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7 14:55:5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鄉鎮衛生院醫生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抽取2013年10-12月接受湖南省衛生廳統一舉辦的“湖南省鄉鎮衛生院醫生培訓班”醫生206名(每家衛生院1名),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
1.2調查表設計
本課題組通過查閱大量文獻,在經過5位相關專家(3位教授、2位副教授)論證后,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其內容主要包括三部分:①醫生基本信息,包括年齡、性別、職稱、學歷、學習背景;②中醫藥知識知曉率調查,題目為閉合式,共10個題目,內容主要涉及中醫藥基本知識,如中醫藏象、五行、八綱辨證、六、辨時給藥、中醫養生等知識,答對賦分為“1”,答錯或不答賦分為“0”,超過2個題目未回答者視為無效問卷,滿分為10分;③中藥及中醫適宜技術的應用及需求情況,內容包括中藥及中醫適宜技術的應用情況、迫切需要學習的中醫適宜技術等。調查均采用封閉式提問,調查前進行預調查,一般10min可完成答卷,根據預調查反饋的信息,調整問題后,Cronbach'sα系數為0.84。
1.3調查方法
調查前,統一培訓10名調查員,根據每期鄉鎮衛生院醫生培訓人數的50%隨機現場發放問卷,以無記名方式,當場填寫并檢查后回收;若發現未填寫或缺項,則當場要求補填。共調查4期,每期調查人數分別為49、51、53、53名,共發放問卷206份,回收有效問卷206份,有效回收率100%。10d后隨機抽取15位鄉鎮衛生院醫生重測,重測信度為0.86。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統計、秩和檢驗等統計方法,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中醫藥知識知曉率
鄉鎮衛生院醫生中醫藥知識知曉率(答對的題數/總題數)為63.83%,其年齡、性別、學歷、職稱均對中醫藥知識知曉率的影響無差異(P>0.05),但其學習背景對中醫藥知識知曉率的影響有差異。
2.2中藥及中醫適宜技術應用情況
鄉鎮衛生院醫生中藥及中醫適宜技術應用情況不容樂觀,僅有20.39%的醫生經常采用中藥治療疾病,不足20%的醫生經常使用中醫適宜技術治療疾病。
2.3迫切需要學習的中醫適宜技術
不同醫生對中醫適宜技術的需求不一,大多數醫生希望學習針灸、推拿、敷貼、拔火罐、刮痧等操作協助治療疾病,96.60%的鄉鎮衛生院醫生希望學習一種或多種中醫適宜技術來幫助診療疾病。
3問題與對策
《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強調要開展鄉村醫生中醫藥知識和技能培訓,但本調查發現,湖南省鄉鎮衛生院中醫院校畢業的醫生僅占21.84%,接受過西學中培訓的醫生為18.45%,說明中醫培訓及中醫繼續教育的范圍太窄。本次調查發現,鄉鎮衛生院醫生具有“四低”特征,即低學歷、低職稱、低中醫藥知識知曉率、低中藥和中醫適宜技術使用率。學歷和職稱是反映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能力的指標之一,本次調查的206名醫生中,81.55%的醫生學歷為中專和大專,90.29%的醫生職稱為助理醫師和醫師,這與同類調查的數據較為接近。另外,鄉鎮衛生院醫生中醫藥知識知曉率僅為63.83%,且具有中醫背景的醫生中醫藥知識知曉率要高,由此可見中醫院校教育及中醫繼續教育的重要性。在低中醫藥知識知曉率的前提下,僅有少部分人經常采用中藥及中醫適宜技術治療疾病。眾所周知,中醫適宜技術在治療疾病方面不僅能夠節省醫療費用,且不良反應小,療效顯著。臨床研究表明,中醫適宜技術不僅可以配合西藥較迅速、較長時間地控制血壓,還能明顯改善高血壓患者不適癥狀。因此,不少鄉鎮衛生院醫生希望學習一種或多種中醫適宜技術以幫助診療疾病?;卩l鎮衛生院醫生的“四低”特征及鄉鎮衛生院醫生迫切希望學習中醫適宜技術的情況,建議衛生主管部門為鄉鎮衛生院醫生提供中醫繼續教育的機會,使鄉鎮衛生院醫生提高學歷、職稱、中醫藥知識知曉率、中藥和中醫適宜技術使用率,達到提高臨床治療水平和降低基層醫療費用的目的。為此,筆者認為可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
3.1開展網絡遠程教育及對口援助,拓寬中醫藥繼續教育的渠道
目前,我國常用的中醫藥繼續教育渠道為各類研修班、學習班、學術講座、學術交流及脫產進修等,但我國鄉鎮衛生院醫生數量少、日常工作繁重,加之高昂的培訓費用等,導致大部分鄉鎮衛生院醫生無法離崗學習,進而影響中醫繼續教育的開展。而網絡遠程教育可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使鄉鎮衛生院醫生可隨時隨地學習,能有效幫助其提升學歷和職稱,提高中醫藥知識知曉率,并可節省費用。另外,衛生主管部門可指定省、市中醫院對口援助縣中醫院及鄉鎮衛生院,定期選派中醫藥專家赴基層講學,安排中醫骨干到基層歷練并指導縣中醫院及鄉鎮衛生院在中醫適宜技術開展中遇到的問題。
3.2合理選擇中醫藥繼續教育內容
根據鄉鎮衛生院醫生呈“四低”的特征和迫切希望學習中醫適宜技術的現實狀況,在進行鄉鎮衛生院中醫繼續教育時,應首先夯實鄉鎮衛生院醫生的中醫基礎理論及基本知識,再開始加強中醫適宜技術(針灸、推拿、刮痧、火罐等)的培訓,以實際滿足鄉鎮衛生院醫生的迫切需要。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2-0225-01
前言 我國是一個 “農業大國”,按全國人口十三億計算,我國農民人口數量就占十億左右[2]。這么龐大一個群體,國家采取積極的保障政策,讓縣級以上大醫院的醫療資源不間斷的下鄉巡診和指導鄉鎮衛生院臨床醫生提高診療技術,對保障廣大農村居民的身體健康起到了極大的作用。隨著我國新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建立,患者在鄉、村級醫療機構就診的人數有所增加?,F階段國家雖然投入大量資金改善了鄉、村級醫療機構的門診、病房條件等硬件設施,但同時還存在設備不足,衛生院發展不穩定,缺乏明確的政策依據和具體要求,鄉鎮衛生院臨床醫生素質偏低、鄉鎮醫生隊伍素質差,管理操作不規范,缺乏保障與激勵措施,醫療行為規范、藥品的使用以及購進隨意性大等[3]。筆者認為,建立健全鄉鎮衛生院臨床醫生教育培訓政策可促進鄉鎮醫生素質的改善,有利于提高鄉鎮醫生的服務水平,對充分發揮鄉鎮衛生院的功能,推動鄉鎮衛生院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要搞好鄉鎮衛生院衛生工作必須重視和加強鄉鎮衛生院臨床醫生的培養,必須做好如下工作[4]。
1 國家要加大對鄉鎮醫生的培訓
鼓勵地、市級衛生學校和有條件的縣級衛校多為農村培養一些留得住,能在農村扎根的初級鄉鎮醫生,逐步提高農村醫生的專業水平,力爭在十二五期間達到所有在農村從醫人員都有相應的學歷。
2 建立臨床醫生培訓基地
