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片免费观看影视大全,tube xxxx movies,最近2019中文字幕第二页,暴躁少女CSGO高清观看

統計學的認知匯總十篇

時間:2023-09-04 16:41:4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統計學的認知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統計學的認知

篇(1)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4)01(c)-0119-03

Survey about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GE Liming1 HAO Yufang2 YU Qiding3 CAI Lingling4 LI Yuanwen4

1.Beijing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Beijing 100000, China; 2.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3.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00, China; 4.Dongfang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education. Methods With using self-designed scale,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234 secondary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was evaluated. Results The level of overall professional identity was more optimistic. 234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overall average score was (72.31±9.80) points, the average score of the professional self-cognition was (39.51±5.92) points, the average score of the professional self experience was (23.81±3.49) points, the average score of the professional self control was (8.97±2.49) points. Whether family members work in the healthcare industry clearly affected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status (t = 2.32, P < 0.05), the data of the professional self experience dimension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 = 3.15, P < 0.05). The purpose of choosing professional could affect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Professional identity score of the students who chosen professional because of interest higher than the students who chosen professional because of following the arrangement of the parents, dispensing and listening to others recommend. Conclusion The family environment and the purpose of choosing professional have some effects on nurs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

[Key words]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Influence factor

職業認同是心理學研究領域和職業發展研究領域內重要的概念,職業認同是由自我同一性而來的一個概念[1],但真正引入護理職業中卻是20世紀末,我國的學者鄭曉蓉將護士職業認同定義為“護士本人對職業的積極看法和情感,以及決定自己積極職業行為傾向的心理狀態”[2]。護理學生既有護理專業的學生的身份,又具備未來護理工作者的身份,所以護理學生的職業認同的概念應與護士職業認同概念非常接近,但還稍有不同。護理學生職業認同應該是護理學生對護理職業的認知結果,這種結果是以對護理職業的看法和情感這種形式表現出來的,其表現為對職業本質、職業社會價值、職業中自我的認知和評價,以及其形成的職業行為傾向的心理狀態。這種評價及職業行為傾向的心理狀態是積極還是消極反映其認同程度的高低。中職護理學生職業認同的高低影響其今后進入醫院作為護士這一職業角色后的各種職業行為,關系到我國護理服務的質量和護理事業的發展,因此,有必要了解中職護理學生的職業認同現狀及影響因素。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選取北京某學院中職部3個不同年級的護理專業學生共239人,其中,男42人,女193人;一年級34人,二年級學生82人,三年級123人。問卷回收率為100%,剔除5份無效問卷,有效率為98%。

1.2 調查方法

參考郝玉芳[3-4]的護生職業認同量表,自行設計問卷,問卷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進行因素分析,KMO統計量=0.805,通過因素分析最終將問卷劃分3個維度,每個維度中各條目的負荷量均大于0.45,累計貢獻率為61.090%,問卷總信度Cronbach α為0.874,說明問卷有較好信度[5]。問卷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一般資料調查表,包括性別、年級、家庭是否有人從事醫療相關行業、選擇本專業原因、是否是獨生子女、是否學生干部、入學前戶口所在地等項目,其中,僅有“選擇本專業原因”是多項選擇;第二部分是調查問卷,包括3個維度,分別命名為職業自我認同、職業自我體驗、職業自我控制,共19個題目,3道反向題目,采用李克特5分計分法,分數越高說明學生的職業認同水平越高。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IBM 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中職護理學生職業認同各維度比較

234名學生職業認同總體平均分為(72.31±9.80)分,職業自我認知(共10題)平均得分為(39.51±5.92)分,職業自我控制(共3題)平均得分為(8.97±2.49)分,職業自我體驗(共6題)平均得分為(23.81±3.49)分;按總分將學生的職業認同劃分為4組,分別為總得分19~38分為職業認同極低分組,總得分39~57分為職業認同低分組,總分58~76分為職業認同中上水平組,總得分77~95分為職業認同高分組。其中,極低分組1人,占總體的4%;低分組15人,占6.4%;中上水平組135人,占57.7%;高分組83人,占35.5%。

2.2 性別對護理學生職業認同的影響

不同性別學生職業認同總體水平及各維度認同評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表1 性別對學生職業認同的影響(分,x±s)

2.3 是否學生干部對護理學生職業認同的影響

學生干部與普通同學的職業認同總體水平及各維度認同評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表2 是否學生干部對職業認同的影響(分,x±s)

2.4 家庭成員中是否有從事醫療相關行業對學生職業認同的影響

家庭有從事醫療相關行業的學生職業認同總體得分高于家庭沒有從事醫療相關行業的學生(P < 0.05)。進行各維度分析時發現,家庭有從事醫療相關行業的學生只在職業自我體驗方面與家庭沒有從事醫療相關行業的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

表3 家庭是否有從事醫療相關行業對學生職業認同的影響(分,x±s)

2.5 填報志愿初衷對護理專業學生職業認同的影響

職業認同水平與當初選擇專業的初衷相關,只有1人得分在職業認同極低分組,其選擇本專業的原因是完全由于聽別人推薦;低分組共15人,其排名前兩位的原因是“聽從父母安排”及“聽他人推薦”,其中,有73.3%同學選擇本專業的原因是一致的,即“聽從父母安排”,僅13.3%選擇“自己喜愛”;在中上水平組中,選擇本專業的原因中“聽從父母安排”占第1位,該項被選擇頻率在本組占56.3%;在高分組中排到第1位的選擇本專業原因是“自己的喜愛”,且本選項在本組選出的頻率高達50.6%。

3 討論

本研究顯示,學生整體的職業認同處于中上水平,平均得分(72.31±9.80)分,說明整體的認同水平是樂觀的。筆者重點討論性別、是否學生干部、家庭背景及填報志愿初衷對北京地區中職護理學生職業認同的影響及其相應的教育啟示。

3.1 性別

在早年的文獻中,可以見到男生的職業認同要低于女生[2],但是隨著男護專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男護進入醫院,被社會、被人們所接納。人們從一開始的“好奇”、“新鮮”、“不理解”已經轉為“較為正常”、“男護吃香”、“某些崗位還是男護更合適”,而這樣的思想也同樣植入了學習護理專業的男生頭腦中。而很多男生在學習護理時,通過親人之間的詢問、師兄的指導、老師的解答等途徑,了解了往年的畢業走向。在北京來說,男性護理專業學生,畢業后更容易進入三甲醫院,更容易進入醫院中相對重要的科室,如手術室、導管室等。所以,北京地區男性護理學生與女性護理學生在職業認同上并沒有存在明顯差異性。

3.2 學生干部

在本次調查中并沒發現學生干部與普通學生的職業認同有差異性,這與以往報道不同[2]。分析原因可能為先前的報道研究對象往往是大專以上學生,其學生干部在校期間所擔負的責任更多,并且有更多的機會進行社會實踐及有更多機會進行相關專業的實踐。而本研究的調查者是中專學生,作為中職的學生干部其主要負責的事項非常有限,并且很少有機會接觸到與其專業有關的內容。學生干部更多是協助班主任開展班級工作,而在接觸護理職業認知方面機會和信息量與其他同學幾乎是相同的,所以護理專業學生干部的職業認同與本專業普通學生的職業認同沒有表現出顯著的差異。

