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片免费观看影视大全,tube xxxx movies,最近2019中文字幕第二页,暴躁少女CSGO高清观看

人工智能對生活的幫助匯總十篇

時間:2023-12-08 17:14:5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人工智能對生活的幫助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人工智能對生活的幫助

篇(1)

核心問題

人工智能和互聯網能否帶來新的經濟增長?

產業互聯網將如何影響產業競爭的格局,其對整個經濟的增長有什么樣的影響?

平臺型組織的演變會對社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01

引 言

在過去的十多年時間里,全球經濟面臨一個比較大的挑戰就是如何重塑經濟增長。2005—2014年,全球最發達的經濟體的增長率長期停滯不前,急需要尋找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驅動力量。

互聯網在中國經歷了20年的快速發展之后,已經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特別是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互聯網在中國已經相當發達。根據中國互聯網協會的數據,2016年中國境內活躍的手機上網碼號數量達12.47億。

得益于中國特殊的市場規模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中國的消費互聯網市場發展迅速,代表性的電商平臺如阿里巴巴、社交及游戲公司騰訊,這兩個公司以市值計均進入全球財富五百強的前十位。

當前,人們關注的熱點是中國的互聯網紅利是否已經消失,傳統產業的互聯網轉型是否會帶來新的增長機會?

此外,人工智能最近這幾年發展迅速。2017年中國的人工智能(AI)投資僅次于美國,成為投資熱點,政府也不斷推出鼓勵和支持政策。

這種變化引發業界和學界的思考,是不是會出現新的驅動經濟增長的力量?這個力量如果能夠驅動經濟增長,其對于整個社會的改變會有哪些影響?

1999年,美國微軟的創始人蓋茨有一個非常有名的論斷:商業新法則就是“互聯網會改變一切”。從他提出這個論斷到現在已近二十年,可以看到,電影、閱讀、新聞等商業模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但另一方面,還有很多東西沒有發生變化,如航空發動機的數據獲取,1960年和2015年的方式并沒有太多的變化。很多產業,如海關報關等,也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變化。在今天,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是,人工智能對于社會將有多大影響?

筆者將從產業競爭和戰略的角度來討論產業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會如何重塑中國經濟的問題。主要討論三個問題:

第一,人工智能和互聯網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人工智能和互聯網是否有可能提高經濟的長期增長水平?

第二,產業互聯網將如何影響產業競爭的格局?它對整個經濟的增長有什么樣的影響?

第三,產業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如何影響產業結構的變化?特別是產業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是否會導致產業的平臺化?這種平臺型的組織又會對社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分析表明:

第一,產業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會大幅度提升生產力。而且產業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會提升要素配置的效率,進而提升生產率。因此,可以樂觀看待長期經濟的增長率。

第二,平臺和組件的模式會影響一切組織和經濟形態。平臺會影響國家的競爭、城市的演變和產業轉型。一切組織都會向平臺化的方向發展。

02

人工智能和經濟增長

經濟的長期增長,主要是來自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除了科技(包括人工智能)的進步,還包括管理效率和要素錯配這兩個問題帶來的影響。

大量的數據都表明,經濟的長期增長率一直在下降。無論是20世紀80、90年代還是千禧年后,整個世界的GDP增長一直在下降。

Gordon(2016)提出,美國的長期經濟增長將繼續下臺階。Gordon研究了美國過去150年的經濟發展史,認為美國的發展呈現倒U型的特征。美國經濟大約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起飛,到20世紀50年代達到頂點,之后逐步下降。

Gordon的一個略為意外的發現是,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美國經濟的增長表現非常普通,特別是創新的步伐和技術進步帶來的增長并沒有惠及到更多人。

為什么現在大家如此關心人工智能的發展?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希望能夠找到提升經濟增長新的關鍵要素,希望找到推動經濟持續增長的新動力。這是大時代的背景。

人工智能是否會推動經濟增長和提升生產率,對中國同樣非常重要。

一是因為目前對中國經濟長期增長源泉的解讀有很多誤區。很多人認為中國經濟的增長來自于投資的驅動,認為由于投資占比已經很高,且投資回報率逐步降低,所以中國的經濟增長必然下行。

第二個原因是人工智能對組織生產活動的要素配置會有影響。如果人工智能可以提升要素配置效率,那經濟增長的潛力也會提高。

Zhu(2012)的研究表明,與很多人想象的不同,中國經濟的增長主要來自于效率的提升,而不是來自于投資的增加。雖然投資的增加是經濟增長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最主要的增長還是來自于經濟效率的提升。他的這一發現在學術界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這一研究的重要性不僅在于其給出了一個與主流很不一樣的觀點,更重要的在于這個研究對判斷經濟增長的潛力有非常大的參考意義。

根據這一研究,1978—2007年,在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中,有70%是來自于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這一結論非常重要,意味著中國長期經濟增長仍然有非常大的空間。

這是因為在經歷了40年的高速增長后,中國的全要素生產率仍然只有美國的20%多。這表明通過提升全要素生產率來促進中國經濟增長的空間非常大。這就是為什么人工智能和新的經濟增長動力如此重要的根本原因。

由此,需要一個堅實的支持經濟增長的微觀理論基礎來對當前的經濟形勢進行解釋和指導。人工智能可以看作是廣義的機器自動化。在經典的索羅模型中,可以借助一個簡單的增長模型來討論人工智能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參考ZEIRA(1998)的經濟增長模型,簡單來說,經濟增長實際上可以看成一個抽象的生產函數。一個國家的產出是由生產力、資本和勞動共同決定的。

根據這一模型,可以推導出一個重要的結論:經濟的增長速度與自動化的比例正相關,即自動化的提升會增加長期的增長。此外,自動化比例的提升意味著資本在總產出中的占比提高。

這個簡單的模型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含義。

第一,人工智能在理論上有可能會帶來經濟的持續增長。人工智能比例的提升,會帶來經濟增速的持續提高。這實際上就是從經濟學上定義的奇點。經濟學家在這方面向自然科學學習了很多。這里的所謂奇點,從經濟學角度來說,就是持續的超高增速。

第二,資本和勞動在產出中的占比關乎收入的分配及平等和長期的社會穩定。資本占比提升和勞動的占比越來越低意味著貧富差距會增加。資本家是成為人工智能的投資者和獲益者,而普通的工人則可能成為受害者。

對于人工智能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在給出確定結論前,可以簡要回顧一下歷史。關于人工智能的爭論其實是一個歷久彌新的話題,從信息技術一出現,大家就在討論這個問題。

20世紀90年代《經濟學人》的說法是,計算機不會提升人們的生產力。Zachary(1991)認為數據過載限制了生產率的提高。而信息技術對生產率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

但1996—1999年,美國私人部門的年均增長率達到2.8%,是1980—1995年間的2倍。這段時間可以明顯看到信息技術帶來的生產力的提升。

人工智能鼻祖和行為經濟學鼻祖西蒙也認為計算機和自動化會推動生產力的持續提升,但可能不是加速的提升。加速就是前面提到的奇點,即人工智能應當會持續提升生產率。業界的研究也支持這一判斷。

埃森哲的研究表明,美國生產率的增長受益于人工智能,到了2030年可以實現翻倍,意味著全球的經濟增長可能會重新進入高速增長的環境,全球經濟將進入新的增長周期。

經濟增長的源泉無外乎生產率的增長、資本投入的增加或是勞動人口的增長。如何理解抽象的增長模型中人工智能會導致長期的總經濟增長?

第一,從資本的角度,對人工智能的投資會產生很多不會折舊的資產,甚至還會增值,這是因為人工智能有學習能力,如阿爾法狗,它一天比一天聰明。這與傳統的資本完全不同。

第二,從勞動力的角度,人工智能與勞動力之間的替代關系和互補關系同時存在。在國民經濟的很多部門,人工智能會逐漸替代人工,但在其他很多部門,人工智能與勞動力之間是互補的。而且人工智能對勞動力的替代,有可能意味著人們會接受更多的教育,從而帶來勞動生產率的提升。

從歷史的經驗來看,可以參考信息技術對生產率的影響。1996—1999年,是美國信息技術、互聯網開始發展的時期。這段時期,美國全要素生產率年均增長2.8%,是1980—1995年的兩倍。這一數據表明人工智能這種新的技術會使得生產力有大幅度的提升。

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1850—1910年,蒸汽機驅動的經濟增長是0.3%,而第三次工業革命也就是信息技術驅動的經濟增長是0.6%。

有估算認為,人工智能驅動的經濟增長在0.8%—1.4%。雖然這個數字還難以確認,但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人工智能對整個經濟效率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幫助

除了人工智能直接帶來的經濟增長,還有兩個與人工智能間接相關并會提升經濟增長的原因。

第一,來自于管理和組織效率的提升,這個是在微觀層面上的。

Bloom(2007)等學者的研究表明,不同國家的企業管理水平差別很大。假設企業管理水平的總分是5分,將各國企業管理水平得分排名,美國、日本、德國名列前茅,中國則仍然處在一個非常低的水平上。這一研究對于理解中國經濟增長的長期潛力有非常重要的含義。

中國是在如此低的管理水平的基礎上取得近四十年的高速增長的。如果中國能夠借鑒國際先進的企業管理經驗,提升組織管理效率,就可以大幅提升中國的經濟增長水平。

第二,要素錯配的問題。

要素錯配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近年來在學術界引起了很大的關注。提升經濟增長的另外一種方式是改善要素錯配。要素錯配會導致經濟效率的損失,如果中國能夠改善經濟要素的配置效率,就可以提升經濟效率,進而促進經濟增長。

謝長泰[6]等的研究表明,與理想狀況相比,中國的全要素生產率提升可以超過100%;即使是與美國的實際水平相比,中國的全要素生產率仍然會有3%—50%的提升,這表明如果中國能夠改善要素配置,經濟增長的潛力就會持續提升。

