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片免费观看影视大全,tube xxxx movies,最近2019中文字幕第二页,暴躁少女CSGO高清观看

教學改革方法匯總十篇

時間:2024-01-24 14:52:5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教學改革方法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教學改革方法

篇(1)

進入21世紀以后,免疫學得到了良好的發展,已經成為醫學領域多個專業的必修課,由于免疫學具有理論抽象、概念深奧等特點,加上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實驗教學不足,使免疫學教學存在很多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加強免疫學教學改革顯得很有必要。

一、實施人文素質教育

在我國的醫學教育中,人文素質教育缺失是十分普遍的現象,特別是中職衛生學校護理專業的學生,其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社會適應力不足、缺乏良好的團隊合作觀念,難以滿足現代社會對醫學人才的要求。人文素質是醫學人才十分重要的一種素質,醫學與人類的生命健康有很大關聯,只有具備良好的人文素質,才能深入領悟生命的真諦,才能正確地處理護理人員與病人家屬、醫院與病人之間的關系,才能真正地為醫學服務。因此,在中職衛生學校護理專業免疫學教學中實施人文素質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在免疫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引導學生深入了解醫學本質,樹立良好的醫學觀念,培養新時期合格的醫學人才。如在免疫學課堂上,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我國明朝種痘預防天花的方法,讓學生了解我國的醫學史,宣傳我國優秀的醫學文化,培養學生良好的愛國精神及民族自豪感。又如教師可以在講解免疫三大功能時,適當地講解健康教育的內容,引導學生樹立積極樂觀、豁達陽光的生活態度,提高自身免疫功能,減少疾病感染,提高學生的生活質量,同時還能引導學生在畢業后用陽光的心態對待病人,有利于病人的恢復。此外,教師可以在講解過敏性疾病時,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近年來,由于環境污染,使過敏性疾病的發病率有了明顯的增加,從而對人們的生活健康帶來極大影響,對此教師可以教育學生要從自己的日常生活做起,樹立環境保護觀念,加強環境保護,共同打造優秀的生活空間。在中職衛生學校護理專業免疫學教學中,有很多內容都適合滲透人文素質教育,對此,教師要特別注重這一點,全面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

二、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

在傳統的免疫學教學活動中,由于教師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面對抽象、復雜的免疫學知識,學生很難提起學習興趣,這也就會對免疫學教學質量帶來極大影響,因此,在新環境下,教師開展免疫學教學活動時,必須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更加主動地進行免疫學知識探究。多媒體教學手段是近些年興起的一種教學手段,已經成為當前教學活動的主流方式,多媒體可以通過聲音、圖片、視頻等形式將免疫學內容展現在學生面前,通過視覺、聽覺對學生感官進行刺激,這就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免疫學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雖然具有很強的優勢,但是其也存在一些弊端,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地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以此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有效提高免疫學教學質量。在以往的免疫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是唯一的教學主體,不管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進度,抑或是教學方法都是由教師決定的,這就會給學生的自主學習帶來很大影響,因此,在實際中,教師必須創新教學手段。教師可以建立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也就是以學生為主體,從問題出發,教師發揮引導作用,教師可以在下課前,為學生簡單地說一下下節課所講的內容,并設置一些預見性問題,讓學生在課后進行探究,在下節課上,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回答這些問題,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還能保證課堂教學活動的有序進行。如在超敏反應講解前,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是不是沒有用過青霉素的人,在使用之前都需要做皮試,是不是皮試陰性就可以保證不會出現超敏反應,青霉素是如何引起超敏反應的?”讓學生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資料查找、探究,從而激發學生的主動性。

三、加強實驗教學

在中職衛生學校護理專業免疫學教學活動中,實驗教學是十分重要的內容,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大多是開展枯燥的理論教學,對實驗教學不重視,使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較差,對此,在新時期下,教師必須加大對實驗教學的重視力度。一方面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實驗過程,讓學生對實驗有初步了解,另一方面教師要組織學生在實驗室開展免疫學實驗,讓學生自主動手操作,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培養學生的科研精神。

四、總結

隨著現代醫學的快速發展,社會各界對中職衛生學校護理專業免疫學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確保中職衛校護理專業學生的良好發展,在開展免疫學教學活動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調整教學內容,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并加強實驗教學,全面深化免疫學教學改革,以此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劉星光,陳祥,侯晉,等.以興趣為導向的多元化醫學免疫學教學改革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6(6):436-438.

篇(2)

中圖分類號:G642?搖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16-0028-03

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高等教育的精英教育模式已不能滿足社會經濟對人才數量的需求。1999年,高等教育開始大規模擴招,逐步由精英教育模式向大眾教育模式轉變,標志我國高等教育向國際化教育趨勢發展。受長期的精英教育教學模式的影響,從事高等教育教學的管理者和教師不適應大眾化教育的新理念和現代教學多樣性,這一現象在眾多的新生本科院校中尤其明顯,嚴重影響了大眾化高等教育的質量和人才培養。根據西方發達國家高等教育發展的歷程與趨勢,應用型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多元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1],是培養技術型人才的主要基地,其發展水平直接影響社會經濟發展。因此,加快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設是我國高等教育當前的重要任務。近年來,中央和地方對新生本科院校的建設給予了大力支持,各院校也出臺了眾多的措施促進學院發展,尤其在教學質量建設方面推出了很多政策和措施促進教學改革,且取得了一些成功經驗[2]。我們以《數學物理方法》課程為載體,結合雙主型教學模式[3],整合傳統和現代教學手段,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探索一種由教師主控、學生在課外自主學習的實踐教學項目。通過該教學項目的實施,有助于鞏固理論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知識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數學物理方法課程

《數學物理方法》是一門以高等代數和普通物理為基礎的綜合性課程,以講授古典數學物理中的常用方法為主,為電磁學、量子力學等專業課程奠定基礎[4,5]。該課程主要培養學生解決數學物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通過處理實際物理問題提高學生分析物理問題、建立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課程理論性強,教學過程中需要進行較復雜地理論推導和邏輯思維轉換,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有較大難度。因此,應根據專業人才培養需要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了深入改革,尤其是在現有較少學時內如何保質保量地完成該課程的教學任務,使數學物理方法成為一門生動的、充滿現代氣息的課程,是該課程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綜上特點,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課程改革。

1.科學調整教學內容、選擇合理的教材。根據人才培養需要調整課程教學內容,根據降低理論難度、增加應用型能力培養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材,將其變為一門“易教、易學、易懂”的課程。我們將教學內容、教學計劃、教學重點、教材選用和教學方法的改革作為課程改革的基礎,同時新增實踐教學內容作為課程改革的重點。

2.突出重點,增加應用型實例。在教學內容“少而精”的基礎上,精心篩選經典內容,合理組織材料,避繁就簡,突出重點。突出分離變量法、積分變換法等重要內容,而對其他方法進行簡潔的概述。選取了一批既有理論意義又有實際應用背景的問題,采用高年級學生以畢業設計的形式探索不同的求解途徑,得到新的處理辦法和技巧,將所得成果進行總結、提煉形成數學物理方法課程教學過程中的課外實踐教學實例,要求學生課外自主完成,增加學生學習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結合現代技術,提高教學效果。數學物理方法是一門基礎性理論課程,教學中適當融入現代教學手段和現代科技知識也是非常必要的。針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數學基礎較差,而數學物理方法需要求解偏微分方程的特點,采用特殊方法求解與傳統解析求解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活躍教學氛圍、拓展學習思維。因此,我們將完整的課外實踐教學項目穿插到課程教學中,通過傳統方法與現代技術應用相結合來提升基礎理論的教學價值,對學生的思維產生沖擊力,激發他們對應用基礎學科理論學習的勇氣和應用的欲望。

