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片免费观看影视大全,tube xxxx movies,最近2019中文字幕第二页,暴躁少女CSGO高清观看

城市道路景觀綠化設計匯總十篇

時間:2023-09-01 16:49:3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城市道路景觀綠化設計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城市道路景觀綠化設計

篇(1)

城市化進程在不斷加快,城市的建設與發展也日新月異,大大改善居民的生活與工作的環境、質量。而城市道路不僅方便人們出行、活動,其生態性以及景觀性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探索城市道路綠化景觀設計就成為一項重要課題。

1、城市道路綠化景觀設計原則

1.1生態原則

遵守生態優化的原則,使道路綠化景觀設計符合城市總體綠化目標。即基于高標準建設城市道路綠化景觀體系,建成兼顧生態功能、景觀功能的綠色長廊;堅持保護生物的多樣性,選擇豐富的景觀植物品種,基于結合喬灌花草的原則優化配置資源。

1.2安全協調

城市道路機輔分隔帶的綠化景觀設計則要重視視線引導、指示以及景觀功能的兼顧,考慮通透設計,使設計更加合理、安全[1]。在道路交叉口、交通環島等位置,因駕駛員有安全視線距離的要求,所以應設計栽植低矮灌木、地被;道路中央分隔帶綠化景觀設計則要控制好高度、密度,避免行人隨意穿行。

1.3可持續性

城市道路綠化景觀設計務必要體現人性化原則,看得更遠,不僅要短期顯著改觀,還要兼顧綠化景觀的持續與長遠發展。通過搭配慢生、中生、速生的植物品種,形成季節鮮明、層次豐富的城市道路綠化景觀體系,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城市的經濟、社會與文化發展。

2、城市道路綠化景觀設計措施

2.1科學選擇景觀植物

道路綠化景觀設計要與城市的特征相結合,科學選擇景觀植物,依托不同的樹形、葉形、花色以及葉色等產生不同的效果,形成穩定的、優美的道路景觀。按照城市道路綠化景觀要求、功能要求,要想做到經常有花、四季常青,就要配合多品種、多形式景觀植物,顯示良好景觀效果。所以在設計時要凸顯道路綠化景觀四季相宜的景色。與此同時,要按照不同的道路、交通線路、視線以及觀賞等要求,合理處理各植株的間距,考慮不同樹木品種的獨特生長性質、樹形、景觀、栽植后長高長大等因素。在不同道路可采取不同的景觀風格,注意保持物種的多樣性,保持生態平衡。

城市不同,應設計形式不同的道路綠化景觀,栽植不同的景觀植物,并充分考慮那些有市樹市花的城市,把市樹市花作為其地域象征。具體包括洛陽牡丹、南京雪松、成都銀杏、??谝拥龋苷蔑@濃郁的地域特征,而這種特色也能使人的感覺更強烈,凸顯道路綠化景觀的地域性。只是要注意品種的選配,避免景觀設計過于單一[2]。在南方城市不僅可把香樟樹作為景觀設計主體,還可選擇獨具地方特征的大葉榕、高山榕、盆架子、大葉紫薇等加以搭配,再配合種植一些棕櫚科植物,包括霸王棕、蒲葵、銀海棗、老人葵等,顯示南方城市的特色。另外,城市不同,其氣候條件也不同,生活環境及條件也存在差異,對于道路綠化景觀的設計就要做到因地制宜,合理選擇景觀植物品種,展現不同城市獨特的植物風采,形成美麗的道路綠化景觀。

2.2設計道路景觀小品

城市道路綠化景觀小品指的是具備裝飾性、觀賞性且能點綴道路景觀的一種藝術形態。道路沿線景觀小品主要有城市立體綠化景觀、花壇、雕塑等,和道路其他綠化景觀相比,景觀小品最能體現一個城市的文化內涵,能有效提高城市道路空間的藝術品質,優化人們的視覺享受。而在道路景觀小品選址設計上應遵守點線面的基本原則,點就是集中在城市道路的交叉口、立交區、路側開放廣場、沿線景區等選址;線就是在寬度較大的道路上連續表現分車帶、路側帶等選址;面就是成規模的場地,如城市道路的立交區,就可通過面的形式表達道路景觀小品設計。

只是在設計城市道路綠化景觀小品時要特別注意合理選材。一是立體綠化景觀小品主要設計植物與構架,一般選擇用鋼材、鐵等有較強穩固性的金屬材料,焊接成造型各異的基底,再栽植具有蔓性或纏繞性的藤本植物,使其攀爬在金屬構架上,或選擇盆栽花草,基于金屬構架擺放出特殊的樣式、模紋,也可以選擇五色草,種植在設計好的立體造型上;二是靈活設計道路花壇的選材,包括木材、石材、金屬材料等,且設計道路附屬設施時,花壇選材應保持與其他附屬設施選材的一致性,使視覺藝術更連貫;三是沿線雕塑主要可石材、金屬等材|,結合城市的文化特征或發展主題進行設計,體現城市的特色。南方沿海地區在設置景觀小品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其抗風性,以免臺風季節造成安全問題和財產損失。

2.3優化公共服務設施

城市道路領域的公共服務設施主要涵蓋衛生服務設施、休憩服務設施,又分別以垃圾桶、休憩座椅為代表[3]。垃圾桶是城市道路綠化環境不可或缺的一種景觀服務設施,是清潔衛生、保護環境的有效措施,它的設計要注意功能區分,實現對垃圾的回收利用,所以設計形態要重視保持和道路綠化景觀環境的協調性,數量和擺放的間距要合理。

休憩座椅則是城市道路綠化景觀中最常見的一種室外家具,供行人休息、社交。在具體的設計環節,應保持路邊座椅距離道路路面一定的距離,形成半開放的休憩空間,以保證行人的安全。城市道路休憩座椅主要有四種設計:一是直線結構,造型簡潔、制作簡單,讓人產生平衡感、穩定感;二是曲線結構,流暢、豐滿、柔和、生動,藝術效果變化多樣;三是結合直線與曲線結構,有剛有柔,富有對比變化;四是模擬自然動植物形態,和道路綠化景觀環境相互呼應,形成生態美、自然美。在設計城市道路休憩設施時務必要堅持以人為本,考慮人的審美特征與需求,再結合城市特色進行多功能的、富有創意的舒適座椅設計。

3、結語

城市道路有多種綠化方式,在設計城市道路綠化景觀時要充分考慮各方面因素,嚴格遵守基本設計原則,凸顯人性化理念,采取一系列措施建好道路綠化景觀,從而不斷強化城市道路的便捷性、舒適性,真正為居民創造優美、舒適、無污染的綠色生態空間環境,為建設文明城市、健康城市、衛生城市貢獻更大的力量。

篇(2)

中圖分類號:TU99 文獻標識碼:A

1 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的發展情況

城市道路綠化的建設工作的前提是建立在城市與城市交通之間的,有了交通空間的基礎才能夠逐步的發展城市道路的綠化景觀建設。處于不同時間以及不同空間的城市,其城市道路綠化的規劃布局以及規劃的形式規??隙ㄒ捕际谴嬖诓町惖?,而城市道路綠化所形成的城市人文環境也是有所不同的,而這種差異性實際上就是反映了一個城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精神面貌、道德水準、生產習俗、文化修養以及市民的審美意識等等內容。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各類新型城市不斷興起,城市的交通水平越來越發達,商業也越來越繁榮,因此城市道路的規模和形式也在不斷的發展著,而為了幫助城市居民適應城市生活就形成了更大規模的城市交通網絡,城市道路的綠化景觀也不再只是道路兩旁只有兩行樹的形式了,園林大道等各類綠色藝術新景觀也就不斷的出現了。

2 城市道路綠化景觀作用和功能

2.1 通過種植綠化景觀來劃分交通路線

在城市的道路兩邊建設綠化景觀,既起到了指示路標的作用,同時也起到了城市防火以及美化城市的作用。

2.2 有效地改善城市氣候,并且降低人流以及汽車的噪音

在城市的道路中建設綠化景觀,這樣因擁擠的人流以及車輛所引起的噪音以及空氣污染都會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和削弱,凈化了空氣,美化了城市環境,城市空間更加的干凈無污染了,真正的改善了城市氣候。

2.3 遮蔭、降溫以及調節氣候的作用

我國的夏季干燥悶熱,而在城市道路系統中建設綠化景觀,能起到很好的遮蔭和降溫的作用,夏季行人和車輛都可以躲在綠化景觀下避暑或是防止被太陽暴曬,同時綠化景觀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調節氣候的作用。

2.4 提高行人以及行車的安全性

城市道路上的綠色景觀還可以起到分隔與組織交通的作用,誘導行車視線,對于提高在道路上行走的行人和車輛的安全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 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的類型

3.1 景觀種植

景觀種植主要是指從城市道路中的綠地的景觀藝術角度進行種植,而其種植的形式主要以下六種:

3.1.1 行道樹式景觀。行道樹式的綠化景觀實際上就是指沿著城市道路的兩側各種植一行灌木或是一行喬木,也就形成了“一條路,兩行樹”的形式,這種種植形式也是最為基本、最為簡單的一種景觀種植形式。