總體來講,跨部門、跨行業的生產率都存在差別。一個國家的企業生產率越集中,表示企業之間的生產效率越是接近的;越分散則表示不同企業的生產效率有差別。而中國企業的生產效率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中國消費互聯網的發展已經證明了提升要素配置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阻礙要素配置效率方面有幾個重要的調整成本,包括企業所有權和政治的聯系、大量的非正式部門等。

但人工智能的發展會導致這些非正式部門的快速消失。這就是為什么產業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出現會改善要素配置效率,促進經濟增長的原因。

03

產業互聯網的影響

在消費互聯網中,已經出現的代表性企業有美國的谷歌、蘋果、臉書、亞馬遜,中國的百度、阿里巴巴、騰訊。

但產業互聯網還正在發展中,目前還看不到明確的巨頭。美國的通用電氣是在產業互聯網方面轉型最堅定的企業,但目前仍然沒有看到非常明顯的競爭優勢。

什么是產業互聯網?筆者的定義是,產業互聯網是通過互聯網來重構產業的價值鏈和創造新的價值。而不是簡單地在互聯網上加一個東西,其范圍其實是非常廣泛的。

需要正確理解產業互聯網與通常所講的“互聯網+”或“+互聯網”的區別。

以婚介市場為例,婚介市場是一個具有很大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大市場。簡單的“互聯網+”就是把婚介搬到網上去,即國內很多婚戀網站的模式。這種做法只是把線下的婚介搬到線上。其目標是盡可能多地促進互動(interaction)。但美國有一家與眾不同的婚戀匹配的網站,叫做eHarmony。

中國的很多婚戀網站注冊很容易,但美國這家公司卻不同。如果想要成為該網站的會員,需要花四個小時做心理學專家仔細設計的250道問題。這種做法的好處在于可以剔除哪些不是嚴肅找婚戀對象的用戶,有效提升匹配效率。

這里的核心就是進行價值鏈的重構。整個網站是在信任的基礎上,給用戶提供嚴肅、有效的匹配。這種做法完全改變了婚戀網站的商業模式和治理方式,這就是產業互聯網與“互聯網+”的區別。

產業互聯網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巨大。通用電氣的估計是32萬億美元,占到了美國46%的GDP。根據思科的估計,到2020年,美國公司的利潤通過產業互聯網可以增長21%。

雖然目前中國市場上沒有明確的產業互聯網巨頭,但可以期待產業互聯網會為中國帶來同樣的巨變。

革命性的新產品或新服務一定會出現,類似于蘋果創造新的市場,或是特斯拉改變世界汽車產業的方式。特斯拉的意義在于其完全顛覆了一個產業。

電動車并不是新東西,愛迪生是最早看到電動車前途的。但真正驅動汽車產業大發展的是福特的T型車和汽車能源的使用方式。

特斯拉的重要性在于其對汽車產業的兩個根本性改變:自動駕駛系統和充電電池系統。這就是為什么特斯拉的市值會超過傳統的汽車巨頭通用汽車。需要看到的是,特斯拉試圖做的是成為汽車產業的微軟和英特爾的結合體。

新的應用效率可能會降低成本,提升滿意度和安全性。因為在整個生產、服務領域,都會有非常大的改變。

提到工業物聯網,如果效率的提升會帶來整個產值的增加,那么無論是航空、電力、健康、鐵路,還是石油、天然氣,產業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對上述產業的改變都會非常大。

04

平臺化組織

今天全球十大公司很多都是平臺型公司,包括谷歌、蘋果、騰訊、阿里巴巴等。平臺經濟的商業模式會影響到很多層面,包括國家層面、地方政府、城市,以及各個產業。人工智能的出現,會加劇這個過程的演變。

以PC產業的演變為例,傳統計算機產業的典型代表是早期具有垂直整合結構的IBM,即計算機的所有零部件都由自己生產。但今天的計算機產業是一個非常碎片化的產業,由極少數的關鍵玩家主導,如芯片由因特爾主導,操作系統則由微軟主導,其他的部件則由標準化配件提供商生產。

計算機產業從垂直整合結構演變為分散水平結構,意味著這個產業的利潤被少數平臺型公司獲取,其他公司只能賺非常薄的利潤。這是非常重要的演變趨勢,PC產業的演變,將來有可能會在很多產業中復制。

任何一個行業,如果像PC產業一樣演變,那就意味著產業里絕大部分公司只能退化成一個提供標準化組件并獲取市場平均利潤的普通公司,而主導產業演變的平臺型公司則將領導整個產業并獲取絕大部分的蛋糕,如智能手機平臺蘋果、搜索平臺谷歌、電商平臺阿里巴巴和社交平臺騰訊。

平臺型組織的演變會對社會產生的影響主要有三個趨勢:

第一個趨勢是平臺化后,產業的合作和融合更加明顯。

一些提供單一功能或服務的企業存在通過其獨特服務滲透到其他產業進行平臺覆蓋的可能。產業的分散化意味著核心的主導公司可能會通過技術來顛覆傳統產業。

如在汽車產業,傳統的主導公司是通用、福特、奔馳等汽車制造商,但在自動駕駛和新能源時代,谷歌和特斯拉可能通過其全新的駕駛技術或充電技術顛覆傳統產業。新興的科技公司也有可能通過智能手術技能來顛覆傳統的醫療產業。

第二個趨勢是人工智能的基礎設施能夠促進增長,包括硬件、數據。龐大的數據會使大公司的優勢加強。

平臺的演變會影響一切經濟形態和組織形態,意味著平臺的模式將主導一切,平臺型的國家會出現。未來,美國和中國將會成為全球經濟的超級兩強,其他國家則會成為全球政治和經濟上的組件和配角。

人工智能會使得中美兩國在資本、技術方面的優勢進一步強化。而平臺型城市會使得人才和資本的規模效應更強,更集中在大城市。深圳就是非常典型的平臺城市。

第三個趨勢是平臺型產業的普遍化。

現在還沒有看到人工智能這個產業里出現非常典型的突出玩家,但將來一定會有某個公司提供主導機器的操作系統。這個產業一定會產生一個領導性的企業,類似于微軟的超級平臺。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經濟體量較大的國家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會非常多,并進一步導致國家間的強弱分化。

05

結 論

本文主要討論了三個問題:人工智能和互聯網能否帶來新的經濟增長?產業互聯網將如何影響產業競爭的格局,它對整個經濟的增長有什么樣的影響?平臺型組織的演變會對社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無論是歷史的數據還是理論分析都表明,可以適度樂觀看待產業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對經濟的影響。人們有理由相信產業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會大幅度提升生產力,并推動長期經濟增長。

篇(2)

愛勞動演講稿800字1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六年級三班的___。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作為新世紀的小學生,我認為,愛祖國、愛學習、愛勞動是每個少先隊員都應該做到的。然而,有些人卻沒有做到:在自己不喜歡的老師的課堂上亂說話;在家長要求干點家物事時以“我的作業還沒寫完”來推脫;在聆聽老師教誨時不在乎的目光,不在乎的語言,不在乎的動作……

我曾聽過一句名言:學習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連人生的部分---學習也無法征服,你還能做什么呢?其實,學習并不是像有些同學眼中的那么難,要想學好,很容易。只要你勤學書本知識,多學課外知識你的學習成績就會大步流星向前走的。

學習好,還要愛勞動。這樣才能在校作個好學生;在家做個好兒女;在社會中作個好公民。

學會勞動,先要加強鍛煉。從第一次開始。人生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掃地;第一次擦桌子;第一次拖地……“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我們肯學,任何東西都不會很難的。

我還聽過一個故事:一位大學生,她的成績非常優秀,被一所名校錄取。結果那個大學生卻申請退學了。你知道為什么嗎?因為那個大學生從小到大養尊處優的活著,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自理能力極其的差,沒辦法,只好退學了。由此可見,勞動的重要性。

每一次勞動都是挑戰自我的機會,但是如今,這樣的機會越來越少。因為大家總是推脫,就被長輩們戴上了“小公主”“小皇上”的帽子。現在,讓我們一起摘掉這些帽子,給自己一個鍛煉的機會。只要你比昨天做得好,這就是進步。

多年以后,你就會發現:小時候老師、父母的教誨都是為了讓我們好好學習,長大以后為國家做事,成為國家的棟梁。古有岳飛精忠報國,又有華羅庚棄富投貧,他們都是為了我們這個偉大的文明古國----中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讓我們趁現在的大好時光,好好學習,好好勞動,長大后,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報效祖國!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愛勞動演講稿800字2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你勞動的樣子,很美”。有同學說,別給我們喝雞湯了,不用你講,我道理都懂,但平時學習已經很累了,我們哪有時間勞動?那么,親愛的同學們,有誰規定,學習的姿態,只有伏案苦讀這一種?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被無數的中國人開辟了精神家園的陶淵明,在很早以前就把日常的勞作演繹成了一首首詩,滋養著一代又一代國人的靈魂。有同學可能會說,校園不是田園,我怎么能夠欣賞得到大自然的美。那么我想問,值日時,清掃路旁的落花時,你可曾留意過笤帚的細紋在泥土上留下的痕跡,落紅的凋零又可曾讓你讓你有過生命的觸動?

生活的詩意無處不在,而這種詩意,也完全可以在勞動中得來,你看這個“勞”,多像是一個人和土地親近,和花草對話的樣子?用力的姿態,原本是美麗的樣子,你再看著個“動”,天上有白云,人在白云下勞動,人和自然多么和諧融洽!

退一步講,在校園里宿舍教室,都是你的領地,也是其他同學的天地,試想一下你的下鋪,不喜歡洗腳,也不愿意換洗衣服,你所在的空間,散發出異味時,你是選擇關閉呼吸,還是期望,勞駕他動一動?試想一下,你的同桌,隨手將擦鼻涕的紙,扔在你的腳底下,你作何感想?試想一下,值日的同學,不愿意清掃教室里的垃圾,教室的玻璃整日蒙塵,校園里垃圾遍地,其時你想做怎樣的選擇?