二、數值模擬方法拓展能力培養教學實例

根據我校數學物理方法課程改革現狀和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結合近幾年對“數學物理方法”的教學實踐,給出了兩個課外自主學習內容實例。

(一)Excel數值求解弦振動模型

例:一根長為1m,張力和密度的比值為1兩端固定的弦,用手將其中0.5m處橫向撥開距離0.2m處,然后放手讓其自由振動。求在4s內的任何時刻各點的位置。根據模型分析可得出方程。

utt-uxx=0, 0≤x≤1,0≤t≤4u(x,0)=0.4x, (0≤x≤0.5)u(x,0)=0.4(1-x), (0.5≤x≤1)u(0,t)=0,u(1,t)=0 0≤t≤4)

1.網絡分割。將總長為1m按h=0.1的空間步長為分割,則計算點位置分別為0,0.1,…,1;將求解振幅0.2m按h=0.05的空間步長為分割,則各計算點坐標分別為xi=kh=0.2k,k=0,1,2,...10;將時間4s按τ=0.1的時間步長進行分割,則tj=jτ=0.1j,j=0,1,2,...,40。

2.方程變換。用u(x,t)的中心差分代替微分方程■,■;用u(x,t)的向前差分代替初值條件中的■(x,0)。整理得原方程變換為如下差分形式:

u(k,j+1)=0.52(uk+1,j+uk-1,j)+2(1-0.52)uk,j-uk,j-1 u(k,0)=0.4x,u(k,1)=0.4x (0≤x≤0.5)u(k,0)=0.4(1-x),u(k,1)=0.4-0.4x (0.5≤x≤1)u(0,j)=0,u(N,j)=0

3.Excel表格計算設置。A列的(A2:A22)輸入,B列的(B2:B22)輸入邊界條件u(0,j),L列的(L2:L22)輸入u(N,j),第一行(B1:L1)輸入xj的值,第二行(C2:K2)輸入初始條件u(k,0),第三行(C3:K3)輸入u(k,1),在C4輸入公式0.52(μk+1,j+μk-1,j)+2(1-0.52)uk,j-uk,j-1,將公式復制到(C5:K22),則在區域(B2:L22)內的數據即為該問題的解。如圖1所示。

由圖可以直觀的顯示弦振動的詳細過程和各點在任意時刻的振幅,且可以分析出周期為4s,可以定性分析計算結果的正確性。

(二)蒙特卡洛方法求解熱穩定模型

蒙特卡羅方法又稱為隨機取樣法,統計模擬或統計實驗方法,它是一種利用隨機數的統計規律來進行計算和模擬的方法[6]。其求解過程包括以下主要步驟。

1.構造與模型有關的概率數學模型。

2.確定變量的概率分布,將概率分布轉換為累計概率分布,以保證與給定的隨機數相對應,利用隨機數從累計概率分布中采樣以確定變量值。

3.進行計算機模擬計算。例:某一散熱片是邊長為10cm的立方體,底面以1w的功率向散熱片傳熱,散熱片表面為25℃恒溫度。沿Y軸在■~■之間,向Z方向開一個深度為■的槽,如圖2所示。求散熱片內的溫度分布。

因為散熱體達到平衡后,散熱片吸收的熱量就等于釋放的熱量,那么對于散熱片來說溫度不再隨時間改變,即■=0,方程為?犖2u=0。該方程是滿足蒙特卡洛隨機求解的基本要求,因此可以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分析散熱片內任意一點的溫度。

我們以步長Vx=Vy=Vz=h的正方體網格對散熱片進行分割,網格點(ix,iy,iz)就簡記為(i,j,k),現在要求這一點的解Ui,j,k,將熱平衡方程中的微分方程以商差方程替代。

■+■+■

由于Vx=Vy=Vz=h,因此有

Ui,j,k=■(U■-U■+U■+U■+U■+U■)

根據上述思想,我們將沿x,y,z三個方向的六個面,分別記為1,2,3,4,5,6?,F在由點P(i,j,k)出發,每得出1~6中的一個隨機數,并隨機數字按規定移動一步,直到移到邊界為止。當點移動到吸熱面時,吸熱面單位面積吸收的熱量Δq1=■,ρ為密度,ε吸熱系數,Δv單位體積;當點移動到散熱面時,放出熱量Δq2,通過大量的隨機過程處理,整個系統達到動態平衡,保持考察點能量穩定,根據能量與溫度的關系可得出考察點的溫度。

u(p)=φ(p)≈■■Δφi(p)■■ΔQi(p)

表1是與圖2所示模型處于熱平衡時中心軸上一系列點溫度的模擬計算與理論計算結果。從表中對比可發現,模擬計算結果與理論計算結果存在一定差異,且越靠近發熱體差異越大。我們認為兩者的差異主要是發熱源對散熱片的熱作用過程處理過于粗糙。另外,模擬計算過程中網格劃分較大和理論計算過程將邊界簡化為一類邊界條件都將引起差異。雖然該模型中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擬計算的結果精確度較差,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逐步完善,但從理論角度來看是科學的,為該課程的教學改革和應用型人才培養有促進作用。

三、結語

本文開展了適用于自主學習方式的課外實踐教學項目探索,并用于數學物理方法實際教學過程中。課程提出的實踐教學項目模型簡單,求解思路多元化,通過課外輔助教學項目的實施,拓展了學生學習視野和知識面,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能力,以達到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哈焱.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提高應用型本科人才質量[J].宿州學院學報.2010,25(4):103.

[2]惲瑛,張勇,葉兆寧.研究型、互動型的課程模式改革的探究與實踐[J].大學物理,2007,26(6):51.

[3]田麗杰,李清山,徐秀瑋,郝志仁.《數學物理方法》多元化雙主型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施[J].魯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5(1):44.

[4]周浩森,李超,趙吉祥.結合工程應用的“數學物理方法”教學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0,(31):85.

[5]周慶平,李伶利.談數學思維與物理教學[J].教育與職業,2006,(17):167.

篇(3)

隨著法治國家建設的全面推進,法學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法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優秀的法學專業人才,為法治國家建設提供人才資源。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要求加強法律職業人才的培養,以適應司法實務工作的需要。這就要求我們對傳統的法學教育進行改革,加強法學專業學生法律實務素能的培養。刑法學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部門法學課程,是法學教學改革的重點。無論是從理論教學出發還是從實踐教學出發,刑法學的教學必須適應我國現階段法治建設的需要,必須與我國的法學教育、司法改革的方針、政策相適應。

一、刑法學教學改革研究的狀況

近年來,刑法學教師在不斷探索刑法學教學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的刑法學教師從我國法學本科教育的培養目標出發,培養應用型的法律精英人才,提出在司法考試導向下的刑法學課程教學改革。有的刑法學教師從人才培養目標出發,提出轉變教學理念,構建雙向互動式案例教學法。有的刑法學教師從刑法學教學目標的定位出發,提出多種教學方法的良性互動教學法。有的刑法學教師從刑法學課程本身的性質出發,提出改革刑法學教學內容,包括改革總論和分論的教學內容。有的刑法學教師根據刑法學實踐性課程教學的目標,提出卷宗案例教學法。這些成果都是教師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取得的寶貴經驗,值得借鑒。筆者認為,上述教師從某一方面提出了刑法學教學的改革,缺乏全面、有機的統一。本文根據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法學本科刑法學教學的現狀,深入分析我國刑法學教學改革面臨的困境,提出破解困境的辦法和措施。

