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2 09:47:4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聲樂教學中因材施教的運用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一直存在于我國教育當中。在新時代的發展下,因材施教理念在教育中依然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高校教學中,聲樂教學是一項艱巨的教學任務,聲樂教學不僅要使用正確的教學方法,還要將因材施教理念融入到教學中。本文淺談因材施教理念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因材施教的意義
所謂因材施教是指,高校聲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狀況,進行分別教學。所謂的“材”是指學生個人的道德修養、學習能力、才能愛好、意志品格等,所謂的“教”是指教師對學生進行德智體美等各方面的教導和培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個人特點出發,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使每位學生都能夠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個人聲樂學習能力,從而更好的進行聲樂學習。因材施教一詞最早出現在《論語》中,是指將所有的學生當作一個大的整體,進行分別教學,但在“因材施教”這個詞的不斷發展變化中,今天教育中所說的因材施教,已經擴大為“因性施教”,在教育的不斷發展中,教育者發現,學生之間是要通過性別所區分的,特別是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男女生特點鮮明,大有不同之處。例如男生有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生有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因為性別的不同,所發出來的聲音特點也不同,因此在高校因材施教中,應該擴大到“因性施教”,通過在性別上的區分之后,再根據學生特點分別教學,能夠更加科學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進度。因材施教在教育當中已經是一種無法割舍的教學方法,其重要意義滲透在方方面面。如果每一位教師都能夠做到因材施教,那么所培養出來的必是優秀的人才。因材施教能夠使學生發揮自己的長處,避免自己的短板,在因材施教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增強自信,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高校聲樂教學中,學生的基礎不同,所發音的方式和成熟程度都不同,教師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必定會使許多學生感受到聲樂學習中的挫敗感,從而失去信心,失去學習聲樂的興趣。在不同的教學場合,學生所表現出來的水平和意志品格都是不一樣的,因此高校聲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觀察學生課上的特點和素質,某個人的愛好和素質在不同的場景之中所表現的樣子都是不同的。經常在異鄉的街頭看到乞丐在面對鋼琴時所發自內心的熱愛,也經常能夠看到他們的雙手彈出優美的曲子,這就能夠足以表達他在這個領域的熱愛,雖然他在其他方面看起來較差,但是誰也不能否認他在鋼琴領域的造詣。因此,高校教師在聲樂教學中,要切切實實的把握學生對聲樂的態度和各方面的特點,從而進行有針對的教學。高校在因材施教的教學中,要特別注重教師的作用、家長的作用和學校的作用。教師有教書育人的責任,也是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具體教育實施者,對學生學習的狀態和效率有著最直接的作用。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狀況。教師在教學中更要注重個人的語速、態度、表情、藝術語言的使用等一系列方面,盡最大的努力為學生呈現出最好的聲樂教學狀態。家長在因材施教的過程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就是家長的態度問題,一定不要將孩子學習的好壞全部歸責于學校和教師,家長在因材施教過程中,要注重孩子的聲樂能力培養,在孩子的學習中還要經常給予鼓勵,家長的態度是學生情感的第一來源,因此,家長要發揮在孩子聲樂學習中的重要作用,鼓勵孩子為了愛好學習,而不是經常將孩子學習聲樂與未來進入社會聯系起來,給孩子施加壓力,過于重的壓力教學是不利于孩子健康學習、健康發展的。最后,學校在學生聲樂學習中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就是高校的大力支持,包括在資金上的支持和態度上的支持。資金上的支持能夠為因材施教打下良好的客觀基礎,為學生學習聲樂購進所必需的設備和樂器,能夠為學生學習聲樂提供良好的客觀環境。其次就是在高校聲樂教學的態度上,學校要表以大力支持的態度,在聲樂教學方面投入更多的注意力,使學生感到學校目光的重視,從而更加有信心和自豪感去學習聲樂。因材施教與高校的教師、學校,家庭中的父母都有很大的關系,因材施教的良好實施,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二、高校因材施教在聲樂教學中的實施方案
(一)因材施教要合理選擇教材
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因材施教的第一步就是合理進行教材選擇。教師在教師教授聲樂的主線,也是教學計劃的主干結構,因此,在高校聲樂選材上要特別注重。首先,教材的選擇要具有科學的、符合社會發展觀念的教育理念和價值觀趨向,教材的選擇不僅是知識的表現,也是培養學生素質發展方向的體現。其次,在教材的編排上,要選取版次科學,可傳授性高的教材,準確的說,要盡量選擇各所專業高校聲樂教學中普遍使用的教材,同時在這些優秀教材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篩選,選擇適合學生學習的教材。高校聲樂教材是一個學校教學理念的反映,同時也是聲樂教學水平的反映。所謂因材施教,就是在高校聲樂教學的教材選擇中,選擇符合學生特點和水平的教材。每一屆的學生聲樂學習的水平都不相同,特別是我國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各所高校所錄取的學生水平也不盡相同。在個人愛好方面,有些學生擅長美式唱法,有些學生擅長民族唱法,還有些學生擅長流行唱法,不同學生所擅長和愛好的領域不同,其對教材的需求也不同。為幫助學生對聲樂能夠更好的學習,教材的合理選擇、針對性選擇必不可少。