縣級醫療除承擔為鄉鎮衛生院解決重大醫療衛生問題、進行技術指導、協調檢查外,培養鄉鎮衛生院臨床醫生是一項十分重要而不可忽視的工作??h級醫療衛生單位要主動承擔起此項任務,要根據各自的工作性質,積極創造辦學條件,搞好鄉鎮衛生院臨床醫生培訓基地建設,建造好符合標準的辦學場地,配備一定的辦學設備,開展綜合知識、專科專病防治知識培訓;舉辦各種學術會,開展專題講座、典型病例討論等,認真落實好人員教育培訓的各項工作任務。
3 抓好在職培訓工作
我們首先要做好引導醫學生向一名合格醫務人員的過渡工作,重點培養他們的適應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判斷能力、決策處理能力,這是在崗教育的一個首要且重要的環節。工作5年以上的在職人員,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掌握了一定的實際操作技能,進行扎實地崗位練兵,適時進行專題講座、專科專病研討、病例講解等,使臨床醫生不斷接受新知識,拓寬知識面,提高實際操作技能、工作水平和工作質量。
4 做好技術骨干和學科帶頭人的選拔培養
要及時將年輕有為,工作責任心強,有發展前途的中青年臨床醫生選送到地市級以上醫療衛生單位進行2年以上進修深造。在此基礎上還要有計劃地做好高、中、初級臨床醫生的選送進修工作。
5 加強鄉鎮衛生院全面型人才的培養
鄉鎮衛生院醫療衛生工作有其獨有的特點。這些特點要求臨床醫生掌握綜合的醫學知識,要培養具有醫、防、治、管理一職多能,能醫、能防、能治的綜合人才。
6 要做好管理干部的選拔培養
管理干部的選拔任用要從嚴,要將德、才兼備,有管理能力,安心從事管理工作的干部選拔到管理干部隊伍中來,管理干部隊伍應保持相對穩定。
7 在對鄉鎮衛生院臨床醫生的培養上,醫科院校還應該與農村衛生單位聯手合作
既幫助農村衛生室有效解決了專業人才匱乏,用人難,留人難等問題,又有利于??茖W校強化辦學優勢,打造辦學特色,提升社會影響力;同時,醫科院校也可以在農村衛生單位設立臨床實習與研究基地,教學中多安排學生到農村衛生室實踐,增加他們將理論學習融入臨床實踐的機會,并通過接觸更多的臨床病例,為開展理論研究和成果轉化奠定基礎。此外,通過對定向培養生開展系統的全科醫學與相關理論、臨床和農村衛生室實踐技能教育,既培養了學生熱愛、忠誠農村醫療衛生服務事業的思想意識,又使他們掌握了全科醫療的作方式,具備了對農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鑒別診斷、轉診、預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技能,以及具有的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組織管理能力,成為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隊伍中的骨干人才[5]。
加強鄉鎮衛生院臨床醫生的培養教育是鄉鎮衛生院衛生工作的需要,社會發展的需要,必須引起各級領導的重視,要探索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出一大批適應鄉鎮衛生院醫療衛生工作需要,同群眾健康需求相適應的跨世紀鄉鎮衛生院醫療衛生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芝芳,鄭全慶.中國鄉村醫生現況[J].中國公共衛生,2003,(2)
[2] 賈樹平.中國鄉鎮衛生院臨床醫生管理與發展之我見[J].中外醫療,2011,(24)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5.001
中圖分類號:R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04(2015)05-0001-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wareness rate of TCM knowledge, the application, and demand situation of Chinese appropriate techniques in health clinics in towns and townships of Hunan Province;To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CM continuing education. Methods 50% of the training doctors were adopted randomly from 4 training courses in health clinics in towns and townships in Hunan Province. The student number of each course was 49, 51, 53, 53, respectively. Self-designed questionair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206 training doctors. Results 168 (81.55%) doctors’ degrees were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degree and college degree;186 (90.29%) doctors’ professional titles were physician assistant and physician;The awareness rate of TCM knowledge was 63.83%;Different study backgrounds of doctors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rate of TCM knowledge (χ2=42.42, P=0.01). The using rates of TCM appropriate techniques were all lower than 30%. 96.60% of doctors in health clinics in towns and townships hope to learn one or more TCM appropriate techniques to help diagnose and treat disease. Conclusion The degree, professional title, mastery of TCM knowledge, and TCM appropriate techniques were not optimistic. The doctors in health clinics in towns and townships showed strong desire for TCM appropriate techniques. The health department should combin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doctors in health clinics in towns and townships and develop targeted TCM continuing education.
