,水溶性彩色鉛筆繪畫用紙雖然沒有水彩繪畫對畫紙要求那么嚴格,但是應該盡量選擇吸水性較好的紙張,一般課堂上所用的圖畫紙應該可以滿足要求。

二、小學兒童的心理特點與水溶性彩色鉛筆美術教學原則

1.小學兒童的心理特點對小學水溶性彩色鉛筆美術教學原則的影響

水溶性彩色鉛筆美術教學原則要符合小學兒童的心理特點。教育者要根據受教育者的水平及特點施以不同的教育內容及教育方式,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因材施教。所以,小學水溶性彩色鉛筆美術教學原則的制訂要符合小學兒童的心理特點。小學兒童處于具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小學兒童特別是小學中年級以下的兒童,抽象思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在這個時期內仍然是具象思維占據著主要地位,到小學中年級以上則逐漸由具象思維轉向抽象思維。在小學時期,不僅兒童的思維形式得到了快速發展,其概括能力也逐步增強,其能逐漸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和特征,其直觀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和本質抽象水平都得到了發展。因此,教師在確立水溶性彩色鉛筆美術教學原則時,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具體特點及接受能力制訂不同的教學大綱、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任務、教學內容。對于小學中年級以下的兒童,教師要根據他們的心理特點,以引導他們認識事物為主。他們的作品更傾向于表達自己所認識事物的外部形象和輪廓,但他們對于事物的顏色和本質屬性沒有非常科學的認識,隨著年齡的增加,他們會逐漸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屬性。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會把魚兒和蝴蝶一同畫在空中,而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則不會,因為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能認識到魚的本質屬性,知道魚是生活在水中的,會把魚畫在河里或池塘里。

篇(5)

二、更好地發展現代招貼的措施

(一)民間美術色彩要能充分表現廣告的創新之處。一個成功的廣告設計往往都能夠在色彩方面做到與人們的心理感受相聯系,所以,廣告招標的設計者必須注重對色彩的表達,要通過色彩傳達特定的情感。我們的廣告招標所面對的是大眾群體,要想表達廣告的含義就應當做到簡單明確,在一個廣告中,色彩并不是重中之重,設計者最應該重視的是廣告的創新之處,在創新方面,要充分發揮民間美術色彩的作用,比如說在廣告的某些方面應用更加能夠體現產品功效的色彩,比如說在宣傳某些護膚品時,可以采用清新的翠綠色,這就可以給人一種清爽的感覺,人們自然就更加容易對這種產品產生好感。

(二)民間美術色彩要能夠和宣傳圖協調并存。招貼設計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就是圖形,沒有圖形,將無法直觀地表達廣告的含義,有了圖形,既可以豐富廣告的內容,增加美觀性和直觀性,而且還可以傳遞視覺信息。那么要想設計出一個完美的廣告,就需要使這兩種語言完美地相結合,從而產生一種新的藝術效果。民間藝術設計是一種很抽象的表達形式,而圖形則相對具體一些。在運用民間美術色彩時,要充分地將圖形和色彩相結合,通過兩者的相互配合和協調,更好地表達廣告的意義。

(三)民間美術色彩要能夠和廣告中的文字信息合理并存。民間美術色彩表達的內容較為抽象,若能夠使用精煉的文字將其完整地表現出來,那么這個廣告設計就很成功。將民間美術色彩的情感與文字的意義緊密聯系起來,就能夠引起公眾的共鳴,并能夠震撼人們的心靈。比如說公益宣傳組織在呼吁人們保護環境的過程之中,可以多加運用綠色,綠色象征著生命和希望,既可以較好地表達保護環境的主題,又可以增加人們的視覺享受。

篇(6)

這幾年來,我一直從事中等美術教學,上素描和色彩課時,往往被一種現象困擾著: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人連素描色彩最基本的東西沒弄清楚。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覺得是美術教材中欠缺一套完整的、科學的,行之有效的基礎方法。我們知道,藝術是能“教”的,而技術是可教會的。但是,我們的課本很少談到技法問題,因而上課老師也不能很好地把這些技法傳授給學生,幫助他們在美術領域里向前走,都是過而忘之。