二、我國高校刑法學教學改革面臨的困境

1.刑法學教學目標與實踐教學相脫節。教學目標是本科教育培養目標的具體化,教學目標的定位決定了課程的合理設置和教學方法的選擇。當前,我國法學本科教育的培養目標應是培養精英型的法律職業者,通過本科各門專業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各主要部門法的基礎知識和基礎理論,使學生具備從事法律職業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養。但從我國目前的教育效果和司法實務部門反饋的信息來看,法學本科畢業生到司法實務部門工作后,很難勝任司法實務部門的工作,仍然需要司法實務部門的崗前培訓和實務工作人員長達兩至三年的帶教才能慢慢具備獨立從事法律職業的基本能力和素質。其原因在于法學本科教育與法律實踐工作要求脫節。實際上,我國法學本科教育培養目標號稱是從通識教育轉變為法律職業教育,從大眾教育轉變為精英教育,但并未成為真正的法律職業教育,也不是真正的法學專業的學術教育,現有的法學本科教育主要是一種純書本的理論教育,雖然安排有實踐教學環節,但因學生忙于準備大學四年級上學期的司法考試,實踐教學常常是走過場,沒有達到實踐教學的效果。因此,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刑法學教學與法律實踐是脫節的,其教學目標難以實現。2.課程設置單一。我國的一些普通高校對刑法學課程的設置比較單一,單純開設刑法總論與刑法分論這兩門理論課程,沒有開設相應的刑法方面的選修課,如外國刑法學、刑事政策學等。同時,沒有針對刑法學課程設置相應的實務訓練,只是在大學二年級的暑假開設模擬審判課程,模擬審判課程又沒有專門針對刑事案例。所以,學生的刑事案件實務訓練非常有限,學生的刑法實務思維難以形成。因此,現行的刑法課程結構并不完善,不能很好地服務于法律人才培養。3.教學方法僵化。刑法學教學目標的實現有賴于刑法學教學方法的合理選擇與運用。從目前各高校的刑法學教學情況來看,刑法學教學主要沿用傳統的講授法,即教師在講臺上講解,學生在下面聽和記筆記,學生主要是圍繞教材學習,很少涉獵課外讀物。這種授課方式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只是被動接受,被稱為“填鴨式”的灌輸教學法。這種教學方式不符合我國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素質教育是我國整個教育的基本目標,不僅要求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而且應當更加注重塑造與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素質、品質。傳統的灌輸教學法存在以下弊端:(1)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能力。傳統的講授教學法主要是教師在講臺上對刑法學的相關理論進行系統講解,偶爾會針對相關理論問題穿插簡單案例進行闡釋,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整個上課期間,沒有什么機會提供給學生進行主動思考。長此以往,教師會忽略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培養,削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缺乏主動學習和思考的能力。刑法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如果這樣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都沒法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職業能力,那對于將來走上法律實踐部門的學生而言其是無法勝任工作的,如此我們的法學教育就培養不出合格的法律人才。(2)課堂氛圍沉悶。這種傳統的講授法主要是教師唱“獨角戲”,學生很難參與其中,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課堂氛圍沉悶,一部分學生甚至昏昏欲睡,難以實現教學效果。這種教學方法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刑法學教學改革的路徑選擇

1.確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刑法學教學目標。針對刑法學教學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弊端,高校必須確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刑法學教學目標,即刑法學教學目標重點是培養具有法律職業素養、職業能力、職業操守的應用型和復合型法律職業人才。2.完善刑法學課程體系。為了實現培養具有法律職業素養、職業能力、職業操守的應用型和復合型法律職業人才的刑法學教學目標,高校必須完善刑法學課程體系。首先,我們必須科學設置刑法課程體系。學生刑法實務思維的養成不單純是通過學習刑法總論和刑法分論這兩門課程就能實現的,這需要我們開設一組圍繞著學生刑法實務思維形成的刑法課程,除了刑法總論和刑法分論課程外,還需開設刑事政策學、外國刑法學、刑法案例研習,刑事辯護實務專題、模擬刑事審判、刑法學文獻選讀等一系列刑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其次,改革刑法總論和刑法分論的課程設置。在整個刑法學教學課程中,教師不能只單純地進行理論教學,而應在合適的章節穿插實務訓練,讓學生在領會刑法理論體系的完整、刑法理論的博大精深的同時,感受刑法實務的復雜、細膩和思辨。目前,一些高校沒有安排實訓課程,少數安排了實訓課時的高校實訓學時占比較少。筆者認為,刑法總論和刑法分論的理論課程和實訓課程應有所區別,刑法總論應側重于理論教學,刑法分論應側重于實務教學。因此,在刑法總論與刑法分論總課時相同的情況下,與刑法分論相比,刑法總論的理論課時應當適當增加,而實訓課時應當適當減少。只有這樣的設置,才能扭轉當前刑法教學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局面。3.實施以講授法為主的多元教學法。針對傳統講授法枯燥乏味、課堂氛圍沉悶的現狀,我們必須大膽創新,采用一種新的講授法,即啟發式的講授法,將多種教學方法靈活運用于每個教學環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積極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疑難問題,訓練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刑法總論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啟發式講授法的同時,可以穿插采用討論式教學法、辯論式教學法等教學方法。在開展討論式或者辯論式教學之前,教師必須提前做好充分準備:首先,教師必須明確討論式或者辯論式教學的要求和任務;其次,必須分組進行討論或者辯論,教師將學生分成組,每組人數控制在三人以下;第三,教師確定好討論或者辯論的時間,討論或者辯論的時間一般控制在20分鐘以內,一次安排兩組學生參加討論或者辯論,一般一周安排一到兩次;第四,教師確定好討論或者辯論的題目,討論或者辯論的題目一般可由教師事先提供,讓學生抽簽選題,學生選好題后,各自利用課后時間去準備;第五,討論或者辯論以及自由提問、點評依次進行,教師根據上課的進度安排討論或者辯論,在討論或者辯論結束后,其他學生可以自由提問,最后由教師進行點評。在刑法分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啟發式講授法的同時,可以穿插采用案卷審查教學法,即讓學生審查案卷材料,撰寫審查報告,提出案件處理意見,親身感受司法實踐中對具體犯罪的認定過程和認定方法。

參考文獻:

[1]肖乾利.論司法考試語境下的刑法學教學——以新建本科院校為例[J].池州學院學報,2012.02

篇(4)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On Method of Biostatistics Teaching Reform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research,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based on many years of practice, on the the biostatistics courses bold reform, teaching contents, methods, means the try. Through reform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enhance the usefulness of the course,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Key words biostatistics;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methods; multimedia teaching

生物統計學課程是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生命學院開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在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和制藥工程本科專業均有開設,2012年起,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碩士專業也開設了該課程。

生物統計學是數理統計在生物學中的應用,是生物學領域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該課程要求學生具有較扎實的數學基礎和較強的邏輯推理能力,一直被認為是生物專業難度較大的課程之一,有所謂的“四難”之說,即教師認為難教,學生感到難懂、難記、難用。因此,該課程的教學改革一直是任課教師致力進行的一個課題。筆者從2005年起,一直從事該課程的教學工作,根據自身及課題組成員多年的教學實踐,并以學校進行研究性教學改革為契機,深入進行了教學改革和實驗改革的嘗試,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F就多年的探索與實踐,談談自己的體會和思考。

1 精選教學內容,結合實際需要

本門課的學時數較少,只有30學時,因此,在教學內容安排上,一定要精挑細選,既要涉及面廣,又要突出重點,而這恰恰是課程改革最困難的環節。筆者經過多年的實踐,將授課內容總體分為試驗設計和統計方法兩大部分,并穿插統計軟件介紹,各個小章節各有詳略。在內容安排上,考慮到學生已有的基礎,避免與已修的數理統計課程內容重復,同時考慮到計算機的普及和大量統計軟件的使用,手工計算過程不再作為重點,并盡可能和實際結合,為學生下一步的畢業論文與科研工作打好基礎。