(二)因材施教的教學要難易有度
在聲樂的不斷發展中,從傳統的聲樂唱法到今天的流行唱法,各種聲樂表演狀態百花齊放。聲樂的演唱不僅是一種表演,更是演唱者情感的表達,一首優美的聲樂能夠傾盡演唱者的內心,使聽眾在腦海產生情感的共鳴,從而對聲樂表演者進行肯定。聲樂的學習并非一朝一夕。高校聲樂教學在因材施教的過程中,對教學內容的羅列要難易有度,課程的開始,教師可以教授一些簡單的聲樂曲目,對學生進行水平測試,從而更有利于因材施教的開展。在聲樂的教學不斷進行中,對教學的相應內容也要適當的增加,帶領學生更深層次的感受聲樂的魅力。近年來,由于我國聲樂教學的不斷發展,教材的編排上也呈現質量、層次等各不相同的現象,高校聲樂教學中要嚴格進行教材選用,為學生選擇難度合適的教材,幫助學生更加輕松、愉快的學習聲樂。
(三)教師要正視學生的差異
高校聲樂教學中,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其個人習慣和表現特點等各不相同,教師在因材施教過程中,必然要根據學生的水平和特點進行分別教學,也必然會有一些學生的聲樂水平不盡人意。教師在面對這些“差”等生教學時,不能夠個人差別看待,學生的情感、生長環境、心理特征的不同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教師在教學中要正視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幫助學生發揚自身的長處,提升學生的自信,同時在一些聲樂必學知識上,教師要用更多的耐心和細心為學生講解、糾正。教師與學生之間良好的交流和溝通,能夠拉近師生關系,能夠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設置一些輕松愉快的曲目和教學情景,帶領學生感受輕松的氛圍,根據學生所擅長的領域,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表演,提高表演自信,同時也能夠為其他學生樹立榜樣,為他人提供取長補短的機會。這種模式可以在大課中實現,如讓學生圍成一個大圈,學生在圈中進行表演,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組成不同的小組,在小組內進行表演,一步一步的走向更大的舞臺,培養表演自信。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學生學習聲樂的興趣,可以使學生互相學習,在互相學習中提升自身的能力,促進個人聲樂水平的提高。
(四)轉變教學方式
高校聲樂教學中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首先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特點觀察和能力的估測,從而針對不同類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實現這一目的的方式有多樣,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時,讓學生進行個人擅長領域的表演,通過表演過程中的歌唱水平、聲樂唱法、面部表情、情感表達等各方面對學生進行分別估測,可以將學生分A、B、C、D不同等級。在日常的聲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進步速度、聲樂天賦等將學生分為不同的組別,結合表演后的估測,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在傳統的聲樂教學方式中,是以教師為主,帶領學生學習的。如,教師利用鋼琴、電子設備等為學生伴奏,帶領學生進行演唱,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容易犯錯誤的地方,例如鼻音等方面進行分組,統一對某一方面進行講解,這樣不僅能夠減少教師的工作量,還能夠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在短暫的課上時間學到更多的聲樂內容。
(五)實行分組教學法
高校聲樂教學主要是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發音、練唱等,聲樂教學是一種藝術歌唱,是通過表演者的藝術嗓音與曲目內容相結合,從而表現情感,發出優美的歌聲。學習聲樂就是學習演唱方法與情感輸出方式,聲樂教學是一門高尚的表演藝術。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大部分學生都有一定的聲樂基礎,但是學生的聲樂水平不盡相同。在高校聲樂教學中,主要是教師帶領學生修復學生本身聲樂特點的不完滿,查缺補漏,幫助學生完成的對聲樂進行演唱,同時不斷的豐富聲樂教學內容,帶領學生更深一步的接觸聲樂,提高自身水平。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分組教學的方式,將學生的不同特點和水平的高低綜合起來,分成不同的小組,從而進行針對性教學,這也是因材施教的一種具體方式。在分組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充分發現學生的特點和不足之處,幫助學生將學生的長處充分發揮,同時對于學生的不足之處進行針對性修改,教授學生正確的唱法,從而幫助學生更精細的學習聲樂。分組教學還能夠促進小組內部學生相互學習,相互督促。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經常進行相關聲樂表演,提高學生的表現能力,提升舞蹈感。
三、結語
高校聲樂教學中使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是當今教育的發展趨勢,因材施教過程中,教師要更加注重學生個人的長處和不足,科學的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有針對性的進行聲樂教學。因材施教能夠使高校學生對聲樂學習更進一步,同時有利于教師完成教學計劃,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薇.因材施教理念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戲劇之家,2017,11:172-173.
[2]王琛媛.論因材施教理念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運用[J].音樂時空,2015,22:108,99.
[3]張雅琳,董文君.因材施教理念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運用[J].音樂時空,2016,05:84-85.
作者簡介:陳愛軍(1976-),男,本科,湖南科技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聲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