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30 06:42:5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新聞工作者年終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為了提高政治素質,我要求自已做到:在思想上和政治上與黨保持一致,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我認為,記者講政治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堅持社會主義方向,還要做到正確宣傳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加強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重視政治理論學習。
記者心理素質包括:好奇心理、競爭意識、冒險精神和堅強的意志。這些心理素質是成為一名記者的必備條件。所以,我始終不忘提高自已的心理素質。
作為一名攝像記者,光有較強的政治和心理素質還遠遠不夠,更要有過硬的業務素質。于是,我常常利用工作之余尋找各種與業務有關的資料,如《新聞學理論》、《采訪寫作的方法與技巧》等專業書籍,并不斷對這些材料進行分析研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還堅持每天認真觀看各大電視臺的新聞欄目,邊學邊實踐,使自已學到的每一點先進技術都落到實處。
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我還不斷加強自身修養,使自已努力做到:重事實,講真話,主持正義,堅持真理;報道內容健康,有益社會進步;講究文德,反對以稿謀私;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思想侵蝕;處理好與同事間的關系等。
二、敢于吃苦,勇于實踐。
新聞工作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缺乏對社會的基本了解的人是沒有資格做一名優秀的新聞人的,記者必須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深入生活。同樣一個新聞題材,有的記者拍得有聲有色,有的記者卻拍的枯燥乏味,根本原因就在于是否真正深入實際、深 入生活、深 入群眾。“實踐出真知”、“涉淺水者得魚蝦,涉深水者得蛟龍”,就是這個道理,一些影響面大、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新聞作品,都 是作者投身于火熱的社會生活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新聞素材,進行了艱苦的調查研究和思考分析才完成的。因此,我要求自已做到“三勤”、“兩不怕”,即“腦勤、腿勤、耳勤”和“不怕苦,不怕累”。對得到的新聞素材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直到捕捉到有價值的新聞內容為止。
三、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春天,是我們臺管理機制改善的春天,改變了我臺以往等新聞、派新聞的被動局面,給所有人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平等競爭、平等提高的良好機會。今年八月份,我代表鎮婦聯參加了市婦聯、市建設局聯合舉辦的“建設杯學長霞做時代女性”演講比賽,并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為我鎮和臺里爭得了榮譽。同時,也提高了我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通過學任長霞,我認識到只有樹立優良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才能做一名稱職的記者,任長霞精神不僅作為一句口號,更作為一種信念滲透到我的頭腦中,所以也是我收獲最多的一年。
今年五月,我經過拍攝、收集了大量鏡頭和資料,精心策劃了《我鎮非公企業工會工作開展有聲有色》的系列報道,為我鎮非公企業工作發展提供了翔實的材料,得到了許多企業的好評,也為我鎮經濟建設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有些人把工作當作事業,有些人則把事業當作了工作!這里面的微妙我想就是:事業是擁有一種前赴后繼的理想的載體,他是所從事人員的夢想和追求,是需要用自己的心血呵護備至的。而工作就是飯碗!
海巖從進入新聞媒體工作之時,總會在年終總結時寫上:為自己摯愛的新聞事業努力奮斗!海巖為此諾言身體力行,盡其所能的向前沖。一晃十六載匆匆而過,平添了許多的銀絲白發,卻終究沒有看見自己熱愛的事業走向高速向前的發展軌道,卻被一再告知:這就是工作。看著曾經和自己一樣熱血沸騰的青年們迷失在KTV和火紅的酒水中時,海巖真的很心痛……
……
不知道這算不算文化事業轉型期的迷惑,可是,海巖認為即便是丟了什么,我們還是不應該丟了抱負和追求!
……
海巖現在的工作是:電視少兒頻道。私下認為現在我們國家重構青少年思想教育結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急需全面展開。少年強則國強!這方面的工作我們做的不是太多而是遠遠不夠多啊~而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我們拋開眼前利益能為此做些什么呢?其實,可做的東西實在很多,就是做不做和值不值的問題了!