具體教學中,對描述性統計部分,雖然內容相對簡單,但實用性強,應用廣,因此學生必須掌握。著重是統計圖、連續性資料的整理方法,其它內容可自學。涉及理論分布、t檢驗、檢驗、F檢驗等知識,重點放在二項分布和正態分布的概率計算,對于原理不過深地糾結。統計推斷與方差分析也是一個重點,要求掌握不同統計方法的適用條件,并能夠利用EXCEL和DPS、SPSS等統計分析軟件進行分析,并結合實驗設計,通過實例操作使學生掌握。直線回歸與相關分析主要介紹簡單相關與回歸,學會標準曲線的制作,分析方法的統計軟件操作即可。再有就是試驗設計,主要是講清試驗設計的原則,并以教師的科研課題為例,講清設計的基本思想和設計方法。由于所修專業不同,實驗設計選擇了不同的內容,如生物技術與生物科學專業,刪去完全隨機區組部分;而對于制藥工程專業,則增加了交叉設計、正交設計和均勻設計等內容。

2 改善教學方法,注重案例教學

生物統計學教材大多理論性強,內容枯燥,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感。照本宣科的傳統授課方法,更會使學生一頭霧水,失去興趣,對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十分不利。而且由于教師上完課就走,師生間缺乏溝通,教學質量如何無從知曉,教學效果不佳。因此,在教學中,筆者根據各章教學內容及要求不同,采用了不同的教學方法,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筆者采用最多的是案例教學,即在授課過程中以實例來輔助教學。分兩種情況,一是在講述原理及方法時以實際問題為切入點進行。例如再給制藥工程專業進行正交分析設計及統計推斷的授課時,以制藥專業的一個畢業課題為例,從為什么使用正交設計(適用條件),設計的原理、優勢入手,然后再解決問題,這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明確了目的,有的放矢,對理論與應用的掌握程度明顯加強。二是在講述原理及方法時舉一些實例來增加趣味性,如在講解小概率不可能發生原理時,筆者講述了這樣一個事例:在講臺放20支槍和100萬美元,20支槍中只有一支有子彈,誰敢拿著槍對著自己開一槍,沒有子彈就把100萬美元給他。通過這個小例子來讓學生弄清楚5%顯著性水平的含義,并且很難忘記。還有就是把一些歷史資料的情況滲透進入課堂,如在講解t檢驗時,給學生介紹從釀酒師到統計主管的哥斯特的典故。1899 年,他在英國都柏林一家釀酒公司做釀酒師,在對酒進行小樣本質量控制時發現了t 分布的原理,并以Student作為筆名發表了論文,在講述過程中還提出在普通工作中也能做出大作為的道理,感覺學生的聽課效果明顯增強。除此之外,在下課前,教師還布置一些預習問題,讓學生自己查閱資料,探尋解決方法,在下節課中回答,通過這種方法,督促學生自主學習,這樣就避免了老師講得眉飛色舞,學生聽得昏天黑地的局面。

3 改革教學手段,傳統現代結合

傳統的教學手段以板書為主,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看似落后,但其在生物統計中的地位卻并不能被多媒體完全取代。在講授一些重要的生物統計原理、公式推導和證明等方面,具有其他教學手段不可比擬的優越性,例如在方差分析、回歸相關分析原理推斷演示時,利用板書,可以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思考,參與到教師的思路中來,及時理解和消化知識。同時,現代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和多媒體設備的普及,也使得多媒體教學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種教學手段,利用它強大的功能,如容量大,使用方便,可以集圖像、音頻和視頻于一體,豐富了教學的形式,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因此,在教學中必不可少。此外,在教學過程中,還利用Newclass計算機教室,讓學生新手操作Excel、DPS、SPSS等計算機軟件的應用,并完成分析過程,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因此,我們在傳統的板書教學過程中,融入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兩者互補,達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總之,經過教學改革嘗試,所授課班級學生對《生物統計學》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對統計方法的掌握程度提高了,考試基本都能順利通過,而且壓力大大減輕。在今后的課程教學中,還要不斷探索,推陳出新,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實際運用能力,不斷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春喜.生物統計學(第四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2] 呂敏芝,林樹茂,何蘭花等.生物統計學教學改革實踐與體會[J].中山大學學報,2007.27(4):223-225.

[3] 李六林.提高《生物統計學》教學效果的探討[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8(1):94-97.

[4] 孫耀中.“生物統計學”課程教學改革與精品課程建設[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9(3):69-72.

[5] 程郁昕. 《生物統計學》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0.23(3):32-34.

[6] 丁建華. 《生物統計學》教學方法與技巧探討[J].安徽農學通報,2011.17(19):171-172,175.

篇(5)

1現有教學方法分析

數學物理方法是高等院校物理專業的傳統必修課,同時也是很多工科專業的必修基礎課程。作為很多專業的基礎課,數學物理方法課程為它們提供必要的數學基礎和工具,并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和鍛煉學生運用數學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物理方法這門課程從內容上講,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復變函數,主要講授復數、復變函數的微積分及積分變換;另一部分是數學物理方程及特殊函數,指的是從物理學以及其它自然科學、技術科學中產生的偏微分方程。主要講如何從實際問題中運用物理定律進行數學建模從而形成定解問題并介紹求解定解問題的各種方法。這門課是公認比較難學的課程,這是由于此門課程內容多、涉及面廣,知識繁雜,學生反映不好學,聽不懂,課后習題不會做等等。許多學生對這門課有畏難情緒,上課時不積極,這就往往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習效果不佳。以往教學比較沉悶,注重解題過程和公式推導,這樣的教學方法存在的主要缺陷有:(1)上課枯燥,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了大部分學生平時上課缺乏積極性、主動性,學習學的刻板;(2)缺乏對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和創新能力地培養,很多學生學完此門課程之后,只會機械的解題,而缺乏創新應用能力;(3)有一部分學生由于基礎知識掌握的不好,學習此門課程比較困難,不能有效地參與到課程學習中。因此,如何對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改進,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2教學改革探索與初步實踐

基于多年的教學探索,我們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進,提出了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并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程中的教學方法。通過初步的實施,發現改進后的教學方法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

2.1關于教學內容的改進

在教學內容上,我們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準備了不同的教學案例。比如,在講授平面向量場這一節,對于力學、能動專業的學生,我們準備了平面流速場的例題,這與他們的流體力學專業密切相關;而對于物理、廣電專業的學生我們準備了平面靜電場的例題,這與他們的靜電學專業密切相關。再如,在建立波動方程時,對于力學、能動專業的學生我們以弦振動為例進行建模探討,而物理專業的學生則以高頻傳輸線作為教學實例。通過確立與學生專業相關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案例,提高了學生的興趣,也明確了此門課程對學生的重要性。

2.2關于教學方法的探討

(1)對于教學方法改革,我們首先注意此課程強大的應用性,且具有實踐背景和深刻的物理意義。因此,在講授課程時,我們提出對于每一個例題,一定要數學建模、解題方法、編程可視化、分析物理意義一體化。在以往的教學中,過多地重視了解題方法的講授,而忽視了可視化和分析物理意義這兩個極為重要的環節。例如,對于討論有限長弦的強迫振動。求解方法有:齊次化原理和按特征函數展開法。通過MATLAB或者MATHEMATICA編程,進行可視化,可以將弦的振動過程進行動畫演示,可以通過調節施加的外力,觀察對弦的振動的影響,并且注意到當時間的外力頻率與弦的固有頻率充分接近的時候,會引起共振,產生大的振蕩。因此,在啟發我們意識和理解到建設橋梁時為何要避免共振,而在無線電中為何有時又要共振。在要求學生課后作業時,也要做到數學建模、解題方法、編程可視化、分析物理意義這四個過程缺一不可,并且是組織安排學生進行報告。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2)學生的分組共同作業。前面提到解決一個問題,需要數學建模、解題方法、編程可視化、分析物理意義四個關鍵步驟。但是有一部分同學的基礎不好,獨立完成這一切是很困難的,為此,我們提出了分組作業。兩三個同學一組,共同作業,可以相互幫助、相互學習、相互研究、相互提高,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總體成長。(3)讓學生參與到課程教學中。在一學期安排5~6次的學生課堂。給每組學生一周左右的時間準備,上前講授某種方法或者某個內容。讓學生充分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了他們極大的潛能。