3.1.2 自然式景觀。這一類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的規劃形式主要是針對于城市道路上有較大空間的,如果是采用自然式的景觀種植方式,在道路中是可以種植各類灌木、喬木、地被植物、植物以及花草的品種的。在種植這些品種時,為了保證種植效果的美觀以及形成一個活潑生動的自然氣氛,應注意植物和花草的高低、疏密、數目的形狀、各種類型數目的比例以及色彩的搭配等因素。

3.1.3 規劃式景觀。規劃式景觀與自然式景觀是相對的,其應根據城市道路的線條走向并依據道路兩側的綠地空間,整齊并且對稱的種植各類植物和花草。種植時為了保證種植效果的和諧統一,選取的灌木和喬木必須是同一胸徑和同一高度的,這樣才能體現出整齊劃一的美感,并且韻律性也很強,行人在道路上駕駛車輛時才能有好的視線感覺,也便于他們的高速行車。

3.1.4 立體式景觀。這種形式就是指在道路兩側的綠地邊緣先布置一層高度大于5mm,胸徑約為10-15m的大喬木,之后再進行第二層小喬木布置,高度應在3m左右,胸徑約為5.5m,然后是第三層已經修剪整齊的灌木布置,最后則為地被植物的第四層布置,這樣就形成了層次分明并且立體效果明顯的景觀形式。

3.1.5 叢狀式景觀。這種形式主要是以喬木為主并輔以灌木進行封閉式的種植形式。這種形式主要是應用于城鄉的結合入口處或是道路的交匯處的,這種形式具有整齊統一的美感,但應成行成排的整齊種植,切忌雜亂無章的種植。

3.1.6 中間綠地帶形式。這種形式主要應用于開闊的主干道中間綠地,在中間的中軸線處配以高度約為4m,胸徑10-12m的喬木,在喬木下再種植形狀整齊的灌木,最后再種植地被植物,也就形成了分道式的安全綠色通道。

3.2 使用功能種植

使用功能種植主要是指通過種植綠化景觀從而起到遮蔭、防火、防噪音、裝飾以及減少空氣塵埃的作用。

3.2.1 遮蔭式種植。我國那方區域的夏天是十分炎熱的,城市道路上的溫度也是非常高的,所以在道路上種植植物就顯得很重要了,為了保證良好的遮蔭效果,應種植一些遮蔭度大、常綠的并且覆蓋范圍廣的綠色樹種。

3.2.2 遮蔽式種植。遮蔽式種植主要是指用綠色植被擋住城市道路的一個方向,不讓城市道路暴露全貌。比如說:城市中的一些會污染空氣的工廠以及垃圾場等就是需要遮擋住的,種植一些攀援的植物或是高大的植物就能達到這個目的。

3.2.3 地被植物和草坪。將地被植物和草坪種植在道路兩側,能夠起到防塵防雨、覆蓋黃土以及降低噪音的作用,常見的地被植物有:黃金葉、大葉油草、花生藤、臺灣草以及鋪地錦等。

3.2.4 裝飾種植。這種種植方式主要是指通過種植有顏色的植物起到裝飾綠化帶以及美化道路的作用,常見的種植植物有:一品紅、花葉榕、紅楓、紅繼木以及大紅油鐵等。

結語

通過以上的論述,我們對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的發展情況、城市道路綠化景觀作用和功能以及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的類型三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探討。在對我國城市道路綠化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應遵循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的設計原則,做好了道路綠化景觀的建設工作,才能真正的為城市居民建設舒適、優美并且綠色無污染的空間環境,這對于促進我國全民建設綠色環保、無污染以及文明城市也是有著重要的意義的。

參考文獻

篇(3)

中圖分類號: B834 文獻標識碼: A

隨著城市發展,園林建設已經成為人們密切關注和重視的熱點問題。道路綠化作為園林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城市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尤其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交通基礎設施的投入增大,新建公路線不斷增長,對道路綠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城市綠化景觀設計應遵循的主要原則

1.經濟性原則

當前我國國土資源非常稀缺,面對城市中相對密集的住宅環境,良好的城市綠化景觀環境也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城市綠化的景觀開發,其經濟性與成本控制也是所有開發商所必須要考慮的問題。為此,既要滿足良好的城市綠化的景觀效果,為城市居民營造出和諧的生活與居住環境,又要考慮到景觀設計的經濟性與適用性,不要“華而不實”。

2.生態適應性原則

在我國北方地區中,水分并不充足,在城市綠化景觀植物的配置與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植物的耐性和抗性,通常而言木本植物比草本植物耐旱,而本土植物也相較外來植物更加耐旱。為此在城市綠化景觀設計中,可以多配置深根性本地植物,并處理好多種植物之間的關系,最好的方式是模仿自然界的群落結構,將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進行有機結合,形成多層次和復合型結構的人工植物群落,以獲得良好的長期綠化效果。

3.協調性原則

城市綠化景觀設計的初衷是創造美,從而使城市的自然景觀做到人居與生態的完美結合。因此在對城市道路綠化和小區綠化景觀的設計中,應根據道路和小區的環境與特色,合理布局并因地制宜,強調景觀設計的整體協調一致,并重點考慮景觀設計與周圍建筑空間相協調,從而真正實現綠化景觀的自然性與協調性。

4.季節性原則

為了使城市中的植物景觀能夠再現自然,進而生成合理和豐富多彩的空間序列,因此在綠化景觀的設計過程,應當重點考慮到不同植物之間的季相特征,盡量使景觀配置中的植物,能夠達到三季有花和四季常青的標準。而春季的繁花似錦,夏季的綠樹成蔭,秋季的碩果累累,冬季的枝干虬勁,都為城市中良好的時序景觀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城市道路的綠化景觀設計及注意問題

對于城市道路的綠化景觀設計來說,要想保證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的建設施工能順利開展,同時又能保證建設施工質量,就應該在初始階段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做好城市道路綠化景觀設計工作。

1.應該調查和了解相關城市道路綠化施工路段的施工環境以及施工條件,在進行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的建設時才能盡可能避免相關矛盾問題的出現。施工地段、施工環境與施工條件的了解與調查,應該在進行城市道路綠化設計前盡可能地準備周全,主要包括相關綠化種植地區的土質情況,施工城市道路的綠化現狀,綠化景觀施工周圍的管網、架線分布情況等,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城市道路綠化的設計與施工部分應該特別注意相關道路綠化景觀中的分車帶施工部分,道路綠化的中心環島,道路綠化施工的林蔭帶,道路綠化景觀施工中的行道樹部分等。在進行城市道路綠化景觀施工設計中要了解主要的設計主體,針對要實現的不同功能進行不斷地改進,完善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的整體效果。對于不同功能的城市道路路段的綠化景觀施工設計,以及包括相關綠化植被的種類選擇,應該在進行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的設計時進行有特點的區分。

3.了解綠化景觀施工道路行人的交通出行特征等問題。這樣在城市道路綠化景觀設計中才能更好地進行道路綠化植被的選擇,力爭做到美觀大方,而且不影響城市道路功能,這樣道路綠化植被才符合現代化城市的發展。另外,為了保證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的施工效果,道路綠化植物之間的協調,還包括城市氣候環境對于城市道路綠化植被生長情況的影響等,也應該在進行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的設計時充分考慮。

三、道路綠化景觀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1.景觀季相變化不豐富

植物是景觀設計中唯一具有生命力的要素,它的四季變化既是其對氣候的一種特殊反映,又是城市道路景觀中感受最直接的景致。但目前中小城市在道路綠化中普遍存在春季觀花喬灌木較少,秋季觀葉樹種較少,彩葉樹種更少現象,不能充分發揮道路綠化植物的觀賞特性,使得城市的生機和活力顯得不夠。有的城市更是盲目選用外來植物品種,只顧眼前效果,不考慮長遠利益,導致這些樹種因不適應當地生態環境而逐漸死亡,不但造成經濟損失,更是影響了道路綠化的整體效果。

2.綠化種植與地下管網、架空線路相互矛盾

如果在高空電線下及地下埋有管網的地段栽種大型喬灌木,植株因向上長勢減弱,向下根系無法伸展而死亡。有時遇大風季節,線路中斷還會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危害。而因線路阻擋,疏枝不及時或破壞樹型結構,更會景觀到道路的整體景觀效果。

3.道路綠化用地缺乏科學性、系統性和合理性

景觀設計時沒有規劃性,多種種植方式并存,不能形成點、線、面的統一效果,喬、灌、草的搭配也很隨意,追求豐富立體景觀效果

四、道路綠化景觀設計的發展對策

1.擴展植物種類

在進行道路綠化施工的時候,一定要多運用一些季節性的景觀植物,在每一條道路上都可以呈現具有特色的綠化植物,選用一種植物作為主要綠化植物,之后選取相應的樹木進行一定的輔助,也就是說,不要將所有道路的綠化設計成一種形式,一定要進行豐富的設計,運用不同品種、形狀的綠化植物進行施工,保證其具有良好的景觀效果。同時,增加攀援植物與地被植物的運用,擴大覆蓋率,并且適當增強適應強、觀賞價值高植物的栽植數量,擴大道路的綠化面積。