Key words:health clinic in towns and township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ontinuing education;countermeasure
2012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了要夯實農村和社區的中醫藥基礎,積極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在鄉鎮衛生院和社區服務中心建設一批標準化中醫藥綜合服務區;規劃中還提出對中醫藥人才的培養,開展鄉村醫生中醫藥知識和技能培訓。為了更好開展鄉鎮衛生院醫生的中醫繼續教育,筆者所屬研究團隊選擇2013年湖南省鄉鎮衛生院培訓班醫生206名,開展中醫知識知曉率及中醫適宜技術應用及需求情況調查,以探求有針對性的中醫繼續教育對策,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抽取2013年10-12月接受湖南省衛生廳統一舉辦的“湖南省鄉鎮衛生院醫生培訓班”醫生206名(每家衛生院1名),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
1.2 調查表設計
本課題組通過查閱大量文獻,在經過5位相關專家(3位教授、2位副教授)論證后,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其內容主要包括三部分:①醫生基本信息,包括年齡、性別、職稱、學歷、學習背景;②中醫藥知識知曉率調查,題目為閉合式,共10個題目,內容主要涉及中醫藥基本知識,如中醫藏象、五行、八綱辨證、六、辨時給藥、中醫養生等知識,答對賦分為“1”,答錯或不答賦分為“0”,超過2個題目未回答者視為無效問卷,滿分為10分;③中藥及中醫適宜技術的應用及需求情況,內容包括中藥及中醫適宜技術的應用情況、迫切需要學習的中醫適宜技術等。
調查均采用封閉式提問,調查前進行預調查,一般10 min可完成答卷,根據預調查反饋的信息,調整問題后,Cronbach's α系數為0.84。
1.3 調查方法
調查前,統一培訓10名調查員,根據每期鄉鎮衛生院醫生培訓人數的50%隨機現場發放問卷,以無記名方式,當場填寫并檢查后回收;若發現未填寫或缺項,則當場要求補填。共調查4期,每期調查人數分別為49、51、53、53名,共發放問卷206份,回收有效問卷206份,有效回收率100%。10 d后隨機抽取15位鄉鎮衛生院醫生重測,重測信度為0.86。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統計、秩和檢驗等統計方法,P
2 結果
2.1 基本信息
本次調查的206名醫生,年齡20~54歲,平均(34.52±6.60)歲,基本信息見表1。
2.2 中醫藥知識知曉率
鄉鎮衛生院醫生中醫藥知識知曉率(答對的題數/總題數)為63.83%,其年齡、性別、學歷、職稱均對中醫藥知識知曉率的影響無差異(P>0.05),但其學習背景對中醫藥知識知曉率的影響有差異(χ2=42.42,P=0.01),見表2。
2.3 中藥及中醫適宜技術應用情況
鄉鎮衛生院醫生中藥及中醫適宜技術應用情況不容樂觀,僅有20.39%的醫生經常采用中藥治療疾病,不足20%的醫生經常使用中醫適宜技術治療疾病,見表3。
2.4 迫切需要學習的中醫適宜技術
不同醫生對中醫適宜技術的需求不一,大多數醫生希望學習針灸、推拿、敷貼、拔火罐、刮痧等操作協助治療疾病,96.60%的鄉鎮衛生院醫生希望學習一種或多種中醫適宜技術來幫助診療疾病,見表4。
3 問題與對策
《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強調要開展鄉村醫生中醫藥知識和技能培訓,但本調查發現,湖南省鄉鎮衛生院中醫院校畢業的醫生僅占21.84%,接受過西學中培訓的醫生為18.45%,說明中醫培訓及中醫繼續教育的范圍太窄。本次調查發現,鄉鎮衛生院醫生具有“四低”特征,即低學歷、低職稱、低中醫藥知識知曉率、低中藥和中醫適宜技術使用率。學歷和職稱是反映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能力的指標之一,本次調查的206名醫生中,81.55%的醫生學歷為中專和大專,90.29%的醫生職稱為助理醫師和醫師,這與同類調查的數據[1]較為接近。另外,鄉鎮衛生院醫生中醫藥知識知曉率僅為63.83%,且具有中醫背景的醫生中醫藥知識知曉率要高,由此可見中醫院校教育及中醫繼續教育的重要性。在低中醫藥知識知曉率的前提下,僅有少部分人經常采用中藥及中醫適宜技術治療疾病。眾所周知,中醫適宜技術在治療疾病方面不僅能夠節省醫療費用,且不良反應小,療效顯著。臨床研究表明,中醫適宜技術不僅可以配合西藥較迅速、較長時間地控制血壓,還能明顯改善高血壓患者不適癥狀[2]。因此,不少鄉鎮衛生院醫生希望學習一種或多種中醫適宜技術以幫助診療疾病。
基于鄉鎮衛生院醫生的“四低”特征及鄉鎮衛生院醫生迫切希望學習中醫適宜技術的情況,建議衛生主管部門為鄉鎮衛生院醫生提供中醫繼續教育的機會,使鄉鎮衛生院醫生提高學歷、職稱、中醫藥知識知曉率、中藥和中醫適宜技術使用率,達到提高臨床治療水平和降低基層醫療費用的目的。為此,筆者認為可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
3.1 開展網絡遠程教育及對口援助,拓寬中醫藥繼續教育的渠道
目前,我國常用的中醫藥繼續教育渠道為各類研修班、學習班、學術講座、學術交流及脫產進修等,但我國鄉鎮衛生院醫生數量少、日常工作繁重,加之高昂的培訓費用等,導致大部分鄉鎮衛生院醫生無法離崗學習,進而影響中醫繼續教育的開展。而網絡遠程教育可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使鄉鎮衛生院醫生可隨時隨地學習,能有效幫助其提升學歷和職稱,提高中醫藥知識知曉率,并可節省費用。另外,衛生主管部門可指定省、市中醫院對口援助縣中醫院及鄉鎮衛生院,定期選派中醫藥專家赴基層講學,安排中醫骨干到基層歷練并指導縣中醫院及鄉鎮衛生院在中醫適宜技術開展中遇到的問題。
3.2 合理選擇中醫藥繼續教育內容
根據鄉鎮衛生院醫生呈“四低”的特征和迫切希望學習中醫適宜技術的現實狀況,在進行鄉鎮衛生院中醫繼續教育時,應首先夯實鄉鎮衛生院醫生的中醫基礎理論及基本知識,再開始加強中醫適宜技術(針灸、推拿、刮痧、火罐等)的培訓,以實際滿足鄉鎮衛生院醫生的迫切需要。
3.3 以農村地區疾病為導向,創新中醫藥繼續教育方式
據2008年中國衛生服務調查顯示,循環系統疾?。?0.3‰)和呼吸系統疾病(47.7‰)是我國居民2周患病率的前2位,我國農村地區2周患病率最高為呼吸系統疾?。?0.4‰),按照疾病類別,農村地區2周患病前5位是高血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胃腸炎、類風濕關節炎[3]。對于這些疾病,正確選擇中藥及中醫適宜技術可收到很好的效果,減少患者耐藥性,降低醫療費用。因此,在中醫藥繼續教育過程中,可采用案例教學法,針對農村地區2周患病率靠前的疾病,結合臨床案例及科研成果總結疾病的中藥及中醫適宜技術的常用治療方法并用于教學,以快速提高鄉鎮衛生院醫生的臨床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 韓世強,陳平,馬淵俊,等.甘肅省積石山縣鄉鎮衛生院中醫藥衛生人力資源及其服務能力調查[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2,26(3):39-41.