……
海巖所在部門的上半年工作總結:
一完成頻道今年的兩件大事
1、與全國十二省市共同錄制完成“神州童慶”少兒春晚,并于2月4日晚18:05(大年三十)在少兒頻道播出。
2、與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共青團省委、省婦聯、少工委、蘭州市教育局共同完成甘肅省慶六一大型主題活動“奔向新時代 爭當好少年”,5月31日下午進行現場錄制,連續加班制作于6月1日當天完成實況轉播。
二、幾項大的社會活動
1、與總臺智誠同輝攜手完成走進社區的四次大型活動,從安寧區到城關區,從社區到西部歡樂園都圓滿完成預定計劃,并達到預期宣傳效果。
2、完成省委宣傳部下達、廣電總臺布置的有關“倡導綠色生活 培育低碳一族”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有關報道及由總臺布置的“2012年全省大學生大專辯論會”等等的宣傳報道工作;
3、在春節來臨之前,舉辦了“大益杯”迎新春少兒才藝展示活動。
三、完成自辦欄目《風鈴》、《快樂島》的常規制作和播出
1、《風鈴》制作播出了86期新節目(1-5月)。
2、《快樂島》制作播出了103期新節目(1-6月)。
四、常規節目《風鈴》、《快樂島》根據收視率狀況,幾次推新小板塊
1、《風鈴》節目率先推出新板塊“今天表揚誰”,針對0-7歲的兒童推出。
2、《快樂島》節目跟進推出“嘀哩咕嚕”小板塊,面對中小學生的信息板塊節目。
五、完成頻道制作設備的升級、擴容工作及頻道資產清查配合工作
1、于2012年3月初完成頻道制作設備的升級、擴容工作,以適應自制節目的改進更新。
新聞策劃的作用
新聞的深度和廣度得到極大開掘。策劃,是建立在提前介入、精心準備基礎之上的,可以集中眾多編輯記者的智慧,站在宏觀的高度,從不同角度去觀察、分析、判斷新發現的新聞素材,理出清晰的采訪思路,選準最佳的采訪切入點,提煉深刻的主題,使新聞報道更具典型性、廣泛性和普遍性。
1995年,一個名叫楊紅偉的高考學生來到新鄉電視臺,反映他的高考成績高出重點大學分數線30多分,卻因相貌丑陋而被大學拒之門外。接待他的記者覺得這個題目不是市級電視臺所能做的,想放棄這個選題。但筆者卻敏銳地發現這個看似簡單的求學難題,卻蘊藏著我國高考制度到底是“選才還是選美”這一重大主題。筆者一方面派記者對事態的發展跟蹤采訪,一方面和中央電視臺取得聯系。經過反復推敲,精心策劃,我們最終以《相貌丑能否上大學》為題,在中央電視臺《新聞30分》連續報道了此事。此報道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不僅圓了楊紅偉的大學夢,還在全國掀起了為殘疾貌丑考生維權的熱潮。此節目還榮獲了河南省好新聞二等獎。
策劃成功的新聞,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一支奇兵。我們有太多的新聞報道,因為缺乏成功的策劃,沒能挖掘出蘊藏在新聞事實背后的價值和內涵,報道流于形式,從而成為很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表揚信”、“批評信”,或者“年終總結”。事實上,如果插上策劃的翅膀,新聞本身也是生產力。
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化,我國的經濟領域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中央關于促進中西部崛起重大戰略的實施,以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的經濟增長方式的深刻變化,沿海地區產業梯度轉移深度和廣度的不斷擴大……這些變化,為中西部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作為新聞工作者,如果能站在發展的前沿去深刻領悟中央的經濟政策,認真策劃經濟報道,緊緊抓住經濟發展和新聞導向的結合點,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去采寫經濟報道,其報道往往會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一支奇兵。