2.強化喬木、灌木、草本花卉的應用

利用多樣化的園林植物,增強道路的綠化效果,建立穩定、多層次的植物景觀,強調生物多樣性與城市綠地在生態環境中的作用。假如大面積栽植單一品種的植物,非常容易出現一些問題,因此,在進行道路綠化的時候,一定要適當的增加一些綠化樹種,豐富城市道路景觀。在提高道路綠化水平的時候,可以適當加強對喬木、灌木、草本花卉的應用研究,實現各品種的結合,增加綠色葉面積指數空間,提高道路綠化的生態效益。

3.強化垂直、立體、拆墻透綠等綠化

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道路綠化建設越來越重視整體效果,同時在交通繁忙路段進行綠地規劃。加強對道路綠化形式的研究,建立相應的綠化景觀。近些年來,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垂直、立體、拆墻透綠等綠化方式在道路綠化施工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應用立體綠化方式的時候,可以有效擴展綠化空間,在廣場、公園等綠化中得到了普遍的應用,有效增加了綠化面積,使道路綠化效果顯得更加整體。

4.提高綠色生態意識,降低人為破壞

在進行道路綠化施工的時候,一定要加強綠色生態意識的提高,強化對綠化植物的保護,不要為了個人私欲進行植物破壞。綠化部門也要進行積極的宣傳,深入細致的開展相關工作,逐漸提高人民群眾的綠化意識,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對城市規劃與道路綠化設計的作用,實現道路綠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城市綠化景觀的設計人員更應當注重提高在景觀設計中的內涵,通過遵循“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的原則,以充分發揮出植物的綠化功能和環境清潔功能,并通過組織層次豐富的植物群落,形成季相各異的植物景觀,使城市能夠再現怡人的自然風光,為城市居民真正營造出和諧的生活與居住環境。

參考文獻:

篇(4)

Abstract:The main body of a book brief history having discussed development of city road afforestation, the road has afforested and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 and aesthetics principle according to the city , the road has afforested the effect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to the city,the type that the road afforests has carried out detailed investigation and discussion,net afforestation has reformed and an example with Chang Sha City city road, summary having set forth the city road detailedly afforesting design and plant selecting and using way , having carried out concrete analysis on the organism's habits function effect that the city road afforests.

Key words:city road; afforest landscap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rganism's habits function

中圖分類號:TU98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422(2008)08-0094-03

1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和創建國家綠色環保迅速發展的進程,全國各地城市爭創衛生城市、文明城市、園林城市的熱情高漲。以美化家園,改善城市形象,為城市營造優化美好的生態環境,正在全國各地城市大規模展開。作為城市的主心骨――道路。道路中間和道路兩旁的綠地,也同樣得到重視和發展,并且以它獨特的綠色藝術景觀魅力,展現在人們的面前。道路綠地,是道路環境中重要的景觀因素。道路綠地綠化線,可以使城市連成一個整體,道路綠地綠化類型、形式直接關系到人們對城市的印象。

2城市道路綠化的發展

道路綠化是在建立了城市和城市交通,有了交通空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城市,道路綠化的規劃布局,形式都不同,所形成的城市人文環境也不同,它集中反映了一個城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市民的審美意識、生產習俗、精神面貌、文化修養及道德水準等等。

道路綠化最初是以行道樹種植的形式出現,其后在秦朝、三國、晉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都有稱之并木、并樹、街道樹、行道樹等名稱的出現和記載。在1986年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建筑園林,城市規劃卷列有“街道綠化”的目錄中,解釋為:“在城市的道路用地上采取栽樹、鋪草和種花措施,以改善市區的小氣候、降低車輛和人流的噪聲,凈化空氣,劃分交通路線、防火和美化城市”。

社會的進步,促使城市的興起,商業的繁榮,交通的發展,道路的發展,更加速城市為適應城市生活而形成城市大規模的交通網絡,使城市道路綠地突破了一條路兩行樹的簡單模式,取而代之出現了園林大道的綠色藝術新景觀。

3城市道路綠化的作用和功能分析

城市道路綠化對城市的作用和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3.1改善城市氣候,降低車輛、人流的噪音、降低揚起的塵埃,凈化空氣,使城市空間潔凈。

3.2以種植綠化來劃分交通線路,不但起著指示路標的作用,還可以起著防火及美化城市的作用。

3.3城市市區內道路綠地與綠地之間建成一個整體,還可以起著美化街景、襯托和改善城市面貌的作用。

3.4城市道路綠地還可以起到遮蔭、降溫、調節氣候的作用。

3.5在道路方面,道路綠地還可以用來分隔與組織交通、誘導視線,增加行車安全和人行安全的作用。

4道路綠化的類型

根據不同的種植目的,道路綠地綠化分為景觀種植和使用功能種植兩大類型:

4.1景觀栽植

主要是從綠地的景觀藝術角度進行栽植,其形式可分為:

4.1.1行道樹式。所謂行道樹式,即沿著道路兩側各種一行喬木或灌木,形成“一條路,兩行樹”的簡單形式。

4.1.2自然式。這種道路綠地的規劃種植方式,主要是用于道路有較大的空間(空地),采用自然式的種植方式配置的種植各種喬木、灌木、花草、地被植物、植物的品種。種植時一定要注意植物的高低、比例、疏密度、樹木形狀、色彩的搭配,形成生動、活潑的自然氣氛。

4.1.3叢狀式。沿道路兩側的綠地配置主要以喬木為主,再加上灌木,在南方以常綠樹和地被植物作封閉式的種植。突出道路的開寬視線和人行道的安全感,特別是在道路的交匯處,城鄉結合入口處,應用此方式進行配置種值。但要注意成行成排的整齊種植,才能反映出整齊的美感,切忌雜亂無章。重點在交替變化中掌握,才能顯示出植物群落的美感意境。

4.1.4規劃式。按道路的走向線條,按道路兩側的綠地空間,進行整齊、對稱的排列配置種植。同時,注意喬木灌木的選取要同一高度,同一胸徑,形狀整齊的規格。顯示出整齊劃一的美感,規律性強的韻律,便于路上高速行車,有好的視線感覺。

4.1.5立體式。先在道路兩側綠地邊緣種植高度5mm以上,胸徑10~15cm的大喬木作第一層布置,第二層種植高度在3m,胸徑在5~6cm的小喬木,第三層種植經過修剪整形灌木,第四層即最后一層,分別種植地被植物。形成層次分明,立體性的布置。

4.1.6中間綠地帶。中間綠化帶指在開闊的主干道中間綠地,采用在中間中軸線配置種1~2種高度在3~5m,胸徑10~12cm的喬木(不要超過3種),喬木要有一定形狀和景觀要整齊一致,然后在喬木樹下種植形狀整齊的灌木,一定要修剪好。最后種上地被植物,顯示出分道式安全綠色通道的作用。

4.2功能的栽植

功能栽植是通過綠化栽植達到遮蔽、裝飾、防噪音、防風、防火、防暴雨、減少塵埃的目的。

4.2.1遮蔽式栽種,是指用綠色植物遮擋住一個方向,避免暴露全貌。例如:在道路某一地段有冒煙的工廠,垃圾場或破舊的建筑需要遮擋;因此設計種植一些比較高大的植物或攀援植物達到遮擋的目的。

4.2.2遮蔭式栽種。在我國南方地區,由于夏天季節比較炎熱,道路上的溫度比較高,栽種遮蔭植物十分重要。因此,在南方地區必須選種覆蓋面大、遮蔭度大、常綠的遮蔭樹種。

4.2.3裝飾栽種。利用有顏色的植物,如紅葉李、一品紅、紅楓、紅繼木、大紅油鐵、黃榕、花葉榕、花葉垂榕、三色勒杜鵑等作為道路綠化帶、分隔帶作局部的隔離和裝飾美化的作用。

4.2.4地被植物(含草坪)。利用地被植物如:小埠蘭、吉祥草、蒲草、花生藤、馬纓丹、黃金葉、鋪地錦、銀邊草及臺灣草,假劍草、大葉油草等,栽種在道路兩側的空地,起著防塵、防雨、防暴雨沖刷、減少噪音及覆蓋地表面上黃土的作用。

5城市道路綠地綠化設計的應用實例

5.1城市道路綠地綠化設計實例

道路綠地是城市空間的重要景觀因素。作為道路,與建筑物、廣場均為建筑材料構成的硬質景觀,無生命活力的表現。綠化綠地是種軟材料,它具有生命活力,可以人為地進行種植修整,移動、改造,創造出優美的景觀,這種美麗的景觀其它材料不能替代的。因此,在道路綠地綠化規劃設計中,一定要掌握與城市建筑、與道路、與交通、與周圍環境相結合的原則。

以長沙為例,近年在城市道路綠地系統規劃中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形成了芙蓉路、五一路、韶山路、湘江大道風光帶、瀟湘大道、岳麓大道等多條極具地方園林城市特色的城市路道。