隨著新醫改政策的執行,鄉鎮衛生院整體收入有所提升,藥占比例明顯下降,政府財政補貼顯著提高,這體現出新醫改在改變“以藥養醫”方式中獲得了較大的成績。但是鄉鎮衛生院在支出方面卻明顯提高,特別是在醫療支出與人員支出方面,增長幅度較為明顯,導致整體收支結余呈現下滑趨勢,嚴重時還會出現赤字現象,而其中醫療結余下降最為明顯。收支結余產生虧損的主要因素是由于醫療結余下滑而形成。因此,新醫改的執行對鄉鎮衛生院的經濟運轉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致使鄉鎮衛生院在經濟方面的壓力明顯增高,對于這一現象,有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
(二)新醫改制度與鄉鎮衛生院醫療服務
執行新醫改制度以后,鄉鎮衛生院在門診方面的人次以及住院人次在2012年產生下滑現象,但到了2013年又有所回升,對于下降的原因有以下幾點:新醫改阻礙了鄉鎮衛生院能夠選擇使用的藥品,對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能力有所影響,令一些醫療服務項目無法執行;由于藥品零差率銷售,使得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無法調動工作積極性,而導致對其醫療服務有所影響;新醫改制度執行后,因為鄉鎮衛生院通常無法滿足病患對藥品的所需,令其不再首選在鄉鎮衛生院進行醫療。
(三)新醫改與鄉鎮衛生院經濟補償機制
財政補償在新醫改制度執行之后明顯提高。新醫改制度執行以后,鄉鎮衛生院執行了取消藥品加成,將15%的加成率轉變成財務補償的根據,令財政補助顯著提升,可是由于在鄉鎮衛生院的執行運轉當中,藥品加成率遠遠超出15%,取消15%藥品加成,不單單會對鄉鎮衛生院的藥品收入中形成較大的影響,還會因為基本藥物目錄在藥品類別、品規和患者用藥及醫生處方相互間產生沖突,也會對其醫療收入造成影響,所以導致財政補助雖有所增加,可是依舊無法達到補償充分的狀態,并不能將鄉鎮衛生院的整體虧損填補完整。
(四)新醫改制度與新醫改目標
新醫改當中,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成為其最主要的目標。新醫改政策的執行,使鄉鎮衛生院門診人次數及住院人次數在先下降后上升,醫療服務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平均門診費用逐年降低,在某種程度上也緩和了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可是,當前時期因為鄉鎮衛生院醫療服務能力提高的幅度并不明顯,比如住院人次數雖然有所提升,可是并沒有達到預定的目標,鄉鎮衛生院向上轉診人次數增加明顯,這會對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的秩序有所影響,令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病患數量突增,從而影響服務品質。鄉鎮衛生院住院費用與診療費用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這也可以看出,雖然表面上解決了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可是實質上依舊存在許多問題,需要應用更加有效的方法進行處理。
二、鄉鎮衛生院在新醫改下怎樣搞好經濟管理
(一)定期制定基本藥物目錄
隨著新醫改的執行,基層醫療機構可運用的藥品數量及類別明顯減少,在某種程度上束縛了病患用藥所需。尤其是病患使用的一些長期類藥物,有些已被歸入目錄的藥品并不能被病患所接受,有些病患急需和信任的藥品又未被歸入到目錄當中。需創建基本藥物目錄并定期進行修改,定期對各地基本藥物的使用及所需狀況進行分析,對于群眾用藥所需進行適時修改藥品目錄,調整增加品種及數量。并且因為招標采購執行最低價中標,大大縮減了藥品企業的利潤,令一些基本藥物稀缺,廠家不想生產或配送不及時。需認真挑選配送企業,確?;鶎俞t療機構所需的藥品可以有所保障。
(二)完善補償機制,創建補償渠道
執行新醫改制度以前,藥品收入是基層醫療所有收入的主體。但在執行新醫改之后,業務收入明顯受到影響,一些地區的鄉鎮衛生院當年收支結余出現赤字,影響了健康穩步運轉的局面。財政補助可以有效補充鄉鎮衛生院的收入,同時也能緩解藥品收入減少帶來的影響。政府大致完成了政策標準規定的投入責任,確保了機構功能與服務的公益性。不同地區財政投入力度也并不相同,經濟發展良好的地區,財政補償力度也較大,政策執行良好,機構經濟負擔較低。但是對于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而言,由于財政能力有限,衛生行業并未被歸入重點投入方面,基層醫療機構財政補償欠缺,難以確保鄉鎮衛生執行新醫改制度。鄉鎮衛生院需逐漸創建、完善由政府提供醫保補助、病患個人支付的多方機制,通過提高政府補助,適時提升基層醫療機構醫療服務的收費準則,提升新農合醫保的補償比例,補償鄉鎮衛生院執行基本藥物零差率后利潤降低的損失,包含超出國家所規定的15%的損失,均可獲得補助。
(三)提高政府財政投入力度
新醫改執行以后,在群眾看病難、看病貴方面有所緩解,可是對于鄉鎮衛生院經濟與服務造成了一些影響。鄉鎮衛生院身為農村衛生服務網絡的主要醫療機構,為農村居民提供保健、預防及基本醫療服務,具有社會公益性,鄉鎮衛生院在改革成本方面需要政府給予幫助。所以,政府需不斷提高財政投入力度,協助鄉鎮衛生院轉變赤字經營的情況,并協調、執行補助措施,確保鄉鎮衛生院可以科學、健康地發展。當前績效工資的標準較低,并未真正展現出醫療服務的價值,政府需通過改善醫療人員收入情況,以鄉鎮衛生院醫療服務水平為出發點,將鄉鎮衛生院的服務項目、人員編排、服務數量及品質相融合,提升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的績效與工資補助。如果政府財政不給予投入,鄉鎮衛生院為了能夠持續發展,只有將成本轉移到病患身上,這樣會再次回歸到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狀態。
(四)創建完善的扶持政策,提高服務水平
創建合作制度,激勵鄉鎮衛生院透過大醫院扶持、托管、組建集團等形式,與民營醫療機構進行股份制合作,以經濟利益為橋梁,創建鄉鎮衛生院與上級醫院相互間的人才技術合作交流體制,主要提高特色??品漳芰八?,使鄉鎮衛生院可以獲得健康發展。關于鄉鎮衛生院的特色專科、上級醫療結構向下轉診的康復病患所需的藥品等方面,可執行相應政策,適時改變基本藥物目錄。同時將雙向轉診制度進一步完善,有效運用區域醫療衛生資源,將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分級醫療、上下聯動等方面的醫療服務模式進一步完善,提升鄉鎮衛生院運轉能力與服務能力,為農村居民提供快捷、有效、安全、經濟、有序的醫療服務模式。
(五)強化新醫改制度的宣傳工作
新醫改制度作為新興事物,醫療機構對于新醫改制度有一個逐步的認知過程,需在醫療服務中不斷推廣新醫改的相關政策,大力進行宣傳,帶領醫療結構轉變陳舊思想,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要逐步適應新醫改的要求,端正自身醫療行為,并且加大政策宣傳力度,通過多方面將正確看病知識普及到老百姓中去,提升對新醫改的認知度與信任度,改變對醫療的錯誤認知,以此提升病患的依從性。
河北醫科大學副校長段惠軍告訴記者,20年前,他到河北省一個貧困縣一家中心衛生院時,發現大專以上學歷的只有院長一人,20年后再到那里,發現醫療條件幾乎一點沒有改善,而且連一個大專畢業生也沒有了。他說,一些鄉鎮衛生院經過這么多年發展,人才狀況不僅沒有改善,而且醫生專業水平也呈下降趨勢。
段惠軍認為,我國并不缺乏醫療人才,但是許多醫科畢業生不愿到鄉村去。河北一些醫科大學的畢業生寧可在城市作醫藥代表、甚至干與醫療無關的活,也不愿意到鄉鎮衛生院去工作,這是一個很普遍的現實,究其原因不外是鄉鎮衛生院的收入太低、待遇太差。
【中圖分類號】R197.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6-0540-02
為了整合衛生資源,促進鄉鎮衛生院發展壯大,加快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完善農村衛生防病治病能力,盡量滿足農村群眾的基本醫療需求,我縣推行了縣級醫院領辦鄉鎮衛生院管理模式。我院借助自身的人才、技術、設備等優勢,于2006年11月―2009年9月先后成功領辦了玉峰中心衛生院、象山鎮衛生院、回馬鎮衛生院、智水鄉衛生院等4所鄉鎮衛生院;通過8年來的實踐與探索,對被領辦醫院在規章制度的建立、人才培訓、業務技術指導、上檔升級、患者雙向轉診、規范管理和群眾就醫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并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市衛生行政部門的充分肯定。