我畢業實習前,老師給我們放一組幻燈片,感觸很深的是:片中有一組上課時的學生習作,約十幾張。第一張是副非常寫實的水粉風景,然后逐漸過渡到色彩和形的分離,到最后一張已經面目全非,成為其它的系列作業。從中我們清楚地看到其教學的科學性,他們通過一系列精心安排的教材,把籠統的、復雜的、虛的藝術問題分解為一連串較簡單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實在在的課程,每個單元都有具體明確的目的要求,學生在學校學完這些課程以后,能較好地掌握習作的基本方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教學方法。也就是說,沒有明確地把素描這門復雜的課程分解為一個個具體的單元,把構成素描的各種因素單抽出來,并設計相應的作業,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使教師和學生能逐一解決。我們現在的素描教學,雖然也是按循序漸進的原則安排的,但課程基本上是按所畫對象的簡與繁、易與難進行設置。

當然,現在有不少教師自覺或不自覺地在教學中采用了分解難題的辦法。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無論是一年級還是二年級,學生都是在教室里照著書畫,讓學生照著畫時去“悟”。悟性高的學生,遇到了好老師,可能也沒有能掌握最基本的要領。再不就是只講哪兒長、哪兒短、哪兒亮、哪兒暗,弄得學生不知所措。從一開始就用全因素的標準要求學生,而沒讓他們象學徒那樣從每一具基本的技法性問題入手,從每一個最簡單的要求做起。

有一句老話“先學會走,再學跑”。但我們的教材教學使相當一部分學生永遠只會“走”,只會跟著老師畫,被動臨摹;而學生又性急,一開始就想“跑”。我們的教學技法,應該讓學生“走”的時候想到“跑”,為了“跑”得更快而學會一步一步的“走”。要目的明確,分階段逐步達到。

另外,在繪畫色彩教學教材的相當范圍內,還繼續著師傅帶徒弟的作風。這有好的一面,就是說老師的風范及對藝術探索之精神會無形中傳給學生。也有不好的一面,由于教師的知識量及藝術趣味的限度,容易使學生思路狹隘,不利于學生發展。

所以,我們的色彩教學,應該怎樣教,才能更有利于教學,怎樣做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為他們走向藝術打下堅實的基礎,的確是我們應該認真思考的、刻不容緩的問題。

我在多年教學工作中,時常反思以往的學習,并認真學習了當今色彩教學的動向,待靜下來后,卻感到一片茫然。現在的教學與幾年前的老師教學相比,并沒有什么變化。當然,我認為并非變就好,不變就不好。只是覺得,目前,在中師色彩教材中存在隨意談談形象、明暗、冷暖等,僅從詞義上簡單講講,卻不去研究色彩自身的客觀規律的現象。而在我國藝術蓬勃發展,眾多思潮循環往復的今天,就更難得有誰系統談談色彩規律及教學問題了。

省師范科成立了美術課改中心組,以寫實或抽象等面貌特點相互區別,但是不管做什么,在對色彩的認識與處理原則上,卻都是有共同規律的。而我們是不是引導學生去研究這些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

現在,一些教師對學生色彩教學做了一些改革,比如,上學生參與課題布置,專門學習色彩構成等等,但這還遠不能令人滿意。因為構成規律是從規律當中提出的規律,普遍性過強,個性不足,未免有些遠離自然,略有生硬之感。如果放任學生自己安排課題,只重個性,又覺得有些草率。參與本身雖然可以刺激學生作畫的主動性,但學生僅僅是畫了一張自己認為有趣的畫,并沒有在課題中發現,理解和系統地解決什么。這又過于自由,失去了教學的嚴謹性。我們不能僅僅把學生培養成照虎畫虎,照貓畫貓,或是東抹西抹,似乎就是前衛,別的什么也不學不管的人。這對學生是不負責任的,只會助長學生的惰性,壓抑了學生的創造性和對各種風格與表現方法的探求精神。我想,如果讓學生的才華得到真正的自由發展,真正地把他們的創造力激發出來,就必須引導他們走一條科學、嚴謹的治學之路。為今后走上美術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們暫時拋開學校教學不談,回顧一下以往的大師們沒有哪一個不是認真研究自然,從自然中發現規律,并在自己的藝術實踐中充分體現的。文藝復興盛期時大師達,芬奇就是認真研究了15世紀大師的色彩與構圖之后,一改以往的線性透視中所追求的用平面來排列,而用以中心點出發的透視方法。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用的焦點透視法。在色彩上也改變了以往平板、單純的色相對比,而把明暗對比的全部色域引入他的作品中。如在《巖洞圣母》與《施洗者約翰》等作品中,都是從明暗處理的角度抑制了色彩的對比效果,突出了明暗效果,從而擴展了明度領域。這個巧妙變異的技巧,成了今天的明暗對比法。由此可見,歷代的大師沒有哪一個不認真研究前輩大師及藝術規律的。正是由于他們的苦心經營,人類的文化藝術史才有了今天的背景,給藝術研究與發展創造了各種可能性。這也是我們今天要加以研究,加以繼承與發展的東西。