如改造拓寬后的韶山南路路幅寬60m,雙向8車道,道路中間還設有寬達10m的中央綠化帶,兩側還設置了彩色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根據城市道路的特殊要求,從交通分流和道路美觀兩方面綜合考慮,分別在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以及機動車道的中央隔離位置設計了綠化帶。沿線綠化帶內、地道與擋土墻位置以及沿線綠地的綠化苗木配置、亮化的選型以及整體線型都進行了認真地斟酌,達到了良好的美化效果。為了讓市民和游人在鬧市中有一個休閑的處所,建設者還在道路全線兩廂設置了20余處庭院式綠島。拓改后的韶山路車水馬龍,人們在閑瑕時出門漫步,映入眼簾的綠地中一叢叢月季、海梔子、美女櫻、月月桂等花卉姹紫嫣紅;一行行高大挺拔的玉蘭與香樟樹相得益彰,給人一種目不瑕接的感覺;到了夜晚,中央綠化帶內整齊而柔和的景觀燈與兩側明亮而壯觀的道路照明燈齊放光華,更給人帶來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感覺。

5.2城市道路綠地綠化設計應選擇好適宜園林植物

從以上可以看出,道路綠地設計要結合城市特點特色選擇好適宜的園林植物,形成優美、穩定的景觀。因樹形、葉形、葉色、花色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景觀,不同的效果。

根據道路景觀及功能的要求,要實現道路綠化四季常青,經常有花的景觀,就需要多品種的配合與栽植的多種形式相協調、相匹配,才能顯示出良好的效果。因此,在設計和種植的時候,就要顯出春、夏、秋、冬均有的相宜景色。同時,還要根據不同的道路,不同的交通線路,不同的視線和不同的觀賞要求,處理好植株與植株之間的間距。還要考慮各種不同樹木品種的不同生長特性、樹形、樹的景觀及樹種植之后長大長高的因素。

不同的城市,應有不同的道路綠地形式、不同的植物品種。同時,還應考慮有些已選取和評定有市花、市樹的城市,均可以將這些市花、市樹作為城市地域的象征。如長沙杜鵑、香港紫荊、洛陽牡丹、梧州蔭香、昆明茶花、南京雪松等,都能使綠地顯示富于濃郁的地方特色。這種特色使人感覺它特有的特色,十分耀眼美麗。值得注意,不要搞單一化,要選配品種,如:除以香樟為主要樹之外,還可選取具有地方特色的細葉榕、大葉榕、高山榕、白玉蘭、大葉紫薇、盆架子、桃花心等進行搭配。同時,還搭配和種植棕呂料植物,如金山葵、霸王棕、老人葵、魚尾葵、蒲葵等,顯示出南方城市特有的豐富多彩的特色。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立地生活環境條件,不同的氣候條件,因地制宜,適時適地地選擇樹木品種,使不同的城市,有不同風采的植物,構成美麗的景觀。

5.3道路綠地要與城市道路使用的性質、功能相適應

不同的路網產生不同的綠色植物種植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類型,特別是在城市內的人行道、公共汽車道、殘疾人通道等這些特殊的道路,種植的綠色植物都要符合這種特殊用途的特殊道路。

另外,為了解決道路擁擠和分流的作用,高速汽車行駛的高架橋、快速干線的道路綠地綠化,在設計時著重點放在尺度、比例上。也就是說所選的樹木品種不宜高大,不宜過密。力求規格一致,整齊排列,使駕駛員視線不受任何阻擋。

5.4道路綠地設計應注意城市土壤條件和加強管養水平

城市地下的土壤成份,十分復雜,不利于植物的生長,應進行換土,加強水、肥。種植前還對種植現場的垃圾雜物,進行清理,加強對病蟲害的觀測,一旦發現,立即噴殺。種植后要做好修剪整形工作,保證樹木有優美整齊的景觀。管養工作是一件十分重要的細致工作,一定要做好,才能保持道路綠地景觀的長期優美狀態。

6城市道路綠地綠化的生態功能作用

城市道路綠地綠化對城市起著重要的生態功能作用,主要的生態功能有:

6.1道路綠地猶如過濾器,可以減低塵埃、凈化空氣。根據有關資料顯示,長沙市綠化街道上,距地面1.5m的高處,含塵量比沒有綠地的街道上含塵量低56.7%。而顯著的是草坪,草坪的飄塵濃度僅為地面的五分之一。

6.2特別是種有行道樹的街道,喬木的樹冠具有遮蔭降溫的功能。當夏天的太陽光輻射到樹冠的時候,20%~25%熱量反射回天空,35%被樹冠吸收。加上樹木的蒸騰,作用所損耗的熱量,都有助于降溫。據有關部門測定,夏季有樹蔭的地方,一般比沒有樹蔭的地方要低3~6℃。

6.3道路綠地的植物還可以增加空氣的濕度。根據有關部門測定資料的顯示,草坪的地面大約20倍左右。行道樹通過葉,枝莖的蒸騰作用,能使周邊的空氣水分增加20%。

6.4道路綠地的植物能吸SO2、CO2等有毒氣體,有樹木如白千層、桉樹、桂樹還能放出殺菌劑將有害有毒的細菌殺死。

6.5綠色植物還能制造氧氣,供我們人類吸收。

6.6道路綠地、綠帶、綠籬還可以起著隔音和降低噪音的作用,根據有關部門測定資料顯示,通過2m寬的行道樹、1.8m寬的綠籬可減少噪音30~40ab。

6.7道路綠地的綠化帶還可以起到防風、防暴雨的作用。

7結語

綜上所述,與人為本,創造一個適應人們生活、學習、工作的綠色優美空間環境,城市道路綠地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創建綠色環保、模范城市的一個重要目標內容。

參考文獻:

[1] 胡長龍.園林規劃設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07.

篇(5)

1道路綠化在現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園林中的作用

(1)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城市規模的擴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人工設施的充斥、機動車輛的增長、自然環境的污染等這些對環境的人為改變,使原有區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熱平衡等因素隨之改變。平衡被破壞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產生的負面影響,正在越來越突出地凸現出來。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逐步認識到,要在接受大自然贈與的同時,必須要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在城市中,特別是車輛擁擠的道路、立交橋和交叉路口等這些環境污染較嚴重的地區,大量種樹、栽花、種草能起到人為強化自然體系的作用,利用綠色植物特有的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的功能;吸收有害物質,減輕空氣污染的功能;除塵、殺菌、降溫、增濕、減弱噪音、防風固沙的功能等等生態效益,應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根本出路。

(2)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間環境,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kevinLych在《城市意象》一書中把構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為五類,即道路、邊沿、區域、結點和標志,并指出道路作為第一構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導性,其它環境要素都要沿著它布置并與它相聯系。從物質構成關系來說,道路可以看作是城市的“骨架”和“血管”;從精神構成關系來說,道路又是決定人們關于城市印象的首要因素。正如《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一書中所說的那樣:“當我們想到一個城市時,首先出現在腦海中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氣,城市也就有生氣;街道沉悶,城市也就沉悶”。街道不僅僅是連接兩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人們公共生活的舞臺,是城市人文精神要素的綜合反映,是一個城市歷史文化延續變遷的載體和見證,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資源,構成區域文化表象背后的靈魂要素,上海浦東的世紀大道、南京東路步行街、外灘濱江路景區、蘇州觀前步行街都是成功的范例。因此,加強道路建設,講究道路空間的藝術設計,追求“骨架”與整體的平衡和諧,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徑。

綜上所述,可以初步得出以結論:??

城市道路是現代化城市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擔負著城市疏散交通的重要功能,是現代化城市必備的重要基礎設施?,F代化的城市道路,在滿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外,搞好道路的綠化美化,能起到防眩光、緩解駕車疲勞、調節心情穩定情緒等作用。所以說,有良好綠化美化的園林環境和賞心悅目的道路景觀,也是現代化城市道路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道路綠化就是實現這一功能的主要手段。

2城市道路綠化植物的選擇

2.1城市道路綠化植物的選擇,主要考慮藝術效果和功能效果

2.1.1喬木的選擇??

喬木在街道綠化中,主要作為行道樹,作用主要是夏季為行人遮蔭、美化街景,因此選擇品種時主要從下面幾方面著手:??

(1)株形整齊,觀賞價值較高(或花型、葉型、果實奇特,或花色鮮艷,或花期長),最好葉秋季變色,冬季可觀樹形、賞枝干;

(2)生命力強健,病蟲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費用低,花、果、枝葉無不良氣味;

(3)樹木發芽早、落葉晚,適合本地區正常生長,晚秋落葉期在短時間內樹葉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掃;(4)行道樹樹冠整齊,分枝點足夠高,主枝伸張、角度與地面不小于30度,葉片緊密,有濃蔭;(5)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復生長,適宜大樹移植;(6)有一定耐污染、抗煙塵的能力;(7)樹木壽命較長,生長速度不太緩慢。目前在河北省唐市應用較多的有雪松、河南檜、西安檜、法桐、國槐、合歡、欒樹、垂柳、饅頭柳、杜仲、白蠟等。

2.1.2灌木的選擇??

灌木多應用于分車帶或人行道綠帶(車行道的邊緣與建筑紅線之間的綠化帶),可遮擋視線、減弱噪聲等,選擇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枝葉豐滿、株形完美,花期長,花多而顯露,防止過多萌孽枝過長妨礙交通;

(2)植株無刺或少刺,葉色有變,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內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樹形和高矮;

(3)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塵和路面輻射。唐山市應用較多的有大葉黃楊、金葉地被植物的選擇。目前,北方大多數城市主要選擇冷季型草坪作為地被植物,根據氣候、溫度、濕度、土壤等條件選擇適宜的草坪草種是至關重要的;另外多種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應用,如棣棠等。

2.1.3草本花卉的選擇??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為主,與喬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

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點部位點綴,不宜多用。

2.2道路的植物配置??