3.3 家庭環境

人的成長及其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及主觀判斷會受外界因素而發生改變。中職學生年齡大部分為15~18歲,價值觀處于形成階段,此時外界的影響對其價值觀形成有著重要的作用,父母的影響占重要位置。相關研究報道中發現,父母的職業類型與學生的職業規劃具有直接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父母職業的繼承關系,學生在職業類型中傾向于選擇與父母相同的職業[6],并且社會各階層自身擁有的資源不平等影響其子女接受教育資源及職業選擇[7-8]。家庭中有從醫人員的學生更容易了解真實的有關于醫院護理工作的信息,例如護理工作薪酬。而比起其他的同學,家庭中有從醫人員的學生,能更清楚的認識及體會到,家里有人在醫院上班后所能享有的豐富醫療資源。且家庭中有從醫人員的學生會從家庭從醫人員那里得到其他同學得不到的相關專業知識的輔助學習,增強自己的相關專業技能,獲得更多專業間接或直接經驗。因此,家庭中有從事醫療相關行業的學生會在職業自我體驗上明顯高于他人。

3.4 填報志愿的初衷

本調查顯示,職業認同水平越高,其報考專業時的原因越傾向于“由于個人喜愛”。從心理學的角度,這種喜愛是興趣的一種表現,是一個人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興趣是一種無形的動力,會使人為之不動努力和奮斗,中職護理學生對護理專業的興趣會激勵其學習護理知識,為以后護理工作打下基礎,做好準備。同時這種興趣還可激發學生學習護理創造性,鉆研性,更多地去了解這一專業,并努力的取得相應的成功。

3.5 其他

除此以外,對于護理學生的職業認同還受到社會政策、社會輿論、護理教育模式的影響。可以打造和諧的社會氛圍,政府大力發展護理事業,建立良好的工作環境,提高護理從業人員的各方面待遇,減少與其他行業的差距,社會各界尤其是新聞輿論界也應給予青年學生更多的正向引導,鼓勵學生走進臨床參加各種護理競賽及相應活動,為學生創設更多的臨床學習的機會。護理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職業認同的培養,開展護理職業生涯教育等課程。提高護理學生職業認同有助于我國護士隊伍的建設,有助于臨床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1] 高艷,喬志宏,宋慧婷,等.職業認同研究現狀與展望[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47-53.

[2] 鄭曉蓉.108名高等學歷護士心態調查[J].現代臨床醫學,2006,32(6):447-449.

[3] 郝玉芳.提升護生職業認同、職業自我效能的自我教育模式研究[D].上海:第二軍醫大學,2011.

[4] 郝玉芳,劉玲,劉曉虹.在讀護生的職業認同研究[J].心理科學,2008,31(5):1154-1157.

[5] 吳明隆.問卷統計分析與實務[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

[6] 劉春香.家庭背景對高校學生職業規劃的影響調查——以武漢高校為例[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1,17(4):13-15.

篇(2)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749(2014)01-0134-03

同性戀是指同性別之間的或情愛關系。同性戀作為一種現象的存在已有較長的歷史,但是由于及主流文化的影響,同性戀一直被有意識地屏蔽和邊緣化。近年來,同性戀逐漸被人們看作一種符合其個人性取向的正常生活方式,同性戀人群也逐漸由隱蔽走向公開。大學環境一定程度上為同性戀學生提供了相對寬松的生存空間,但由于性教育的不足以及長期與其他同學一起學習、居住,大學生同性戀者的生存狀態較其他同性戀者又有很多的不同:一方面其行為會對同學、室友等產生多方面的直接影響,另一方面校園排斥同性戀同學的事件也時有發生。校園同性戀問題給我國當前高等教育管理帶來了諸多挑戰。

為了解大學生對同性戀的認知和態度,掌握其特點和規律,加強高校教育和管理的針對性、科學性,為大學生營造多元、自由、健康向上的學習生活環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筆者在北京地區選取12所高校進行了便利抽樣調查。

一、樣本及描述性分析

1.調查過程與樣本基本統計特征

根據大學綜合實力、學科特點及學生構成的差異,選擇北京地區富有代表性的12所高校的在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采用自編問卷,采取無記名集體測試,統一給予指導語,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當場收卷。發放并收回問卷360份,經審核有效問卷為354份,問卷有效率達98.3%。樣本的基本統計特征詳見表1。

2.大學生對同性戀的認知

調查表明,大學生對同性戀具有較高的知曉度, 8.5%的學生有很多了解,50.8%的學生一般了解,38.4%的學生較少了解,2.3%的學生完全不了解。但是從表2中四個有關同性戀的基本知識問題的回答情況可以看出,大學生對同性戀的認知水平仍不高,四個題中錯誤率最高的達56.5%,最低的也為23.5%。大學生接觸同性戀有關信息的渠道根據頻數由大到小依次為網絡(27%),電視、電影、電臺(27%)以及朋友(24%),而父母和學校教育中較少提供同性戀有關信息,其比例僅為5%。大學生較傾向于從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的綜合作用對同性戀進行歸因(62%)。大學生普遍認為大學生同性戀者容易遭到歧視和拒絕,在學習、生活、就業等多方面面臨壓力。

3.大學生對同性戀的一般性態度

大學生對同性戀的一般性態度較為寬容。在對同性戀的總體態度上,12%的大學生表示完全支持;15.7%的大學生表示偏向支持,但不能接受發生在周圍人身上;40%的大學生表示中立;25.8%的大學生偏向反對,但不厭惡;6.5%的大學生表示厭惡。北京市大學生對同性戀有關問題的一般性態度如表3所示。

4.北京市大學生對同性戀者在校活動的態度

相對于較為寬容的一般性態度,大學生對同性戀者的在校活動持反對態度的比例較高,92.9%的大學生認為與同性戀者居住在同一宿舍很影響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所以不能接受與同性戀者同住;近三分之一的受訪學生反對同性戀者參與包括入黨、獲獎,參與科研和社團等在內的很多活動(詳見表4);雖有70.3%的大學生贊同同性戀者參與學生社團,但近78%的大學生卻不愿意在學生社團或學生組織中與同性戀者成為同事。以上表明,盡管總體上大學生對同性戀的態度較之以往更為寬容,但是,當同性戀者的活動與大學生自身學習生活直接聯系、密切相關時,相當數量的大學生仍然難以接受同性戀者。

二、影響大學生認知和態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1.變量的選擇

大學生對同性戀的認知和態度可能主要取決于樣本的社會人口特征,如性別、收入、家庭所在地、受教育程度、專業類別、家庭情況以及是否認識同性戀者等因素,上述變量大多為虛擬變量且變量個數較多,本文也初步選取了上述變量并通過多元逐步回歸方法剔除系數不顯著的自變量。