色彩教育,應該從學習那天起,就讓受教育者認識藝術規律及自然規律,并在科學、系統的指導下,對色彩學的系列問題進行認真練習。教師的責任則是系統、明晰地引導學生研究訓練這些課題。從而使他們通過對色彩的學習,領悟色彩藝術的真諦。可是在中師的色彩教材中,欠缺系統的理論,教師多憑自身的經驗(有的是不合格的經驗)來教學,因此,教學的效果并不那么理想。

色彩教學,應該著重訓練色彩自身的藝術規律,把色彩系列對比及美學理論等課題逐個加以解決,在色彩對比的課題中,我們是否可以從色相對比與繪畫的角度開始研究呢?

篇(7)

一、色彩是室內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

室內的色彩設計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這包括有空間、形式、結構、光線、材料以及色彩。然而設計因素中往往被忽視就是色彩。這種方式往往會使色彩的效果不能達到最佳狀態.應該把色彩選擇納入建筑整體設計的內容,而不應事后應付般地處理。成功的色彩設計是把所有的色彩和其他材料作為一個色彩組合來處理。最為成功的室內色彩設計與整體設計的目標一致。

二、室內色彩設計的基本要求

在進行室內色彩設計時,有很多因素對色彩設計產生影響。主要包括室內本身固有因素。例如:不同的空間的使用目的,像工作室、病房,顯然在考慮色彩的要求、性格的體現、氣氛的形成各不相同。再如:室內設計色彩可以按不同空間大小、形式來進一步強調或削弱。當然也是室內色彩設計的參考因素,不同方位在自然光線作用下的色彩是不同的,冷暖感也有差別,我們可利用色彩來進行調整。

影響因素還包括“居住者”的因素。例如:使用空間的人的類別。男女老幼對色彩的要求有很大的區別,色彩應滿足居住者的喜好,再如:使用者在空間內的活動及使用時間的長短。學習的教室,工業生產車間,不同的活動與工作內容,要求不同的視線條件,才能提高效率、安全和達到舒適的目的。Www.133229.cOm

最后,影響因素里還應包括該空間所處的周圍環境因素。色彩和環境有密切聯系,尤其在室內,色彩的反射可以影響其他顏色。而且不同的環境,通過室外的自然景物也能反射到室內來,色彩還應與周圍環境取得協調。

三、室內色彩的設計方法

1.色彩的協調問題。室內色彩設計的根本問題是配色問題,梵高說:“沒有不好的顏色,只有不好的搭配。”色彩效果取決于不同顏色之間的相互關系,同一顏色在不同的背景條件下,呈現的效果可以迥然不同。視覺器官按照自然的生理條件,對色彩會有不同搭配要求。會有很多的視覺色彩現象。視覺器官對色彩的刺激本能地進行調劑,以保持視覺上的生理平衡,并且只有在色彩的互補關系建立時,視覺才得到滿足而趨于平衡。

2.室內色彩構圖。色彩在室內構圖中常可以發揮特別的作用。(1)可以引起人注意或隱藏的目的。(2)可以物體產生收縮膨脹的感覺。(3)色彩可以虛構室內空間形式,打破原有空間格局。(4)色彩可使室內物件的品種、材料、質地、形式彼此間形成內在聯系。

在室內色彩中要有主次關系:主要是背景色決定主體色,主體色決定強調色。色彩的統一與變化,是色彩構圖的基本原則。為達到更好的裝飾效果可以運用重復、呼應、節奏、對比等方法來進行具體的設計。總之,解決色彩之間的相互關系,是色彩構圖的中心。室內色彩可以統一劃分成許多層次,色彩關系隨著層次的增加而復雜,隨著層次的減少而簡化,不同層次之間的關系可以分別考慮為背景色和重點色。使室內色彩達到多樣統一,統一中有變化,不單調、不雜亂,色彩之間有主有從有中心,形成一個完整和諧的整體。

四、家庭室內色彩分析

1.臥室的色彩。臥室是人們睡眠休息的地方,對于色彩不同年齡要求差異較大。兒童臥室,色彩以明快的淺黃、淡藍等為主。男青少年宜以淡藍色的冷色調為主,女青少年的臥室最好以淡粉色等暖色調為主.新婚夫婦的臥室大都采用激情、熱烈的暖色調.中老年的臥室,宜以白、淡灰等色調為主。有調查表明人的生命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臥室是休息的場所,其色彩不宜過重,對比不要太強烈,宜選擇優雅、寧靜的色彩。