主要有兩類:整齊式行道樹類型;自然式園林道路的布置。

整齊式行道樹類型:(1)喬木為主、配以草坪:高大的喬木不僅遮陰效果好,還會使人感到雄偉壯觀,但較單調。

(2)喬木和灌木:既可增加景觀和季相的變化,又具有節奏感和韻律感;

(3)常綠喬木配以花卉、灌木、草坪、綠籬(或色塊):這種形式既可四季常青,又有季相變化,是目前應用較多的形式;另外,若條件允許可多行布置,既可增加綠化面積,提高綠化水平,又可大大減少噪音,這也是將來發展的方向和潮流。

2.3自然式園林道路的布置??

在繁忙的道路兩側設置自然式的園林道路即林蔭路(具有一定寬度又與街道平行的帶狀綠地,其作用與街頭綠地相似,有時可起到小游園的作用),尤其是居民分步相對較密集的一側,既可方便居民自由出入林蔭帶散步休息(不必穿過交通繁忙的街道),又有效防止和減少車輛廢氣、噪音對居民的危害,這種形式在各個城市較為普遍。

3道路綠化景觀的營造

(1)滿足城市道路主要功能原則。城市道路綠化主要功能是庇蔭、濾塵、減弱噪聲、改善道路沿線的環境質量和美化城市。道路空間是提供人們生活、工作、休息、相互往來與貨物流通的通道。在交通空間里,有各種不同出行目的人群,在動態的過程中觀賞道路兩旁的景觀,產生了不同行為規律下的不同視覺特點。我們在設計道路時,須充分考慮了行車,行人的進度和視覺特點,不同速度,不同栽植方式,將路線作為視覺線形設計的對象。提高視覺質量,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具體的設計中,應以不遮擋視線為標準,同時又能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譬如,在拐彎處不應種植大灌木或小喬木。又如,在隔離帶的種植時,一個標準端的長度就應考慮到車速,行人速度等問題。道路綠化另一個重要的功能是遮蔭、降溫。四季的變化使植物的外觀形態隨著發生變化,尤其是落葉植物。炎炎夏日下,行車和行人需要一個宜人的交通環境,濃郁的綠蔭能使人感到絲絲清涼,煩躁的心情可以得到舒緩,有利于交通安全;當葉落的時候,冬日和煦的陽光帶來幾分暖意。所以說,植物不同的習性奉獻給人們的不僅是視覺、嗅覺上的享受,還有心靈的慰藉。

(2)道路綠化的生態原則。生態是物種與物種之間的協調關系,是景觀的靈魂。它要求植物的多層次配置,喬灌花、喬灌草的結合,分隔豎向的空間,創造植物群落的整體美。因此,在各路段的設計中,注重這一生態景觀的體現。植物配置講求層次美、季相美,從而達到最佳的滯塵、降溫、增加濕度、凈化空氣、吸收噪音,美化環境的作用。設計中這一原則的運用應當是尤為重要的,因為這切實的關系到人們的生活質量。道路綠化規劃設計要有長遠觀點,綠化樹木不應經常更換、移植。

(3)科學性與藝術性原則。既要滿足植物與環境在生態習性上的統一,又要通過藝術的構圖原理體現植物個體及群體的形式美,即符合繪畫藝術和造園藝術的統一,調和,均衡和韻律的四大原則。因此在配置上應考慮道路長度,不同道路形式,同一條道路以不同的區塊重復,以一種復現的節奏感來形成一種韻律,達到心境的平和,符合道路的景觀要求。道路綠化設計與一般的綠地設計有所不同,它是動態綠化景觀,要求花紋簡潔明快、層次分明,作為街景它更要求色彩豐富,與周圍環境協調一致。使旅客有“人在車中坐,車在畫中行”的良好感覺。

(4)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原則。根據本地區氣候、栽植地的小氣候和地下環境條件選擇適于在該地生長的樹木,以利于樹木的正常生長發育,抗御自然災害,保持較穩定的綠化成果。選擇適應性強、生長強健、管理粗放的植物。例如,行道樹樹種選擇的一般標準:①樹冠冠幅大、枝葉密;②抗性強,耐瘠薄土壤、耐寒、耐寒;③壽命長;④深根性;⑤病蟲害少;⑥耐修剪;⑦落果少,或沒有飛絮;⑧發芽早、落葉晚。公路綠化帶采用大手筆、大色塊手法,植觀花、觀果、觀葉植物,適應不同車速的不同綠化帶,空間上采用層次種植,平面上簡潔有序,線條流暢,強調整體性、導向性和圖案性,形成舒展、開敞、明快的風貌。選擇多種植物創造不同氛圍,體現植物生長的多樣性和植物的層次性與季相性。新晨

4結語

優美的城市環境,宜人的道路綠化是人們對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組成部分。精工細琢的園林式的道路綠化是自然景觀的提煉和再現,是人工藝術環境和自然生態環境相結合的再創造,它所體現的姿態美、意境美、蘊含著文化與藝術的融合與升華,使人感到親切、舒適、具有生命力,是衡量現代化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的標志。

篇(6)

關鍵詞:城市道路 景觀綠化 設計原則

城市園林建設是一種漸進、有序的系統發育和功能完善過程 ,但近年來 ,各地城市園林綠化事業飛速發展的同時,園林工程的質量卻參差不齊。城市環境景觀的規劃設計水平已經成為衡量城市環境質量優劣的重要 因素 ,與城市居民的生活休戚相關。

一、道路綠化遵循原則

(1)利用綠化加強道路特性

現在道路的環境往往容易雷同,采用不同的綠化方式將有助于加強道路特征,而使不同的道路區分開來 ,一些道路也往往以其綠化特色而命名。在現代交通條件下,要求道路具有連續性 ,而綠化則有助于加強這種連續性,并從縱向分割之間,使行進者產生距離感,認知這一理論,將對其規劃設計具有指導意義,在建設中才不至于走人誤區。只有正確的理論指導 ,規劃才具有科學性、合理性 ,建設方 向才不致偏離正確軌道。理論指導規劃,建設按規劃操作。

(2)道路綠化要注意突出地方特色

城市應該有不同的道路綠化方式與樹種選擇。城市道路綠化要提倡使用鄉土樹種 ,鄉土樹種具有成活率高、長勢健壯 、抗逆性強等優點,切不可盲目引進所謂的“稀有”品種。

(3)道路綠化要有適宜的樹種

要注重多品種 的選擇和多種栽植方式的配合 ,提倡物種多樣化。各種綠化材料因樹形、色彩、香味、季相變化的不同,在景觀上 、功能上也有不同的效果。根據道路景觀以及功能上的要求 ,要做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 ,需要每個品種配合與各種栽植方式的協調。街道綠化直接影響到街景的四季變化,要使春、夏、秋、冬均有相宜的景色,體現不同的色彩美、姿態美和風韻美。應根據不同道路的功能以及不同道路者的視覺特性及觀賞要求 ,處理好綠化種植的問距、品種、樹冠 的形狀 ,還要從長計議,特別不能忽視的是要考慮到樹木成年后的高度及修剪等問題。同時,還要考慮到遠近期的綠化效果。

(4)道路綠化要與其他街景元素相協調

街景是由多種景觀元素組成的,多種元素的作用、地位都應恰如其分。一般情況下道路綠化應與道路環境中的景觀諸元素相協調,單純考慮行道樹而栽植的樹木往往收不到最佳效果。通常道路兩側的植物栽植應看成是建筑物前的種植 ,應該讓路者從各個方面來看,都有好的綠化效果。有些街道樹木蒙蔽了一切,綠化成了視線的障礙,用路者看不清街道面貌 。更無法加深對某一街道景觀的印象,從街道景觀元素協調來看就不適宜,無疑設計是失敗的。道路綠化除有特殊的功能方面的要求以外,應根據道路性質、臨街建筑、道路寬度 以及地域特點等作為道路環境整體的一部分來考慮,這樣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園林植物配置原則

(1)整體優先原則

城市道路景觀綠化植物配置要遵循 自然規律,利用我們所處的環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觀,城市性質等進行科學建設和改建。

(2)生態優先原則

在植物材料的選擇、樹種的搭配、草本花卉的點綴,草坪的襯托等最大限度地以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生態質量為出發點,也應該盡量多地選擇和使用鄉土樹種,創造出穩定的植物群落:充分應用生態原理和植物他感作用,合理配置植物,才能發揮 出最大的生態效益。

(3)可持續發展原則

以自然環境為出發點,按照生態學原理,在充分了解各植物種類的生物學、生態學特性的基礎上,合理布局、科學搭配,使各植物種和諧共存,群落穩定發展,達到調節自然環境與城市環境關系,在城市中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的協調發展 。

優美的城市環境,宜人的道路綠化是人們對一個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組成部分。精工細琢的道路景觀是 自然美的提煉和再現,是人工藝術環境和 自然生態環境相結合的再創造,使人感到親切、舒適、具有生命力,是衡量現代化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的標志。