2.回歸分析結果

從表5可以看出,是否農村家庭(Ilocation_4)、是否單親家庭(Ifamilly1_2)、身邊是否有同性戀者(Iclassmat_2)等三個變量具有統計學意義。同等條件下,農村家庭學生認知水平低于城市、城鎮家庭學生,單親家庭學生認知水平高于完整家庭學生,身邊有同性戀者的同學具有較高的認知水平。統計過程中,年級、性別、家庭收入、專業類別等變量對認知水平的影響不顯著,這說明隨著互聯網和電影、電視等傳播媒介的快速發展,大學生接觸社會資訊越來越多,不管是性別,還是家庭經濟條件或專業因素,都不會制約大學生對同性戀的認知。

影響大學生對同性戀態度(attitude)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年收入、認知水平、性別、專業、家庭是否在城鎮,見表6。女生(gender)對同性戀的態度要比男生寬容,城市大學生比城鎮大學生(location_3)更寬容;對同性戀的認知水平(know)越高,對待同性戀的態度也越寬容;家庭年收入(income)與對同性戀的態度成反比;理工類、經濟管理類、文科類專業大學生對待同性戀的態度比師范類(major)大學生更寬容。

三、結論及思考

1.高校應充分重視大學生同性戀現象

本次調查中,同性戀者和雙性戀者占有一定比例(7.6%),并有1/3多大學生表示自己身邊有同性戀同學。考慮到大學特殊的集體學習、生活環境,需要直接面對同性戀問題的大學生人數較多。目前,我國高校一般由心理咨詢中心來開展同性戀的教育和咨詢,有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同性戀者遭遇問題需要幫助時,對走入心理中心尋求幫助有可能遭遇更強的心理阻抗,相比其他同學他們需要更多的決心和勇氣;同時,心理咨詢中心偏向給予心理問題的咨詢幫助,并不能具體協調解決實際事務。高校應該依據自身情況和條件,探索建立處理學生同性戀問題的長效機制。

2.大學生對同性戀的認知水平有待提高

學校需要開設相關課程,進一步普及同性戀相關知識,加強性教育。調查中明確表示,接受過性教育的大學生不足三分之一(30.5%),大學生的性知識大多間接地來源于網絡媒體,不利于全面、正確地掌握性知識;大學生在上述有關同性戀認知的基礎性問題上正確率不高,在其他方面也必然存在著更多誤解;同時,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對同性戀認知水平上的差異不顯著,不同高校學生的認知水平差異也不顯著,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大學生在當前學校的課程或相關教育中普遍不能獲得相關知識。2005年復旦大學開設“同性戀研究”公共選修課,成為首個面向本科生開設此類課程的國內高校,課程反響熱烈,場場爆滿,這說明當前大學生對同性戀話題具有較大的了解興趣。對同性戀的認知水平高低直接影響著大學生對同性戀的態度及行為,高校應適應形勢需求,增設相關同性戀課程、講座或培訓活動,對大學生進行嚴肅、正規、系統的性教育。

3.大學生對同性戀者在校活動的態度不夠寬容

學校還需下大力氣對大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實效性的思想教育和引導。調查顯示,大學生對同性戀者的在校活動不夠寬容,在這種情況下,僅僅進行性教育或知識普及是不夠的,還必須更加積極地開展相關思想教育,引導同學轉變觀念,掌握相關人際交往技巧,樹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團結友愛、包容向上的思想,一方面要使一般同學正確認識、理解同性戀同學,另一方面也要使同性戀同學在學習、生活中尊重他人的感受,真正維護所有同學的合法權益。

4.強化隊伍建設,盡快實施對班主任和輔導員隊伍的相關專題培訓

如果同性戀者對自己產生了影響,班主任、輔導員是大學生選擇尋求幫助最多的對象,而目前高校又普遍存在著同性戀現象,所以應盡快加強對班主任和輔導員的培訓和教育,幫助他們正視學生同性戀問題,并掌握相關工作原則和技巧,以科學、合理、人性化地解決由同性戀帶來的沖突和問題。

5.重視全體學生的學習生活訴求,積極應對大學生同性戀現象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的問題和挑戰

高校學生處于集中學習、生活的環境,宿舍集體生活的氛圍對學生的整個在校生活和個人成長有著特殊的意義。但筆者的調查表明,僅有7.2%的大學生贊同與同性戀者居住在同一宿舍;64.4%的大學生認為在入學時調查學生性取向并在宿舍分配中予以考慮很有必要;86.2%的大學生認為對于自愿公開性取向的同性戀者學校可為其單獨或集中安排宿舍,而當學校不具備相關住宿條件時,63.7%大學生建議學校在相應承諾管理制度程序完善的情況下允許同性戀者到校外自行解決住宿問題;對于不愿意公開其性取向的同性戀者,大學生建議對其進行宿舍文明教育。此外,65%的被調查大學生認為學校應該為同性戀學生提供正規的交流、活動機會。以上這些數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的訴求,表明如何對同性戀組織和活動進行規范疏導,如何在學生生活管理中協調不同性向學生的各種訴求,以及如何解決不同訴求引發的各種沖突,這些現實問題已經擺在了高校管理者的面前。高校應重視全體學生的學習生活訴求,積極應對大學生同性戀現象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的問題和挑戰。

參考文獻

[1] 王建明.高校同性戀者群體內部組織初探——以華東某高校為例[J].江蘇社會學研究,2006(S2):36-38.

[2] 劉斌志.現狀透視與服務拓展:社會工作視野下的大學生同性戀分析[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5):36-38.

[3] 楊荷泉.大學生同性戀問題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J].職業教育,2008(3):115-116.

[4] 田喚,馬紹斌,范存欣.廣州某高校大學生對同性戀的認知與態度[J].中國學校衛生,2011(1):254-26.

[5] 王浩.西安市487名大學生同性戀認知與態度調查[J].中國學校衛生,2007(7):601-604.

[6] 官晴華.大學生對同性戀態度形成的分析——以重慶高校為例[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2010(6):6-10.

[7] 張笑笑,楊曉莉,張奇.大學生對同性戀的歸因及態度的調查研究[J].教育科學,2010(2):71-73.

[8] 姚遠.加強大學生同性戀心理健康教育[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1):236.

篇(3)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9(a)-0094-02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在一些普通大學開設了人際溝通或公共關系課程。到了90年代,職業院校也開設了這門課程,以適應社會發展對實用型人才的需要。隨著全球性、交互性、即時性為特點的網絡飛速發展,高職《人際溝通》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評價等逐漸歸于傳統,出現了教學內容方法老舊滯后,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不高等問題。可見,在網絡環境下,《人際溝通》教學改革已勢在必行。

1 教學內容設計與學習

人際溝通是一門實踐性強的學科,大多數內容均與生活有極密切的關系。在教學內容選擇上,充分考慮學生及其未來崗位的需要。如分析會計專業崗位,據此教學內容設計為四大項目:溝通認知包括溝通與心理、傾聽發問等基礎;社交溝通包括招呼介紹、拜訪接待、即興發言;職場溝通包括與上級、同事、下屬的溝通;團隊溝通。