2.3初步實施效果

上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我們已經逐步進行了實施,效果是讓我們驚喜的。(1)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對此門課程的學習興趣。上課學生熱情飽滿,能夠很好地跟教師互動,積極思考、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2)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潛能。當讓學生上前講授內容或者做報告時,往往能夠得到很多驚喜,學生能夠查閱很多相關的資料,并能深入思考問題,呈現出很好的課堂教學。(3)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應用能力。每次學生報告時,都能通過小組合作,提出解決方案,利用軟件進行編程,實現可視化,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創新應用能力。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和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均取得了優異成績。

3結語

經過實驗,將教學改革方案應用指導數學物理方法課程的授課中,確實調動起了學生學習此門課程的興趣,學生通過軟件編程進行可視化,不僅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通過對物理現象的演示,很好地加深了對問題的理解。通過學生課堂和平時的小組協作作業培養了學生利用數學知識進行建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物理方法課程的知識掌握,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作者:牟海寧 單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理學院計算數學系

參考文獻:

[1]梁昆淼.數學物理方法[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篇(6)

關鍵詞 環境設計;教學改革;園林生態學

環境設計專業涉及城市規劃、室內設計、園林建設和公共藝術設計等領域,因實用性較為突出,具有極強的實踐性。而傳統的教學存在很多弊端,如缺少實踐鍛煉、教學方法單一等,因此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城市園林建設、室內裝潢等行業備受重視,這就對環境設計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學方法對教學效果有著直接影響,針對以往教學方法太過單一的缺陷,應進行改革,掌握多種方法并能夠靈活運用[1]。

1更新教學觀念和內容

1.1理念更新

現代教育非常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所以首先,應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堅持生本理念,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突顯其主體性。利用有效手段,激發學生興趣,調動起積極主動性,轉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作為輔助者和引導者,要敢于接受新知識,并進行新的嘗試。環境設計專業經常需要人工繪圖、搭配色彩、提出新創意,并熟練操作計算機等基本技能,而學生之間必然存在著差異性,需要教師了解學生興趣和心理規律,真正地體現以生為本理念。其次,學習理論知識的主要目的是在實踐中應用,環境設計專業的目的是培養出更多的實用型人才,所以要重視實踐。以室內設計課程為例,需要學生掌握辨別裝飾材料、熟悉施工流程的能力,若只傳輸知識,學生很難理解。但若是帶領學生在材料市場或施工場地學習,將會取得更好效果。

1.2內容設計

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設計同樣重要,首先,課程要和專業緊密結合,環境設計的范圍其實很廣,涉及領域較多,尤其是在基礎課上,必須結合專業設計,體現出較強的專業性[2]。如在學習色彩搭配時,不妨增加光與色彩之間的關系等內容,讓學生了解在今后設計時如何根據光線選擇顏色;而在設計素描課上,應增加室內空間、家具結構等寫生內容,使學生盡早適應實際生活,而不是僅僅在學習理論。其次,教學內容要根據社會需求和市場而加以調整,不可與實際相脫節。例如,環保節約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在建筑設計或者室內設計教學上上都要突出綠色生態這一特點。教學內容要具有針對性,根據崗位工作要求,形成健全的內容體系。

2積極引進新教學方法

具體的教學方法直接影響著教學效率和質量,必須予以高度重視,方法不能過于單一,而且一定要有效,能夠取得進步。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許多新方法都經受住了考驗,應用越來越多,在此主要介紹以下2種方法。

2.1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把課堂教學活動視為一個完整的項目,按照規范的流程、操作要求逐步完成。通常要經過項目選擇、項目實施、能力轉化、能力提高幾個階段,部分高校采取此方法,結合現代化技術,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教師發揮引導作用,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多個項目,然后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擅長選擇合適的項目。接下來的設計、實施工作就要學生獨立完成,最后展示成果,增強學生的成就感。例如,園林植物景觀規劃項目,植物在園林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既是景觀,又起著綠色環保的作用[3]。實際中的規劃工作涉及多個部門,首先是要對項目進行策劃,考慮其可行性和合理性;確定項目后,需初步規劃方案,根據其用途、性質以及可能帶來的各種效益綜合考慮;然后對方案進行修改,直到滿意后,開始施工圖的設計;最后一步是對施工圖進行變更。在此過程中,盡量遵循實際崗位要求,提前熟悉崗位環境,使自己的操作能力進一步提升。

2.2實例教學法

上面已經說到,環境設計是針對的具體項目、具體工程,理論知識必然是要用到實際案例中的,而且具體案例不同,所采用的技術、方法、要求等也有差異。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部分理論知識比較抽象,不好理解,需要借助實際案例進行分析。世界上有很多經典的建筑、雕塑、室內格局,都是著名設計師的作品,有許多可借鑒之處。國內也有很多案例值得借鑒,如植物對污水具有凈化作用。那么如何凈化,具體如何操作,又會取得怎樣的效果是教師必須考慮的問題。此時不妨以石家莊“清源節流行動”為例,通過分析洨河水污染的處理方案和具體措施,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相關理論知識。除了提供實踐經驗,案例教學還有很多優勢,比如可以反映行業最新動態、可以提高學生科學設計的意識、發揮模范作用引導學生進步等。

2.3其他方法

目前,各高校環境設計專業教學還有很多優秀的方法,如角色扮演法,試著讓學生扮演教師講課;頭腦風暴法,鼓勵學生提問,培養其創新意識,集思廣益,以得到更多更好的創意;實踐-理論-實踐法,即先通過實踐讓學生初步了解理論知識,并主動去總結探究,然后針對重點難點加以講解,再把整個理論知識串起來,加深記憶。課堂結束后,再次應用于實踐,操作技能會有很大的提升[4]。

3提高實踐實訓課比重

為了使學生把理論知識轉化為自身技能,并用于解決實際問題,必須增加實踐實訓課的比重,爭取每一個學生都能有足夠的實踐機會。就環境設計專業而言,創意無比關鍵,所以實踐課程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力為主。加大投資,建立起專業的實訓室,除了實訓中常用的畫板、畫筆等基礎物,還要注重氛圍的營造和整體結構的設計,包括選材、形狀和風格等,都要結合專業課程和企業需求考慮,盡量保持一致。除了動手操作區域,實訓室內還應有材料存儲區、教學示范區、作品展示區、現代化信息技術區等。當確定一個項目后,搜集材料、獨立思考、動手操作、作品展示、最終評價等工作最好都能在實訓室內完成,一來可充分利用資源,二來能夠提高學生的工作效率。部分學生想象力很豐富,經常能想出很新穎的創意,但缺乏平臺展示。所以,學校要經常辦一些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參加,給他們一展身手的機會。例如,舉辦校級技能大賽、原創作品比賽、模擬實踐設計活動等,在寒暑假也可以組織學生到企業參觀實習。實際教學證明,很多優秀設計師都是在此類活動中積累了大量經驗,而且對市場需求更加了解,所以設計水平要高于一般的學生。