三、種植設計基本原理的應用

在做種植設計之前, 首先要考慮遮擋、防風和圍護等植物功 能方面的基本 要求,其次才能開始應用設計原理將色彩、質感和形態統一在優美的 構圖中。在 設計時,應該弄清園林綠化中每個種植單元的目的和意圖, 事先擬 出每個單元大致的尺度、形態及質感, 充分利用這個單 元中所有的因子, 使它們在統一的 整體中發揮各自的作用。一個種植單元, 通常是由一個重點植物和襯托它的叢植植物組成。

重點植物的目的在于強調, 應具有非常強烈的外貌特征, 能 夠在一個種植有許多其他植物的群落中很突出而引起足夠的注意。重點植物的視覺強度能夠產生于任何三個自然特征之一或綜合兩個以上的自然特征, 換句話說, 一株植物之所以能成為重點植物, 正是由于它具有比其他植物更強烈的色彩、質地或形態。

除了重點植物以外, 大多數的植物不具備作為重點植物的強烈的觀賞特性, 這些植物最適于三株以上的成組栽植, 即叢植。它們采用自然式栽植手法效果最好, 正常情況下, 把它們配植在一起時要留出一定的空間, 以便長大后它們能長成一體, 這時欣賞的不是植物的個體美, 而是群體美。每個種植 單元在園林綠化中起著不同的作用, 而這些不同的種植單元結合起來則構成了園林 綠化一個完整的空間 。

總而言之,城市街道園林綠化的目的是美化人的生活,陶冶人的情操 。城市街道園林綠化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美化城市人民生活環境的重大舉措,同時也是反映城市文化 ,展示城市管理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窗 口。

參考文獻:

[1]王寧.生態城市與住宅小區園藝設計的思考[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年15期 :62

篇(7)

最近幾年來,我國的園林綠化力度不斷加大,建設“國家級園林城市”成為園林部門的工作重點,城市道路的綠化也成為城市“形象工程”最為重要的一部分。故此,絕大部分城市每年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進行城市道路綠化,改造老舊道路的綠化。如今,規劃設計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的問題已對設計人員造成了一定的困擾,他們不知道怎樣才能使道路綠化景觀既滿足城市景觀規劃的要求,又能美化城市環境。

1 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的發展情況

城市道路綠化的建設工作受城市交通的影響較大,要有良好的城市交通空間基礎才能進行城市道路的綠化景觀建設。在建設過程中,要深刻認識到不同空間和不同時間城市道路的差異,才能設計出符合城市景觀要求的城市道路綠化的規劃布局和形式規模,在此基礎上,要分析城市人文環境的差異,人文環境對城市道路綠化的景觀設計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

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使城市化的進程不斷加快,新型的城市如雨后春筍般大量涌現,隨之城市的交通水平更為發達,商業經濟也得到很大的發展,這必然會帶動城市道路形式的改變,擴大城市規模,為了提高城市人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就必須優化城市交通網絡,城市道路的綠化景觀形式也必須改變,由此就涌現了大量的綠色藝術新景觀。

2 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的積極意義

2.1 改善城市氣候,降低噪聲

城市道路的綠化景觀,可以有效降低因人口密集以及車輛眾多所引起的噪音,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減少城市的空氣污染,凈化了空氣,美化了城市環境,使城市空間更為干凈清新,從而改善城市的氣候條件。

2.2 遮蔭、降溫以及調節氣候的作用

由于我國的夏季干燥悶熱,城市道路的綠化就顯得格外重要。在城市道路系統中建設綠化景觀,能起到很好的遮蔭和降溫的作用,夏季行人和車輛都可以躲在綠化景觀下避暑或是防止被太陽暴曬,同時綠化景觀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調節氣候的作用。

2.3 劃分道路

城市的道路綠化景觀可以劃分城市道路,提高行人和行車的安全性,也對城市防火和城市美化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3 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的設計要求

3.1 合理選擇綠化植物

要合理選用基調樹種及其他綠化植物[1]。 建設道路綠化景觀時要充分考慮其地方植物特色,合理選用綠化植物。除此之外,城市道路綠地受建設過程的影響較大,因此其土質都比較差,人為損害比較嚴重。這也就要求在建設過程中要以改良土壤、實施客土栽植為前提,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選擇耐瘠薄、生長健壯、抗病蟲害、管理粗放的鄉土樹種和抗污染的樹種,這樣才能較好地發揮植物的生態功能。

要充分發揮地被植物的作用, 地被在植物群落中具有多種功能,既能減少揚塵和降溫,又能提高綠地率,有著無法取代的景觀效果[2]。落葉喬灌木和常綠地被配合使用,可以形成特有的冬季景觀,枝干扶疏而不蕭條。開花地被,如二月藍、白三葉等,可以在道路邊形成大片花境,十分壯觀。

要合理搭配植物的色彩和層次, 城市道路是司乘人員重要的活動空間,植物配置在以闊葉植物為主調的基礎上,觀葉、觀花植物的點綴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活躍氣氛,豐富色彩,避免沉悶單一。

3.2 妥善處理節點和端頭

道路綠化要分析道路交叉口節點以及分車帶端的具體情況,妥善處理節點和端頭。設計過程中,以整個道路景觀的連續性和銜接性為前提,重視行車的安全性,加強視線誘導的功能。例如,在城市道路綠化的建設中,可以把低矮的彩葉花卉種于端頭處,這樣一來就為行車提供了安全保障,明確地提醒人們要注意安全,發揮了誘導功能的作用;也可以使道路綠化景觀多樣化。

3.3 遵循設計原則

在設計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的設計過程中,要遵循設計原則,這些原則包括生態性原則、可識別性原則、協調性原則和服務性原則。只有遵循這些設計原則,才能合理地規劃城市道路綠化布局和形式,更好地滿足城市景觀規劃的要求和美化城市環境。

4 結語

綜上所述,文章分析了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的發展情況并結合了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的積極意義,探索了.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的設計方法。在對我國城市道路綠化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應該根據我國城市道路的具體情況,再加以分析,才能設計出更好的城市道路綠化景觀。做好了道路綠化景觀的建設工作,才能真正的為城市居民建設舒適、優美并且綠色無污染的空間環境,這對于促進我國全民建設綠色環保、無污染以及文明城市也是有著重要的意義的。

參考文獻

篇(8)

Abstract: urban roads in the city have an important position and role, is the city skeleton, modern city road traffic in addition to satisfying the use function outside, still must do well green construction, because the quality of road greening, level directly affect the overall style of the city.

Keywords: modern urban road landscap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城市道路的迅速建設,道路綠化在改善城市生態環和豐富城市景觀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運用綠化手段進行合理的植物配置,而植被綠化風格的規劃控制將對城市生態格局及經濟可行性建設產生重大的影響,利用植物的不同生態習性及形態、色彩、質地等營造各具特色的景觀區域,植物配置運用喬、灌、草相結合的多層次植物群落的構筑。在有限的綠地范圍內,在滿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達到最大綠地率,使之產生最大的生態效益。

1 城市道路綠化景觀設計

1.1 設計原則

公路綠化工程是公路環保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體現公路形象。如今,國家加大了交通基礎設施的投入,與之相關的公路綠化,特別是新建高等級公路的綠化工作應得到進一步地加強。想擁有好的生活環境,想提高生活的質量就要有建立綠色交通觀念,修路要修生態路。

深圳市道路綠化工程在設計時遵循了道路綠化設計的原則,做到以喬木為主,喬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結合;綠化種植采用群體與單體結合,平面與豎向結合,喬木與灌木結合,喬灌木與地被結合的多種形式,結構豐富,勾勒出立體的綠化效果;功能上做到符合行車視線和行車凈空要求;綠化樹木與市政公用設施的相互位置統籌安排,并保證樹木有需要的立地條件與生長空間;植物種植適地適樹,并符合植物間伴生的生態習性;對不適宜綠化的土質,要求在施工時改善土壤進行綠化;保留有價值的原有樹木,對古樹名木給予保護;道路綠地根據需要配備灌溉設施;道路綠地的坡向、坡度符合排水要求并與城市排水系統相結合,防止綠地內積水和水土流失。

1.2 道路綠化

道路綠化施工包括改造地形、鋪裝場地、構筑工程設施、綠化栽植等多項內容。道路的功能決定了在道路景觀施工設計中必須將道路安全行駛作為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在設計中首先要保證行車視線要求。(1)在道路交叉口視距三角形范圍內和彎道內側的規定范圍內種植的樹木不能影響駕駛員的視線通透,保證行車視距;(2)在彎道外側的樹木沿邊緣整齊連續栽植,預告道路線形變化,誘導駕駛員行車視線;(3)行車凈空要求。道路設計規定在各種道路的一定寬度和高度范圍內為車輛運行的空間,樹木不得進入該空間,具體范圍應根據道路交通設計部門提供的數據確定。在深圳市道路綠化工程中,設計師通過對不同地塊的針對性設計,不僅滿足了安全行車的需要,同時保證了良好的視覺景觀效果。