在網絡環境下,教學內容的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課題組在持續建設有效利用我們開發的《人際溝通》網絡課程。這個平臺具有龐大的資源庫和智能交互、測評等功能,包括資源平臺、交互學習平臺等。資源平臺有分專業設計的教學模塊。每個教學模塊的教案、課件、視頻、圖片等資源分門別類集中于此。教師可以更新教學內容和教學信息,使之緊跟時代步伐。學生可進入網上學習平臺,對教學內容進行個性自主化選擇,可預習、練習、復習及測評;或與師生討論問題,互動交流,實現知識傳播的網絡共享、交互化。網絡課程體現了教學過程的開放性,學習過程的交互性。不但是對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拓展,而且網站采用聲、畫、音、文的多媒體方式,更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 教學方法

高職《人際溝通》教學多采用任務教學法,以小組活動為主,貫穿情境教學和角色扮演。在網絡環境下,這些教學方法也需要不斷推陳出新。

2.1 任務教學法

“以學生為中心,從做中學”的教學模式,始終圍繞既定的教學任務展開,以培養學生的心智技能或操作技能為目的。其分為四階段:提出任務、分析任務、任務實施、反饋總結。

(1)提出任務。教師需精心設計任務,力求任務重點、內容要求巧妙隱含知識點,又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同時,在網絡環境下,任務的途徑更為廣泛,信息傳遞更為快捷。可利用網絡課程的“作業”,也可用微信、QQ等,而不再僅限于課堂的單一途徑。

(2)分析任務。學生分小組分析任務。為了盡快解決問題,學生要通過各種途徑搜尋與問題相關的信息。可鼓勵學生借助網絡的搜索引擎功能,快速查閱、搜集、篩選信息;或利用網絡課程中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源和相關網站,更有目的性的自主探索。再尋求教師的必要指導,解決難題。學生可通過小組內面對面的溝通,充分探討分析、解決問題;也可利用Web網頁技術、電子郵件、在線交談(QQ)等方法進行信息的反饋和交流;或登錄網絡課程,師生間、學生間提問回答討論,實時互動,協作學習。教師注意學生的求助,抓住難點,提示問題中隱含的知識點,引導學生前進方向,以找出完成任務的鑰匙。

(3)任務實施。主要以小組活動為主,現場展示。展示過程中,教師利用相機或手機拍照、錄像,將整理好的圖片、視頻,上傳至網絡課程的“學生成果展示”平臺。既能作為教學資源來增加學生興趣,又能作為成長記錄存入電子成長檔案。

(4)反饋總結。學生完成任務后,要及時進行評價,指出其優勢及需要改進的方面。可采用學生自評、互相評價、教師評價的方式。當然,教師也可在網絡課程的“評價”中,對學生進行階段性評價,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任務教學進程中,利用網絡輔助進行“人―機”交互或“人―人”交互,促使學生主動地從課堂內的學習延伸到課堂之外,自主探索發現,拓展了師生交流合作的空間,創設了新型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得到發揮,學生的主體得以充分體現。

2.2 情境教學和角色扮演

情境教學,將學生的學習置于現實情境或與現實情境相似的環境中進行,以解決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將來職業崗位上遇到的問題。“情境”分為實際性情境、虛擬性情境。

虛擬性情境,一般在課堂教學中,會模擬職業工作情境,給學生安排職業角色,在相關的工作過程中完成任務,提升溝通能力。課堂教學過程的情境教學和角色扮演,容易受時空限制,能夠參與其中的學生較少。而網絡具有良好的交互界面,能提供豐富的數字多媒體與虛擬現實。所以,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構建虛擬化情景互動空間,比如網絡實習基地,讓學生進入某一虛擬化企業。教師可在虛擬化情景互動空間中扮演角色,調動學生變換角色,讓他們完成一些職場任務,如參加面試、向領導匯報工作等,在任務體驗中提升溝通能力。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尤其適合當代大學生,而且在網絡媒體技術發達的今天才得以實現。

3 考核評價

考核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學習興趣。所以要改變以往重結果輕過程、重量性輕質性的做法,將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質性評價與量性評價結合起來。我們的做法是,平時活動積分與期末綜合展示得分相加,取平均分(量性評價);電子成長檔案記錄學生及團隊的成長過程(質性評價)。

建立電子學生成長記錄檔案, 包括學生個人、團隊情況登記表、嘗試組建高效學習團隊活動記錄、階段評價表等。通過收集學生和團隊的成長與發展過程的信息與資料,反映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表現或進步過程。通過成長檔案,對學生和團隊按成長階段進行質性評價。

(1)成長記錄之一:體現學生特點的“學生個人情況表”。讓學生簡單評價一下自身的交往溝通能力及學習該課程的愿望,以了解學生對人際溝通學習的認識。

(2)成長記錄之二:個人和團隊成長各階段記錄單。以團隊成長為主線,記錄個人和團隊從成立、成長到成熟、發展的成長階段。項目任務結束后引導學生對個人和團隊的收獲和成果、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下一階段個人(團隊)發展的計劃等做總結。

(3)成長記錄之三:主要作品展示(學生作品、各項實踐活動錄像、相關活動圖片等)。

電子成長記錄檔案是一種質性評價方法,而且相較于紙質檔案,更為高效快捷。學生可隨時上網查詢成長記錄檔案,回顧自身,發現優勢與不足,積極性得到持續性地激發。教師可據此全面了解學生,調整教學策略。

總之,在網絡環境下,《人際溝通》課程的教學改革,有效利用網絡技術,構建新型、動態開放、交互性的課程環境,探索師生互動開放型課內外學習、交流模式,促使學生更為積極、主動、全面地發展。

篇(4)

關鍵詞 知識結構;經驗;問題

隨著新課程的深化,最近發展區理論被越來越多的老師所熟悉,教師只有了解了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意識到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實現有效教學。那么如何將最近發展區理論用于小學數學教學,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關注兒童認知基礎

案例1:“認識分數”教學難點——“單位‘1’的理解”

投影儀上放有一堆棋子,共4顆,平均分成四份,邀請1個學生拿走1份,提出問題:該學生拿走了幾顆?1份是這堆棋子的幾分之幾?剩下的是這堆棋子的幾分之幾?你是怎么想的?

對兒童認知基礎的關注,是尊重兒童、理解兒童的標志.如果對兒童已有的數學知識和經驗視而不見,把兒童當成一張白紙,依然按部就班地照教材講授,那么學生就會對聽講失去興趣,課堂教學效率必然降低.片斷中,教師設計了一個數學活動,讓學生分別拿走單位“1”的和,盡管棋子的數量不斷變化,但每次拿走的與剩下的棋子占單位“1”的比率沒有變,使學生逐步體會到分數中的變與不變。

二、掌握兒童認知基礎

案例2:“小數乘整數”教學片斷

出示買東西(蛋糕)的情境圖(圖略)。

師:0.9×4到底等于多少(沒學過)?你能聯系已經學過的知識先想一想、算一算嗎?

計算“0.9×4”,學生沒有知識儲備,教師創設了一個買東西的情境,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元、角、分的互化,小數加法等,學生運用已掌握的知識進行巧妙轉化,解決了一道小數乘法計算題。其間教師還適當滲透了數學中的化歸思想,這種“化歸”思想在學生今后解決新問題的過程中,會經常用到。教師在設計情境時,能夠抓住學生的知識基礎,使學生在情境與學習內容的結合中產生聯想和共鳴,自然而然地領悟學習內容。由此可以看出:一個新概念的建立,一個新知識點的學習過程中,兒童原有的認知基礎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發展兒童認知基礎

案例3:“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教學片斷

提出問題:三根小棒分別長8厘米、4厘米、3厘米,這三根小棒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嗎?