是的,你說的沒錯,除了自己勞動之外,條件允許,你還可以請專門的人為你服務,那么帶給你清潔體驗的他們,你就沒有資格再看輕他們的存在;你還可以選擇人工智能為你服務,只是,倘若研發人工智能的人不曾注意到人們有這種需求,他那天才的靈感又從哪里迸發?你不曾注意到靈感往往來源于你和這個世界親密的接觸中,那么你學習的意義又在哪里?

再退一步來講,回到家中,我們是希望和家人團坐,一起包個餃子聊聊天,感受“家人在旁,燈火”可親的溫馨,然后帶上家人的心意繼續伏案,還是希望未來的自己,變成一個笤帚倒了都不扶的巨嬰?倘若如此,當我們的父母垂垂老矣,我們又能否給予他們一絲溫暖?世界上,總有一些東西,是高科技替代不了的。

“時間永遠分叉,通向無數的未來。”親愛的同學們,勞動是一詞匯,但是它更是行動;這個行動里,有我們對生命的思考,有我們對世界的審美,勞動的我們很美,勞動的我們能讓世界變得更美,未來,有更好的世界在前面等待著我們,我們要享用時代的福利,更要用自己智慧的結晶,勞動的汗水,為這個時代增添更多的光彩!

謝謝大家!

愛勞動演講稿800字3親愛的復興中學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勞以成己,動以興國》。

當下,不重視勞動之怪現象愈演愈烈:一些學校認為開設勞動課耽誤學生學習,無異于謀財害命;一些家長也認為分數才是硬道理,唯恐孩子參加勞動貽誤終生;一些學生甚至干脆與勞動劃清界線,談“勞動”而色變,視體力勞動為“洪水”“猛獸”……

長此以往,我們新時代的青年會不會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倘若放任自流,于個人,則會好逸惡勞,出現越來越多的“啃老族”“葛優癱”;于國家,則會阻礙實現中國夢的進程,出現越來越多的“喪”文化,何談“中國夢”的實現!

正所謂:無勞己難成,無動國難興!

古人云:“不勞動,無以立。”斯言不謬!勞動既是立命之跟本,又是修身之途徑。

“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正是經歷了勞動的淬煉,感受了勞動的艱辛,體驗了勞動的疾苦,他們的思想得以升華,信念更加堅定,為實現高遠的抱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先賢尚且如此,反觀現在,我們有個別同學認為勞動耽誤學習,甚至認為人工智能完全可以取代勞動,我不由深思:“唯分數論”、輕視體力勞動者,我們如何在勞動中養成良好的品行?吃不得苦、耐不得勞,我們自力更生的品質如何談起?難道我們的國家就需要風吹不得、雨淋不得的溫室花朵?難道我們的國家就需要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讀書機器?難道我們的國家就需要空有滿腹經綸、卻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們”?

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勞動光榮”的信念要深深地植入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的血脈!我們正值風華正茂之時,宜如鷹隼之試翼,奇花之初綻,將勞動看作錘煉品格、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主動參加勞動,去感受勞動的酸甜苦辣。正所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唯有如此,才能對勞動者心存敬意,對他人的勞動成果懷有感恩!

進入新時代,我們應當有新時代的勞動姿態:不以人工智能為借口,應傳承“大國工匠”精神,腳踏實地,以勞樹德,為勞動精神代言;不以勞動為恥,應以華為“鴻蒙”為榜樣,積極進取,以勞創新,為勞動增添時代亮色;不以勞動為苦,應如“北斗女神”王淑芳、“兩彈一星“”于敏等科研家一樣,報國為民,以勞育美,升華勞動的價值和意義。

如此,方能勞以成己,動以興國!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愛勞動演講稿800字4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唯有勞動能夠帶來真正的快樂》。

從小,我們就學過一首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描繪了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在田里勞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現了農民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它提醒我們注意節約用度,珍惜勞動成果。除此之外,它還有更深遠的意蘊:只有經歷了“汗滴禾下土”的辛勞,才更能知曉“粒粒皆辛苦”的敬畏和滿足,這是勞動的價值,也是勞動存在的意義。

高爾基曾說過:我知道什么是勞動,勞動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從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發展到如今擁有高度文明的現代化社會,這一切都離不開孜孜不倦的勞動。勞動不僅是一種行為,它更是一種勤勞的美德,是一種積極進取、努力付出的精神,是社會持續發展的精神支撐,也是最重要的一環。

我看過作家張德芬的《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一書,書里講述的是一個神秘的傳說,故事背景設置在一個不存在的時代和王國,但主人公阿南的追尋之旅卻讓帶給了我很強烈的共鳴,它讓我悟出了一個道理:人不可能經由一個沒有喜悅的旅程,而達到一個喜悅的終點。誠然,在當代,勞動似乎變成了一種可以替代的事情,越過“勞動”,我們可以直接抵達收獲的終點。那么讓我們快樂的過程呢?很顯然,并沒有。

我們沒有經過追尋,沒有付出努力,一切像孫悟空的七十二變一樣輕松。甚至,孫悟空還需要拔下猴毛吹一口氣,而我們只想著坐享其成。這樣輕易得來的快樂當然也能換來人們一時的興奮,但這樣的興奮注定無法長久。沒有意義的快樂往往來得也快、去得也快。英國作家王爾德說過,人生只有兩種悲劇:一種是得不到我想要的;另一種呢?是得到我想要的。“得不到我想要的”固然可悲,為什么“得到我想要的”也算是悲劇呢?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失去了勞動的過程,快樂也變得毫無意義。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只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告訴我們,要擼起袖子加油干;還告訴我們,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付出實實在在的努力,通過腳踏實地的勞動來實現呀!所以說,每一位勞動者都值得我們尊重,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同學們,讓我們開始熱愛勞動吧,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唯有勞動能夠帶來真正的快樂。

愛勞動演講稿800字5各位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來做神州躬耕人》。

勞動,是黃大發卅六春秋的篳路藍縷,令絕巘危崖涓流淌;勞動,是沈克泉父子卌一寒暑的櫛風沐雨,讓渠塘田壟油菜茂;勞動,是塞罕壩林場三代工作者五十星霜的戰天斗地,教瀚海黃沙密林幽。勞動是中華民族綿延至今的優秀傳統,可如今,卻有很多同學懈于勞動,甚至不尊重勞動。在此,請允許我談一談:勞動有益,讓我們一起來做神州大地的躬耕之人。

首先,勞動可以助我們琢磨踏實品質。《詩經》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而勞動恰好便是可以切、磋、琢、磨我們踏實品質的有力硎石。正如臺灣的道禾書院,秉持“求難,求拙,求慢,求少”的教學理念的校長曾國俊,堅持要求每位學生都必須參與到校園稻田的耕種中去。當漠漠水田中的同學們真的能夠在插秧時明白“做事要一步一個腳印,不要好高騖遠,而應專注于眼前”時,我們亦可知道,勞動,能夠將我們的意志品質打磨得更加踏實沉穩,不急不躁。

其次,勞動可以助我們純凈無私靈魂。尼采說:我的靈魂平靜而明亮,宛若清晨的群山。我始終相信,在勇于承擔、主動選擇的勞動中流下的汗水,可以把我們的靈魂洗滌得更加無私。不由想到了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中學求學時代的他,將每日的勞動當做了必修功課,從未離開土地。在一鋤一犁的辛勞中,他的性格也變得慷慨樂助,不錙銖必較。在后來的北大生涯中,他始終義務為舍友打水、整理衛生。而這一行動亦感動了所有同窗,當王強、徐小平在新東方成立后紛紛投奔時,我們可以悟得,經過勞動凈化的靈魂,一定可以更加平靜明亮,無私無愧。

揆諸現實,對于我們每一位新時代青年來說,又該如何踐行勞動呢?我個人建議: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其實家長、學校也并不需要我們真的滿腳泥濘、下地耕作,只要我們不以學習太忙為借口、不奢待人工智能和他人,哪怕只是做好每一次校園值日,多承擔一次家庭衛生,我們,便不是當今時代中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古語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當大發老人的渠中再次涓流汩汩,當沈克泉父子的田中再次油菜花開,當塞罕壩的林中再次枝繁鳥鳴,我真誠地希望同學們能夠明白:“民生在勤,勤則不匱”,愿我們每個人都能熱愛勞動、擁抱勞動,讓自己的品質與靈魂在勞動中琢磨踏實,純凈無私。

篇(3)

一、情緒智力概念的界定及探討

情緒智力( Emotional Intelligence)這個詞是德國人Barbara Leuner(1966)首先提出的[1]。1986年柏尼(W. P. Payne) 在博士論文《情緒研究》中明確探討了發展情緒智力的問題[2]。而將情緒智力作為理論概念正式提出的卻是美國耶魯大學的薩洛維(P.Salovey)和新罕布爾大學的梅耶(J.Mayer),1989--1990年,他們連續發表兩篇學術論文,正式提出了情緒智力的概念和理論,將情緒智力定義為:“監察自身和他人的感情和情緒的能力, 區分情緒之間差別的能力,以及運用這種信息以指導個人思維和行動的能力”[3]。在他們提出情緒智力的概念之后,圍繞情緒智力概念的討論日漸激烈,其中最出名的是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Daniel Goleman,他于1995年在《情緒智力:為什么它比智商更重要》一書中將情緒智力定義為:了解自身感受,控制沖動和惱怒,理智處事,面對考驗時保持平靜和樂觀心態的能力。此外,與現在的情緒智力相提并論的情商(emotional quotient ,EQ)概念則是由巴昂于1988 年在其博士論文中首創的[4]。2000 年,他主編了《情緒智力手冊》( the Handbook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全面介紹了情緒智力的研究情況,認為情緒智力是影響人應付環境需要和壓力的一系列情緒的、人格的和人際能力的總和。它是決定一個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直接影響人的整個心理健康[5]。