4提高師生的綜合素質

教學質量的提高離不開師生的努力。教師在新的教育環境中退居幕后,其實責任更重,要真正提高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師的業務水平,就必須大力培養雙師型教師。積極鼓勵專業教師參加相關的專業培訓與研討會,吸收新知識與新理念;鼓勵專業教師參與社會行業的職稱評定;有目的的讓專業教師進入相關企業掛職鍛煉,提高教師的實際工作技能與經驗,確保其在未來的教學工作中能夠將最新、最好、最實際的技能傳授給學生;鼓勵專業教師多參與實際工程項目,并以實際項目為任務,驅動教學的實際案例對學生進行教授,在親身經歷項目過程的同時,把實際工作的經驗與技能同學生一起分享,達到務實教學、增加學生實踐經驗的目的[5]。學生亦是如此,除了深入理解環境設計專業,了解該專業的社會現狀,還要養成獨立思考、仔細觀察、認真總結的習慣,強化自身創新意識,學習計算機等現代技術,提高自身綜合能力;同時,要完善自身道德素質,以便將來能夠更好地勝任崗位工作。

5結語

環境設計是理論和實踐結合緊密的一個專業,在實際中有著廣泛應用,包括室內設計、園林規劃、建筑設計等。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快速吸收理論知識,提高自身技能,需對以往的教學進行科學改革。

參考文獻

[1]袁方.關于教學改革的思考——以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為例[J].魅力中國,2010,22(27):154-155.

[2]張榕泉,吳海燕,夏建紅,等.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討:以閩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劍南文學,2012,24(10):170-172.

[3]吳玉琴.園林生態學教學改革探討[J]綠色科技,2011,20(7):245-246.

篇(7)

一、手繪表現技法課程存在的問題

手繪表現技法課程是環境設計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也是環境設計專業考研的專業必考科目[1]。筆者分析煙臺大學建筑學院(以下簡稱學院)環境設計專業近五年的手繪表現技法課程教學效果,通過橫向對比其他二本高校的手繪課程教學內容,發現目前學院的手繪表現技法課程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專業針對性不足。學院環境設計專業分為室內設計方向、景觀設計方向和品牌設計方向,學生在完成大一階段的學習之后,要在大二選擇專業方向。國內大部分高校的環境設計專業也是采用這種教學設置方式。教學大綱將手繪表現技法課程設置在大一,但是大一的學生并沒有選擇專業方向,這就導致任課教師必須兼顧不同專業方向的教學,教學內容趨于籠統,難以針對專業方向進行深入教學。其次,授課方式單一。在學生不確定專業方向的背景下,任課教師往往只能從臨摹建筑、景觀和室內優秀作品入手進行教學。由于環境設計專業的下設專業方向有很大區別,無論是繪畫方式還是繪畫技巧的教學,都難以在大一階段深入展開,這就會導致授課方式難以實現創新,難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課程缺乏實踐內容。由于教學內容以臨摹為主,部分學生缺乏將理論學習轉化為手繪作品的實踐經驗。將大量時間花費在臨摹上可能會讓學生懶于思考,產生學習惰性[2],缺乏實踐創新能力。而高年級的設計課內容未與手繪課程相結合,更多的是以電腦制圖為主,因此學生在大一基礎課中學到的知識難以付諸實踐,久而久之就會遺忘或忽視這些知識,不利于其后面的學習。除了課程設置方面,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也是影響教學設計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來,各地不少高校環境設計專業實行增設與擴招政策,由于招收的學生專業素養各不相同,其專業水平差距也比較明顯。為了照顧大多數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能力,手繪表現技法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往往有所局限,教學難度難以提升。

二、手繪表現技法課程改革的建議與方法

1.增強專業針對性

要想增強環境設計專業手繪表現技法課程的針對性,首先要解決學生的專業方向選擇問題。國內院校主要分為兩類:專業類院校與綜合類院校。部分專業類院校的環境設計專業課程涵蓋了景觀設計、室內設計以及城市規劃等方向,但各方向學生必須學習所有方向的專業課程。這促使相關院校手繪表現技法課程必須涵蓋不同方向的教學內容,而每學期的課時有限,難以保證課程教學內容的專業針對性。綜合類院校主要指有多個文理工科類專業設置的高等院校,藝術類專業只是其中一個院系或學院的下設專業。與專業類院校相比,綜合類院校的環境設計專業更多的是參照文科的專業課程設置標準,專業下開設的設計方向可以保證有不同專業方向的教師隊伍進行教學輔導。但是大部分綜合類院校的學生在大二時才能選擇專業方向,大一的課程專業方向模糊。以學院環境設計專業為例,學生的專業方向選擇節點經過了幾次調整,從大二下學期調整為大一學期末,但是仍然難以解決大一基礎課教學方向模糊的問題。要想增強專業教學的針對性,綜合類院??梢栽趯W生學習專業基礎課之前就指導學生選擇專業方向,可以由各專業方向的負責人開展專業說明會,內容涵蓋專業介紹、專業課程設置、未來就業方向以及考研相關問題等,讓學生能直觀了解每個專業方向的特色和前景。這樣可以避免大一學生在沒有學習專業課時盲目選擇專業方向,影響其未來的人生規劃。而專業類院??梢酝ㄟ^對學生進行專業分組,以不同方向教師共同授課的方式,保證不同專業方向的教師都能因材施教,合理利用教師資源,使學生能深入學習感興趣的專業。

2.創新授課模式

授課模式的創新主要從繪畫方式和教學內容兩個方面進行改革。繪畫方式的改革主要是指從紙上作畫方式向電子繪圖多元化方式轉變[3]?,F如今,市面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繪圖軟件和電子繪圖工具,電子繪畫方式已在手繪行業占據一席之地。但目前國內部分院校還是以紙上作畫為主要教學形式,這種教學方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生之前的學習方式大同小異。部分學生剛接觸手繪,容易遇到畫錯線條或構圖不均衡等問題,導致浪費作畫材料、時間等。而使用電子繪畫方式可以隨時進行刪減修改,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創作效率。學生在后期上色環節也可以自由選擇,不再受限于馬克筆的固定顏色,使畫面更加生動、色彩更加豐富。同時,傳統的手繪創作需要攜帶大量繪畫工具,而電子手繪具有易攜帶、易保存、易修改的特點,更加適合當下設計師談單溝通的需要。教學內容的變革主要是從其他設計課入手,通過加入快題設計內容增加手繪表現的教學時間、增強教學的連貫性。國內高校的手繪表現技法課程大多集中在48課時至64課時之間,對于高中才開始學習美術的一些藝考生來說,這個課時長度難以彌補他們美術基礎薄弱的缺陷。因此,筆者建議在大二、大三的設計必修課中加入快題設計的內容,在不影響其他課程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的前提下,讓學生能夠對不同種類的設計空間進行實踐學習,為后面的學習打好基礎。將手繪快題設計與電腦制圖的方式相結合,能夠激發學生的設計靈感和創作興趣,是對大一手繪課程的升華。這種課程之間的融合具有可行性,可以為高校畢業生就業、考研奠定基礎。3.增加課程實踐機會目前,部分高校的手繪課程教學內容還是以臨摹為主,學生缺乏一定的實踐機會。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是提高課程教學效果和學生手繪能力的有效方式。高校的實踐活動往往為學科競賽、實習等形式。由于大一時學生沒有學習高年級的設計課,對不同種類的設計空間概念比較模糊,強行讓學生通過實習進行場地設計實踐并不合理,所以還是應該讓其以參加學科競賽為主。結合上文提到的授課模式創新方法,教師可以讓學生將手繪快題設計與實際方案設計相結合,把手繪作品轉化為實際設計方案,提高學生學科競賽的競爭力和學習興趣,使學生學會自我肯定[4]。學生參加專業的學科競賽既可以為其提供展示自己的平臺,又有利于增強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同時能夠推動學校的專業建設和宣傳工作。高校可以定期舉辦展覽,作為競賽的輔助支持,分類展示優秀的學生作業和獲獎方案,促進學生之間相互學習。教師也應鼓勵學生多學習、借鑒其他院校或手繪大師的作品與繪畫過程,開闊視野、開拓思維、汲取新知識,通過自主學習彌補自己的缺陷,鍛煉信息查找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對于有條件的高校來說,可以制定有針對性的競賽獎勵制度,或者通過學院層面、學生會等尋找贊助商獲取經濟支持;對于相對缺乏條件的高校來說,也可用獎狀、證書等鼓勵學生,并在學院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宣傳學生作品。此外,領獎方式也可以有所創新,如,根據獎項高低進行獎金劃檔,通過抽獎、拼手氣紅包等方式,激發學生參賽的積極性。結語手繪表現技法課程是環境設計專業重要的必修課程,是衡量環境設計專業教學質量和學生素養的重要指標。隨著社會的不斷革新和發展,高校教師應采用與時俱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不斷創新授課方式,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與手繪表現技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渠道。學校應及時調整環境設計專業培養方案,提高必修課之間的融合度,讓設計基礎課的教學內容能夠貫穿學生四年的學習,增強基礎課的實用性和教學效果。學生應積極尋找實踐機會,增強學習積極性,多參與競賽,多應用所學技能,把課堂學習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的項目中,提高手繪表現技法能力。