這個問題的提出,下面出現了“能圍成三角形”和“不能圍成三角形”兩種不同聲音。出現了爭議,就有了辨析和探究的需要。給學生發三根相應長度的小棒,讓學生擺一擺,自己實踐。“實踐出真知”,這三根小棒真的圍不成三角形.兩邊之和4+8=12厘米不是大于第三邊3厘米嗎?怎么圍不成三角形呢?

(結論與實踐發生了沖突,教室頓時安靜下來,學生處于靜思默想中,接著有同桌小聲地交流,終于有學生發現并舉手。)

生1:4+8=12是大于3厘米的第三條邊,但4+3=7厘米卻小于8厘米的第三條邊,這兩根小棒加起來不足8厘米,所以圍不成三角形。

生2:我知道了,任意兩條邊的長度和大于第三條邊,才能圍成三角形。

生3:1號邊加2號邊大于3號邊;2號邊加3號邊大于1號邊;3號邊加1號邊大于2號邊。

生4:任意兩條邊的和要大于第三條邊。

學生通過預習教材,對“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這一結論的理解是表面的、膚淺的。于是教師創設情境:用4厘米、8厘米、3厘米的三條線段,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嗎?據此,把兒童原生態的認知展現出來。課堂上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怎么辦?讓學生動手用小棒擺一擺,通過實踐檢驗猜想是否正確。當學生的理解與實踐產生沖突時,這就需要思考問題原因所在,4厘米加3厘米這兩條邊沒有大于第三條邊,學生通過互動交流、動手實踐,領悟到“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特征,思維也從膚淺走向深刻。每個兒童都有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面對同一個問題都有各自不同的思維方式,教師只有充分意識到這一點,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兒童的創造性。

四、提升兒童認知基礎

案例4:“角的分類”教學片斷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提出了如下問題:

問題1:0度的角與360度的角,我們在觀察中如何去確定?

問題2:書上講,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一周,所組成的角叫周角.那么,如果旋轉兩周,是不是叫兩周角?

問題3:老師,有沒有0度的角?

問題4:周角箭頭是按逆時針方向標注的.能不能按順時針方向標注呢?

問題5:老師,書上講小于90度的角稱為銳角,那么0度的角是銳角嗎?我覺得,這個定義不確切,應改為: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叫做銳角。

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教室,再讓學生帶著問題離開教室,應該是有效課堂的標志之一。教師留下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質疑問難,時間雖短,但可以給學生一個提升自我的機會。上述案例中,學生提出的問題,是教師意想不到的,這些問題喚醒了學生新的思考。學生已經清楚的知識不必再講,學生不清楚的、未知的,在教學中應作為關鍵點來突破,從而使教學實現了從課本、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的學習、發展為中心的轉化。所以,教師只有了解了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意識到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實現有效教學。

篇(5)

[中圖分類號] R459.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3)04(c)-0061-02

終末期的腎衰竭主要是以腎臟病變為主[1]。由于引起腎功能衰竭的病因不盡相同,雖然患者表現的臨床癥狀,以及各種病毒對于患者腎臟組織的病理組織學的改變以及血液中的生化結果改變的情況相似[2],但由于各個病因的發病機制、傳播感染途徑以及其病原學性質等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導致相關的防御措施和治療方案均會有所不同[3]。但是,維持患者的血液透析是終末期腎功能衰竭患者進行治療的一個最為主要的方法[4]。研究顯示,在對終末期腎功能衰竭患者進行維持性透析治療時,許多患者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障礙。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該種疾病的治療逐漸從生物醫療轉向為社會醫學的范疇,因此,對于終末期的腎衰竭的患者而言,僅僅提高其生存率已不能滿足臨床的要求[5]。該文主要是探討終末期的腎衰竭患者通過采用不同的血液透析方法對其進行治療,患者的認知功能的改善情況。現回顧性分析該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間收治的終末期腎功能衰竭患者164例臨床資料,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主要選擇了該院收治的終末期腎功能衰竭患者164例。患者的年齡在30~63歲,平均年齡(43.5±9.6)歲。其中男50例,女32例,患者的學歷是:大學26例,高中32例,初中18例,小學6例。將其隨機的分為高通量血液透析組82例和聯機血液透析濾過組82例。其中,慢性間質性腎炎32例,糖尿病腎病22例,慢性腎小球腎炎74例,多囊腎12例,高血壓腎病24例。患者在此之前都未接受過血液透析的治療,并且都未出現發熱、感染的癥狀,并且多有患者都排除了自身免疫疾病以及腦器質性疾病,患者近期均為使用過細胞毒藥物、激素等,也未出現聽力障礙。

1.2 方法

高通量血液透析組主要采用的是百特公司生產的190G血液透析濾過器以及德國貝朗公司出品的貝朗透析機進行治療。血液透析機的超濾系數為40 mL/min,其表面積為1.3 m2,患者每次透析需要進行4~5 h,透析液流量500 mL/min。并且要保證患者每周透析為2~3次。

聯機血液透析濾過組進行血液透析的頻率為3次/2周,一次時長4.5 h。另外給予血液透析濾過治療,頻率為1次/周,一次時長4 h,聯機血液透析濾過組使用德國貝朗公司出品的貝朗透析濾過機行HDF后置換,使用GAMBROpotyfhuxl7R血濾器,置換液流速75~80 mL/min,血流量250~280 mL/min,透析液流量800 mL/min。

兩組患者都選擇碳酸鹽透析液,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遵循低鹽、低磷、高蛋白的飲食原則,做好降壓、糾酸、改善貧血的工作。

1.3 實驗室檢測指標

兩組在透析前后都要分別檢測其β2-微球蛋白以及血肌酐的水平。

1.4 認知功能檢測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以及治療后的3個月內都要使用維迪公司生產的Keypiont型肌電/誘發電位儀對患者的與事件相關的電位分別用4次P300波對其波幅(Amp)的平均值和潛伏期(PL)進行診測。

1.5 效果評定

根據衛生部頒發的腎功能臨床研究指導標準,再根據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療方式后的臨床反應、體征變化,可以根據腎功能的檢查來對兩種療法進行綜合的評價。評價標準按顯效、有效、無效分為三級。顯效是指患者的病情明顯好轉,但有指標未恢復正常;有效是指患者的病情在治療后有好轉;無效是指用藥后的3 d內病情不改善甚至加重的情況。

1.6 統計方法

統計學軟件采用SPSS13.0版,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

2 結果

兩組患者在透析之后的β2-MG和Scr水平都有明顯的下降。聯機血液透析濾過組的β2-MG水平要明顯低于高通量血液透析組。而兩組的Scr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見表2。聯機血液透析濾過組的Amp和PL水平要比高通量血液透析組好。見表3。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見表1。

表 1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n(%)]