2.客廳的色彩。客廳是最能展示主人的審美情調,和文化底蘊的地方,在設計時往往要下大力量。客廳一般面積較其他的房間大,色彩運用也最為豐富,客廳的色彩要以反映熱情好客的暖色調為基調,并可有較大的色彩跳躍和強烈的對比,突出各個重點裝飾部位。色彩濃重,可以顯出高貴典雅的氣派。如選用深紅、黑等重顏色。墻面宜根據家具的色彩和風格,一般以選用紅、紫、黃等顏色為主,調配時,不同的色彩純度上可以有所區別。頂部的色彩則選用金黃色的裝飾燈及其光線構造出富麗堂皇的色彩效果。在一些裝飾畫或墻角也可以用燈光烘托華麗的氣氛。使整個房間的整體感更強。

3.餐廳的色彩。餐廳是進餐的專用場所, 也是全家人匯聚的空間,它的空間一般會和客廳連在一起。在色彩搭配上要和客廳相協調。具體色彩可根據家庭成員的愛好而定,一般應選擇暖色調,如深紅、橘紅、橙色等。這樣的色彩設計不但能從心理上提高人的食欲,同時突出了溫馨、祥和的氣氛。在局部的色彩選擇上可以選擇白色或淡黃色,這是便于保持衛生的顏色。

4.廚房的色彩。廚房是制作食品的場所,是一個家庭中衛生最難打掃的地方。顏色的選擇以清潔、衛生為主。因此,應以白、淡灰、淡青色為主。地面不宜過淺,可采用深灰等耐污性好的顏色,墻面宜以白色為主,便于清潔整理,頂部宜采用淺灰、淺黃等顏色。

5.書房的色彩。書房是學習、思考的空間,需要冷靜理性的色彩。一般應以藍、綠等冷色調的設計為主,以利于創造安靜、清爽的學習氣氛。書房的色彩絕不能過重,對比反差也不應強烈,光線一定要充足,色彩的明度要高于其他房間。局部的色彩建議選擇成熟穩重的色彩。有傳統色彩和風格的飾物很適合在書房使用。

6.衛生間的色彩。衛生間是洗浴、洗滌的場所,也是一個清潔衛生要求較高的空間。傳統色彩設計是以白色為主的淺色調,地面及墻面均以白色、淺灰或淡藍等顏色做表面裝飾,但是現在也有較為時尚的色彩設計。以深色為主調,地面、墻面以黑色,金色、銀色做小面積的裝飾色彩。兩種效果各有特點,第一種簡明、輕松,一般家庭選擇的較多,第二種具有個性強,促進思考的特性。

五、結束語

室內色彩設計包括的內容非常廣泛,這里涉及到建筑學、色彩學、心理學、生理學等方面的知識。在色彩設計的具體過程中還有很多要考慮的因素,如材質等。成功的設計是既能滿足大家的審美要求又能體現居住者的個性表達,我們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收集最新的流行資訊,才能設計出最好的室內色彩案例。

篇(8)

林風眠在手法和材質上引色彩入水墨畫的變革方式,開啟了中國畫走向現代形態的一個重要門徑。在他之前,世紀之交的海派畫家吳昌碩曾用西洋紅畫牡丹。廣東二高曾嘗試在中國畫中使用西畫的色彩和構圖形式,但這些拼合并沒有構成對傳統水墨語言系統的動搖。而林風眠變革實踐中的主要意義,在于他沒有否定傳統中國畫抒情寫意特征的同時,企圖用中國畫的寫意抒情品格與西畫印象派以降的現代審美追求相溝通,以感情充沛,個性突出卻又似乎不關人世興衰的藝術格調,將構圖和色彩等西畫形式因素“融”進了水墨語言系統。這些建立在西畫對物象具體觀察基礎上的“寫實”性表現手法的介入,引發了水墨中程式化筆法趣味的變化。創造了超出古人章法潘籬的水墨新語言,在鮮明的形式風格中構建與傳統藝術臍帶相連的審美意境。就繪畫的具體形式因素來看,林鳳眠對傳統水墨語言系統的變革主要集中在構圖和色彩兩個方面。

