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內蒙古社會科學院
主辦單位:內蒙古社會科學院
國際刊號:1007-8452
復合影響因子:--
--國內刊號:15-1167/C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1980年
綜合影響因子:--
《蒙古學信息》雜志創刊于1980年,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雜志始終秉持著緊跟學術前沿、緊貼讀者的原則,堅持指導性與實用性相結合。作為一本專注于蒙古學研究的學術期刊,不僅在學科內容上涵蓋了蒙古族歷史、語言、文學、藝術、宗教、民俗等多個領域,而且在學術交流和信息傳遞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該雜志通過開設多種欄目,不僅發布了大量的學術論文和研究成果,還為讀者提供了學術動態、研究綜述、文獻評述等多方面的信息。
學術綜述欄目是雜志的一大特色。該欄目定期對蒙古學領域的研究進展進行總結和評述,幫助讀者把握學科發展的脈絡。通過對近年來蒙古學研究的熱點問題和研究成果的梳理,學術綜述欄目為研究者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資料,促進了學術交流和知識更新。這些綜述文章不僅涵蓋了傳統的蒙古學研究領域,還關注了新興的研究方向,如蒙古族與全球化、環境變遷等議題,展現了蒙古學研究的廣泛性和深度。
文獻評述欄目則關注蒙古學領域的重要出版物。在這個欄目中,編輯們會對近期出版的蒙古學相關書籍、論文集進行介紹和評價,為讀者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學術資源。通過對這些文獻的分析和評價,讀者可以了解到當前學術界的研究動態和學術前沿,為自己的研究工作提供指導和啟發。除了學術綜述和文獻評述,它還開設了學術討論欄目,為學者提供了一個討論和辯論的平臺。在這個欄目中,學者們可以就某一具體問題或研究成果展開討論,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批評。這種學術討論的形式有助于激發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推動蒙古學研究的深入發展。通過這些討論,讀者可以了解到不同學者的觀點和研究方法,拓寬自己的學術視野。
(1)凡經本刊采用的稿件,即視為作者同意授權本刊對其圖文作品行使網絡傳播、圖書出版等再使用權利。如不同意此項約定,請來稿時注明。
(2)中文題名一般以20 個漢字以內為宜,最好不設副標題,一般不用標點符號,盡量不使用縮略語。
(3)引言作為論文的開場白,應以簡短的篇幅介紹論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對相關領域內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進行簡要的概括。
(4)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獻出現的先后順序連續編碼,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并上標。
(5)論文如果是基金項目、國家、省部級教育教學科研立項課題成果,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上述立項的成果,需在文章標題右上角插入腳注,并在腳注中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
(6)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2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7)論文一旦刊出,作者要承擔文章內容及其影響的責任。有多個署名作者的文稿,第一作者是直接責任者;如果第一作者不具備承擔文責的資歷或能力,應將其指導教師或課題負責人列為通訊作者,并承擔相應的責任。
(8)每圖應有圖序、圖題、圖注和圖身。圖中的物理量用符號表示并注明單位。圖序、圖題、圖注以及所用的名詞、術語要與正文一致。
(9)注釋:對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說明,請一律用尾注。按文中引用順序排列,序號為:①②③……格式為:序號、著者、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時間、在原文獻中的位置。
(10)首頁中還應包括基金項目、作者簡介和謝辭等。請勿一稿多投。作者投稿時請自留底稿,本刊不退稿,3個月內若未接到錄用信息,作者可自行處理。
蒙古學信息是一本由內蒙古社會科學院主辦的季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呼和浩特市大學東路19號,郵編:10010。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