注:*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2 兩組透析前后β2-MG和Scr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3 兩組治療前后P300變化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終末期腎衰竭大多發生在長期患有腎臟疾病的患者身上[6]。對于進行維持性的血透患者的治療容易引起透析相關性淀粉樣變、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腎性骨病等。分析其原因大多是由于患者體液中的β2-MG等含量過高,從而由于此類中、大分子物質的沉積在患者的骨關節等處引發了腎衰竭。對于終末期的腎衰竭的患者大多有嚴重的電解質、水、酸堿平衡紊亂的情況,還有相當一部分人伴有嚴重的臟器功能衰竭。因此,大多數患者會發生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的現象,這主要表現在患者會出現言語癡呆、言語障礙、思維不敏捷、記憶力減退、肌陣攣性抽搐、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等癥狀。大量研究[5-6]顯示,提高終末期腎衰竭患者早期認知功能障礙首先需要改善其小分子尿毒癥毒素潴留、貧血、電解質紊亂、代謝性酸中毒的癥狀。研究顯示,高通量血液透析和聯機血液透析濾過對于治療終末期腎功能衰竭者都有較好的療效,但是兩者相比,聯機血液透析濾過在清除β2-MG上表現更好。

[參考文獻]

[1] Vazquez I,Valderabano F,Fort J.Psychosocial factors and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J].Qual Life Res,2005,14(1):179-190.

[2] 朱承松,陳玉.高通量血液透析對慢性腎衰竭患者的療效評價[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9,20(16):1957-1958.

[3] 馮菁,張興凱,付金喜,等.高通量血液透析與血液透析濾過在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中的療效對比[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1,5(22):4314-4316.

[4] 龔娜爾,黃舜佩.高通量血液透析對維持性透析終末期腎功能衰竭患者的效果評價[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5(11):138-142.

篇(6)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06-0077-01

近年來,中小企業發展迅速,對會計人員需求量大幅提高,高職會計人才培養解決了會計人員供給不足的問題,但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中小企業對其需求的會計人員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筆者主要討論高職高專會計人才培養中的統計學教學問題。

一、背景

中小企業是高職會計人才就業的主渠道,這類企業由于受人員結構不完整的影響,均希望引入的會計人員具有實用性高、一人多用的素質,這與原有的高職會計人才培養目標存在差異。具體來說,多數中小企業財務人員僅有一至兩人,統計工作往往也由企業會計人員兼任,而國家對統計從業人員的管理進一步規范,對高職會計專業人才的統計知識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高職會計專業統計學教學中的存在問題

高職會計專業開設的統計學課程為專業基礎課,講授內容是社會經濟統計,內容主要包括統計基本知識和統計方法。但無論教材方面還是教學方面都存在教學內容不適應差別性需求的問題。作為專業基礎課程,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往往忽視不同專業學生知識結構的差異性,沒有結合用人方的需要將學生最需要的知識傳授給他們。

1.缺少指導意義較強的與專業結合的統計學教材

高職專業統計學教材結構基本相同,就是按照統計工作的四個步驟統計來展開,但多數教材沒有結合專業特征,學生難以將統計思想與自身專業結合應用,所以教材指導意義不強。現有的高職統計學教材包含太多數理統計中的公式以及推導過程,教材可讀性較差,沒有體現出社會經濟統計的“應用”這一特性。

統計學教材按適用對象不同主要分為統計專業和非統計專業教材,生物、醫學、體育等都有大量與專業緊密結合的專業統計學教材,但其他專業的統計教材比較匱乏,造成不能將專業和統計方法相結合,從而導致教材的實用性差,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適用于常規統計工作的知識被弱化或者刪除。中小企業對統計工作并不重視,加上工資因素,往往選擇會計人員兼任統計工作,其工作對外包括統計報表填制和報送,對內包括統計表格的設計、數據的收集整理。由此看來統計報表內容應是高職會計專業統計學教學的核心內容之一,但這些內容只在統計調查的分類、統計整理部分的統計表中用極小的篇幅進行描述。

3.缺少統計從業資格考試中部分內容。高職教育就是要培養和幫助學生獲得上崗資格以及工作能力。我國對于統計從業人員的管理更加規范化,要求統計人員持證上崗。統計從業資格考試科目《統計法基礎》的內容在教學中均不涉及,降低了學生獲得統計從業資格的概率,也削弱了高職會計畢業生的市場競爭力。

4.統計素質不足降低了高職會計學生的綜合素質。會計與統計有很多地方具有相似性,如財務管理中的財務分析指標其實就是用統計分析方法中的指標分析法進行企業財務分析,高職會計的統計學教學對此部分的教學重視程度及知識遷移度不夠,學生難以形成統計思想,從而降低了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在財務綜合分析方面的能力。

5.統計應用軟件過于專業化。SPSS軟件是主流統計分析軟件,功能強大,但對于高職會計專業學生來說適用性不強。首先,SPSS軟件價格昂貴且普及度不高;其次,會計工作使用更多的軟件是EXCEL;最后,SPSS軟件功能對于財務分析效果不理想。很多高職會計專業的統計學教學越來越專業化,教學軟件的介紹也多數使用SPSS,這不利于增強高職會計專業學生財務管理綜合素質。

三、對策分析

高職教育應該體現職業技能的培養,為適應中小企業會計人員兼任統計工作這一現狀,就需要在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中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從而增強他們未來的競爭力,那么統計學教學目標必須有所調整和側重。

1.教材建設。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應以社會需求為依據,結合專業的培養目標編寫具有高職特點、體現專業特色的大綱和教材,提高教材的可讀性,發揮統計學課程的專業基礎作用。

2.教學中強化統計報表業務知識。在統計學教學過程中,應強化統計報表知識,為進一步的統計分析打下基礎。統計報表部分還涉及到統計指標問題,所以統計指標章節的教學也應重點講解,并聯系統計報表內容進行綜合運用的實踐教學。

3.教學中補充統計法律法規相關知識。統計學教學中,在導論部分補充統計法基礎知識,介紹統計法主客體、調整對象、基本規定和違法處理等知識,并為學生提出學習和應對資格考試的學習建議,豐富學生職業技能,滿足中小企業需求。

4.教學中突出統計指標內容。教學中,統計指標部分不僅與統計報表密切相關,對學生做好財務分析也有著重要意義。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均是使用統計指標分析法來進行的,是會計與統計結合運用的體現,良好統計思想的形成對學生進行財務分析有重要的作用。

5.教學中強化軟件實踐。EXCEL功能強大且普及率高,學生具備使用基礎,作為高職非統計專業教學,EXCEL足夠完成基本的統計分析。教學中,應強化EXCEL軟件的實踐教學,熟練的EXCEL運用對于學生今后從事會計和統計工作有重要意義。

高職會計教育應重視企業具體要求,調整統計學教學內容對滿足當前用人企業需求,提高學生自身競爭力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篇(7)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 (2012)02-0091-02

眾所周知,人際交往的過程,是雙方交流信息、溝通情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際溝通能力將直接影響人際交往的效果。可以說要提高人際交往效果必先提高人際溝通能力。而當代中職學生,絕大部分來自農村,由于學習生活環境等因素的限制,交往范圍較窄,致使大部分同學不善溝通。在與許多同學談話時發現,他們常常會很緊張,詞不達意,表達能力極差,不能用簡潔流暢的語言來成功表述自己的思想。這種狀況對于他們將來畢業走向社會 ,走進工作單位都會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中職生如何提高自己的人際溝通能力呢?