一、對時間和空間的進離

傳統中國畫的一大特征,是畫面構圖中時間和空間的和諧構成,它是古典中國繪畫的一個重要特征。wWw.133229.COm此外,中國傳統繪畫的獨特畫幅形式立軸和長卷,也為這種時空結合的審美特征提供了協調的畫面構成形式,其與中國古代文人的書畫把玩習性和達官貴人們“不下堂筵,坐窮泉壑”的所謂林泉之志是和諧一體的。而西方的油畫、壁畫也多有表現大場面的畫幅,但是油畫厚重的方形邊框,使欣賞者必須將油畫掛在壁上進行觀看。其焦點透視的構圖法,則更要求觀眾必須離開一定距離通覽全畫面才能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而中國畫的卷軸或長卷,卻可以讓文人雅士們用手持畫幅進行逐段欣賞,通過在近距離中不斷展開的畫軸,欣賞者仿佛是漫游在畫面展現的豐富景觀中。

林鳳眠在構圖方面對傳統語言形式的變革,是使用方形構圖。顯然,方形構圖比較于傳統的卷軸和長卷,具有強調空間因素而淡化時間因素的效應,它與西方繪畫的焦點透視相諧,而不適用散點透視,利于特寫式的近景描繪而不利于展開式全景式刻畫,平面式形式構成。不便進行多層次的虛實、重疊組織。這可以說是畫家對中國藝術最深層東西的借鑒,是對民間藝術形式精髓的提煉,通過突出這些特點,林鳳眠利用方形構圖凸現了繪畫平面構圖中的形式秩序感和形象在空間中的造型位置經營。放棄了時間因素對畫面的介入,從而使畫面產生了比傳統手法更單純、更直觀的視覺形式力度。同時,林鳳眠的方形構圖中又極少見到動蕩傾斜、怪誕不安的結構。而多是充滿穩定感、平衡感和完滿效果的畫面布置,其畫面有一種寧靜,安詳的靜態美,這又從畫面整體意境生成的美感中具有了典型的東方趣味。從而以不同于西畫的審美格調而統攝了中西手法的融合實踐。

二、悖于“寫”而求于“畫”的色彩理念

傳統中國畫“墨分五色”的色彩語言具有濃厚的超自然神韻,其與書法性用筆、用線的結合,更使傳統水墨畫把情感信息的含量集中貫注于“力透紙背”等書寫性的筆法形式體驗中。林鳳眠認為,人類繪畫應經歷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裝飾化時期,主要用線:第二階段是表現體量真實時期,用眼睛與色彩:第三階段則是單純化地表現時間變化中的諸種現象時期,他認為中國繪畫沒有完成第二階段就匆匆轉入第三階段。因此,他的繪畫語言不能描繪變化萬千的陽光和光照下的眾物,他的補救策略是通過觀察與寫生,從自然現象中尋求“綜合的色彩表現”。

在水墨畫中運用色彩,構成了林鳳眠水墨繪畫的重要特征,也是他對傳統水墨畫語言系統最有力的變革探索。從作品看,林鳳眠在水墨中使用的色彩主要是西畫重光感效果的手法,他的許多景物畫在視覺效果上幾乎達到了油畫的色光表現力,卻并沒有油畫那種滯重感,依然保持了中國水墨畫筆法特有的滑潤清逸之風。色彩與水墨相結合,墨色在畫面上就不再處于主宰的地位,而經常是起到了重色調的作用。在烘托了其他色彩光感效果的同時,也使自身在周圍色彩的比較中顯出了豐富的色感。尤其是林鳳眠那些在生宣紙上使用水粉色的作品。“浸”入紙中的墨和色彩以交混的“亞光”效果,產生了光色感中水墨筆意韻味,水墨之韻中含濃艷色感的特殊視覺效果。這種效果既有西畫的視覺沖擊力,又有中國繪畫水墨交融中含意悠遠的陰柔之美。林鳳眠喜歡使用對比色,而色塊周圍的墨線在這些對比色中擔任了其中介作用,使這些對比色在與墨的交織中得到了協調統一。

篇(9)

色彩寫生教學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和認識對象的方法。能敏銳地反映出畫面鮮明的整體色彩關系和局部的色彩變化。

在課堂寫生練習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有些學生在作畫之初的鋪色階段容易做到整體地觀察和比較。但是進入深入刻畫時卻很容易陷入局部的觀察。只盯著一個局部而不去和周圍的環境作比較,從而造成畫面色彩只有變化而沒有統一,或者光有統一而缺乏變化。因此,在進行色彩寫生訓練時,必須掌握一個正確的觀察方法,即從整體到局部,在局部與局部之間進行比較,最后再回到整體的方法。這個方法要貫穿寫生的全過程。