1.領辦背景
由于歷史的原因,我縣部分鄉鎮衛生院缺乏管理、資金、技術和設備,長期處于分散經營狀態,門診人次大幅下降,住院形同虛設,當地老百姓看病難,基本醫療保障不到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難以推進,鄉鎮政府和農民群眾對此意見很大。為此,縣政府出臺了《縣級醫院領辦鄉鎮衛生院試行意見》,本著“自愿協商、平等互利、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原則,明確了領辦者必須是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自身業務發展好、經濟效益好,保證被領辦醫院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被領辦醫院管理無序、資金缺乏、技術薄弱、設備簡陋,有擺脫生存發展困境的愿望。
2.主要做法
2.1 堅持鄉鎮衛生院職能職責和權屬不變。鄉鎮衛生院在領辦后,繼續堅持開展預防保健、基本醫療、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愛國衛生、康復等綜合,并承擔對鄉村醫生的培訓。被領辦的鄉鎮衛生院可以加掛領辦醫院分院的牌子,鄉鎮衛生院現有資產,包括國家投入的專項資金和設備、土地權屬等均歸鄉鎮衛生院所有。
2.2 實行“三統一”和管理權下放的管理模式。
2.2.1 第一階段(2013年4月以前),由領辦醫院對鄉鎮衛生院實行“三統一”(統一領導、統一核算、統一分配)的縣鄉一體化管理模式,保證鄉鎮衛生院的非營利醫療機構性質不變,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2.2.2 第二階段(2013年4月以后),領辦醫院將人財物管理權全部下放給被領辦醫院管理,領辦醫院繼續幫助被領辦醫院完善醫院管理、規范醫院規章制度,指導、幫助被領辦醫院創建或保持達到基層醫療機構等級醫院標準。
2.3 領辦醫院負責人才和技術支撐。領辦醫院負責被領辦醫院培養、引進人才,并選派臨床經驗較豐富的衛技人員到被領辦醫院作業務指導和技術把關,建立上級醫師把關制度和雙向轉診機制,保證基本醫療的開展。
2.4 嚴格控制鄉鎮衛生院醫療服務成本。領辦醫院通過改變管理模式和較為先進的技術,最大限度地控制鄉鎮衛生院的醫療服務成本,有效解決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2.5 保證領辦后國家及政府投入不變。領辦后,同等享受國家和政府對鄉鎮衛生院的投入政策。
3. 主要成效
3.1 盤活了鄉鎮衛生院。一是扭轉了鄉鎮衛生院分散經營的狀況,不同程度化解了鄉鎮衛生院債務;二是鄉鎮衛生院的業務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有了較大提高,院容院貌有了明顯的改觀,就醫環境得到了改善;目前,領辦的4所鄉鎮衛生院中有3所已創建為一級甲等綜合醫院。
3.2 緩解了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領辦醫院通過完善鄉鎮衛生院的服務功能,增派技術人員,增添醫療設備,增設臨床、醫技科室和床位等措施,使基層群眾在當地就能享受到縣級醫院的醫療保健服務和鄉鎮衛生院相對低廉的收費,切實減輕了人民群眾的就醫負擔。
3.3 促進了縣級醫院快速發展。領辦醫院通過開發農村醫療衛生服務市場,拓寬了發展空間,擴大了服務范圍,為縣級醫院發展壯大打下了堅實基礎。
3.4 解決了鄉鎮衛生院職工后顧之憂。領辦醫院為被領辦衛生院職工補交了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費用,鄉鎮衛生院職工年收入大幅增加,同時,還解決了部分人員就業,維護了社會穩定。
4. 問題與思考
4.1 政府財政投入不足
我縣鄉鎮衛生院從2009年實行績效工資后,對鄉鎮衛生院在編職工績效工資實行定額補助,不足部分(包括人員基礎工資、基礎設施建設、醫療設備購置等費用)均由衛生院自行負責,特別是執行國家“藥品零差價”政策后,政府補償機制還沒有相應完善,政府投入嚴重不足,導致鄉鎮衛生院醫療業務運行存在困難。政府的財政投入不能因為鄉鎮衛生院被領辦而減少,相反,為體現政府購買服務,應按各級政府的要求,保證公共衛生經費的到位,并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增加[1]。
4.2 醫保統籌補償機制欠完善
為控制醫療費用過快增長,我市城鄉居民醫保實行市級統籌,并制定了城鎮職工、城鄉居民定點醫療機構費用控制標準,實行醫保付費總額控制,提高了城鄉居民個人繳費標準和醫療費用報銷起付標準,降低了報付比例,基層群眾“看病貴”問題仍然存在。醫保部門應建立醫保統籌補償及總額付費的動態調整機制,根據年度醫?;鸾y籌情況與基金實際支付情況適時對城鄉居民定點醫療機構費用控制標準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
4.3 職工隊伍不穩定、人才匱乏
關鍵詞 鄉鎮衛生院;工作滿意度;藥學;調查
Analysis on Job Satisfaction of Pharmacy Workers in Township Hospitals in Gansu Province/GE Bin,MENG Min,SA Rina,et al.//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2015,22(1):123-126
AbstractObjectiveTo fully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 of pharmacy workers’ job satisfaction in township hospitals in Gansu Province, and analyze the main factors to improve health service level which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health care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of management mechanism.Method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pharmacy staff was carried out, and Epidata and SPSS software was used for data entry and analysis.ResultThe township hospitals pharmacy workers’ satisfaction was not high, especially on the aspects of working condition, living environment, income, and welfar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satisfaction in different gender, nationalities, positions or professional levels. While the education level mad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on the job satisfac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level had lower job satisfaction.ConclusionThe job satisfaction of pharmacy workers in township hospitals in Gansu province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on the aspects of compensation mechanism, promotion , training model, and the effective help-and-support mode with higher level hospitals should be formed.