1 克服羞怯心理

中職生由于過去交往范圍較窄,與陌生人接觸較少,在與人溝通時常會緊張,結果變得手足無措,想說的說不出,該講的講不清,讓人著急。特別是在大眾場合,情況更糟。記得班上的第一次班會,讓同學們依次上臺作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結果很多同學站在講臺上,低著頭,手不知往哪兒放,聲音小得象蚊子,效果自然很差。其實害羞與膽怯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但它卻實實在在是一道阻礙溝通進行的障礙。要克服羞怯心理,只有在交往中不斷鍛煉自己,樹立自信心。中職學生可以利用在學校的機會,多與同學和老師廣泛交往,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來提高自己的膽量。另外很多學校都有班團活動,在班團活動中,應該珍惜每一次機會,主動發言,大膽表現自己,破除自己的羞怯心理。

2 注意場合,把握氣氛

我們常說“話要分場合”。原因是在不同場合中,有不同的氣氛。我們在這些場合之中與人溝通,就應該注意無論是言談內容或語言表達方式,都應該與場合氣氛保持一致。如參加開業慶典,你談論的卻是破產倒閉的事情,肯定讓人討厭。在探望病人時,切忌談論死亡。在莊重嚴肅的場合,就不能表現你的風趣與幽默。總之在與人溝通之前,我們隨時應該考慮言談的內容、方式是否與交往場合氣氛相適。

3 巧選話題,扣開話門

話題是指談話的主題,它的選擇很重要。我們常說“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這主要取決于話題的選擇。在生活中,我們與熟悉的人溝通,由于彼此了解,很容易找到共同的話題,而在與陌生人溝通中,話題的選擇則相對較難。選擇話題的基本原則是:試探了解,尋找共同點。一般我們可以首先談論一些大家都熟悉的普通話題,如:最近的熱門新聞,體育賽事,文藝,天氣情況,旅游,服裝等。在交談中通過不斷聽、觀察來了解,推測對方。比如對方的籍貫、職業、學識、經歷、愛好等,然后不斷深入,尋找到雙方的興奮點。這是與陌生人溝通中最關鍵的一點,當然也是最難的一點。另外,我們也應該注意,有些話題是不宜選擇的。如:你完全不懂的,你自己不感興趣的,別人的隱私,自己與別人的恩怨,自己的成功經歷等。

4 區別對象,因人而異

在與人溝通時,由于溝通對象不同,其民族、年齡、性別、職業、文化程度及修養也不盡相同。因此,我們所談論的話題、具體語言表達方式等都應該因人而異。如溝通對象的文化素質較低,我們就不要談論較深的專業話題,語言表達盡量淺顯易懂。對文化素質較高甚至專業人員,則可更多使用書面語言、專業術語。這里還要考慮雙方的關系。跟長輩領導溝通應當莊重尊敬,謙虛謹慎。與同輩交談可以無拘無束,自由隨便。對女士切忌輕浮。對不同民族、不同的人,應尊重其、風俗習慣,而不能妄加評論。

5 注意傾聽,善于觀察

溝通的過程,是說與聽的雙向互動過程。然而,我們往往重視說而忽略了聽。其實,在溝通過程中,說與聽是同等重要的。溝通中的聽有兩大作用:一是可以了解對方,指導和調整溝通,完成雙向互動。二是可以體現對對方的充分重視與尊重。在傾聽中要求作到“三個到”,即“耳到,眼到,心到”。也就是說在傾聽別人談話時,只是用耳朵認真聽是不夠的,目光要專注地望著對方面部,同時用心記憶,分析。在溝通中,由于信息并非單純通過聲音傳遞,所以一個成功的溝通者還應該善于觀察。從對方的面部表情、體態動作中去獲取信息,分析對方的心理反應。這里要求我們懂得一些基本的體態語言,如在交談中對方不停搓手,表示緊張焦;眨眼是說謊的常見反應。將各渠道獲取的信息綜合起來,準確地把握溝通對象,就能夠指導溝通的繼續進行。

6 語言文明,簡潔準確

我們有些同學,由于平時不太注意,經常愛講臟話,這在溝通中讓人反感,會給別人留下粗俗、素質差的印象。所以我們平時就應該注意用語文明,不講臟話、粗話,多使用禮貌用語,爭取在交往中給對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同時,我們還應該講求語言的簡潔、準確。美國哈佛大學語言學家齊夫根據他對語言的研究,總結出著名的“齊夫定律”。在言語溝通中,說話者只用一個詞來表達一個概念最省力,聽者也用一個詞來理解最省力。這就要求語言應盡可能簡潔。并要求保證準確,少使用模疑兩可的詞語,更不要詞不達意,讓人誤會。

7 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在溝通能力中,表達能力其實只是一個方面,綜合素質則是內在基礎。我們常用“茶壺裝湯圓”來比喻不善表達的人。但如果根本沒湯圓,任你用什么容器裝也是倒不出的。實際上一個人的談吐是他道德品質、學識水平等綜合素質的全面反映。要真正提高溝通能力必先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這樣與人溝通,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并能成功適應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交往者。

實踐證明,中職生在溝通中的障礙,不僅影響人格的發展,而且制約他們對知識的領悟和把握,更會對他們將來的就業和發展帶來負面作用。因此,作為一名中職學生應該充分珍惜和利用學校的機會,努力提高自己的人際溝通能力。

篇(8)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150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7-3640-02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很有可能會出現一些心血管系統方面的疾病,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心血管的組織結構發生變化,無法維持原有的正常機能,對于外界可導致疾病的因素無法有效地抵御,同時再加上對身體內部各個系統正常狀態的破壞,對于老齡人口而言是極大的生命健康威脅。當人類慢慢變老之后,身體內部所有器官的功能都開始衰退老化,同時不充足的睡眠以及不健康的飲食等等都會造成心血管承受越來越多的壓力,最終導致心血管心痛疾病的發生。

1導致老年人發生心血管系統疾病的原因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項機能都無法維持原有的健康水平,器官功能逐漸衰退,因此容易發生心血管系統的疾病。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心血管的組織結構發生變化,無法維持原有的正常機能,對于外界可導致疾病的因素無法有效地抵御,同時再加上對身體內部各個系統正常狀態的破壞,對于老齡人口而言是極大的生命健康威脅。

當人類慢慢變老之后,身體內部所有器官的功能都開始衰退老化,同時不充足的睡眠以及不健康的飲食等等都會造成心血管承受越來越多的壓力,心臟的功能衰退,最為突出的是在心臟的內部組織,表現為心臟內部肌肉細胞老化,組織結構發生改變,從而造成心臟局部出現硬化的情況,抑制了心臟原有的健康機能,導致供血不足,因此血壓也會在此影響下逐漸的變高。

動脈的硬化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病理之一。當動脈硬化達到一定程度時便會造成人體出現心血管系統疾病,一般包括心臟病、心肌梗塞等。在動脈血管剛開始出現硬化的時候,往往有顯著的特征,這個時期人體內就會有斑塊慢慢的累積附著到血管壁上,時間久了便會導致這些斑塊越積越多,是血管內的血液無法正常流通,影響血液循環,從而導致老年人心血管系統疾病的發生。