自從情緒智力于1996年傳入中國以來,學者們紛紛給情緒智力下定義,如許遠理將情緒智力定義為“感知與體驗、描述與評價、調節與控制內省情緒、人際情緒、生態情緒的能力”[6]。陳家耀則進一步提出用情志力一詞來概括有關情緒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對智力活動的支持、導向和動力作用等心理活動。情志力的內涵是意向, 其外延, 從成分來說有情緒、意志和個性[7]。徐小燕、張進輔將情緒智力定義為“人們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影響其成功與否的非認知性心理能力,包括情緒覺知能力、情緒評價能力、情緒適應能力、情緒調控能力和情緒表現能力等五種因素,它們又分為若干次級因素成分”[8]。這些概念均從不同的維度對情緒智力做了概括,但現存的問題是學界對情緒智力的概念并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這與對情緒智力在國外的術語“emotional Intelligence”中emotion一詞到底該如何理解有很大的關系,同時還與對其外延和內涵的恰當界定聯系緊密。因此,如何給情緒智力一個恰倒好處的概念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二、情緒智力理論及結構

(一)情緒智力的學院派理論及結構

以Mayer和Salovey 為主導的學院派,將情緒智力納入智力的家族并堅持科學量化的道路[9],學院派對情緒智力的研究采用的是能力模型取向[10],能力模型是指能力的情緒智力,即反映了直接與標準智力定義相關的、人的實際心理能力[11]。1990年,美國心理學家Salovey和Mayer首次正式使用情緒智力這一概念描述影響成功的情緒特征,他們認為情緒智力是一種加工情緒信息的能力,它包括準確地評價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恰當地表達情緒,以及適應性地調控情緒的能力。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情緒智力結構的三因素能力模型。但此時情緒智力定義以及結構的劃分都是在廣泛查閱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沒有實證基礎。后來,他們分別于1997年、1999年、2000年對情緒智力的定義及結構進行修訂,最終將情緒智力界定為一種連接認知與情緒的心理能力,在此基礎上確定了其結構的四個維度[12]。這四個維度從最基本的情緒感知和表達能力開始,到情緒管理調控能力為止,是按照每種能力發展的先后順序進行排列的。具體內容為:

1.情緒的感知、表達能力:指從自己的生理狀態、情感體驗和思想中辨認和表達情緒的能力;以及從他人、藝術活動、語言中辨認和表達情緒的能力。

2.情緒對思維的促進能力:即促進認知行為,使問題解決、推理、決策和創造性行為更為有效的能力,包括情緒對思維的引導;情緒對信息注意方向的影響;心境的起伏對思維的影響;情緒狀態對問題解決的影響等多方面的能力。

3.對情緒的理解、分析能力:指認識情緒體驗與語言表達之間關系的能力;理解情緒所傳送意義的能力;理解復雜心情的能力;認識情緒轉換的可能性及原因的能力等。其中最基本的是使用特定的詞語來命名情緒并能有效的辨別它們之間的關系。該能力是“最具有認知意味的”。

4.情緒管理調控能力:根據所獲得的信息,判斷并成熟地進入或離開某種情緒的能力;覺察與自己和他人有關的情緒的能力,調節與別人的情緒之間的關系等。

(二)情緒智力的實務派理論及結構

以Goleman和Bar-on為代表的實務派將預測成功作為向導,試圖在傳統智力以外找到能夠預測成功的所有重要因素[9]。實務派對情緒智力的研究采用的是混合模型研究取向[10], 混合模型是指特質的情緒智力,屬于人格范圍。即給情緒智力列出了一組人格特點菜單,如“同情、動機、堅持性、溫情和社會技能”,我們將這理論及結構稱為“混合模型”[11]。

1.Goleman的情緒智力理論及結構

1995年,Goleman在暢銷書《情緒智力》中將情緒智力定義為了解情緒、管理情緒、自我動機、認知他人情緒、處理關系的能力[13]。他認為情緒智力在幫助個體取得成功上起的作用比智力的作用大,并且情緒智力可以通過經驗和訓練得到明顯的提高。1998年,他在1995年情緒智力定義基礎之上提出了一個5因素情緒智力理論結構[14]。這個結構共包括5個因素,25種能力。后來他又結合了Richard Boyatzis等人的研究把這5個因素25種能力精煉成4個因素20種能力,它們分別是自我覺知(包括情緒覺知能力、正確的自我評估、自信),自我管理(包括自控能力、信用度、責任心、適應能力、成就動機、主動性),社會覺知(包括移情、對團體情緒的覺知、服務傾向性)和社交技巧(包括幫助他人發展、領導能力、影響力、溝通能力、革新能力、協調能力、凝聚力、協作能力)。

2.Bar-on 的情緒智力理論及結構

Bar-on于1997年提出情緒智力的定義,情緒智力是影響人應付環境需要和壓力的一系列情緒的、人格的和人際能力的總和。他認為情緒智力是決定一個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響人的整個心理健康[15]。Bar-on提出,情緒智力由個體內部成分、人際成分、適應性成分、壓力管理成分、一般心境成分等五大主成分構成,其中,個體內部成分包含情緒自我覺察、自信、自我尊重、自我實現和獨立性五種相關能力;人際成分包含共情、社會責任感和人際關系三種相關能力;適應性成分包含現實檢驗、問題解決和靈活性三種相關能力;壓力管理成分包含壓力承受和沖動控制兩種相關能力;一般心境成分包含幸福感和樂觀主義兩種相關成分。這樣,由五大主成分和15種相關能力組成了情緒智力系統[16]。Bar-on認為這15種能力是情緒智力最穩定、最有效的成分,對個體總的情緒幸福和應對生活的能力起決定作用。

轉貼于 三、情緒智力的研究方法與測量

(一)情緒智力的研究方法

在情緒智力研究開展的早期,曾出現過只強調經驗范式而缺乏實證研究的現象。隨著情緒智力研究地逐步深入,其研究方法已呈現出多樣化趨勢并取得了相當的成果。如羅森塔爾設計的了用來衡量辨別他人情緒特征能力的非言語敏感測驗(簡稱PONS);Walter Mischel設計出果汁軟糖實驗來分析控制沖動、延緩滿足、抵制誘惑的水平對將來成功的影響;Seligman塞利格曼根據這種觀點設計了樂觀態度測驗,進而將這項測驗應用于人才的選拔。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情緒智力”倍受關注。其始創人Picard教授認為,要使計算機真正智能化,適合人的需要并能自然地與人互動,就必須使它們具備識別和表達情緒的能力,即人工智能要具備被稱作“情緒智力”的東西[17]。雖然情緒智力的人工智能研究剛起步,但已顯示出令人興奮的前景。情緒智力研究方法的多樣性、前沿性另人欣慰,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最主要的就是重定性研究而輕定量分析。

(二)情緒智力的測量

1.Schutle的EIS量表

情緒智力量表(EIS)是Schutle等人根據Salovey和Mayer(1990)的情緒智力模型開發的一份自陳問卷。它共有33項,可用于評估人們對自己以及他人情緒的感知、理解、表達、控制和管理利用的能力。此量表的高分者通常更為積極、更能克制沖動、更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更好地恢復、較少的情感障礙和抑郁、更富有同情心、更能自我監控。

2.多因素情緒智力量表(MEIS)

該量表是Mayer等人于1998 年編制的, 1999 年他們又發表該量表的修訂版[12]。該量表是能力測驗而非自陳測驗。該量表以行為表現為基礎,測量被試覺察情緒、鑒別情緒、理解情緒和控制情緒。它包括的四個維度十二項任務分別是:感知情緒(4項任務)、同化情緒(2項任務)、理解情緒(4項任務)和控制自我情緒(2項任務)。該量表有整體評分和專家評分兩種評分方法。此量表的結構效度、聚合效度和區分效度都很高, 尚無預測效度的報告。修訂版與舊版的不同之處在于,舊版把多數人一致性作為正確答案的指標,修訂版則把專家打分作為評判的標準。為了再次改進修訂后的MEIS,Mayer、Salovey及Caruso等人又編制出了MSCEIT V1.0 和MSCEIT V2.0。MSCEIT是一個基礎能力量表,共有141 個自陳項目,適用于17 歲以上的人群。該量表旨在測量人們執行任務、解決情緒問題的質量和程度,而不是依賴個人對自己情緒技能的主觀評估來計分。

3.情緒智力調查表(ECI)

該量表是Goleman等人根據Goleman1998年提出的精練后的情緒智力模型編制的,它可以測量該模型提到的4個因素20種能力。該量表有很高的內容效度,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有關此量表的預測效度的研究。ECI包含了Goleman情緒智力模型的所有內容,是一種比較完整的情緒智力評價工具。該量表的使用要求也較嚴格,使用者須經過專門的培訓,合格后方能對施測結果給予正確解釋與指導。ECI可以全方位評估個人和團體的情緒能力。

4.情商問卷(EQI)

EQI也叫《Bar-on情商量表》,它是Bar-on于1997年編制并出版的量表。該量表是國際上著名的心理量表之一。它包括5個主成分量表(其中包含15個分量表)和2個效度量表,共133個題目。其中主成分量表有:內省量表、人際量表、適應性量表、壓力處理量表、總體情緒量表。效度量表則分別是樂觀印象和悲觀印象。EQI具有較高的內部一致性信度、重測信度、聚合效度和區分效度[18]。該量表出版后,得到廣泛認可和應用,目前已被應用于心理咨詢與治療、人力資源、人格、學習能力等多種領域,被共認為是第一個標準化的情緒智力量表[19][20][21]。

5.工作能力量表-Ei版(WPQei)

WPQei用來測量個人的能力和素質,它以情緒智力的概念模型為基礎,包括七個成分:創新,自我意識,直覺,情緒,動機,移情,社會技能。共有84個題項。員工在工作中可以把量表中的信息與自己的實際工作情況結合起來,有目的的提高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

除了上述量表之外,我國已有學者將Darwin B. Nelson 和Gary R. Low 兩位博士于1998 年編制的情緒技能問卷翻譯和修訂成中文版并投入試運行[22]。

三、小結

隨著情緒智力受關注的程度不斷提高,情緒智力的研究無論在理論上還是應用上將進一步深入,Bar-on宣稱:“EQ時代已經開始了”[9]。情緒智力的研究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畢竟對情緒智力正式研究的時間還不長,還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如文章開頭所提到的學界如何才能給情緒智力一個統一的概念?到底是學院派的能力模型理論更有說服力,還是實務派的混合模型理論更好,抑或二者相結合的為最佳,再或還有其他的理論模型有待發現?如何培養和提高情緒智力?要回答這些問題,就需要進一步對情緒智力的定義、理論、結構、研究方法、測量方法、應用進行探究。同時對情緒智力研究可能會呈現的趨勢進行展望和預測:情緒智力研究方法和測量方法將在多樣化的基礎之上不斷發展,情緒智力量表的社會實用性研究將成為學界的研究熱點,學者專家們將研究形成中國自己本土化的情緒智力理論及量表。

參考文獻:

[1]曾性初:《情志與情商》,《教育研究》1999.3.