Key words Township Hospitals;Job Satisfaction;Pharmacy;Survey
First author’s addressGansu Provincial Hospital, Lanzhou, Gansu, 730000, China
工作滿意度是個體對其工作或工作經歷所產生的情緒反映[1],也是個體從工作中獲得滿足感的程度[2]。有研究表明[3-5],醫務人員的工作滿意度與醫療服務質量、服務效率及病人治愈效果高度相關。鄉鎮衛生院是基層衛生工作的主體,承擔著我國農村衛生醫療救治、公共衛生服務和指導等相關職能[6-11]。本研究通過對甘肅省鄉鎮衛生院藥學工作者的工作滿意度進行評估,探討影響工作滿意度的主要影響因素,為提高藥學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服務質量及改善基層鄉鎮衛生院管理體制提供參考依據[12]。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對甘肅省886個鄉鎮衛生院的1 390名藥學工作者進行全員調研。最終配合調研人數為1 281人,共發放問卷1 281份,剔除空白問卷、數據缺失量>50%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 265份,有效回收率98.75%。
調查內容包括:(1)藥學工作者一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民族、專業、職稱、學歷等;(2)藥學工作者的滿意度。
1.2研究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半結構調查問卷和訪談形式[13-14],于2013年5月~6月由統一培訓的調查員對藥學工作人員展開調查,問卷現場填寫并收回。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Epidata3.1軟件雙遍錄入數據,利用SPSS 13.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與分析,采用Likert5分量表法對藥學工作者滿意度進行檢驗。P值設定檢驗水準為0.05。
2結果與分析
2.1基本情況
1 265位藥學工作人員,男性614人(48.54%),女性651人(51.46%)。調查者年齡18~56歲,平均年齡29.81±6.85歲;工作年限1~35年,平均工作年限6.99±7.27年;藥學工作年限0~34年,平均藥學工作年限4.26±5.52年。漢族藥學工作人員最多,共1 131人 (89.41%),少數民族134人(10.60%)。見表1。
2.2總體滿意度情況
匯總統計結果,得分>3.5者認為較滿意,得分3.0~3.5之間的認為一般滿意,得分<3.0認為不滿意。表2表明,以3為滿意度中間量,總體滿意度為3.13,大于3分,表明藥學工作者對工作比較滿意,但滿意度的得分不高。從影響滿意度的因素構成來看,藥學人員在培訓機會、人際關系、群眾認可方面比較滿意;在工作量管理制度、精神獎勵機會、總體滿意度、職業發展方面基本滿意;在工作條件、生活環境、收入狀況、福利狀況方面滿意度較低,尤其是收入狀況、福利狀況的滿意度最低。
2.3不滿意因素
通過調查,36.05%的藥學工作者認為收入低是工作不滿意的最主要原因;26%左右的藥學工作者對工作不滿意是因為工作量大、工作條件差、發展空間??;醫患關系復雜、其它、不清楚等原因對工作滿意度影響較小。見表3。
2.4不同類型藥學人員滿意度分析
將采用5分制記分反映工作滿意度的12個條目合并為一個滿意度總項,構成總滿意度[15]。對總滿意度項與個人特征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見表4。結果表明,不同性別、民族、職稱和專業的藥學工作者工作滿意度無顯著性差異(P>0.05);不同學歷的藥學工作者總體滿意度情況有顯著性差異(P<0.05),中專及以下學歷的總體滿意度高于大專及以上藥學工作者。不同專業類型人員總體滿意度得分情況見表5。結果表明,公共衛生專業的藥學人員的工作滿意度最低(2.98分),藥事管理專業的工作滿意度最高(3.44分)。
3建議
本次關于工作滿意度的調查問卷具有較好的有效性和可信度。結果顯示,藥學工作者的工作滿意度不高,總體滿意度的平均得分為3.24,評價為一般滿意。若鄉鎮衛生院的管理部門能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可以較大程度的提高其工作滿意度水平。
3.1加強人才梯隊建設
結果顯示,甘肅省鄉鎮衛生院藥學工作者的平均年齡29~35歲,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所占比率大。這一結果與甘肅省從2006年開始每年組織“三支一扶”及出臺的相關優惠政策密切相關。鼓勵應屆畢業大學生到基層工作,給基層衛生事業帶來了新的技術力量。但調研結果顯示,甘肅省鄉鎮衛生院工作難以實現人才梯隊建設,難以留住人才,學歷相對較高的藥學工作者對鄉鎮衛生院的藥學工作滿意度較差。專業技術人員是農村衛生事業改革和建設的中堅力量,對未來的農村衛生事業發展及基層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至關重要。為此,建議衛生行政機構管理部門給予鄉鎮衛生院一定的政策支持,建立一支穩定、結構合理的鄉鎮衛生院人才隊伍[16]。
3.2改善鄉鎮衛生院工作者生活水平
調查顯示,36.05%的藥學工作者認為收入低是工作不滿意的最主要原因??梢姼纳菩l生技術人員的收入是激勵藥學人員工作積極性的重要因素。建議衛生行政部門在加強和完善鄉鎮衛生院管理機制的同時,建立以服務質量為核心、崗位責任與績效為基礎的考核和激勵制度,形成保障公平效率的長效機制,以改善藥學人員的生活水平。另外,在提高鄉鎮衛生院技術服務水平的同時,也要改善鄉鎮衛生院的工作條件、生活環境、收入狀況和福利狀況,以激發基層衛生人員的工作熱情,使其能夠為農村衛生事業改革和建設貢獻力量[17]。
3.3改善職稱晉升機制
本次調查研究顯示,甘肅省藥學人員的職稱分布不均,中高級職稱人員僅占6%,且對職稱晉升機會滿意度不高。分析原因可能為當前國家在職稱晉升方面的標準單一、鄉鎮衛生院科研環境差、經費短缺、科研氛圍不濃、論文的寫作和發表的水平低,不易獲得晉升機會。同時,藥學人員需和省、市和縣級醫院的藥學同行在同等條件下競爭,因而容易對工作條件和環境產生不公平感。建議對基層、邊遠地區的藥學工作者的職稱晉升標準給予政策優惠和傾斜。
3.4加強鄉鎮衛生院藥師的業務學習
社會發展速度加快,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和知識更新速度也在加快,因此培訓已成為鄉鎮衛生院提高醫生工作效率的主要手段[18]。隨著近年農村衛生基礎建設資金的投入和培訓力度的加大[19],藥學工作者對工作中的某些方面滿意度較高,一定程度體現了農村衛生事業的發展有一定的改善。調查結果顯示,藥學工作者的總體滿意度不高,有相當一部分鄉鎮衛生院藥學人員認為當前工作的職業發展前景有待提升。
3.5建立幫扶協作關系
由調查數據可看出,鄉鎮衛生院存在著學歷低、職稱低、技術低的“三低現象”,并且也存在“有人才無設備、有設備無人操作”的現象,從而形成百姓看病難,衛生院效益低,醫務人員工作滿意度低,人才易流失的惡性循環。為改變現狀,建議開展各種形式的城鄉對口幫扶項目[20],全面提高幫扶衛生院醫療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重建群眾對衛生院的信心,留住患者,從醫療技術資源、設備資源、管理資源等進行幫扶[21]。
(1)對鄉鎮衛生院給予設備、技術資源支持,并請專業的技術人員“走下去”,對鄉鎮衛生人員進行培訓,也可將鄉鎮衛生院的相關衛生人員“請上來”進行培訓,這樣衛生院將可以開展更多的檢查與治療項目。(2)建立專家門診,幫扶醫院的專家輪流到鄉鎮衛生院幫教,包括坐診、講課、查房,規范病歷書寫、指導診療、手術操作等,以解決“看病難”的問題,并增加鄉鎮衛生院的效益。(3)鄉鎮衛生院藥師到幫扶醫院進行培訓,了解藥品采購、計劃、管理、保存等管理流程,完善鄉鎮衛生院的基本藥物目錄,確??扇鏉M足群眾用藥,從而提高群眾對鄉鎮衛生院的認知度。
參考文獻
[1]孫建紅,石宇,李亞芹.醫務人員工作滿意度的測量與評價[J].醫學與社會,2006,19(8):57-59.