2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主要癥狀以及治療措施

2.1主要癥狀心血管系統疾病是老齡人群中常發的疾病,通常包括高血脂、高血壓以及冠心病等疾病類型。這里我們提到的高血脂是說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血液中的膽固醇極易升高所造成的血液中脂類含量增多。而高血壓一般表現為人體內的血液收縮壓上升,這樣一來舒張壓便會受到影響,出現一定程度的降低,如果一個人的脈壓差很大,那么便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后果,甚至出現各種并發癥;冠心病一般情況下是因為冠狀動脈出現硬化而發生的心臟疾病,通常情況下有兩種類型,即心絞痛以及心肌梗死,出現心絞痛是因為心肌供氧不足以及血液流通不暢。一旦老年人出現心血管系統疾病,通常會有顯著的特征,相較于常人,這類患者表現為脾氣暴躁,易嬌易怒,偏激等性格特點,并且因為精神狀態的不佳以及治療過程的煎熬,最終導致出現自暴自棄的情況。

2.2治療措施在對心血管系統疾病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根據老年人身體機能的特點,我們選取的最佳降壓藥為通道阻滯藥物,這類藥物的作用機理一般是通過阻滯通道來達到降低血壓的功效,這類藥物尤其適合收縮壓上升導致高血壓的患者,使用這類藥物可以有效的治療及避免因為血壓下降而導致的腦中風。市面上常見的此類藥物有鎂心力以及絡活喜等等。其次,我們選擇的降壓藥為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這類藥物能夠有效的治療及避免舒張壓以及收縮壓下降,尤其適合因高血壓出現心力衰竭并發癥的患者。這類藥物能夠緩解心功能下降的問題,提升心臟供血功能,使心臟所受到的阻力降低,從而達到提高心衰竭患者的生命健康質量的功效,市面上常見的此類藥物有卡托普利以及依那普利等等。再者,我們選擇的降壓藥物為利尿劑,這類藥物在治療高血壓中屬于基礎類用藥,表現為治療效果良好,以及價格較低等,適應大部分的高血壓患者服用。這類藥物最主要的功效是可以緩解服用上述降壓藥物所導致的浮腫問題,同時可以在其他藥物的藥理基礎上發揮出更強的療效。不管選擇哪一種降壓藥,有效地降低血壓并維持在一個正常范圍是最基礎的治療理念。

3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防治措施

老年人心血管病的預防指控制危險因素而從根本上防止或減少疾病的發生。對已患病者,采取預防措施,以防止或減少心血管病的發展或急性復發。應采用綜合措施,合理的膳食結構是預防高血壓、腦卒中與冠心病及其它疾病的重要基礎。控制膳食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仍過高者,要考慮用藥治療,但應嚴格掌握指征。控制吸煙、飲酒:吸煙和多飲酒都是損害健康的不良習慣,吸煙尤其是全世界心血管病和其它慢性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預防高血壓的主要措施有控制肥胖、限制食鹽量和不飲或少飲酒,體重的控制要靠節制飲食及足夠的體力活動。這些預防措施也可有效地用于治療高血壓,對不少輕型高血壓可免除用藥,對中度以上的高血壓可作為輔助療法減少高血壓藥物的用量和副作用。對已病患者的措施包括對危險因素的糾正及針對性藥物應用,如急性心肌梗塞后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或其它抗血小板藥物。

4結語

近年來,對心血管疾病發病機制的研究和防治措施的研究都有很大的進展。但是,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尚存在不少問題,特別是不能很好地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預后。因此,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必須改變策略,要從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和治療學的研究,切實做好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保健及防治工作。

參考文獻

[1]李凌云.關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之高血壓術中的麻醉處理[J].中外醫療,2011,(20):42-44.

[2]朱寧.導言:老年人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控制策略[J].醫學與哲學,2012,(02):7.

篇(9)

學習劉義權同志個人事跡心得體會

當前,全國檔案系統“學時代楷模劉義權、在本職崗位作貢獻”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劉義權同志38年忠于職守、持之以恒,高度負責、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忘我工作的先進事跡深深打動和震撼了我,他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愛崗敬業的新篇章,鑄就了愛崗敬業的新精神,成為在平凡崗位上創造非凡業績的先進戰士,成為全國檔案戰線的優秀楷模,成為模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時代先鋒。身為同行,他的先進事跡,對于我們有著更特別的感召力和說服力,是我們學習的最好榜樣。

檔案工作是一項平凡的工作,一項默默無聞的工作;但又是一項守望輝煌、傳承歷史、繼往開來的工作。因此,我們要以劉義權同志為榜樣,以劉義權同志為代表的先進檔案工作者所鑄就的敬業精神為指導,堅定理想信念,樹立獻身檔案事業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本職崗位,腳踏實地、恪盡職守、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從平凡的工作做起,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力求干一行愛一行、干一行專一行,在“建立覆蓋人民群眾的檔案資源體系、建立方便人民群眾的檔案利用體系”的偉大進程中積極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績,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推進全區檔案事業的創新和發展。

檔案部門是區委、政府的窗口部門,平時經常要與老百姓直接打交道,通過與劉義權同志的先進事跡相對照,自己充分認識到,必須徹底轉變以前一些模糊的觀念,增強服務意識、大局意識、進取意識和責任意識,工作中做到踏踏實實、認真負責、精益求精,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做最好的工作,用最好的服務為領導排憂解難。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問題,站在全區發展大局的高度思考工作,積極創新,使檔案工作更好地為經濟發展服務,努力為和諧沙坪壩建設多做貢獻。對待社會大眾,要時刻把自己放在人民公仆的位置上,時時、事事、處處做好換位思考,照好鏡子,找準差距,扎扎實實地從日常工作的一點一滴做起。

作為一名領導干部,我將把學習劉義權同志的先進精神貫穿到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學有所得,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以愛崗敬業、認真奉獻、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牢記檔案工作者“對歷史負責、為現實服務、替未來著想”的崗位使命,進一步加強責任心、加強愛崗意識,努力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績,以實際行動為檔案事業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篇(10)

為了貫徹黨的十三大關于加快和深化改革的精神,適應勞動制度改革的需要,現對技工學校畢業生分配問題特作如下通知:

一、從一九八八年起,技工學校按照國家勞動計劃招收新生時,在招生簡章中要明確宣布學生畢業后當工人的實行勞動合同制,當生產實習指導教師的實行聘任制。

上一篇: 保險公司經營與管理 下一篇: 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州市| 花莲县| 阜新| 龙井市| 淮安市| 霞浦县| 砀山县| 上犹县| 镇安县| 镇江市| 凤翔县| 揭东县| 兴国县| 鹿泉市| 合作市| 云南省| 永安市| 沧源| 基隆市| 临夏市| 弥勒县| 华容县| 上高县| 玛曲县| 克东县| 资中县| 宁都县| 若尔盖县| 河南省| 农安县| 荣昌县| 兴国县| 内江市| 邯郸县| 许昌县| 崇礼县| 平和县| 巴中市| 闵行区| 西畴县| 全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