道路綠化由于行駛車輛多、污染量大、路線長、管理較為粗放等因素的影響,要求綠化植物的選擇應該是抗逆性強、耐干旱、抗污水、病蟲害少、便于管理;不會產生其他環境污染,不影響交通,不會成為附近農作物傳播病蟲害的中間媒介;樹木根系良好、萌蘗性強、宜成活、耐修剪;以鄉土樹種為主,結合采用短時間能達到美化效果的苗木。

2 道路綠化施工

2.1 施工準備

(1)熟悉、審查施工圖紙和有關的設計資料,熟悉、審查設計圖紙的內容;

(2)做好四通一清,認真設置消火栓,四通一清是指水通、電通、道路通暢、通信通暢和場地清理;

(3)場地清理,園林工程的平整場地與建筑施工的平整場地有一定的區別,在園林工程中的平整場地不只是簡單的清掉垃圾,主要包括場地的清理,去除雜草、灌木、建筑垃圾等影響植物生長的雜物,為土山地形施工和種植施工創造條件。

2.2 道路綠化大樹、草坪等景觀施工

我國的道路綠化景觀由于土地遼闊、地形多變,包括熱帶、亞熱帶、溫帶、寒溫帶等不同氣候類型。在不同氣候條件下生長著不同的樹種,容易呈現出異樣而多彩的景觀。種植材料和播種材料一般選擇根系發達、生長茁壯、無病蟲害、規格及形態符合設計要求的材料。

道路綠化中大樹移植是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在深圳市道路綠化中,針對大規格的喬木,我們將植樹時間確定在3月下旬~4月上中旬。挖掘裸根苗木時,首先保證苗木根系少受損傷(根系要保證不低于胸徑的10~12倍)。對于常綠樹種,移栽時必須帶土球。栽植深度略高于原地坪,防止積水爛根。帶土球苗木剪斷草繩(若為麻繩必須取出),取出蒲包或麻袋片,邊埋土邊夯實。裸根樹木栽植時,要求根系舒展,不得窩根,當填土至坑的1/2時,將苗木輕輕提幾下,再填土、夯實。樹木栽好后,做好三角支架或鉛絲吊樁,支柱與樹干相接部分要墊上蒲包片,以防磨傷樹皮。

草坪是道路綠化的底色,直接影響整條道路的景觀效果。我們經過反復比較,選擇矮生百慕大套播黑麥草。套播草坪色澤好,草坪生長整潔,且基本可以達到四季常綠,比其他草種綠期長。只要養護規范,做到及時發現蟲害(常見斜紋夜蛾)、侵染病害(常見葉枯病、腐霉病),并及時防治,可以保持較好的草坪效果。

2.3 微地形的營造施工

在道路綠化工程中,適宜的微地形處理有利于豐富造園要素、形成景觀層次、達到加強園林藝術性和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

園林綠地可分自然式、平板式、臺階式、混合式等幾種微地形模式。根據作者多年研究,根據其功能對不同微地形模式提出以下處理原則:(1)結合自然地形、充分體現自然風貌。自然是最好的景觀,結合景點的自然地形、地勢地貌,體現鄉土風貌和地表特征,切實做到順應自然、返樸歸真、就地取材、追求天趣。(2)以小見大,適當造景。地形的高低、大小、比例、尺度、外觀形態等方面的變化創造出豐富的地表特征,為景觀變化提供了依托的基質。在較大的場景中需要寬闊平坦的綠地、大型草坪或疏林草地,來展現宏偉壯觀的場景;但在較小范圍,可從水平和垂直兩維空間打破整齊劃一的感覺。通過適當的微地形處理,以創造更多的層次和空間,以精、巧形成景觀精華。(3)因景制宜,融建筑于自然景色與地形之中。地形景觀必須與景園建筑景觀相協調,以消除建筑與環境的界限,協調建筑與周邊環境,使建筑、地形與綠化景觀融為一體,體現返樸歸真、崇尚自然、向往自然的心理。

3 結語

道路綠化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的好與否直接影響到整個城市景觀與生態。因此,城市道路綠化應該要合理組織、加強城市綠化景觀的建設,實現城市景觀中人與自然的互利共生、持續發展的局面,形成景觀和諧的城市生態環境系統,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小飛,王仰麟,李正國.兩岸典型城市生態功能網絡的組成與結構[J].生態學雜志,2007,26(3):399―405.

篇(9)

Abstract: with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o speed up,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so in the city's roads are also beginning on both sides of the green, so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comprehensive strengthen at the same time, still can beautify the city, of course, urban road green in a way to be able to reflect a city of the whole styl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mainly of urban road greening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measure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the city road; Afforestation landscape; Measures designed

中圖分類號:S73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現在城市中已經建立了綠化園林系統,而道路綠化就是其中主要的一部分,綠化道路不僅能夠改變城市的整體風貌,還能夠為城市的居民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所以,應該怎樣將植物以一種藝術的、科學的方式種植在城市道路的兩旁,同時將植物的作用淋漓盡致的展現在人們的眼前;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合理的對其進行規劃,建立一個整體的園林系統;營造令人舒適的環境;當然由于綠化帶的建立能夠有效地改變城市的環境氣候,并能夠維持生態平衡。

1城市道路景觀綠化設計的作用

(1)保護環境的作用:潔凈空氣,汽車尾氣、飄塵、降塵等。(2)降低噪聲:經增大道路兩旁的綠化帶的面積以及有效地配置建成綠籬,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噪聲。(3)改善調節道路的小氣候:能夠有效的調節道路兩旁以及其周圍地區的濕度、溫度,并能夠降低風速等。(4)安全作用:在交通車道、人行道與車道、停車場和各種廣場的周圍建立綠化帶,能夠控制人流以及車流,并可以為人們的出行提供安全保障。(5)分隔作用:由于建立了綠化帶,所以能夠將道路分割開,不僅能夠方便人行、車行,還有利于方向的辨別。另外,道路的兩側種植很多林立的樹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人在行車的過程中集中注意力。(6)景觀作用:由于植物在不同的季節其存在的外部形態是不一樣的,所以對植物進行美化,這樣能夠使整個城市的外觀美化,給人美的享受。

2組成道路景觀的要素

(1)內在部分,重點就是道路中紅線內部的一些物品,主要涵蓋了:地面的標志、海報、路牌、路標、交通的標志、鋪裝、噴泉、雕塑、花壇、行道樹、公交站亭、垃圾桶、電話亭、座椅、路燈、路障、路柵等;(2)外在部分,重點的就是背景建筑,在道路的空間上最為引人注意的就是城市中的建筑,道路兩旁的建筑形式以及建筑物本身的物質作用、視覺印象等將會對道路的空間有所影響。也就是說一個城市的建筑將是這個城市文化以及物質生活的具體體現,當然倘若建筑物本身的質量不好,那就會對這個城市的品位有嚴重的影響。

3綠化道路的景觀定位及布置形式

3.1綠化道路的景觀選址

(1)景觀大道。就綠地園林系統而言,其設計的關鍵和就在于園林景觀路的規劃在這條道路上,通常情況下,車速每小時是不能超過六十公里的。針對園林的具體規劃,第一步要考慮的就是該城市的環境質量,在植物的選取上,一定要選擇具有較高觀賞潛能的植物,在對其進行合理的規劃,在園林中,將喬灌草和綠化有效地聯系在一起,這也就是將立體的和垂直的向聯系,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園林的結構形態,也為整個城市的綜合風貌增加了立體感。(2)快速路。在快速道路上,通常情況下規定形成的速度每小時大約為八十公里。在這里規劃的重點就與景觀大道有所不同。在快速道路上要將綠色安全最為其開始的基礎,在選取植物的時候,側重于彼此之間的差距的變化,差距越大越好,這樣才能夠真正的達到綠化的要求。(3)普通的道路。對于這樣的道路來說,在城市中是非常常見的,它并不屬于是主干道,所以對于行車速度來說,不能過高,但是特殊情況除外,對于這類道路的景觀來說,其種植的規格并沒有太嚴格的要求,所以說,園林的規劃首先要注重的就是生態以及安全。

3.2綠化道路的規劃形態

(1)二帶一板形態。這樣的新形態在城市的綠化道路中是隨處可見的,也就是將行道樹種植在道路的兩旁人行道的分隔線處。這樣的種植方式是非常簡單的,而且占用的土地面積比較小,管理上也很容易。然而這種方式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的,倘若車道太寬,那么行道樹就不能發揮其遮陰遮涼的作用,同時當機動和非機動車在混合行駛的時候,對其交通管理是特別困難的。(2)三帶二板形態。這種規劃方式主要是用單邊行駛的雙車道中間的綠化帶的規劃,同時還在道路的兩旁設定行道樹。多數是用于道路非常寬闊,同時綠化帶相對比較大,并且環境比較好的地區,典型的就是在高速公路中的綠化帶。(3)四帶三板形態。其分布的特點是用雙向的分隔帶將車道劃分為各部相連的三塊,其中,處在中間位置的是機動車的行車道,而兩旁的都是非機動車的行車道,這樣加上行道樹總計是連四條綠化帶。所以將其稱作是四帶三板形態。它的不足之處就是占用的土地面積特別大,當然它也有很多的優點,能夠受益的面積是非常大的,在夏天的時候,這樣的形態的遮陽效果是十分好的,交通便利,安全指數高,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由于車輛的混合行駛帶來的諸多不便。(4)五帶四板式。其特點就是采用三條分隔帶,這樣就把車道劃分成四條,綠化帶的數量就是五條,這樣方便了行車,彼此之間有間隔,這就為行車安全以及限制車速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同時還節省了用地。(5)其它形態。根據道路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周圍的環境條件,總結當地的特點,然后再建立綠化帶,例如,水和山坡的綠化帶的規劃。