[2]Payne ,W. L. A study of emotion : develop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elf - integration ; relating to fear ,pain and desire. Dissertation Ab2stracts International , 1986 , 47 , (01) ,203A.

[3]Salovey, P. , &M ayer, J. D. (1990).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Personality , 9, 185- 211.

[4]Bar-On,R. The development of an operational concept of psycho2logical well - being.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Rhodes Uni2versity ,South Africa. 1988.

[5] Bar-On,R. &Parker J . D. A. Handbook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 Theory , Development , Assessment , and Application at Home , School and in the Workplace [M] .San Francisco , CA : Jossery-Bass. 2000.

篇(4)

中考語文基礎知識強化練習題附加答案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A.悚然(sǒng) 殷紅(yān) 拮據(jié) 佶屈(jí)

B.訃告(fù) 木訥(nà) 卑劣(liè) 寒傖(chen)

C.寬宥(yòu) 冗贅(rǒng) 溘然(hé) 反詰(jié)

D.鬼蜮(yù) 稽首(qǐ) 委蛇(yí) 模樣(mó)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低劣 風云變換 失口否認 大聲疾呼

B.籌劃 鱗次櫛比 怙惡不悛 宵衣旰食.

C.時弊 栽臟陷害 濫芋充數 葦編三絕

D.哀鴻 手屈一指 四馬難追 氣勢恢弘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①諸葛亮七擒孟獲,使南方地區各部落打消了反叛之心,徹底 了蜀漢

②諸葛亮 盂獲的故事,流傳千古,表現了中華民族大家庭交流融合的過程。

③讀者在閱讀文章時,他們最為 的,往往是作者對生活的理解和感受的深度。

④ 和愛護城市的一草一木,才是一個合格的公民。

A.降伏 降服 關注 關心 B.降伏 降服 關心 關注

C.降服 降伏 關注 關心 D.降服 降伏 關心 關注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少年時期的悲慘經歷、艱苦歲月,經常引起他深情的遐思邇想。

B.老經理很動情地說:“搞旅游,建賓館,無可厚非;但絕不能焚琴煮鶴任意破壞植被,水源和野外文物。”

C.等待瞻仰遺容的人們,排著長隊,萬籟無聲地肅立在凜冽的寒風中。

D.經過老師的耐心啟發誘導,他終于幡然悔悟,茅塞頓開,理清了解題思路。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我們黨的歷史表明,群眾路線執行的好壞,直接關系著革命和建設事業的成功。

B.只有密切聯系群眾,接觸社會,才能對國家安危和人民憂樂提出具有真知灼見的意見。

C.誰又能否認英雄的品質正是在這一天天的努力學習中漸漸培養起來的呢?

D.因特網作為傳媒,可以在世界范圍內使各地的人們憑借計算機的互聯共享同樣的信息。

6.下列兩個句子,與上下文銜接較好的一項是

(1)中國疫苗震驚世界.

①全球兩億流感病人有望受益。②光是美國一個國家就預定了7500萬份這種疫苗)

(2)現代戰爭使用電子干擾的主要目的是讓敵方變成“瞎子”、“聾子”和“啞巴” 。

A.①① B.①② C.②① D.②②

(答案)

1.A

B訥nè C溘kè D模mú 2.B A幻矢 C贓韋 D首駟

3.C近義詞的適用對象,內涵的深淺程度有異。

4.B

A。“遐思邇想”是一種愉快的心理活動,本句話用‘追思回憶”即可。

C,“萬籟無聲”用來形容自然界的寂靜,在本句話中應改為“靜無聲息”

D.“幡然悔悟”指改正錯誤,本句話的意思是開拓解題思路,應改為“驟然省悟”。

5.D

A應在句末加“與否”二字。B應將“具有”和“的意見”五字刪除。

C.應將“這一天天的努力學習中”改為“學習與實踐中”。

6.B(1)句①②的順序是正確的,因為①是承接上文講全局事物所形成的結果,②進一步涉及個別事物。

(2)句應連接②,因為上下文都是用比喻的方法講的,①最后點明了比喻的本體事物。

中考語文基礎知識練習及答案一、閱讀下面語段,回答1~3題。

【甲】

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宋 濂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a href='//xuexila.com/fanwen/shiji/' target='_blank'>事跡迫找曰埂L?a href='//xuexila.com/jieri/dahan/' target='_blank'>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乙】

《精騎集》序(節選)

秦 觀

予少時讀書,一見輒能誦。然負此自放,喜從滑稽①飲酒者游。旬朔之間②,把卷無幾日。故雖有強記之力,而常廢于不勤。比數年來,頗發憤自懲艾③,悔前所為。而聰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時十一二。每閱一事,必尋繹數終⑤,掩卷茫然,輒復不省。故雖有勤苦之勞,而常廢于善忘。比讀《齊史》,見孫搴⑥答邢詞云:“我精騎三千,足敵君羸卒數萬。”心善⑦其說,因取“經”“傳”“子”“史”事之可為文用者,得若干條,勒⑧為若干卷。(原文有改動)

【注釋】①滑稽:詼諧戲謔的意思。②旬朔之間:指十天一月之內。③懲艾:懲戒。④曩:從前。⑤尋繹數終:從頭到尾翻尋幾次。⑥搴:讀qiān。⑦善:認為……是對的。⑧勒:編輯。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1)走送之

(跑)

(2)援疑質理 (詢問)

(3)然負此自放 (但是,可是)

(4)故雖有勤苦之勞 (勞累)

2.請將選文中劃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1)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

有時遇到他斥責,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

(2)予少時讀書,一見輒能誦。

我年輕時讀書,看一遍就能背誦。

3.請用原文語句回答下列問題。

(1)【甲】文中宋濂在求學的過程中遇到了無師的困難,他是如何克服這一困難的?

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2)【乙】文中秦觀在治學的道路上遇到了善忘的問題,他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

因取“經”“傳”“子”“史”事之可為文用者,得若干條,勒為若干卷。

【參考譯文】我年輕時讀書,看一遍就能背誦。然而我依仗這樣的本事就放任自流,喜歡和巧言善辯、喝酒的人交往。一個月,沒有幾天在看書。所以,即使有很強的記憶力,也常常荒廢在不勤奮上。近幾年來,非常勤奮,以此來懲戒自己,后悔以前的所作所為;然而聽覺和視力都已經衰退,大概比不上從前的十分之一二。每閱讀一件事,一定會在心中反復推求幾遍,(但)合上書后就感到茫然不知,(這樣)反復多次仍然記不住。所以雖然有勤奮刻苦的辛勞,卻常常因荒廢在善忘。最近讀《齊史》,看到孫搴答邢詞中有這樣的句子:“我精騎三千,足敵君羸卒數萬。”_心中贊同喜歡這個說法,于是摘取了在寫文章時可以用到的“經”、“傳”、“子”、“史”中的語句,摘錄幾千條,編為幾卷。

二、(2016·陜西)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甲】家中來營者,多稱爾舉止大方,余為少慰。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不愿為大官,但愿為讀書明理之君子。勤儉自持,習勞習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習氣,飲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風,極儉也可,略豐也可。太豐則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爾年尚幼,切不可愛貪奢華,不可慣習懶惰。爾讀書寫字不可間斷,早晨要早起,莫墜曾高祖考以來相傳之家風。(節選自《家書》)

【乙】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節選自《送東陽馬生序》)

【注】甲文是給兒子寫的家信。

4.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含義。

(1)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

(希望,盼望)

(2)余服官二十年 (做,當)

(3)四支僵勁不能動 (同“肢”,四肢)

(4)腰白玉之環 (腰間佩帶)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B )

A.余為少慰

余不愿為大官

B.但愿為讀書明理之君子 戴朱纓寶飾之帽

C.可以處樂 以衾擁覆

D.太豐則吾不敢也 余則

袍敝衣處其間

【解析】A項中“為”,前者譯為“感到”;后者譯為“做,當”。B項中的“之”都是結構助詞,譯為“的”。C項中“以”,前者與“可”連用,譯為“可以,能夠”;后者譯為“用,拿”。D項中“則”,前者表承接,譯為“就”;后者表轉折,譯為“卻”。