這里所謂整體,就是畫面諸要素之間相互的依存關系。例如:素描和色彩的關系,結構關系,形體關系,空間關系等等。而這些也就是繪畫要表現的整體要素。

一、首先應有色調意識

色調是指畫面或對象的總體色彩傾向。wWw.133229.COm也是基本色彩關系的支撐點。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從色彩的性質分,有冷色調和暖色調;從色相上分,有紅色調、黃色調、藍綠色調等等;從明度上分,有亮色調、暗色調、灰色調等等。那么面對具體物象時,如何把握大色調呢?首先應看何種顏色占主導地位。比如,有這樣一組靜物,一塊淡黃色的襯布作背景,前面的實物為無釉的土黃色陶罐一只,紅色的蘋果和橙色的桔子一盤。那么很顯然這是一組黃橙色調的靜物。而如果將背景襯布換成藍色,前面的實物換成一只灰藍色的花瓶,一盤綠色的蘋果和一玻璃杯牛奶,那么就是一組藍綠色調的靜物了。

一般來講,在室內寫生,色調以物象的固有色為主。但不同的光源和環境對物象固有色有著強烈的影響,同時使色調有了不同的變化。如暖光源照射下的物體偏暖,色調也偏暖。相反,冷光源照射下的物體偏冷,色調也隨之偏冷等等。而室外的風景寫生則受到陽光、季節、氣候等的影響很大。例如山區清晨的冷紅色、晚霞的桔紅色、中午的灰白色,還有春季的嫩綠,秋季的金黃,冬季的灰色和白色等等。因此,我們在把握大色調時,不能盲目地照抄對象的固有色,而應整體地觀察物象和周圍環境以及光照條件等等。有想法,有意識地組織畫面的色彩傾向,要學會用客觀對象的整體感覺和寫生畫面的整體感覺相比較,這樣才能找到整體效果從而把握好整體色調。

另外,人的主觀因素也是不容忽視的。面對同樣的景物,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處理。有的畫面強調對比,有的畫面力求統一,有的畫面色彩強烈,而有的畫面色彩則寧靜和諧。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除了客觀物象的本來面貌之外,和每個學生不同的敏銳程度、不同的色彩感覺和不同的表現力是分不開的。這是正常現象而且也是允許存在的。關鍵在于畫面整體的色調是否準確,色彩關系是否和諧和統一。

二、處理好色彩關系

色彩寫生的著力點在于表現對象的色彩關系。正確的觀察比較方法是準確把握色彩關系的保障。

世界上任何物體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存在的。色彩也是如此。任何一個視覺正常的人,面對一件單色物體都能認定其色彩面貌。比如看葡萄會說是紫色或是綠色,看到橙子會說是桔色的等等。如果物體存在于一定的空間里時,其色彩必然與周圍相鄰的物體互相影響,互相制約而形成了一定的關系即色彩關系。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一顆紅顏色的蘋果,放在一塊藍色襯布上和放在一塊黃色襯布上,其色彩的冷暖傾向是不同的。因為蘋果受到襯布的反光影響,所以前者偏冷而后者偏暖。如果不去和周圍的環境及條件作比較,孤立、被動的抄寫對象,就不能準確地表現物象豐富的色彩關系。這就是整體觀察和比較的結果。因為色彩關系是整體比較后才存在的。沒有整體的比較就無法找到某一局部顏色的準確性。在一年級的新生中,由于觀察方法掌握不當,有不少同學在色彩寫生時沒有全局觀念,想到哪畫到哪,只求物體自身的完整性,從而忽略了畫面中所有的內容是否統一在一種條件下。比如一張八課時的色彩寫生作業,時間己過半仍有個別學生留有較大面積的空白沒有鋪顏色。這種不注意整體的局部色彩往往是孤立和不準確的。只有將畫面鋪滿顏色,我們才能發現某塊顏色是否準確,是否破壞整體關系而需要調整。

色彩關系是有其變化規律的。概括地講就是光源色、物體的固有色和條件(環境)色的對立統一。這就要求學生在作畫時,要認真分析物體周圍有哪些條件對其有影響,同時對色彩進行觀察和比較。這樣就容易抓住色彩傾向從而更準確地表現豐富的色階變化。例如:一塊紅色襯布襯托下的物體,他們要受到襯布的反光影響而使物體色彩中帶有紅的成分。反之,物體對襯布同樣也有影響,他們之間是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聯系的色彩關系。