新鄉市過去是河南省的建材基地,大大小小幾百家水泥廠,不僅給新鄉帶來了嚴重的污染,還嚴重影響了新鄉的投資環境,此事引起了新鄉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在這個背景下,新鄉電視合新鄉市環保局,多次策劃對違規水泥廠、碎石場進行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的批評報道,最后促使各縣市區政府痛下決心,關閉了78家水泥企業和175家碎石企業。環境的大幅度改善,為新鄉成為“外商眼中河南最佳投資城市”稱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6年,新鄉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全市新批外商投資企業53家,總投資近5億美元,位居全省前列。新鄉的經濟,有了脫胎換骨的發展。
策劃成功的新聞,是幫扶弱勢群體的一支尖兵。下崗職工就業難、特困家庭看病難、貧困大學生上學難、農民工子女就學難等社會熱點、難點,一直是影響社會和諧發展的難題,而這些問題又大量以新聞線索的形式被反映到新聞單位。近幾年來,新鄉電視臺就探索出一條策劃先行、新聞聯動、社會化運作籌集資金的新聞扶貧之路。
2007年,新鄉電視臺就成功策劃了《用愛溫暖生命》、《希望與你同行》、《手拉手》等新聞扶貧活動。通過精心策劃,周密采訪,編輯記者把特困群眾、貧困大學生以及農民工子女的生活原生態拍攝得淋漓盡致,然后安排在各個頻道、多個欄目中播出,社會反應十分強烈,在觀眾中引發起扶貧的熱潮。與此同時,新鄉電視臺又派編輯記者走進企業、走進醫院,以新聞策劃的方式引導企業和醫院積極參與扶貧活動,這樣既可以募集更多的資金,也可以樹立企業、醫院的良好形象,相關單位參與的積極性都很高。由于策劃到位,幾次新聞扶貧活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共募集資金200多萬元,幫助200多位貧困學生圓了求學夢,幫助50多位貧困病人解決了看病難的問題。
新聞策劃須避免的誤區
謹防“閉門造車”。策劃先于新聞,它離不開想象和推理,但這種想象和推理必須遵循新聞真實性的原則,不能為了增強策劃效果而憑空想象,閉門造車。這樣做的話,還會鬧出畝產幾十萬斤的新聞笑話。
謹防新聞“策劃秀”。策劃也要牢記“三貼近”原則,不能為了追求轟動效應,或者為了媒體乃至個人的利益而放棄原則,移花接木,制造新聞。
謹防新聞功利化。如今,基層單位的同志特別害怕某些媒體的所謂“策劃”,究其原因,都離不開一個“錢”字。有的記者打著為基層單位策劃正面報道的幌子,實質上是索取錢財;有的記者提前“策劃”對基層單位進行曝光,然后又暗示出錢可以不曝光而索取錢財。這些行為,嚴重損害了新聞工作者的形象,必須嚴加制止。
新聞策劃的要點
新聞策劃要“站得高”。要想做好新聞策劃,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悟中央的政策和精神,認真分析發生在身邊的新聞事件,把中央的“大政策”和身邊的“小事件”巧妙地結合起來,以小見大。只有這樣,地方媒體才有可能采制出精品來。
新聞策劃要“看得遠”。領先一步,搶占先機,是新聞策劃成功的關鍵。我們要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有前瞻性,正所謂“看得遠”。
策劃要有前瞻性。記者必須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新聞敏感,要準確把握社會的熱點、難點,要密切聯系群眾,全天候、多渠道地獲取各種信息,透過現象看本質。在此基礎上,我們就可以用超前的思維、獨特的創意,策劃出“出奇制勝”的新聞來。
新聞策劃要“跟得上”。新聞策劃一個重要的理念就是“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要摒棄一切與時展相悖的舊觀念、舊理論、舊做法,發現新時代不斷涌現出的新事物、新規律、新屬性。通過策劃,我們的新聞報道要緊緊跟上時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