6.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爾年尚幼,切不可愛貪奢華,不可慣習懶惰。

你年紀還小,千萬不可以貪戀奢華,不可以習慣懶惰。

7.【甲】【乙】兩段文字都是作者用自身經歷勸誡后輩的。

他們共同認為年輕人要想有所作為就應該做到勤奮,自持,能吃苦(或:刻苦)。

【參考譯文】家中的人來軍營的,都說你舉止大方,我心里略感安慰。普通人大多希望子孫們能當大官,但我不愿(自己的子孫)當大官,只求能成為讀書而明白事理的君子。勤儉自持,習慣勞苦,可以享受安樂。這就是君子。我為官二十年,從來不敢沾染半點官僚習氣,飲食起居,還遵循簡樸的家風,特別簡樸也可以,稍微豐盛也可以。太過豐盛我就不敢了。凡是官宦人家,從簡樸到奢侈容易,有奢侈到簡樸難。你的年紀還小,千萬不可以貪戀奢華,不可以習慣懶惰。你讀書寫字不可以間斷,早晨要早起,不要敗壞我們從曾祖就傳下來的家風。

中考語文閱讀理解專項練習題及答案(一)閱讀語段,回答問題。(20分)

愛的禮物

①愛德華先生是個成功而忙碌的銀行家。由于成天跟金錢打交道,不知不覺,愛德華先生養成了喜歡用錢打發一切的習慣,不僅在生意場上,對家人也如此。他在銀行為妻子兒女開設了專門的戶頭,每隔一段時間就劃撥大筆款額供他們消費;他讓秘書去選購昂貴的禮物,并負責在節日或者家人的某個紀念日送上門。所有事情就像做生意那樣辦得井井有條,可他的親人們似乎并沒有從中得到他所期望的快樂,時間久了他自己也很抱屈:為什么我花了那么多錢,可他們還是不滿意,甚至還對我有所抱怨?

②愛德華先生訂了幾份報紙,以便每天早晨可以瀏覽到最新的金融信息。原先送報的是個中年人,不知何時起,換成了一個十來歲的小男孩。每天清晨,他騎單車飛快地沿街而來,從帆布背袋里抽出卷成筒的報紙,投到愛德華先生家的門廊下,再飛快地騎著車離開。

③愛德華先生經常能隔著窗戶看到這個匆忙的報童。有時,報童一抬眼,正好也望見屋里的他,還會調皮地沖他行個舉手禮。見多了,就記住了那張zhì氣的臉。

④一個周末的晚上,愛德華先生回家時,看見那個報童正沿街尋找著什么。他停下車,好奇地問:“嘿,孩子,找什么呢?”報童回頭認出他,微微一笑,回答說:“我丟了5美元,先生。”“你肯定丟在這里了?”“是的,先生。今天我一直呆在家里,除了早晨送報,肯定丟在路上了。”

⑤愛德華先生知道,這個靠每天送報掙外快的孩子不會生長在生活優越的家庭;而且他還可以斷定,那丟失的5美元是這孩子一天一天慢慢攢起來的。一種憐憫心促使他下了車,他掏出一張5美元的鈔票遞給他,說:“好了孩子,你可以回家了。”報童驚訝地望著他,并沒伸手接這張鈔票,他的神情里充滿尊嚴,分明在告訴愛德華先生他并不需要施舍。

⑥愛德華先生想了想說:“算是我借給你的,明早送報時別忘了給我寫一張借據,以后還我。”報童終于接過了錢。

⑦翌日,報童果然在送報時交給愛德華先生一張借據,上面的簽名是菲里斯。其實,愛德華先生一點都不在乎這張借據,不過他倒是關心小菲里斯急著用5美元干什么。“買個圣誕天使送給我妹妹,先生。”菲里斯爽快地回答。

⑧孩子的話提醒了愛德華先生,可不,再過一星期就是圣誕節了。遺hàn的是,自己要飛往加拿大洽談一項并購事宜,不能跟家人一起過圣誕節了。

⑨晚上,一家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吃飯時,愛德華先生宣布道:“下星期,我恐怕不能和你們一起過圣誕節了。不過,我已經交代秘書在你們每個人的戶頭里額外存一筆錢,隨便買點什么吧,就算是我送給你們的圣誕禮物。”

⑩飯桌上并沒有出現愛德華先生期望的熱烈,家人們都只是稍稍停了一下手里的刀叉,相繼對他淡淡地說了一兩句禮貌的話以示感謝。愛德華先生心里很不是滋味。

?星期一早晨,菲里斯照例來送報,愛德華先生卻破例走到門外與他攀談。他問孩子:“你送妹妹的圣誕天使買了嗎?多少錢啊?”菲里斯點頭微笑道:“一共48美分,先生。我昨天先在跳蚤市場用40美分買下一個舊芭比娃娃,再花8美分買了一些白色紗、綢和絲線。我同學拉瑞的媽媽是個裁縫,她愿意幫忙把那個舊娃娃改成一個穿漂亮紗裙、長著翅膀的小天使。要知道,那個圣誕天使完全是按童話書里描述的樣子做的——我妹妹最喜歡的一本童話書。”

?菲里斯的話深深觸動了愛德華先生,他感慨道:“你多幸運,48美分的禮物就能換得妹妹的歡喜。可是我呢,即便付出了比這多得多的錢,得到的不過是一些不咸不淡的客套話兒。”

?菲里斯眨眨眼睛,說:“也許是他們沒有得到所希望的禮物?”愛德華先生皺皺眉頭,他根本不知道他的家人想要什么樣的圣誕禮物,而且似乎從來也沒有詢問過,因為他覺得給家人錢,讓他們自己去買是一樣的。

?他不解地說道:“我給他們很多錢,難道還不夠嗎?”菲里斯搖頭道:“先生,圣誕禮物其實就是愛的禮物,不一定要花很多錢,而是要送給別人心里希望的東西。”

?菲里斯沿著街道走遠了,愛德華先生還站在門口,沉思好久好久才轉身進屋。屋子里早餐已經擺好了,妻子兒女們正等著他。這時,愛德華先生沒有像平時那樣自顧自地邊喝牛奶邊看報紙,而是對大家說:“哦,我已經決定取消去加拿大的計劃,想留在家里跟你們一起過圣誕節。現在,你們能不能告訴我,你們心里最希望得到什么樣的圣誕禮物呢?”

?因為很久沒有這樣與家人溝通,所以愛德華先生說話時有點不自在。家人……

?從第二年開始,愛德華先生在銀行里設立了“天使基金”,每年的12月都會派專人去挑選一些圣誕禮物,分送給福利機構和孤兒院里的孩子們。這些小禮物并不昂貴,不過由于事先請專人做了調查,所以送去的禮物一定是孩子們心中渴望的東西。因為圣誕禮物其實就是愛的禮物——這句話如箴言一樣,讓愛德華先生謹記心田。

1.根據拼音寫漢字。

(2分) zhì( )氣 遺hàn( )

2.結合你對文章的理解,說說什么樣的禮物才是“愛的禮物”。

(3分)

3.文中劃線句子屬于什么描寫?表現了菲里斯怎樣的性格特點?(3分)

4.選文對菲里斯給妹妹準備圣誕天使的過程寫得比較詳細,這些內容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5.?段寫到菲里斯走遠后,愛德華先生還站在門口沉思了好久,此時此刻他會想些什么?

(4分)

他想:“

。”

6.結合前后文猜想一下在聽了愛德華先生的決定后,他的妻子和兒女們會有什么樣的反應。

(4分)

(二)閱讀短文,回答問題(20分)

生物燃料的殺傷力

①相較于礦物燃料,生物燃料一直被人們視為“綠色能源”,而荷蘭是世界公認的發展生物燃料的先行者。近年來,荷蘭大量利用自東南亞進口的棕櫚油生產生物燃料,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但是,荷蘭科學家最近發現,隨著荷蘭等歐洲國家對東南亞棕櫚油需求的大幅增加,印尼、馬來西亞等國的大片熱帶雨林遭砍伐,棕櫚種植面積成倍增加,土地濫用化肥的情況也日益嚴重。更糟的是,人們還通過排干和焚燒濕地來開辟種植地,這一過程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根據去年12月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印尼每年排干和焚燒濕地所產生的二氧化碳高達20億噸,印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升至全球第三。

②看到這些事實,人們不能不重新思考,生物燃料究竟有多“綠”?

③使用生物燃料固然可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但如果在生產過程中造成更大的污染,那就得不償失了;使用生物燃料固然可以清潔一方天空,但如果骯臟了另一方天空,那么對整個地球來說不過是“拆東墻補西墻”。一個名為“生物燃料觀察”的英國環保組織認為,生物燃料不應被想當然地歸類為“可再生能源”,而應展開更多研究來確定各地區以非污染形式生產生物燃料。以毀壞雨林和濕地為代價來生產棕櫚油的事實,實在令人震驚。眾所周知,熱帶雨林是地球的肺,其本身具有凈化空氣、吸收溫室氣體的功能,用這些能夠吸收溫室氣體的雨林去換取溫室氣體排放量低的燃料,是否值得,恐怕每個人心里都有數。連一位荷蘭議員都指出,荷蘭政府應該給予印尼政府環境補貼。

④盲目發展生物燃料,還使人類的食物資源面臨威脅。由于棕櫚油也是食用油,歐洲國家對棕櫚油的需求高漲已經使棕櫚油的價格大幅上升,影響到普通人的生活。同樣,由于美國大力推廣用玉米發展生物燃料,造成了玉米價格的節節攀升,已影響到周邊國家的玉米供應,而飼料用玉米的不足也把豬肉、牛肉、奶制品等食物價格推高。去年,全球糧食普遍減產,一些國家處于缺糧狀態,許多人正忍受饑餓,甚至面對死亡,而一些國家正將糧食“喂”給機器,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⑤盡管生物燃料是一個先進的、好的概念,但并不能想當然、盲目地將之視為“清潔能源”,在大力提倡生物燃料之前應對其生產方式及其廣泛使用的后果進行充分的研究,否則便有可能“好心辦壞事”、南轅北轍。

7.生物燃料為什么一直被人們視為“綠色能源”?(3分)