另外,在作畫時,不僅要能看出反差大的色彩傾向,還要學會鑒別較為近似色塊的細微差別。在觀察色彩時,將幾種色相、明度上接近的物體并置(在視覺上)起來作比較,亮的和亮的比,暗的和暗的比,紅色和紅色比,綠色和綠色比。這樣一比較,即使很近似的顏色也能從其明度,冷暖和純度等方面看出微小差別,進而表現出豐富的色階層次。

三、重視形與色的結合

形與色實際上就是素描和色彩的關系。在不同的繪畫作品中素描和色彩的因素是有所側重的。例如古典派的繪畫比較側重素描的嚴謹,而印象派繪畫則更側重于色彩的表現。作為造型藝術的基本功訓練,素描和色彩同樣重要而且是緊密相聯的。不能因為要準確地描繪形而放棄了色彩,但也不能因強調畫面色彩而完全放棄畫面中物體的形,這也背離了我們基礎課教學素描和色彩相結合的原則。

繪畫藝術中的形,從立體觀念來理解是指整個物象的形體,即畫面可視部分的輪廓、形體起伏及暗示出的物象背面。素描用明暗來表現形體和空間,而色彩要通過色相、明度、純度來塑造形體。色彩是依附于形的。因此,對形體的塑造應同時兼顧素描關系和色彩關系并從形體結構及明暗關系出發處理好明暗調子和色彩的冷暖關系。

我們知道,物體受光后出現“三面五調”的明暗變化規律。這是塑造形體的原則。在明暗調子變化的同時還出現了色彩變化規律,包括冷暖和純度的變化規律。物體受光后呈現出的冷暖明暗變化,取決于光照條件。暖光源照射物體時,受光部暖,背光部偏冷。而冷光源照射物體時則受光部偏冷,背光部偏暖。當光源接近白光時,受光物體主要呈現明暗對比,而冷暖對比卻很微弱。在正常情況下,半受光面接近固有色,反光部是暗部色彩的反傾向,如果暗部色彩偏冷,反光部略偏暖。高光如果在受光部暖色的包圍中,它將是略偏冷的強亮色。純度的變化規律,掌握起來要稍難些。通常情況下,半受光部純度較高,亮部或暗部隨著明度的提亮或變暗,純度隨之降低。以上即是物體受光的產生的明暗,冷暖和純度變化的規律。掌握這些規律,會有助于用色彩去塑造形體,使形與色達到有機的統一。當然,這些規律還要受到光源條件及環境等方面的諸多影響,因此在實踐中反復認真地觀察和比較才能準確地把握客觀世界中鮮活而又多變的豐富色彩。

四、空間層次的把握

篇(10)

中圖分類號:j0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09)11

自牛頓開創了對色彩的理性研究后,對色彩的研究興起了一陣熱潮。我們了解到色彩體系的龐大。就我們平時常用的“黃色”、“紫色”、“紅色”、“藍色”等這樣的名詞來形容色彩也有30來種。如果專門將這些色名收集、分類、匯總起來,就可以區分出300~500個色彩名稱。如果在家居空間中,色彩搭配不當,就會破壞家居設計給人們家居帶來的視覺美感,會出現拼湊的效果。因此,現今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居室色彩與人的關系。

一、居室色彩給人的感官影響

進行家居設計,色彩設計直接關系到整個設計效果。赤橙黃綠青藍紫,不同的色彩運用和搭配,可以讓家居呈現出不同的美感。例如:黃色+橙色給人一種陽光暖意的感覺,色彩鮮明程度最高的要數黃色。黃色可以給人溫暖的感覺,能使視覺開闊,讓人感覺房間變得寬敞。WWw.133229.cOm作為其相近色橙色,色彩也比較鮮明,兩種搭配會更有暖意。藍色+白色給人一種清爽冷靜的感覺。藍色已經屬于冷色調,能使房間變得寬廣,給房間增貼不少清爽的滋味。而白色它不吸收陽光、反光強,也能使房間顯得清潔、寬敞、明亮。兩者都有著擴張空間的色彩結合在一起,在增加藍色的冷色調。最適合夏天的溫度。黑+白的結合可以營造出強烈的視覺效果,富有現代科技氛圍。而近年來流行的灰色融入其中,緩和黑與白的視覺沖突感覺,從而營造出另外一種不同的風味。三種顏色搭配出來的空間中,充滿冷調的現代與未來感。在這種色彩情境中,會由簡單而產生出理性、秩序與專業感。

