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生物圈》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卷首語、詩意的鄉村生活篇、直面問題促發展篇、傳統種質資源保護篇、創新與發展篇、保護與發展篇、鄉村文化多樣性篇、提升鄉村旅游文化價值篇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環境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環境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人與生物圈》雜志投稿要求
(1)如稿件以前已有回復意見,請將以往郵件一并附上。
(2)來稿內容包括(按順序):題目、作者姓名、工作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參考文獻、作者簡介;作者詳細通訊地址、郵編、聯系電話及電子郵件地址。
(3)一級標題用一、二、三、等編號,二級標題用(一)(二)(三)等編號,三級標題用1.2.3.等編號,四級標題用(1)(2)(3)等編號。
(4)稿件注釋著作類包括作者、著作名稱、出版社、出版時間、頁碼;古文獻可在作者前加時代;譯著可在作者前加國別;論文類包括作者、論文名稱、期刊號。來稿請一律采用尾注形式。
(5)參考文獻:僅限于作者親閱的主要文獻,依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
《人與生物圈》雜志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和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99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009-1661,國內刊號CN為11-4408/Q,該雜志級別為部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人與生物圈雜志數據統計
人與生物圈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
在收錄方面,《人與生物圈》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環境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環境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人與生物圈雜志發文分析
人與生物圈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科學院 | 199 | 生物多樣性;生態;植物;保護區;生態系統 |
新華通訊社 | 30 | 生態;保護區;生態文明;地球;絲綢之路 |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 29 | 生物多樣性;保護區;植物;人與生物圈計劃;生物圈 |
北京林業大學 | 25 | 動物;保護區;自然保護;自然保護區;植物 |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 | 22 | 植物;生態系統;精靈;干旱;生態 |
廈門大學 | 20 | 生態;文學;植物;人類學;攝影 |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 14 | 植物;生物多樣性;雨林;植物多樣性;植物園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14 | 生物圈;人與生物圈計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科文組織... |
《人與生物圈》編輯部 | 14 | 管水;鄉村;鄉村旅游;旅游;節水 |
中國農業大學 | 12 | 農業;生態;保護區;永續利用;有機廢棄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