參考文獻:

[1]閆澤千.環境設計專業手繪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大觀,2020(12):57-58.

篇(8)

中圖分類號: 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3(a)-0000-00

數學物理方法一直是物理學專業學生最基本、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之一,是物理學專業學生學習后續課程的重要基礎,所涉及的基本知識也是物理系學生必須要掌握的最基本內容[1-2]。在應用型本科教學背景下,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以致用,這就為這們課程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如何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本領,這是講授數學物理方法課程教師索要面臨的問題。作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整理成該文,只是起到拋磚引玉,希望與同行們交流探討。

1 要讓學生認識到課程的重要性

從學科的承接性上,數學物理方法是基礎物理課程(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學)和專業物理課程(理論力學、電動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量子力學)之間連接的橋梁,數學物理方法所介紹的復變函數概論、偏微分方程等是學習專業物理課程的數學基礎或者說是工具,只有學習好了數學物理方法,學習專業物理課程才能事半功倍。

從作為物理專業學生數學知識完備性上,數學物理方法即是一門數學課程,又是一門物理課程,既有數學的嚴謹性和推理性,又有物理的應用性,這也是物理學專業學生的最后一門“準數學”課程,掌握了這門課程以后,物理系本科生的數學知識才算完備。

從實用方面來說,數學物理方法的知識與其他課程的內容緊密聯系,比如解析函數的實部和虛部分別代表了物理中的場;傅里葉變換,在信號處理中,可以將一個信號從時域空間轉換頻域空間,這種轉換對于信號處理是十分必要的;特殊函數論中勒讓德函數等特殊函數在量子力學、電動力學等課程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而且在即將進行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中,很多學校的很多專業都需要考數學物理方法。

2 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引入計算機輔助教學

數學物理方法課程可以分為三篇,即復變函數論、數學物理方程和特殊函數論,每一個方面的計算題目都是十分復雜的。其實題目并不難,只是復雜,計算量很大。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往往會被復雜的計算嚇倒,而失去對該門課程的學習興趣,或者糾纏與復雜的計算,而忽視計算背后的物理實在,忘記物理的本質。

隨著計算機輔助軟件的推廣,像Matlab,Mathematica,Maple等數學計算軟件可以方便地為我們解決復雜的計算問題[3-4]。將這些軟件引入到課堂講學中,一方面,可以讓同學們從復雜的數學計算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物理圖像上的理解中來;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同學們利用軟件解決更加復雜的問題,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但是,這里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計算軟件只是一個輔助工具,不能完全代替個人的計算修養,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做到以下兩點:1、定義、定理、定律的講解應該清晰、透徹,不能含含糊糊,2、知識的應用,要展示一些典型而又簡單的例題的解題全過程,布置課外作業的時候,容易計算的題目與復雜題目并舉,容易計算的題目作為必做題,復雜計算的題目作為選做題,要求學生借助計算機輔助計算。

3 加強教師間學術交流,增加同行的經驗共享

閉門造車,必然會造成思想閉塞。數學物理方法課程每年都有固定的年會,這里集結了全國優秀的數學物理方法教學方面的專家學者,在年會中,同行之間可以增加彼此的了解和交流各自的教學經驗;另一方面,隨著各高校精品課程的建設,在網絡上共享的資源也是非常全面的,包括視頻教學、電子教案、習題集、試題庫等。

4 教材使用的幾點感想

在教學中作者參考了很多版本的教材,國內的數學物理方法的教材各有優點,下面就本人的對教材的一些理解發表幾點不成熟的觀點,敬請同行指正:

(1)在復變函數論中,教材的內容很少與物理事件進行聯系,重點放在數學上。然后,事實情況是,從實變函數到復變函數的過度對于本科生來說,本身就是非常困難的,而且又是如此枯燥的全數學內容,這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態度消極,因為同學們不知道為何要學這個,因此建議在教材的編寫中更加注意數學與物理的聯系。

(2)物理系的學生學習數學物理方法的目的是為了應用,因此建議教材在編寫的過程中將更多現代的數理技術引入的教材中,將更多的這些數理技術如何應用到物理事件中進行一定的講解,讓學生認識到這門課程在物理中的重要性,而且是與現代科學的發展是如此密切相關,以此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3)隨著計算軟件的發展,建議將更多的計算軟件引入的教材中去,用軟件代替復雜的計算,解放學生的解題時間,而將更多的時間放在理解物理實在中去。

5 結語

數學物理方法是物理學專業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對于很多后續課程的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教好這門課,如何讓學生產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一直是每個教師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以上的一些觀點只是作者多年的教學中的一些經驗總結,以供同行交流。

參考文獻

[1] 胡嗣柱,倪光炯.數學物理方法(第二版) [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篇(9)

    (二)用“兩種思維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提高學習效果,克服了死記硬背的現象

    觀察是人的一種基本認識活動,發展形象思維就是要把觀察和說、寫結合起來,有效培養學生有順序地觀察,訓練他們有條理地說話和學習,并加深對知識的記憶。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弄清事物間的規律性關系,把現實感知的現象與多次觀察獲得的大量表象結合起來進行分解、組合、類比,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使認識內容具體直觀,便于把握。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進而在觀察的基礎上按照順序進行思考和表達,以充分訓練學生兩種思維的發展。引導學生按空間順序觀察。教師將表現人物、地點及環境的任意幾幅小圖排列成整體畫面,指導學生看著自己排列好的圖,練習說一段通順、連貫的短文。學生們興趣盎然,運用了“在中間”、“在前面”、“在上面”、“靠近”、“從……走出”等前置詞和副詞,敘述了整體畫面的內容。引導學生按時間順序觀察。時間不具有直觀形象,但它是客觀存在的,表現在人們的生活和自然界連續發生的事件中。如學習四季的變換時引導學生認識生機勃勃的春天、電閃雷鳴的夏天、果實累累的秋天、大雪紛飛的冬天。如學習晝夜的更替,引導學生觀察一天中太陽的變化。學生在觀察和表達中,慢慢積累起了經驗,豐富了詞匯,發展了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指導學生在圖內找出地點、人物、事情,通過對圖像的感知到概括系統表象系列(說,想象),再到認識(寫,分析和概括)和練習鞏固,也就是從整體進行觀察和表達。這種說話訓練會使學生表象清晰度處于較高的水平,學生完全可以把圖在腦中很清楚地再次提取和進行復述,并且提取和復述的成功率很高。事實證明,學生的觀察是按照教師所呈現的圖表進行感知思考的,思維的結果是把觀察的內容用語言表述出來,再根據語言表述的內容分析和概括地用文字表述下來。這種觀察、說話、寫話的結合,讓學生的視覺、圖形知覺和言語得到了合理的支配,完成了整個知識的學習過程,做到融匯貫通,化解了死記硬背的現象。

