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跨學科翻譯研究》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外譯中研究、翻譯史研究、特稿、翻譯家訪談、口譯教學研究、中譯外研究、兒童文學翻譯研究、學術動態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文學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文學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亞太跨學科翻譯研究》雜志投稿要求
(1)論文刊出后,該文不得以同種文字在其他期刊或其他公開出版物(含紙質、光盤、網絡等各種介質、媒體)上再次發表,匯編個人作品(含網頁)或文集需要使用該文及其版式須注明出處。
(2)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排列于正文后;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個位對齊,并用加方括號表示,如[1],[2],…,以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格式一致。
(3)稿件篇名(題目)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內容,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規則,并控制在20個字以內。
(4)注釋采用頁下注(腳注)的方式。頁下注(腳注)中引證文獻標注項目一般規則為:中文文章名、刊物名、書名、報紙名等用書名號標注;英文中,文章名用雙引號標注,書名以及刊物名用斜體標注。
(5)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單位(大小單位都要寫清,如:安徽大學外語學院)及所在省市、郵編,職稱或學位。
(6)來稿請附中英文對照的摘要(300~500字左右),客觀真實地反映論文的內容;關鍵詞用5~8個反映文章的主要內容。
(7)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8)論文應符合該雜志的辦刊宗旨和欄目設置,關注翻譯學、語言學、文學、文化學等領域的交叉研究,鼓勵跨學科的對話和合作,探索翻譯過程中的語言、文化、社會等因素的交互作用。
(9)論文應符合該雜志的格式要求,包括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等部分,格式不正確將影響論文的錄用和發表。
(10)論文應符合學術規范,遵守學術道德,不得抄襲、剽竊他人成果,論文應具有創新性和實用性。
《亞太跨學科翻譯研究》雜志是由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亞太地區翻譯與跨文化論壇;清華大學翻譯與跨學科研究中心主管和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廣西大學;亞太地區翻譯與跨文化論壇;清華大學翻譯與跨學科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2015年,該雜志級別為部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
在收錄方面,《亞太跨學科翻譯研究》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文學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文學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