[2]Spector, Paul E. Measurement of human service staff satisfaction: Development of the Job Satisfaction Survey[J].Am J Community Psychol,1985,13(6):693-713.
[3]許軍,胡敏燕,王以彭,等.健康評定量表修訂版人口學統計因素研究[J].中國公共衛生, 2003,19(5): 525-527.
[4]馬謝民,Rockwell Schulz,黃悅勤.管理因素與醫師工作滿意度[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1993,9(8):478-480.
[5]童俐俐,駱宏.醫務人員工作滿意度研究分析[J].中國醫院管理, 2003,23(5):7-8.
[6]付世龍,張彩蓮.甘肅省安定區鄉鎮衛生院藥劑科管理現狀與發展淺析[J].中國藥事,2011,25(1):81-82.
[7]陳丹丹,陳向東.醫務人員工作滿意度文獻薈萃分析[J].醫院管理論壇,2011,28(8):41-46.
[8]DeSantis, V. S,Durst, S. L. Comparing job satisfaction among public and privatesector employees[J].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996,26(3):327-343.
[9]Bedeian, A. G,Ferris, G. R,Kacmear, K. M. Age, tenure, and job satisfaction: h tale of two perspective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92(2):33-48.
[10] Porter, Lyman W., Lawler. Edward E. Properties of organization structure in relation to job attitudes and job behavior [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65,64(1):23-51.
[11]李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選摘)[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4,21(1):88.
[12]Quinn,R.P,Baldide Mandilovitch, M.S.Education and job satisfaction, 1962-1977[J].The Vocational Guidance Quarterly, 1980, 29(2):100-111.
[13]陳志勇,龍文武,傅克剛,等.醫務人員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J].醫學與哲學,2007,28(9): 62-63.
[14]李曉惠,王劍.深圳社區醫務人員工作滿意度調查與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4,20(10):632-633.
[15]楊佳,常文虎,李軍,等.醫院員工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J].數理醫藥學雜志,2006,19(6):656-658.
[16]王元元,丁宏.安徽省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工作滿意度的因子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2,26(11):10-12.
[17]許朝暉,羅軼.探索建立醫院員工滿意度調查表[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4,21(1):70-75.
[18]肖海燕,李菲菲,向浩,等.我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質量的思考[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4,21(2):98-101.
[19]葛智馨,陳英耀,黃葭燕,等.我國農村基層醫療機構衛生服務質量管理問題研究[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3,20(3):5-8.
[20]鄔美玉.城鄉醫療資源縱向整合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0,17(2):76-78.
[21]方鵬騫,羅楨妮.組建城鄉醫療聯合體的構想與探索[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3,20(2):10-12.
通信作者:
葛斌:甘肅省人民醫院藥劑科主任藥師
E-mail:gjy0630@163.com
1.調查對象本研究按照分成抽樣選取貴州省遵義縣15個鄉鎮衛生院醫務工作人員作為研究對象。
2.調查內容本研究在查閱相關文獻的基礎上自行設計調查問卷與訪談提綱,對醫務工作人員采用問卷調查法與訪談法進行調查,內容包括基本情況及醫療服務質量。醫療服務質量評價以AvedisDonabdeian描述的結構、過程和結果為基礎。
3.調查方法根據設計的調查問卷,以遵義縣15個鄉鎮衛生院作為調查單位,調查人員將問卷現場隨機發給在院的衛生工作人員,并講明調查意義及要求,通過現場發放小禮品的方式請衛生工作人員填答,并對院領導進行訪談。
4.統計學方法調查問卷經核實后,采用雙人背對背同時將數據錄入excel,運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
二、結果
1.基本信息共發放醫護人員問卷150份,回收149份,有效份數為142份,有效回收率為94.67%。本次調查中男性53人(37.32%),女性89人(62.67%);調查對象年齡在30歲以下者占65.49%;文化程度在大專以下者占78.17%;衛生院工作時間不足5年者占66.90%。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鄉鎮醫護工作人員呈現出偏年輕化,本科學歷較少化和在衛生院工作時間較短等特點。
2.醫護工作人員醫療服務質量影響因素分析從表2可以看出,醫護工作人員認為醫院結構、醫療過程中和自身需要結果對提供給患者的醫療服務質量影響比較大的比例分別占53.29%、43.79%和52.25%。其中,在醫院結構中認為提供給患者滿意的醫療服務質量的影響因素比較大的依次為醫療儀器設備、人才流動、醫療環境、醫院地理位置及布局、醫院資源配置、藥物種類及數量、病房設置的合理性、病房安靜整潔衛生和行政后期支持,分別占79.58%、73.94%、71.13%、69.01%、57.75%、43.66%、34.51%、31.69%和18.31%。在提供的醫療過程中認為提供給患者滿意的醫療服務質量的影響因素比較大的依次為患者的依從性、掌握醫療溝通技能、醫療團隊協作、自己掌握醫療知識、自己掌握的醫療技術和科室文化和氛圍,分別占59.86%、59.86%、58.45%、24.65%、19.72%和13.38%。在自身需要結果中認為提供給患者滿意的醫療服務質量的影響因素比較大的依次為工資報酬、成長(進修學習培訓)、工作被認可程度、工作的成就感和工作的歸屬感,分別占84.51%、82.39%、54.93%、23.94%和15.49%。
3.醫院和自身提供給患者的醫療服務質量滿意度評價從表3可以看出,醫護工作人員認為從醫院角度出發提供給患者的醫療服務質量滿意度為68.31%,從自身角度出發提供給患者的醫療服務質量滿意度為96.48%??梢钥闯?,醫護工作人員對從自身角度提供給患者的醫療服務質量滿意度明顯高于醫院角度提供給患者的醫療服務質量。
4.醫護工作人員對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方式的評選從醫護工作人員自身出發,希望通過進修學習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占54.93%,通過組織培訓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占20.42%,希望提高學歷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占14.79%,自學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占9.86%。從醫院角度出發,醫護人員希望醫院引進人才的占24.56%(特別是在急診、創傷、內科、生殖保健、全科、傳染病和中醫方面),希望增加醫療技術學習的占24.56%,增加設備占17.11%,增加管理人員占10.31%,政策配套體制改革占10.09%,減少用藥限制占6.79%,提升人員專業素質占6.36%。
三、結論與建議
提供給患者滿意的醫療服務,患者依據病情到相應的醫院看病,實現三級醫療機構診療鏈,使“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某種程度上的緩解,從而讓醫改目標得以實現。針對當前影響鄉鎮醫護工作人員醫療服務質量的因素,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1.政府政策支持根據訪談結果顯示,被調查的醫院負責人表示醫院發展受限。其一,鄉鎮衛生院發展資金欠缺,醫院建設受限,醫院場地規劃及病房設置受限;其二,醫療儀器設備跟不上患者需求,向上申請添加儀器設備需層層申報,一關不過就申請不下來;其三,用藥受限,本可以在本醫院治療的患者由于藥品缺乏,必須轉診到上級醫院,如危急患者需要藥品缺乏,因轉診能力欠缺導致醫院治療不及時而出現醫療服務質量差,競爭力低的現象;其四,醫院留不住人才。調查顯示73.94%的醫護人員認為人才流動對醫療服務影響比較大,鄉鎮衛生院領導表示剛從醫學院校畢業的學生因臨床實踐缺乏,不能直接上崗,要培訓一段時間才能上崗,等到培訓可以上崗的時候,要么因考上更好的單位走了,要么被城里私立醫院挖走,由此還引起鄉鎮醫院因缺乏人才而減少去上級醫院的進修學習。因此,應加大政府資金及政策支持力度,一方面出臺政策保障及按規模需求支持發展;另一方面政策上引導每個鄉鎮培養本鎮學生加入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計劃,為本鎮發展全科醫生[4],并增加其為家鄉人民服務意愿,提高福利待遇,使鄉鎮衛生院下得去人才,也留得住人才,從而為醫療服務質量的提高打好人才基礎。
您好!為了提升醫院的醫療服務品質,更能貼近您的需求,我們正在開展醫院綜合滿意度調查,需要向您了解您所需選擇的醫院醫療服務情況,懇請您參與此次調查,并提出寶貴意見。
1、您對我們醫院服務效率、服務態度是否滿意?