8.第一段中舉荷蘭發展生物燃料的例子目的何在?(3分)

9.根據文章回答“生物燃料”的“殺傷力”表現在哪些方面?(4分)

10.如何理解劃線句子中“悲哀”一詞的含義?(4分)

11.文章使用的說明方法有:、、。

(6分)

(三)閱讀短文,回答問題(16分)

為了看陽光,我來到世上

黃雪琴

①生活中的諸多不如意,失業、失戀,一連串的打擊讓她消沉。一日,她感覺承受不了啦,發泄般大喊:“讓我死了才好。活在這個世界上做什么,活受罪。”

②聽著她的喊叫,他震驚地看著她,卻沒有勸慰。很多時候,語言是蒼白無力的。聰明倔強的她,思維鉆入了死胡同,固執地不肯退回來。要她振作,長篇大論的諄諄教導已經無濟于事。他那么了解她,沒有多說什么,帶她來到了殘疾兒童護理中心。

③到處都是不健全的孩子,笑著,鬧著,盡情地享受陽光。她抬頭說:“爸爸,您是要告訴我,我這么健全,應該快樂,是嗎?可是,我的心已經殘缺不堪了,他們殘缺的只是身體,而我破碎的卻是心靈。比起他們圓滿、豐盈的心靈,其實,我更痛苦。”

④他沒有多說,女兒的固執和執拗,他早就明白。

⑤“去吧,去和他們一起游戲……其他的,不要多想。”

⑥她很不情愿,但既然已經來了,也只好融入到他們之中了。一個聾啞兒童過來,拉起她的手,咿咿呀呀地指著一個方向。她順著方向,來到了一個很小的人造湖旁邊,湖面上什么也沒有。她不明白,這么普通的一個湖面,上面空蕩蕩的,什么都沒有。而這個孩子,到底想對她說些什么。旁邊的一個護理人員過來,解了她的圍,很歉意地說:“對不起,打攪了。這個孩子只是想告訴你,湖面上有很多金子。”

⑦“金子?”她遠眺過去,可不是,陽光在湖面上歡快地跳躍,那金光閃閃的,可不就是金子?她一直看過去,到處都是金子,到處都是陽光的舞蹈。粗心的她卻一直都沒發現。

⑧陽光可以舞蹈成奪目的金子,生活中還有無限的可能,但她沒想發掘,未免過于狹隘。她陷入了沉思。

⑨“是不是在想,他們這些不健全的人活著做什么?活著給社會添負擔?”爸爸這時候走了過來。

⑩她含著淚,抬頭,“爸爸,對不起!讓你擔心了。”

⑾“沒什么,你不是最喜歡看書嗎?看看這個吧!實在不錯。”

⑿接過書,封面上赫然寫著,“為了看陽光,我來到世上!”她記得,這是巴爾蒙特的溫暖詩句。人世間的風刀霜劍、寒霜冰雪都是短暫的插曲,陽光總在風雨后,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是為了看陽光,享受溫暖,體驗愛。至于其他,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⒀她不禁有些訕笑自己了,才多大的挫折,竟然有過不去的感覺。視野竟然比不過這些殘缺卻快樂的孩子,他們只是身體上些許的殘缺,而自己,差點殘缺了心的完滿。

⒁陽光可以像金子般在湖面舞蹈,心情也可以。

12、“她順著方向,來到了一個很小的人造湖旁邊,湖面上什么也沒有。

她不明白,這么普通的一個湖面,上面空蕩蕩的,什么都沒有。”文章為何兩次提到“什么都沒有。”?(3分)

13、她含著淚,抬頭,“爸爸,對不起!讓你擔心了。

”含淚的她此時內心是怎樣的?(3分)

14、請從語言方面對第⑦段作簡要賞析。

(2分)

15、請簡要概括文中父親的形象。

(2分)

16、陽光可以像金子般在湖面舞蹈,心情也可以。

心情如何才能做到金子般舞蹈?(3分)

17、生活中,你肯定也有過失意的時候,又是如何解決的,請簡述。

(3分)

(四)閱讀短文,回答問題(11分)

變暖引來冰期?

崔鵬 劉亭文

全球氣候變暖了,大家不如搬家到北方去?聽起來似乎是個好主意,但是研究氣候變化的科學家絕對不會贊成,因為變暖,很可能引發冰期到來,那時候,我們生活的溫帶地區很可能變成冰雪的世界。

氣候變暖造成轉冷?聽起來矛盾,但的確是實情。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一個你意想不到的東西上——北大西洋海水中的鹽。

這不是危言聳聽,如果你知道海鹽有著什么作用就知道它的厲害了。地球上大部分面積被海洋覆蓋,我們雖然按地理位置區分出“四大洋”,但是其實它們之間是相互連通的。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間,存在一個巨大的洋流循環系統——大洋溫鹽環流。

把這個大循環繪制在世界地圖上,它看起來很像地球的動脈與靜脈血管,這些血管里流淌的血液,就是“熱量”——這個循環把熱量從炎熱的低緯度地區傳遞到寒冷的高緯度地區,它起著令地球“冷熱”協調均勻的重要作用。人血液循環不暢,就會中風、肢體壞死,大洋鹽溫循環不暢,地球就會冷熱不均。

人的血液循環靠心臟的跳動,大洋水流循環則與海水的鹽度差異有關。含鹽分多的水比鹽度低的水重,重力成為海水流動的動力之一。讓人擔心的是,在過去30年里,北大西洋海水的鹽度下降了!推測原因它來自北極冰川——由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的升高,冰川吸收了更多的太陽能,進而加速融化。

這些淡水好似一張巨大的毛毯蓋在大西洋北部,阻礙了南來的暖流。如果這個狀況繼續下去,也許有一天,整個體系的循環停止,洋流就無法將熱帶的熱量帶到中高緯度地區,進而影響大氣運動,最終北美、亞歐大陸氣溫急劇下降——引發小冰期的到來!電影《后天》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展開的,不過地球在短短幾天里進入冰期的可能性不大,但在幾十年、幾百年中,則確實有發生的可能。

今年1月的南方暴雪,主要與“拉尼娜”現象有關。拉尼娜也與洋流有關,它是太平洋洋環與大氣循環系統出現異常,運行機制與“厄爾尼諾”相反。拉尼娜是太平洋赤道附近地區的東風環流增強,其東岸海水溫度變冷,而太平洋西部地區——東南亞地區濕潤氣團增多,并且使東亞大陸上空有利于氣團南北向移動。綜合作用,一方面南來的含豐富水汽的氣團多,一方面北方的寒冷氣團容易南下,兩者相遇之后,就造成了我國南方的大雪和凍雨。(此文只是作者觀點,文章有刪節。)

18.請概括本文說明的內容。

(2分)

19.文中第三段提到的“大洋溫鹽環流”,在地球上起著什么作用?(2分)

20.分析文章第四段劃線句子的表達效果。

(2分)

21.“這些淡水好似一張巨大的毛毯蓋在大西洋北部,阻礙了南來的暖流。

”為什么這些淡水會阻礙南來的暖流?(3分)

22.文章題目中的“?”有何作用?(2分)

(五)閱讀短文,回答問題(12分)

一種新式的電腦——生物電腦

①動物和人類的大腦,實際上也是一種生物電腦。可以說,人腦是生物電腦發展的頂峰。人腦比電腦,無論是結構的精密程度,或者信息的存儲容量,都要高級得多。但是,電腦能不能最終趕上人腦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首先對電腦和人腦之間的基本差異,進行一番考察。

②電腦的最基本電路,是允許電子通過或者停下來的所謂“門”電路。每一個“門”電路,可以代表一位信息。現在有種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在一塊5毫米見方的芯片上,能夠容納幾百萬個“門”電路。“門”電路之間的間隔,只有1微米(百萬分之一米)。集成電路之所以能做得這樣精妙絕倫,主要得力于它的載體——芯片的材料。一般我們用半導體硅來制造它,美國登上火星的“海盜”號宇宙飛船,存儲器的容量就達到400萬位。

③現代生物學證明,人腦大約是由一百多億個神經細胞組成的,而每個神經細胞的周圍,又有一千至一萬個突觸伸展出來,和相鄰神經細胞的突觸相交聯。這些突觸也都具有“門”電路的功能,所以人腦所能儲存信息的容量就高達10萬億位。比較以上數字,可以清楚看出,人腦包含的信息量,至少是電腦的1000萬倍。

④為什么人腦能夠做到的事,電腦就做不到呢?關鍵仍然在芯片,電腦的芯片是半導體元素,從化學上講,都屬于無機體,而人腦的“芯片”則是有機體。盡管它們在電的性質上,都具有類似的功能,但是有機體對電的阻力,比無機體要小得多,因而可使“門”電路更加密集,結構更加精致。

⑤這么說來,電腦就永遠無法趕上人腦了嗎?科學的發展是永無止境的,事情終于又出現了轉機。既然有機體有這樣獨特的性能,我們用它來做集成電路的芯片行不行呢?對于這一大膽的設想,最近出現了成功的端倪:一種可以用作生物芯片襯底材料的有機物超薄膜研制成功了。這種新型的界面活性劑,可以通過控制有機分子的排列,調動分子的固有性質,使電路之間的間隔,縮小到0.01微米,從而將存儲器的容量,提高到10億兆位,而且運算速度進一步加快。這種電腦在本質上已經和現有電腦大相徑庭,而且更加接近于人腦了。這種名副其實的生物電腦,目前正在各方面進行基礎研究。

⑥雖然電子計算機的出現還不到40年,但對于計算機的人工智能化研究,已有20年的歷史了。然而,在模擬人腦思維的領域中,例如同時接受眾多的信息脈沖,進行綜合判斷和歸納處理,以及理解語言、抽象推理、視覺感覺等方面,一直未能取得任何實質性的突破。所以,即使是最先進的,包括正在研制中的第五代計算機——生物電腦,仍然離不開人們為它事先編制好的程序。而人腦豐富多彩和變幻莫測的思維能力,不是任何程序所能代替得了的。人類在由工業化社會向信息化社會過渡的過程中,作為信息活動形式的思維,必須是計算機科學所刻意追求的目標。可以肯定,生物電腦必將在21世紀給人類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和變化,電腦與人腦競爭的時代,正在悄悄地到來!