    (三)用“兩種思維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

篇(10)

關鍵詞:材料分析方法;課程;教學改革;思路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3-0093-02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對具有創新能力的科技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對材料、化學與物理等專業的大學生來說,在材料分析方法課程方面的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便更好地培養相關專業大學生的科技素質和創新能力。但時至今日,傳統材料分析方法課程的教學模式存在諸多弊端,難以發揮其對人才培養的特殊作用。因此,改革和優化材料分析方法課程的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是更好地培養材料類專業大學生科技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必然要求。

建立一種適合當代科技發展、培養具有扎實專業基礎知識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教學體系,其教學內容要反映當代教育思想、高新技術方法和最新科技發展成果,改變單一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由封閉型向開放型轉變。而且,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其更好地理解、掌握材料分析方法課程的基本內容、分析方法原理和應用,提高學習效率。

一、教學改革的目標

1.整合理論課與實驗課的教學內容,密切理論課與實驗課的聯系。根據教學中存在的如材料分析方法與材料分析方法實驗兩門課程缺少配合和相互支撐、教學內容滯后科技發展、教學模式單一等問題,調整、更新和優化理論與實驗的教學內容,使它們在內容上一體,教學手段注重各自教學目標而有所區分,使理論與實驗的教學符合物理學的認識規律,讓學生真正領悟到材料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提高科學研究素養。

2.打破舊有教學模式,建立新型教學模式。教師要及時更新理論課程及實驗內容,采取符合時代性和先進性的教學形式,引進、創新教學方法,完善并更新實驗儀器,以滿足教學改革的需要。

3.建設課堂演示實驗。材料分析方法是一門專業的基礎理論與實驗科學,是對測試分析過程、原理及各類物理現象的感性認識,是學生理解、接受并會應用相關知識的前提。因此,課堂內外開展演示實驗,對學生學好材料分析方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4.多媒體課件庫的建立。這主要包括材料分析方法理論素材庫和實驗素材庫、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與完善,如與材料分析方法相關的物理現象、效應、機理等圖形和圖像庫、動畫和視頻庫,以及測試儀器應用原理與方法步驟等,形成工具型、資料型、開放型的教學平臺,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良好條件。

二、教學改革的思路

1.教學內容的改革。材料分析方法的教學要更新教育觀念,把物理效應概念、機理、應用設想和思維作為教學核心,將分析思維及方法的教育放在第一位,以人為本,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為根本目的,注意知識與能力的辯證關系,注重創新與應用思維與方法的培養。

在教學內容方面要努力做到:(1)確保材料分析方法知識系統的完整性,突出核心內容。(2)反映材料分析方法的時代性。科學技術在蓬勃發展,材料分析方法作為專業基礎,其教學必須能夠讓學生跟上時展潮流。(3)突出材料分析方法的實用性。教學不能只強調理論基礎,更應通過實例分析讓學生了解它的應用原理、方法及具體步驟。(4)突出材料分析方法的思想性,讓學生有清晰的物理現象、效應、機理的概念和深刻的為我所用的思想,形成整體認識,并理解它的研究方法,這是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最能受益不淺的知識。

2.課程教學體系的改革。材料分析方法的課程教學體系改革,體現了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思想。在課程教學體系方面要努力做到:(1)知識體系的改革?,F代知識發展日新月異,我們既要傳授材料分析方法最基本、最經典的知識,又要介紹新知識和新技術,才能滿足現代教育要求,讓高新技術的材料分析方法進入課堂。(2)建立立體化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要及時交流,使教與學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多種途徑,科學地引導學生有意識地提升自身素質,認識自己是學習的主體。課堂教學的重點是講思路、講方法、引問題、重討論,將許多通過思考可以自己掌握的內容留給學生去做,提倡課內與課外、理論與實踐、教學與育人等相結合的教學模式。(3)獎勵機制的設立。學生平時成績應由以下方面構成:課堂參與情況、課堂和課外作業與小結等。通過改革,教師可采用靈活的授課方法,注意課程內容的趣味性、課程內容與科技發展的相關性,要將科學技術新進展融入課程內容中。

3.教學方法、手段的改革。(1)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藝術相結合。由于多媒體教案的信息量大,形象生動,便于活躍課堂氣氛,可明顯提高信息傳授的效率和品質,增強教學內容的表現力。例如,在材料分析方法課程與實驗教學中,有很多難理解的抽象概念,如X射線衍射干涉、光電效應、X射線圖譜等,透射電鏡和掃描電鏡中的電子波束、電磁透鏡等。采用多媒體教學,具有許多傳統教學無法表現出來的生動性和形象性。(2)根據需要開展“翻轉課堂、微課、慕課和對分課堂”的教學。在材料分析方法課程與實驗教學中,可以充分使用這幾種教學方法。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翻轉課堂式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在家完成知識的學習,將課堂變成師生間和生生間互動的場所,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微課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經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在課堂內外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的教與學活動全過程,使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對分課堂的主要思路是,把課堂的一半時間分給教師講授,一半分給學生討論,師生“對分”課堂,采用“隔堂討論”,即本堂課討論上堂課的內容,學生有備而來,討論效果好,氣氛熱烈,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會顯著提升。(3)多媒體網絡化和演示實驗教學。積極進行材料分析方法課堂教學和網絡輔助教學相結合,由于網絡有教程、動畫演示、科普知識、文件下載、習題練習、智能測試、電子教案、大綱計劃等欄目,通過網絡平臺,學生可以自主學習,就學習中的問題進行提問和討論、自我測試。材料分析方法實驗演示,對提高學習興趣、加深對所講內容的理解,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從教學內容上加強課堂演示實驗,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另一方面,結合學生課外學習需求,實現課堂演示與課外演示教學、教師演示與學生動手自主學習相結合,完成從理論到實驗,再從實驗到理論的整個過程。

參考文獻:

[1]曲明貴,張靜武.“材料現代分析測試方法”精品課程建設實踐[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24(1):96-98.

[2]秦國強,付華,司華燕,張光磊,張希清.材料現代分析方法課堂教學改革探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8(9):50-52.

[3]江民紅,張瀟燕,陳國華,戴培邦,徐華蕊.《材料現代分析方法》理論課程的教改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2,(9):150-151.

[4]王秋月.慕課、微課與翻轉課堂的實質及其應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4,(8):15-18.

上一篇: 重金屬污染防治措施 下一篇: 消費主義的概念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南市| 贡山| 富川| 临西县| 原阳县| 张家界市| 长武县| 临洮县| 隆安县| 开阳县| 黄冈市| 林州市| 望奎县| 池州市| 观塘区| 巧家县| 广州市| 繁峙县| 莎车县| 隆昌县| 新化县| 卢湾区| 丰台区| 射洪县| 古丈县| 尚义县| 瓮安县| 汉寿县| 秀山| 铜鼓县| 临城县| 长沙市| 东至县| 威信县| 伊春市| 阳山县| 英超| 紫金县| 宁安市| 灵宝市| 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