A、滿意B、基本滿意C、不滿意
2、您對這里看病的過程、等候或排隊的時間是否滿意?
A、滿意 B、基本滿意C、不滿意
3、您對醫務人員的解釋、交流、服務內容是否滿意?
A、滿意 B、基本滿意 C、不滿意
4、您對醫生的診療技術和服務態度是否滿意?
A、滿意 B、基本滿意C、不滿意
5、您對護士的技術操作(如靜脈穿刺等)是否滿意?
A、滿意 B、基本滿意C、不滿意
6、您在看病期間,對醫院的環境、設施、衛生等服務是否滿意?
A、滿意 B、基本滿意C、不滿意
7、在就診期間,醫務人員有沒有收受您的紅包?
A、沒有B、有
8、您對醫院的綜合服務能力的信賴程度?
A、可信 B、基本可信 C、不可信
9、您對自己所支付的醫藥費用使用情況是否明了,護士是否按時發放費用清單?
A、明白B、基本明白 C、不明白
10、您對這次住院的治療效果是否滿意?
A、滿意 B、基本滿意C、不滿意
意見建議:
1、
2、
兒童患者正處于生長發育過程,各臟器功能以及酶系統、免疫中樞系統發育不完善,對藥物的代謝及排泄速度與成人不同,較成人易產生不良反應。如何指導患兒正確使用藥物,提高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是鄉鎮衛生院門診藥房配方時應該思索的問題?,F在的藥學工作模式已由傳統的“保證藥品供應”轉變為“以病人為中心”的藥學技術服務模式,由被動式服務轉向主動式服務。鄉鎮衛生院門診藥房作為鄉鎮衛生院衛生服務機構的一個重要窗口,是連結醫患關系的一個紐帶,也是直接面向患者的一個重要崗位,窗口配方發藥可以使患者在短暫的取藥過程里獲得正確的用藥指導,從而使藥物治療更有效,也使藥劑人員的價值得到體現。本文就兒童這一特殊人群,在鄉鎮衛生院門診藥房配發藥物時,患者應注意的問題加以概述。
1 藥物的使用方法
1.1 指導患者正確用藥 某些藥物如色苷酸鈉滴眼液可以通過鼻腔給藥治療過敏性鼻炎。治療腹瀉用的思密達可以直接將其涂于口腔治療潰瘍等。這些藥物特殊的給藥方式需要在配方發藥時特別交代清楚,從而幫助患者正確用藥。
1.2 混懸液型藥物的使用 某些混懸液型藥物如內服的美林(布洛芬混懸液),外用的爐甘石洗劑,應在配方發藥時交代患兒家屬“用前搖勻”,使有效成分發揮最大療效。
1.3 退熱藥物的正確作用 用于小兒退熱的藥物多是液體滴劑如小兒百服寧滴劑、泰諾林等,便于嬰幼兒服用,但許多患兒家屬誤認為滴劑是用于鼻腔,因此門診藥房必須向患兒家屬交代清楚滴劑只能用于口服,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使用解熱鎮痛藥退熱時,僅籠統交代患兒家屬“高熱時服用”是不夠的,很多家屬弄不清楚多少度稱之為“高熱”,容易造成有熱度就服用,而發熱本身是機體防御功能的一種表現,因此門診藥房應向家屬解釋清楚“38.5 ℃ 以上才需服用”,并告知2次用藥間隔時間以及最多用藥次數,避免因急于退熱而短時間內重復用藥,引起患兒大汗淋漓甚至虛脫。
1.4 同藥異名 目前市場上同藥異名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如抗生素類的艾克兒(克拉維酸鉀羥氨卞青霉素咀嚼片)、鏗鏘(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分散片)、安奇顆粒(克拉維酸鉀羥氨卞青霉素)、君爾清(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等,它們的有效成分均為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伊可新(維生素AD)、娃的福(維生素AD滴劑)、貝特令(維生素AD滴劑)均為維生素AD丸。在這種情況下,極易造成重復用藥,藥劑人員應向家長交代清楚不能同時服用,或請醫生去除類同的藥物,避免重復用藥或超劑量用藥危及患兒的生命安全,而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1.5 微生態制劑 如金雙歧、媽咪愛、培菲康等,不宜與抗生素合用,否則會降低或滅活這類藥物的活性,從而降低療效;同樣高溫也不利于細菌體的存活,所以在配發此類藥物時需要特別關照患兒家屬,應用低于40 ℃的水或牛奶沖服,不應與抗生素同服,且時間須間隔1 h以上。
2 藥物的使用劑量
大多數患兒家長是非專業人士,對于醫學知識的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藥房藥劑人員在配方發藥時,對于劑量的交代應盡量避免使用專業術語,如藥物規格計量單位:g、mg、ml。應直接交代清楚服幾片、幾包或量杯上的幾小格,便于患兒家屬理解。
3 藥物特殊的貯存條件
一些生物制品,如斯奇康、干擾素等和微生態制劑如金雙歧、培菲康等藥物的貯存條件是有特殊規定的。一般適宜的貯存溫度為2 ℃~8 ℃冷藏,若不注意貯存條件可能使藥物效價降低,甚至提早失效。
4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