二、居室色彩對人的心理影響

居室是人們的居住空間,是最常接觸的環境。對居室的設計,不得不考慮色彩對所處這個居室的人們的心理影響。色彩的心理功能是由生理反應引起思維反應后才形成的,主要是通過聯想或想象。人們的心理往往受到年齡、經歷、性格、情緒、民族、風俗、地區、環境、修養等多種因素的制約。色彩的心理反應亦不例外,這些因素亦是對色彩心理功能研究的基本內容。

第一,年齡與經歷。據統計,兒童大半喜歡極鮮明的顏色。對知覺度、興奮度強的色彩首先發生興趣,紅、黃兩色就是一般嬰兒的偏好。女青年比男青年更愛白色,是因潔白容易與清潔聯想有關。而生活在農村的人對綠色特有感情,是因為大部分植物都是綠色的,禾苗的綠色預示著收獲的希望。這類聯想隨著年齡的變化而增多和加深,對色彩的認識也會逐漸成熟,由于生活經驗的豐富,色彩的偏愛來自于聯想的就更多。

第二,性格與情緒。感情型的人對色彩的反應和喜愛一般會強一些,通常會對不同的色彩明確地做出各種反應。而理智型的人就不同,缺乏明確的好惡感,反應較含蓄,有的甚至對色彩無動于衷。一般地說,性格開朗的人會喜好明快艷麗的色或暖色,沉靜的人會偏愛中性色、灰色或冷色。

第三,民族與風俗。不同的民族由于風俗習慣不同,對色彩的反應與態度也各不相同。同是喪事,歐洲人多用黑色表示哀悼,而我國自古以來都習慣用白色來祭奠亡人。白與黑正好是兩個極色,東西方風俗正好取了其極端。

三、居室色彩對人的健康影響

比如綠色是一種令人感到穩重和舒適的色彩,具有鎮靜神經、降低眼壓、解除眼疲勞、改善肌肉運動能力等作用,自然的綠色還對暈躍、疲勞、惡心與消極情緒有一定的作用。但長時間在綠色的環境中,易使人感到冷清,影響胃液的分泌,食欲減退。而粉紅色容易使人心情暴躁,易發生口角,爭是非、吵架之事頻繁;尤其新婚夫婦,為了調節閨中氣氛,在凡夫人眼中看來是極有羅曼蒂克的,但是,隨著色調的不調和,過一段時間后,兩人心情會產生莫名其妙的心火,容易為芝麻小事吵不完。

盡管有些裝修很豪華,甚至花了很多錢,可給人視覺上的感受總覺得不舒服,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室內裝飾色彩不統一。即室內各部位如臥室、客廳、廚房、衛生間的色彩與裝飾物搭配不協調,破壞了居室裝飾給人們帶來的視覺美感,出現了一種拼湊的效果。色彩的設計統一在室內裝飾中起著改變或者創造某種格調的作用,會給人們帶來某種視覺上的差異和藝術上的享受,讓人“眼前一亮”。但是,單一的居室色彩會對視覺有不良影響。比如白色雖然明快、簡潔,但有數據表明,一般白粉墻的光反射系數為69%至80%,而特別光滑的粉墻光反射系數竟高達90%,大大超過了人眼的生理適應范圍。對人眼的角膜和虹膜造成傷害,抑制視網膜感光細胞功能的發揮,引起視疲勞和視力下降。可想而知,居室色彩對我們人們健康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我們知道,生活離不開色彩,居室生活離不開色彩。于是對居室中色彩的設計要被重視。“家居設計”過程中,與各個設計要素聯系,都需要考慮“色彩設計”問題。大膽的說句:“家居設計需要色彩設計。”

參考文獻:

上一篇: 運行管理論文 下一篇: 三維動畫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多伦县| 西乌珠穆沁旗| 航空| 永仁县| 广昌县| 南宁市| 屯留县| 仙游县| 荣成市| 衡东县| 汝城县| 北碚区| 会东县| 道孚县| 甘谷县| 额济纳旗| 松滋市| 德州市| 许昌市| 竹溪县| 安庆市| 乌兰察布市| 瑞金市| 赣榆县| 顺平县| 景宁| 盐津县| 和平县| 南安市| 吐鲁番市| 谢通门县| 利川市| 兴城市| 南川市| 泗阳县| 本溪| 重庆市| 玛曲县| 汨罗市| 大同市| 定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