4道路綠化的種植設計

4.1將常綠樹種和落葉樹種有效地結合

在最近的幾年中,在南部的很多城市中,已經將落葉樹種當做是關鍵性的植被,這主要是因為這種樹種的花色很多,并且季節變化的過程中這種樹種的變化很小。其實,落葉樹種到了秋冬季由于沒有葉片,其生態效益往往沒有常綠樹種那么顯著。許多植物都是靠葉片吸收二氧化碳來產生氧氣的,而且植物通過葉片起到吸收有害氣體,衰減噪音等作用,葉片對灰塵還有明顯的阻擋、過濾、吸附的作用;個別樹木有強大的樹冠,葉片分泌黏性的油脂,使得樹木具有滯塵作用。如近兩年在廣州市區,由于汽車增加相應的尾氣排放也大量增加,導致到了秋冬季節就出現“灰霾天氣”,這樣的惡劣天氣與城市道路綠化樹種的選擇也是有一定的關系的。尤其針對的就是 “二帶一板形態”的道路而言,其行道樹主要都是用落葉樹種的,當冬季來臨的時候,落葉樹種不管是從景觀還是從生態的角度,常綠樹種都要優于落葉樹種。所以,在進行道路規劃的過程中,不能僅僅選取其中的一種,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兩種樹種結合在一起使用,這樣才能將彼此的優勢發揮出來。

4.2路燈設備要和綠地保持一致

在 “二帶一板形態”的道路上,一般的情況都是將行道樹和路燈建立在一個水平上,這是由于行道樹是會不斷生長的,倘若不在一個水平上,那么樹冠在不斷生長的過程中必定會將路燈遮住,那么就會影響到照明的亮度,也就是說,道路在晚上的時候可能會不明亮,這可能會給交通安全帶來不便。所以,在進行規劃的時候,一定要根據植被自身的特點進行建立,同時,在和路燈搭配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的就是,植被不能太高,當然也不能太密,爭取適度是最好的。

4.3對行道樹栽培的規劃

就行道樹而言,全部都是種植在道路的兩旁的,這樣不僅能夠為過往的車輛行人遮蔽陽光,還能夠美化道路。當然落葉和常綠樹種都能夠有這樣的作用,然而,對其還是有很嚴格的要求的,生長的速度一定要快,能夠經得住修剪,在低處是不允許開枝的,樹種的主干要直挺,樹冠要大而且要濃密等。行道樹的栽植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樹帶式的,還可以是樹池式的,甚至其他的形式。

4.4栽種綠島植物的設計

綠島植物分隔車道、美化街景,一般寬度大于1.5m。視寬度可種植一行甚至多行行道樹。綠島的邊緣可以栽植綠籬,綠島內可鋪設草坪或栽植地被植物,使城市道路綠化、美化的效果更好。

5結語

目前城市中的園林式的道路的綠化工程是一項十分嚴密的工程,它對各方面都有著嚴格的要求,這也是自然景觀的一個縮影,它涵蓋的不僅僅是自然的藝術,還結合了人文藝術,真正的展現了意境美和姿態美。在另一個角度來說,這樣的園林藝術能夠給人美的享受,是經濟不斷發展的需求,是城市化的一個明顯的標志,是城市文明的另一種代表。

參考文獻:

[1]朱媛.城市道路綠化及其生態意義[J].科技信息,2008(12):644-645.

[2]程曉山.淺談道路綠化設計中的意境構思[J].廣東園林,2004(4):26,37.

[3]丁銘績.淺談城市道路綠化設計[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3(12):45-46.

[4]孟兆禎.園林設計之于城市景觀[J].中國園林,2002(4):13-16.

[5]徐文輝等.杭州市城市街道綠化的研究[J].中國園林,2002(3):23-25.

篇(10)

(2)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間環境,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kevin Lych在《城市意象》一書中把構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為五類,即道路、邊沿、區域、結點和標志,并指出道路作為第一構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導性,其它環境要素都要沿著它布置并與它相聯系。從物質構成關系來說,道路可以看作是城市的“骨架”和“血管”;從精神構成關系來說,道路又是決定人們關于城市印象的首要因素。街道不僅僅是連接兩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人們公共生活的舞臺,是城市人文精神要素的綜合反映。因此,加強道路建設,講究道路空間的藝術設計,追求“骨架”與整體的平衡和諧,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徑。

綜上所述,可以初步得出以結論:城市道路是現代化城市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擔負著城市疏散交通的重要功能,是現代化城市必備的重要基礎設施。所以說,有良好綠化美化的園林環境和賞心悅目的道路景觀,道路綠化就是實現這一功能的主要手段。

2.城市道路綠化植物的選擇

2.1城市道路綠化植物的選擇,主要考慮藝術效果和功能效果

2.1.1喬木的選擇Р

喬木在街道綠化中,主要作為行道樹,作用主要是夏季為行人遮蔭、美化街景,因此選擇品種時主要從下面幾方面著手:

(1)株形整齊,觀賞價值較高(或花型、葉型、果實奇特,或花色鮮艷,或花期長),最好葉秋季變色,冬季可觀樹形、賞枝干;

(2)生命力強健,病蟲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費用低,花、果、枝葉無不良氣味;

(3)樹木發芽早、落葉晚,適合本地區正常生長,晚秋落葉期在短時間內樹葉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掃;

(4)行道樹樹冠整齊,分枝點足夠高,主枝伸張、角度與地面不小于30度,葉片緊密,有濃蔭;

(5)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復生長,適宜大樹移植;

(6)有一定耐污染、抗煙塵的能力;

(7)樹木壽命較長,生長速度不太緩慢。目前在河北省唐市應用較多的有雪松、河南檜、西安檜、法桐、國槐、合歡、欒樹、垂柳、饅頭柳、杜仲、白蠟等。

2.1.2灌木的選擇 灌木多應用于分車帶或人行道綠帶(車行道的邊緣與建筑紅線之間的綠化帶),可遮擋視線、減弱噪聲等,選擇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Р

(1)枝葉豐滿、株形完美,花期長,花多而顯露,防止過多萌孽枝過長妨礙交通;

(2)植株無刺或少刺,葉色有變,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內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樹形和高矮;

(3)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塵和路面輻射。唐山市應用較多的有大葉黃楊、金葉地被植物的選擇。目前,北方大多數城市主要選擇冷季型草坪作為地被植物,根據氣候、溫度、濕度、土壤等條件選擇適宜的草坪草種是至關重要的;另外多種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應用,如棣棠等。

2.1.3 草本花卉的選擇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為主,與喬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點部位點綴,不宜多用。

2.2道路的植物配置

主要有兩類:整齊式行道樹類型;自然式園林道路的布置。

整齊式行道樹類型:

(1)喬木為主、配以草坪:高大的喬木不僅遮陰效果好,還會使人感到雄偉壯觀,但較單調。

(2)喬木和灌木:既可增加景觀和季相的變化,又具有節奏感和韻律感;

(3)常綠喬木配以花卉、灌木、草坪、綠籬(或色塊):這種形式既可四季常青,又有季相變化,是目前應用較多的形式;另外,若條件允許可多行布置,既可增加綠化面積,提高綠化水平,又可大大減少噪音,這也是將來發展的方向和潮流。

2.3自然式園林道路的布置

在繁忙的道路兩側設置自然式的園林道路即林蔭路(具有一定寬度又與街道平行的帶狀綠地,其作用與街頭綠地相似,有時可起到小游園的作用),尤其是居民分步相對較密集的一側,既可方便居民自由出入林蔭帶散步休息(不必穿過交通繁忙的街道),又有效防止和減少車輛廢氣、噪音對居民的危害,這種形式在各個城市較為普遍。

3.結語

優美的城市環境,宜人的道路綠化是人們對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組成部分。精工細琢的園林式的道路綠化是自然景觀的提煉和再現,是人工藝術環境和自然生態環境相結合的再創造,它所體現的姿態美、意境美、蘊含著文化與藝術的融合與升華,使人感到親切、舒適、具有生命力,是衡量現代化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的標志。

上一篇: 農業產業化市場分析 下一篇: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策略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刚察县| 乌鲁木齐市| 那曲县| 瑞金市| 贵港市| 泸溪县| 阿拉善盟| 丘北县| 临夏市| 济源市| 桑日县| 克东县| 高清| 新郑市| 镇巴县| 阳江市| 玛曲县| 遵义县| 蚌埠市| 星座| 稷山县| 浙江省| 逊克县| 平顶山市| 伊通| 盐源县| 丘北县| 达拉特旗| 朝阳区| 屯门区| 遵化市| 金塔县| 阿克陶县| 陵川县| 高陵县| 汝南县| 伊金霍洛旗| 宜君县| 安溪县| 广灵县|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