23.結合語境解釋第⑤段中加著重號的詞語的含義。

(1分)

大相徑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請結合文章內容給“生物電腦”下一個定義。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生物電腦與普通電腦相比有哪些優勢?和人腦相比它還有哪些不足?(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本文運用的最主要的說明方法有哪些?有什么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結合本文,請你展開想象,說說未來的電腦將會具備哪些新的功能?(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閱讀文字,回答問題。(15分)

魔法鵝卵石

[美國]約翰韋恩斯考特

①“為什么我們總要背誦這些枯燥無聊的句子?斯考特先生。”這是我任教多年來學生們提得最多的一個問題。作為老師,我一直認為,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教他們如何做人。我每次上課,都讓他們背誦一兩句人生箴言。為了讓他們明白我的良苦用心,每當學生抱怨時,我都會向他們講述下面這個傳說。

②一天傍晚,一隊游牧民正準備休息的時候,突然,一團亮光包圍了他們,他們知道一

定是天神要賜福給他們,他們聽到一個聲音說:“盡你們的所能收集最多的鵝卵石,然后把它們放進你們的鞍袋,旅行一天,明天夜晚,你們會很快樂也會憂愁。”牧民們都感到失望和不滿,他們原以為萬能的天神會賜給他們財富、健康,并幫他們心想事成,然而天神卻安排給他們一件枯燥無聊的事。

③第二天清晨,牧民們啟程了,雖然心情沮喪,但他們卻不想違背天神的指示,于是每個人都從地上或多或少地撿起了幾塊鵝卵石,漫不經心地扔進鞍袋里。

④一天的旅行結束了,晚上安營扎寨的時候,牧民們紛紛把手伸進自己的鞍袋中,他們吃驚地發現,手中的每一塊鵝卵石都已經變成了晶瑩璀璨的鉆石,他們因擁有了鉆石而欣喜若狂!然而很快他們悲傷極了,因為認為自己該撿起更多的鵝卵石。

⑤其實那些人生箴言又何嘗不是鉆石呢?我初為人師時,教過一名叫艾倫的學生,他的經歷完全印證了這個神奇的傳說。

⑥艾倫讀八年級時,還是個“麻煩生”,他在學校里欺負比他小的同學,還在課堂上搗亂,讓老師煩透了。那時,我每天都要求學生們背誦一句思想家的經典語錄。我開始講課之前,先復習上次課念的名言,然后再念一句新的名言。我把這當作一份禮物,期望學生們讀后有所思考。

⑦一學年下來,我的學生們差不多能記住150句至理名言了。

⑧“假如你看到了前面的障礙,是因為你的眼睛偏離了方向”。“我們怎么樣度過一天,我們也會這樣度過一生。”。誦讀名言已成每日必修課。對此,沒有人比艾倫的抱怨更多了,終于有一天他被逐出校門,我與他失去了聯系。5年后的一天,他突然打來電話,告訴我,他已經從少年管教所出來了,現在就讀于鄰近的一所大學。

⑨他說,自從那一天他因為惡作劇被校方送到了少年管教所,之后又被送往加利福尼亞州少年管教局以后,他對自己徹底絕望了,以致拿剃胡刀割破了腕動脈。他說:“你知道后來發生了什么嗎,斯考特先生?我躺著,我的生命正在一點點逃離我的軀體。這時我突然記起,一天你罰我抄寫了20遍的那些枯燥乏味的句子,‘人生沒有失敗,除非你永遠不再嘗試’。我一下子被觸動了,只要我活著,我不會永遠失敗,假如我讓自己死去,我就是個徹底的失敗者。這句話給了我力量,我開始掙扎呼救,我要重新生活。”

⑩當你聽到一句至理名言的時候,它是一塊鵝卵石,當你處在人生危急關頭需要引導的時候,這塊鵝卵石就會立刻變成一顆發光的鉆石,照亮你的路程。

?收集所有你能夠找到的鵝卵石吧,把它們一塊塊撿起,裝入你的心靈,明天,你會擁有一個充滿了鉆石的未來。

(選自《環球時報》 )

28.“我”為什么要向學生講述那個傳說故事?(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第③段中“于是每個人都從地上或多或少地撿起了幾塊鵝卵石,漫不經心地扔進鞍袋里。

這句話中加著重號的詞語有怎樣的表達效果?(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文中與第④段畫線句相照應的句子是哪一句?(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由一個內容轉到另一個內容往往需要一個過渡句來銜接,這樣文章結構會更嚴謹,層次更清晰。

請找出文中起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句。(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文章最后一段的含義和作用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一句至理名言,讓艾倫放棄了輕生的念頭,重新振作起來。

可見,在某些情況下,一句話會產生神奇的力量。在你的生活學習中,有哪一句名言曾經影響了你?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閱讀文字,回答問題(15分)

我的麥子熟了

①14歲的高占喜,青海農家子弟,因為湖南衛視的《晚間》,他和城市的一個叫魏程的富家少年互換了7天人生,節目打出了議題:7天之后,高占喜愿意回到農村嗎?

②第一天,占喜在機場被新爸新媽接進了豪華的寶馬車,他害羞的靠在真皮座椅上面,不說話,認真的看著窗外閃過的高樓大廈,忽然,他淚水盈眶。

③這個之前在山溝里瘋跑,活潑開朗的孩子,對城市已經多次設想。他曾經在作文里寫道:我想考上大學,在城里生活。”可是他知道,他更可能中途輟學,流浪在城市某條喧囂的馬路上。

④這次機緣巧合,他提前進入了城市,小小的心里波瀾萬千,何況現實的城市,比那個瑰麗的夢,仿佛更精彩。

⑤占喜住進了一棟豪華如天堂的復式公寓,擁有一間無比舒適的大臥室。面對豐盛的晚餐,他無所適從,緊張得5次掉筷子。接著,新爸新媽一次給了他200元的零花錢,從前,他一個月只有一元的零花錢。

⑥在氣派的理發店里,占喜看到鏡子里的自己又一次盈滿淚水。

⑦之后,他完全忘記了看書,迅速適應這種新生活。

⑧白天,他靠在松軟的巨大沙發里,茶幾上是他之前從未見過的零食,面前是巨大尺寸的液晶電視,他自在的享受這一切,除了臉頰上兩抹不去的高原紅,就像是在這里長大的。

⑨當占喜盡情享受新生活時,觀眾們憂心忡忡――這個孩子會喪失本性,沉迷于吃喝玩樂嗎?

⑩某天,占喜被安排去賣報。歸途中,占喜變得少言寡語。他看到城里人行色匆匆,在馬路之間穿梭,猶如他在稻田之間穿梭,也看見天橋下的乞丐,衣衫襤褸的等待施舍......那天,他對記者說,城里人也有窮人,生活也不容易。記者問,那你同情他們嗎?占喜說,不,每個人都有一雙手,幸福靠自己。

⑾說話時,他分明又是那個崇尚奮斗,一直努力的高原孩子。

⑿當晚短信預測,大多觀眾仍然覺得占喜不愿回鄉。謎底提前揭曉--當得知自己的父親不慎扭傷腳的消息,占喜立刻要求趕回家鄉。

⒀“為什么急著要走?父親的腳傷不是大事,難得來一次城里。”記者問。

⒁占喜只說了一句:我的麥子熟了。

⒂父親很早目盲,哥哥在外打工,弟弟尚且年幼,14歲的占喜已經成為家里的主勞力。他難以不被城市吸引,這無可厚非,但同時,他也眷戀自己貧窮的家,艱辛的父母,幾畝薄田和已經成熟的麥子。

⒃城市是他的夢,貧窮的家,卻是他深植血液的責任。

⒄回到農村后,占喜仍然五點半鐘去上學,啃小半個饃饃當午餐,學習之余割麥挑水;仍然是補丁長褲配布鞋,刻苦讀書不改初衷:“只有不斷學習,才能真正走出大山,改變命運。”

34.請用簡要語言概括本文故事內容。

(3分)

____________

35.結合上下文,分析第⑩段“歸途中,占喜變得少言寡語。

”的原因是什么?(3分)

____

_____________

36.談談你對“我的麥子熟了”這個題目的理解。

(3分)

_________

37.怎樣理解第⒃段中“城市是他的夢,貧窮的家,卻是他深植血液的責任。

”這句話的含義?(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如果你有機會以文中的那種方式互換到西方發達國家,你還會愿意回來嗎?請闡述理由。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要求修改下面的文字。(4分)

①那時,我們是快樂的。②每一個清晨或旁晚,我們親進大自然,傾聽萬物的聲音,與身邊的鳥兒、花兒、小溪交流。③我們度過的每一個地方,都留下了自己的笑聲。④多年以后,使我們還在懷念這段快樂的時光。

(1)第②句有兩個錯別字,請找出來并改正。(1分)

改為 改為

上一篇: 心理學基本概念 下一篇: 對保護環境的想法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门市| 汝州市| 布尔津县| 交城县| 柏乡县| 武夷山市| 且末县| 舟山市| 兴安县| 和政县| 青浦区| 临邑县| 郓城县| 名山县| 汤原县| 石首市| 武汉市| 绵阳市| 南投市| 彩票| 靖宇县| 金坛市| 余干县| 临朐县| 张家港市| 祁门县| 安溪县| 武平县| 衡水市| 霍州市| 房产| 维西| 香格里拉县| 潮州市| 普安县| 鲁甸县| 龙门县| 神农架林区| 邹平县| 高阳县| 靖边县|